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圣经学习小组

Montreal Bible Study Group

Category: 詩篇 (page 2 of 5)

我的 神啊,求你看顧我,應允我

詩篇第13篇

1耶和華啊,你忘記我要到幾時呢?要到永遠嗎?
你掩面不顧我要到幾時呢?
2我心裏籌算,終日愁苦,要到幾時呢?
我的仇敵升高壓制我,要到幾時呢?

3耶和華-我的 神啊,求你看顧我,應允我!
使我眼目光明,免得我沉睡至死;
4免得我的仇敵說:我勝了他;
免得我的敵人在我搖動的時候喜樂。

5但我倚靠你的慈愛;
我的心因你的救恩快樂。
6我要向耶和華歌唱,
因他用厚恩待我。

這是一首個人求告詩,詩人遭遇敵人不停的壓制,至精神受到重壓而肉體痛苦與病重,在此情此景下,他甚至認為   神已經拋棄了他,不再眷顧他。他在心靈與肉體極度痛苦之中,開口呼求  神的拯救。但是他也明白,受災難、苦痛與刑罰,是罪帶給他的結果。他也曉得,敵人看見他這個苦楚的情況,不單止不會鼓勵他,扶助他,反過來幸災樂禍,譏笑他。在剛開始這個艱苦的情況之時,他忘記了應倚靠創造他的主,卻把安全寄托在自己的能力上,最終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在痛苦、愁煩及肉體的煎熬當中。

一個有 神同在的人,理應處於逆境也有平安與喜樂。詩人一開始向天父  神反問為何要掩面不顧他,倚靠  神的人明白,不能一刻沒有祂的同在。天父  神是個人、家庭以及國家唯一可信賴與倚靠的;人應明白,遭遇任何困難與苦痛的時候,並非任何個人的能力,也非外國的勢力、或軍事力量或財經的支持,可以令人真正渡過危機; 神是人惟一的救主。

為什麼一個認識真  神的人很多時候都陷落于大小不一的苦楚中而骨頭枯乾呢?正如《詩篇》第五十篇第22節所說的:天父  神常常警告祂的孩子,要每時每刻都倚靠祂,天父  神因慈愛、憐憫,就算祂的孩子犯罪的時候都忍耐,無非盼望人可以悔改回轉,誰知我們曲解  神的沉默,當作 神並不理會,甚至離棄了我們。詩人說 神忘記了他到幾時,但事實上是人忘記了 神,忽略了 神對人的命令和教訓。  神警告犯錯誤的人應從速改正,免得受到重罰,走正路的人必蒙  神恩庇護。於是詩人在奄奄一息、生命垂危之際,沒有忘記  神時刻與他同在,開口呼求  神的拯救。天父 神立刻將他拯救過來,讓他眼目光明:眼目為身體健康的量尺,人若有病,則眼目昏暗。但健康恢復,眼目也就光明。

主耶穌基督常常跟罪人(你、我),有病的人說:“你的信救了你”(路加福音第十八章第35至43節)。可知一個人的肉體與精神受到困擾、煎熬的時候,只要相信主耶穌基督能拯救、也是惟一的救主,開口呼求祂的救贖,主耶穌基督從來沒有拒絕過一個真心真意呼求祂的罪人。一個肉體瞎眼的人是罪在世上作用的結果,這瞎子的肉眼雖看不見但心眼未盲,不問阻礙何等大,仍決心尋求   神的恩赦。他稱呼主為“大衛的子孫” — 彌賽亞的稱謂,說明他認識主耶穌是基督;反而那有錢又能看見的官,卻不能認識主耶穌就是那良善的 神與世人的救主(第38節),而白白錯過了得救的機會。

兩隻麻雀賣一分銀子(馬太福音第十章第29節),五隻麻雀應該賣兩分半,可是只賣兩分,等於買四隻送一隻。麻雀是窮人的食物,很不值錢,但天父 神一樣看顧;祂照顧卑微、孤寡無依無靠的人(路加福音第十二章第6節),在此可知天父 神並主耶穌基督是一個多麼細微照顧祂孩子的  神啊。

兄弟姊妹們,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自己靠自己,一定要眼目仰望着主耶穌基督,信靠祂,你全然能得到祂的拯救與幫助,這是“真理”。不要白白受苦。基督信徒最大的問題,就是“不信的心”,故無論我們陷落在罪裏面有多嚴重,都要相信主耶穌基督有能力能救贖我們,讓我們全身而退。祇要認罪、悔改、離罪歸正,天父  神的恩典一定通過主耶穌基督浩瀚如海洋的賜予我們。那時候你就會體驗詩人在《詩篇》第十三篇第5和第6節第一零三篇第2節的情景。

當趁你可尋找的時候禱告你

詩篇第三十二篇

這是一首罪人向慈愛的天父神 的認罪悔改詩,也是一首感人的見證詩,一首詩人通過自己的經歷對他人(基督徒)的訓誨詩(詩中帶含教導人正直為善的意思),也更加是一首感恩與讚頌天父  神的見證詩,是人靠信心(主耶穌基督賜予的),信守神的法則、虔誠認罪的人,得蒙赦免後喜樂滿懷而獻上的讚美詩。

第一至二節為詩人向會眾講述罪得到赦免之人的福氣;三至四節詩人向慈愛的 神訴說舊日犯罪、認罪和獲得赦罪的經歷;八至十節為會中祭司(牧者)說出  神的話:應許引導他,只要順服,靠信心,不可也不會再重蹈覆轍。詩人深切明白,他陷落在精神上的憂愁與痛苦,及至肉體上的煎熬,其根本原因是因為罪,所以必須向  神認罪懺悔。詩人雖然常常軟弱以至犯罪,但他明白仁愛憐憫的 神不願一人失喪,等着每一個罪人懊悔,認識到自己在罪孽中受到的束縳而覺悟回轉。他知道若犯罪而閉口不承認自己的罪時,他不單止精神上非常痛苦,連肉體也受到極大的折磨,四分五裂,有如身體枯萎後剩下的骨頭,直言人生到此已陷入絕望境界。

因他閉口不認罪, 神的手在他身上施行的刑罰異常沉重。他像草木在熾熱的夏天中水份消盡而枯萎。但他在這樣的身心痛苦中想起  神是赦罪救恩的  神,也是一個絕對可以信賴的 神,因為祂能赦免人的過犯,所以他趁可尋見的時候尋找祂(六節),承認自己的罪,悔改,把自己完全交託給祂從而可以脫離罪的轄制。 神因着他的認罪悔改而赦免他所犯的罪孽,而更加遮蓋其罪:就是說   神將他的罪完全洗刷乾淨,在  神面前完全潔白,像從未犯過一樣(羅馬書第四章第七至八節)。

但今天很多去教會的信徒們,都將犯罪看得輕省,還利用   神赦罪的恩典來任意犯罪,一犯再犯,一再拖延認罪悔改的時間。一個罪人認識救主耶穌基督,應當從謙卑認罪悔改開始,而要從此進到完全的地步,需靠  神的能力和恩典,只有 神並主耶穌基督才能打開人的心竅,一步步在靈性上長大成人。

現今很多去教會的人,他們聽過道,受過栽培,但卻還沒有接受救恩。

這等人就好像靈性完全不長,只停留在小嬰孩的年代;這等人蒙過光照,曾看見過福音真光,但並未接受,反而離棄;這等人也曾嘗試過基督所賜生命,卻不願意領受;這等人曾經受過聖靈感動或責備,卻未讓聖靈住進心裏;這等人聽了真道覺得很好,但並不相信;這等人也知道 神對罪惡的刑罰和審判,但視犯罪如家常便飯,也從未誠心歸向 神。

這等人若一路用這樣的態度存在于教會裏,就會白白失去救主耶穌基督的救贖;這等人就會越來越偏行己路,離開真道,而他的心田亦開始堅硬起來,到此時候,聖靈不會再動工;這等人甚至惡毒過把主耶穌基督釘十字架的敵人,因為那些人並不認識主耶穌基督的救恩,不明白所作的。而教會中的這等人卻是“得知”與“嘗過救恩”,但仍然離棄去不停犯罪,全然羞辱天父   神並救主耶穌基督,是有名而無實的”基督徒”,是惡人中的極端惡人,這等人結局之壞會比當年釘主耶穌基督十字架的人更甚。

田地若忽略耕耘,會廢棄無用;而有了雨水加上勤耕,田才會長出蔬菜和禾稼。人心與自然同一理。有 神救恩的澆灌,不努力持守,反讓心田長出荊棘,只有走向滅亡之路,受永火的刑罰。

兄弟姊妹們,現在趁主耶穌基督的救恩還在,理應謙卑,祈禱求祂賜予信心,讓你的心靈開竅,能知道認罪悔改,接受基督耶穌的救恩與生命。

親愛的兄弟姊妹們,我不相信你們要達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並深信道成肉身的救主耶穌基督,不停在你們中間作工,願你們從此走出罪孽的綑綁,步進真道裏面。願主耶穌基督從此作你我的“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第十四章第六至七節)。時候已無多,快快作出此關係永恆的決定!

信靠 神的祈禱 – 詩篇第三十一篇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詩篇第31篇

這是一首詩人向 神求告的禱詞。詩人深深明白,當他求問天父 神的時候,他一定會得到這位仁慈憐愛的父 神的保守與扶持。

第一至第八節是他向天父 神求保護。他用巖石、山寨以及堅固的磐石去形容 神在他心目中之地位。磐石是無人能動搖的,既堅固又可靠,若然一個人站在磐石上:敵人無法接近你、大水也不能漫過你、磐石存在那裏也永不會改變的,既安全且有保障。詩人也形容 神是他的山寨;當他在遇到逼迫與追害的時候,他藏在山寨裏面,等於走進 神的帳幕裏受到庇護,無人能接近,從而得到安全的保障。

詩人明白,當他生活上困苦、受到罪孽的包圍、心靈中憂傷、內疚、骨頭枯乾、身體癱軟、敵人又趁機追殺的時候,他愁苦,幾乎要死才可解決。但詩人也明白,以上種種的疾病、愁煩以及身體上的衰敗、甚至像破碎的器皿成為廢物一樣,無人記念、無人可憐、無人安慰。他明白這全都是因為他活在罪孽中,是罪孽帶給他的一切後果(九至十二節)。

詩人也受到誣陷、毀謗、羞辱,四方八面受到威脅,被人謀算,避無可避,而心裏驚恐(十三十八節)。

詩人的遭遇像不像我們今天作為基督徒的遭遇呢?當詩人陷落以上一切的苦難的時候,他心裏明白後果多嚴重。立刻想起 神在敬畏又倚靠祂的人身上所施行的恩惠,有時見不到,但積存在那裏,時候一到,會盡然顯露在人前(十九節)。因為他在慌亂的時候,六神無主,心裏以為已被 神隔絕,誰知他向 神呼求, 神仍在垂聽(二十二節)。

詩人告誡人應當謙卑下來,凡事倚靠天父  神。“驕傲的人”是指不肯謙卑依靠 神的人。他們也屬惡人,因為偏行己路,自作主張,信奉虛無之神(二十三節)。詩人受到 神的愛所感動,無論處於甚麼情況,都將他的生死和命運, 以及前途的一切都交在 神慈愛的手中(十四十五節)。

多麼美妙的一首求告以及感恩的詩啊!詩人相信 神在他遭難的時候必拯救而獻上感謝,並促使聖民(基督徒)一同感謝。我們有沒有感同身受呢?基督徒面對以上種種的處境的時候,應該即時謙卑,仰望主耶穌基督,才能得到立刻的拯救,脫離困境。

哥林多前書第十章第一至四節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曉得,我們的祖宗從前都在雲下,都從海中經過,都在雲裏、海裏受洗歸了摩西;並且都吃了一樣的靈食,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

這裡所說的“受洗”是比喻的說法:以色列人經過紅海,在雲柱和火柱帶領下脫離奴役得慶更生的經驗,正像信徒受洗,出死入生,歸於基督一樣;“靈食”指從天降下的嗎哪(出埃及記第十六章),“靈水”指摩西擊打磐石所出的水(出埃及記第十七章)。猶太人傳統一直認為這塊磐石在以色列人40年的流浪中,一直在曠野跟着他們,供給水源。

我們作基督徒的,今天須知:在曠野給以色列人水喝的不是那塊磐石,而是主耶穌基督。主耶穌基督就是那磐石,是在曠野的日子中給他們(我們)“生命的糧”與“生命的水”的“靈磐石”。

兄弟姊妹們,我們應相信主耶穌基督就是我們的磐石,無論遭遇什麼困難,都不要高傲地靠著自己,自作主張,而應立刻仰望,記着主耶穌基督就是我們的拯救。不要作一個不信的人,最終進入不了迦南美地。

哥林多前書第十章第5節但他們中間多半是 神不喜歡的人,所以在曠野倒斃。

那時的以色列人不相信  神能帶着他們進入迦南美地,後來  神責罰他們,二十歲以上的那一代,都不得進迦南。只有迦勒和約書亞兩個例外,他們因為相信,在近40年後,進入了應許之地(民數記第十四章第20至24節28至35節申命記第一章第34至40節)。可知以色列人及今日的基督徒因為不信之心,生命裏面得不到主耶穌基督自己美好的見證,以至骨頭枯乾,生無盼望。人以為進了教會,成為基督徒,生命就得到保障。但人若真正相信主耶穌基督的話語,你會看見自己是一個多麼醜陋無恥的罪人,正如使徒保羅說他是罪人中的罪魁一樣 。

人對基督的回應應該是認罪悔改,甘心放棄自我,接受主耶穌基督的生命,改邪歸正,不再故意犯罪,而是靠着聖靈遠離罪惡,能為主耶穌基督作一個榮  神益人的信徒。如是這樣,基督信徒哪能持續不眠不休的作姦淫,哪能繼續故意偷稅瞞稅呢?哪能對罪孽明知而故犯呢 ?

對一個真正重生的基督徒來說,主耶穌基督所喜悅的,我們喜悅;主耶穌基督所憎恨的,我們憎恨。主耶穌基督是我們惟一可投靠的力量與權能,因只有祂才能保護尋求祂的人。願基督的信徒人人都能認罪悔改、歸正,得到主耶穌基督的生命-永生。

在地上果有施行判斷的神

1世人哪,你們默然不語,真合公義嗎?
施行審判,豈按正直嗎?
2不然!你們是心中作惡;
你們在地上秤出你們手所行的強暴。

3惡人一出母胎就與神疏遠,
一離母腹便走錯路,說謊話。
4他們的毒氣好像蛇的毒氣;
他們好像塞耳的聾虺,
5不聽行法術的聲音,
雖用極靈的咒語也是不聽。

6神啊,求你敲碎他們口中的牙!
耶和華啊,求你敲掉少壯獅子的大牙!
7願他們消滅,如急流的水一般;
他們瞅準射箭的時候,願箭頭彷彿砍斷。
8願他們像蝸牛消化過去,
又像婦人墜落未見天日的胎。
9你們用荊棘燒火,鍋還未熱,
他要用旋風把青的和燒著的一齊颳去。

10義人見仇敵遭報就歡喜,
要在惡人的血中洗腳。
11因此,人必說:義人誠然有善報;
在地上果有施行判斷的神

(詩篇第58篇)

詩人從一開始就質疑世人的掌權者是不是公正,公義,無私?掌權者啊,你們果真講公義嗎?你們果真按正直審判世人嗎?

詩人斥責說惡人一心圖謀不公正,假借公義之名而行強暴之實。“秤”本用作公平買賣分配之用,現在卻用來“秤”不公平。這些惡人口裏說出來的話就像毒蛇噴出來的氣一樣致命;又將聾虺一樣,對要求主持公道的聲音,充耳而不聞,(據說聾虺把一隻耳朵貼地,又用尾巴塞住另一耳,甚麼聲音都進不了耳。像不像我們?)。連真理、行法術、玩蛇者的聲音、笛聲、咒語的也起不了作用。

敲碎他們口中的牙”就是除掉他們作惡的武器,不能再任意胡為,為非作歹。詩人對此等惡人深惡痛絕,巴不得這些不法之人如雨後出現的湍流般迅速流盡;如射箭,尚未射出,箭頭已斷;像蝸牛邊爬邊消溶;像胎兒流產見不到天日;這樣,惡人就起不了作用。

於詩結尾部分,詩人警告這等惡人,說 神的審判將會快速來到,荊棘為燒火的燃料, 神忿怒的審判如暴風,在惡人為患之前, 神将把他們一齊掃盡。

“在惡人的血中洗腳”借喻義人將看見不公不法的事全被肅清。在《約伯記》中講約伯蒙福的光景有“奶多可洗我的腳”的話(約伯記第二十九章第6節),惡人行罪孽的惡事令 神極大的忿怒;但對於義人信靠祂的心祝福之宏大如牛奶多到可以用來洗腳!

主啊,如今我等甚麼呢

我曾說:我要謹慎我的言行,
免得我舌頭犯罪;
惡人在我面前的時候,
我要用嚼環勒住我的口。
我默然無聲,連好話也不出口;
我的愁苦就發動了,
我的心在我裏面發熱。
我默想的時候,火就燒起,
我便用舌頭說話。

耶和華啊,求你叫我曉得我身之終!
我的壽數幾何?
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長!
你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
我一生的年數,在你面前如同無有。
各人最穩妥的時候,真是全然虛幻。
世人行動實係幻影。
他們忙亂,真是枉然;
積蓄財寶,不知將來有誰收取。

主啊,如今我等甚麼呢?
我的指望在乎你!
求你救我脫離一切的過犯,
不要使我受愚頑人的羞辱。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於你,
我就默然不語。
求你把你的責罰從我身上免去;
因你手的責打,我便消滅。
你因人的罪惡懲罰他的時候,
叫他的笑容消滅,如衣被蟲所咬。
世人真是虛幻!

耶和華啊,求你聽我的禱告,
留心聽我的呼求!
我流淚,求你不要靜默無聲!
因為我在你面前是客旅,
是寄居的,像我列祖一般。
求你寬容我,
使我在去而不返之先可以力量復原。
(詩篇三十九篇)

這篇在《詩篇》中有“最優美哀歌”之稱,屬於個人的求告詩,當中有認罪也有懇切的祈禱。

一至三節為禱告的原因,四至六節慨嘆人生苦短,在世上生活都是忙碌且亂糟糟,不知何謂,不曉得人生的真正意義。就是不斷積累財寶,最終都是虛幻一片,有誰可以將它永遠擁有?全然都是虛幻、幻影、枉然,而世人就是覺得最穩妥的時候,什麼都擁有的時候,面對苦短的一生 ,都是虛幻一片。七至十三節呼求 神垂聽,赦免其罪。

大衞為疾病所困,肉體精神兩煎熬,痛苦難當,但他知曉這都是 神刑罰他的過犯,他在 神面前強忍不言語,甚至乎連禱告也不能,“好話也不能出口”。但主的恩慈、憐憫、全然的寬恕原諒打動了他,使他將內心的苦楚、失落化為火熱的祈禱詞,向所信靠的 神傾吐一切。

“火就燒起”,就是他心裏面的思想與感情如火迸發,一發不可收,無法再強加抑制。大衞慨歎人生苦短,長闊不過一手,和永在的 神自永遠至永遠的永恆比較,等於烏有。自以為(自傲)頂天立地站得最穩妥的人,其一生也只不過是一口呼吸而已,虛幻如白駒過隙。

人生無論有多大成就,或在世人眼中的地位與榮譽如何重要,都不能將短促的生命延長絲毫。縱然勞碌,積蓄財寶,自己卻無福享受。

參考傳道書第二章第26節: 神喜悅誰,就給誰智慧、知識,和喜樂;惟有罪人, 神使他勞苦,叫他將所收聚的、所堆積的歸給神所喜悅的人。這也是虛空,也是捕風。

路加福音第十二章第20節: 神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

大衞縱然為王,但他謙卑的禱告,他的盼望只在 神身上, 神才是他永遠不變的依靠,也唯有 神才可拯救他洗脫他的過犯,救贖他脫離敵人,不至成為不敬畏 神之人的笑柄。因為 神是完全公義的,落在詩人身上的困境,也要經過 神的同意。詩人知道只有認罪懺悔,再多說便是更多犯罪,實在非常不智。

神因人的罪而責罰人,人的笑容在 神的怒氣前被消滅淨盡,就如人所喜愛也藉以遮體的衣服被蟲所咬,面對羞愧,世人真是虛幻。大衞獻上更謙卑的祈求,說自己在世上只是旅客,暫時寄居,就像當日寄居在以色列人當中的外邦人一樣,需要 神的憐愛與保護。

利未記第十九章33、34節: 若有外人在你們國中和你同居,就不可欺負他。和你們同居的外人,你們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樣,並要愛他如己,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去而不返”是指死亡。詩人求 神切勿懲罰他以至於死;求 神寬容他,可以在 神面前再度歡喜快樂。

Older posts Newe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