詩篇第51篇

箴言第一章第20至23節
智慧在街市上呼喊,
在寬闊處發聲,
在熱鬧街頭喊叫,
在城門口,在城中發出言語,
說:你們愚昧人喜愛愚昧,
褻慢人喜歡褻慢,
愚頑人恨惡知識,要到幾時呢?
你們當因我的責備回轉;
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們,
將我的話指示你們。

箴言的作者用擬人的方式寫“智慧”。表示這聲音已不只是父母在家中的訓誨(第八節),而是響在環繞人聲鼎沸的街市上和熙來攘往的城門口,在寬闊處的呼喚。智慧並不是少數人的專利品,而是人人都可得到、人人都需要的美德,因為智慧是人生命之道和人生活的法則。

要得智慧的首要原則,就是要敬畏天父耶和華 神(箴言第一章第7節)。“敬畏 神”是尊敬 神,接受祂作惟一的主,獨一聽祂的話語,但心裏面並沒有恐懼與害怕,反而滿懷敬愛與歡喜。敬畏 神不僅是正確的思想原則,也是與天父 神建立正確關係的首要條件。而知識的極致是能跳出對事物狹隘與局部的認識,從而進入到對  神的完全體認中(第二章第5節),靠着與 神親密關係的建立,得到真正的全面的知識與旨意,這才是智慧。這是愚妄人辦不到的,因為他們恨惡知識(第22節),不喜歡勸導與受管教(第十二章第1節),只靠自己而不信靠 神(第二十八章第26節),也就是瞧不起智慧。

敬畏 神是基督信仰生活中的美德,智慧只能從敬畏 神、完全信靠祂才可得,因此絕對不是技巧、經驗、聰明或智能,是一種道德的至高美質。換句話說,智慧只能從主耶穌基督的真理以及祂的生命裏面賜給世人。天父 神的智慧通過道成肉身降世,至高無上權能的 神,主耶穌基督賜給世上每一個願意接受祂的人。

聖經將智慧描寫為賢德的婦人(箴言第三章第5至22節)。而在箴言當中也將邪惡比擬為淫婦,想盡辦法引誘人進她的家,目的是要將人“下到死亡之宮”(箴言第七章27節),這是一個人不要敬畏主耶穌基督並天父 神,偏行己路所得到的下場。

箴言第七章第1到第5節中指出,人若有智慧,行在正道上,便能不受引誘,不陷落在大罪中。而智慧的言語須化為生活中的行動,像關心易受傷的瞳仁一樣保護它,才能抗拒邪惡的誘惑。智慧與聰明成為親密如家人、如姊妹般的伴侶。

反過來我們又來看看黑暗、邪惡怎樣去引誘一個人:
我曾在我房屋的窗戶內,
從我窗欞之間往外觀看:
見愚蒙人內,少年人中,
分明有一個無知的少年人,
從街上經過,走近淫婦的巷口,
直往通她家的路去,
在黃昏,或晚上, 或半夜,或黑暗之中。
看哪,有一個婦人來迎接他,
是妓女的打扮,有詭詐的心思。
這婦人喧嚷,不守約束,
在家裏停不住腳,
有時在街市上,有時在寬闊處,
或在各巷口蹲伏,
拉住那少年人,與他親嘴,
臉無羞恥對他說:
平安祭在我這裏,
今日才還了我所許的願。
因此,我出來迎接你,
懇切求見你的面,恰巧遇見了你。
我已經用繡花毯子
和埃及線織的花紋布鋪了我的床。
我又用沒藥、沉香、桂皮
薰了我的榻。
你來,我們可以飽享愛情,直到早晨;
我們可以彼此親愛歡樂。
因為我丈夫不在家,出門行遠路;
他手拿銀囊,必到月望才回家。
淫婦用許多巧言誘他隨從,
用諂媚的嘴逼他同行。
少年人立刻跟隨她,好像牛往宰殺之地;
又像愚昧人帶鎖鍊去受刑罰,
直等箭穿他的肝;
如同雀鳥急入網羅,卻不知是自喪己命

箴言第七章第6至23節)。

這是一段極富戲劇性的描寫,男主角為無知也無經驗的年輕人(第7節),不其然(自願,不帶強迫)走進了淫婦的地方。他墮落在引誘中。這時間與地點都對他絕對的不利(8至9節)。他也許是無心(無計劃的),並不是故意與走入陷阱,但引誘他的人則是處心積慮,想盡辦法得到這個機會。女主角是作妓女打扮的婦人,在街上不停找尋可獵之物,願者上鉤(第10至12節)。她勾引人的步驟是:
第一,肉體上親暱(第13節),令年輕人心神蕩漾;
第二,一個歡渡今宵的理由(第14節),如猶太人的平安祭所獻的祭肉,當天必須吃,同享節日的盛筵,意即不要延遲,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第三,施以難以抗拒的恭維(第15節),說今刻的相遇,終於找到她心裡鍾意的男人;
第四,可飽享她為這個時刻所凖備的完美愛情的環境,既浪漫、舒適又安全(第16至20節)。
這時候,這位血氣方剛的少年人,一點智慧也沒有,因整體已給情慾所籠罩,尤如車子在高速行駛,前面是懸崖,沒有剎車的機會了。少年人已沒有反抗的能力,成了任這淫婦宰割的牛(第22節),如陷入網羅中的鳥,如犯人被拉去刑場,如箭射進他的肝,他性命不保(第23節),到這地步,聖經形容“他是自願去喪己命”!意思是沒有任何藉口是別人加諸的。

第24至27節是這個生動故事所包含的教訓。

箴言第二章第20至21節
智慧必使你行善人的道,
守義人的路。
正直人必在世上居住;
完全人必在地上存留

一個人敬畏耶和華 ,心裏才有智慧,行為思想都純正,才能遠離惡人、惡行與邪淫;就算連盡極引誘人的蕩婦,也能抗拒,不為她的美色和甜言蜜語所迷惑(第16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