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圣经学习小组

Montreal Bible Study Group

Category: 詩篇 (page 1 of 5)

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

詩篇第122篇

《詩篇》是古代以色列人對 神作為崇拜之用,多為詩人親身對 神的經歷;也為勵志的勸導訓誨,尤如在智慧文學中的《箴言》。先知的信息大多以詩歌作表達,有時採取哀歌的形式,有的是諷刺的歌,也帶着責罵的口吻;有的是情歌,充滿豐富的情感。無論如何,詩篇都是將人的本性、人的遭遇、以及  神的全能與恩慈,顯示在當時以及後世的每一個信徒心靈中。

《詩篇》第十九篇第一節
諸天述說 神的榮耀,
穹蒼傳揚祂的手段;

《詩篇》第一篇第六節
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
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詩篇》第二十七篇第四節
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
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
瞻仰他的榮美,在他的殿裏求問。

詩人指出,滿佈天空的日、月、星辰,時刻向住在地上的人類傳揚造物主的奇妙。但它們只是被造物,人的命運及至所有的被造物都在  神手中,不由他們(它們)自己操控。宇宙運行規律嚴明有序,絲毫不爽,這種自然秩序正是 神的道德秩序公正、信實的見證。縱然諸天不語,但像湧泉一樣,不斷對人類說話,人不問說何種語言,看見造物應該可以“聽懂”所發出的信息。穹蒼好像一本大書,把能認識  神的知識晝夜宣揚。

詩人也明白,人的老、病、死、苦難、憂傷全然是罪的果子,所以他知道人要擺脫這罪孽帶來的命運一定要認識這位創造宇宙天地萬物的 神。“知道”不只是頭腦裏的明白,也包括個人間的關係。 神關心認識祂的人(義人),照顧他的全生命。但惡人既不接受 神的恩典,不遵行 神的律法,就等於放棄不要 神看顧,自絕於 神。

這兩條路清楚擺在人面前,由人自己選擇。詩人深明大義,選擇了走進耶和華 神的懷抱中,他願住在耶和華的殿中,晝夜敬拜 神,誓言一生敬拜 神,享受祂的恩典、尋求祂的旨意,直到永恆。

詩篇一二二篇是詩人進聖城耶路撒冷所吟唱的朝聖詩歌,讚美聖城,祝禱它興旺。這也是今天主耶穌基督的信徒從心底裏得到應有的感動和行動。信徒應祈求主的恩祐看顧,從家庭開始至教會至社會。敬拜也從家庭中開始至教會至社會。祝願主耶穌基督的福音傳到地極,令更多的人認罪悔改,歸向真理。阿們!

耶和華是我們的保護者—詩篇第一二一篇

詩篇第121篇

這是一篇“朝聖詩”,是一個相信天父 神的人在聖殿裏以一問一答的形式頌讚 神。

他舉目仰望遠方雄偉的大山,看見 神造天造地的大能。他知道人與人之間的幫助不會有多少,既然他得到恩典認識 神,面對任何困境的時候,他都知道 神是他絕對有效的幫助者。屬 神的人知道日夜都有 神的看顧。因為有 神的蔭庇,日頭、月亮(比喻各種災害),都不能傷害人。連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為, 神都無微不至地看顧不息(“你出你入”)。

從這詩篇的話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當年上耶路撒冷朝聖、仰望天父 神的人和今天我們行走天路的信徒,讀了同樣可得到無限的鼓舞和安慰。信徒應明白,我們生活的中心、我們的希望、信仰、工作和心靈敬拜的中心是天父 神並主耶穌基督。人類的歷史和整個宇宙造物的中心也是 神,祂是那至高、超乎所有、遠超萬神之王、萬主之主。祂統禦萬有,萬有也是為祂而得以存在,彰顯祂的榮耀。天地間一切都在祂的管理下運行。

在舊約中,眾多詩人作詩讚美、歌頌造物主的奇妙創造大工。詩人經歷為天父所看顧而歡呼,無論人如何卑微, 神一樣愛護看顧。天父 神不單只是掌控歷史上大事的 神,也不單是掌管人類前途的 神,祂是今天、現在,管理世界的主。很多的《詩篇》中不只向 神讚美、禱告、感恩,也向信徒(甚至世人)說話,提醒人天父何等慈愛待人,對人又有什麼期望和管教。 神賞善罰惡,祂的旨意一定貫徹,祂的正義一定在地上實現。

祂對屬祂的孩子更加是絕對的照顧到無微不至;天父 神絕對不想屬祂的孩子為到任何事情而心裏憂慮,這包括生活上的需要、肉體上的需要,以及感情上面的需要。主耶穌基督告誡我們: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生命不勝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牠。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嗎? 你們哪一個能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呢?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裏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裏,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所以,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馬太福音》第六章第25至34節

信徒若要得到主耶穌基督並天父 神的幫助,一定要一心一意尋求 神的旨意的實現,先尋求 神的國。 神的國是信徒應專注的目標,其他一切的需要 神都能供應。當然人總免不了為將來而憂慮(或能力解決不了的),唯有全心信靠 神,尋求祂的國,才能不為明天而擔憂。信徒應明白,對天父 神和主耶穌基督應有這樣的信心:我們祈求、尋找和叩門,祂就會給我們開門,讓我們尋見,給我們幫助與保護,這是基督的應許。只要真心誠意求,天父必會賜予,不附任何條件(馬太福音第七章第七至十一節)。

獨一真神—詩篇第一一五篇

詩篇第115篇

這是一首讚美 神施恩、慈愛和信實的詩,應是以色列人被擄回歸後重建聖殿時所寫的詩。

以民受到異族的壓迫,需要激勵,從而恢復對 神的信靠。以色列和猶大都為異族侵入,連 神的聖殿都被毁,因此遭到列邦嘲笑,笑他們所信的 神不知去了哪裏!詩人說:這都是出乎 神所容許的,並非偶像的作為;現在民族重獲生機,也是出乎 神,誰也阻止不了。詩人在詩中勸諭大家要倚靠 神,從普通的百姓以色列人,到祭司亞倫家及歸信 神的外邦人都是敬畏耶和華的。他反覆勸勉,希望期待認識 神的每一個人都不要為世界所逼迫而害怕及後退,不要因環境及際遇而心灰意冷,給敵對 神的人嘲笑和侮辱 神榮耀的聖名。

詩人指出無止境的高天是 神的居所,而地是 神賜給人生活的所在。他也指出,人死了,即不再住在地上,而是下到地下寂靜的陰間,已享受不到 神的祝福,他們的讚美也歸於沉寂,毫無用處。因此詩人勸勉人應當趁有生之年,不斷從生活經历中得到的恩典而讚美稱頌 神。

詩人也給了我們現今的基督徒一個警醒,多少的時候,基督信徒在這個世上所敬拜追求的並不是主耶穌基督的生命以及祂的恩典,而是屬世的東西。一切的物質、個人的享受、自我的價值,這些都成為一個基督徒的偶像。我們的中心點若是這樣,所追隨、所得到的都是如金、銀、銅、鐵的,人手所造的;都是不能給我們生命的。詩人亦更加提醒,無論我們在世上的身份、年齡,都應該尊重、敬畏、接受主耶穌基督,從而必得到祂賜福給我們,不單止這樣,他指出 神因為我們對祂的敬拜,也會祝福我們的子孫日見加增。

逾越節之歌—詩篇第一一四篇

詩篇114篇

這是一首讚美 神的詩。詩人追想、讚美 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從第一到第四節,詩人追憶當年  神施行拯救以民的 神蹟:詩人用“奔逃”與“倒流”來形容施行奇事的  神在祂所定的時間,大自然依祂的吩咐,強烈東風吹來,使紅海的水分開,大水堆起成壘,海牀變成乾地;讓以色列人通過而避開埃及軍隊的追擊。但當以民安全過去以後, 神命東風消失,海水重新回流結合,使跟著以色列人下海的埃及法老軍隊全數滅亡,一個也沒有生還,全軍覆沒在海中(出埃及記第十四章)。

《約書亞記》第三章也記載了當時耶和華 神吩咐以民在十二支派中各揀選一人將約櫃抬過約旦河,當祭司的腳一踏入河中,從上往下流的河水便在上游雅博河口的阿當城那裡停住,像牆壁一樣立了起來,約櫃停在河的乾地上,讓以民全都平安從河中乾地走過。

詩人在這裏想起這兩段神蹟奇事:天父 神對祂的子民的奇妙拯救,當時的以民完全目睹,疑慮盡祛,立時相信了 神的全能,也信服了摩西。而 神對追趕、迫害以民的敵人埃及人則全軍傾覆, 神的勝利完全、徹底彰顯在祂的子民面前。而約櫃停在約旦河乾地當中, 神要給以民一個提示,無論在任何困難,甚至乎沒有可能渡過的環境當中, 神能掌管一切,大自然都要聽命於這位全能、慈愛、憐憫的創造者。祂在人(祂的子民)面對危難當中,保守、扶持每一個都平平安安的渡過。祂才允許,讓水重新結合起來 。

詩人又用“踴躍”和“跳舞”來描寫 神降臨時地震的情景(出埃及記第十九章第18節)。 從第五至八節詩人頌讚 神的大能。 神並不是過去,昨天的 神(五至七節),祂現在仍舊與我們同在,大地和所有的造物見祂仍要震動和平服,道成肉身的  神子主耶穌基督斥責風,向海說:“住了吧!靜了吧!”風就止住,大大地平靜了。 馬可福音第四章第39節)。祂現在同樣繼續照顧信祂、倚靠祂的人,帶領我們出曠野得甘泉。

信靠主耶穌基督的人,危難得以被擺平,人生得安享平安與喜樂,從認識主開始直到永恆。

求你使我清晨得聽你慈愛之言

詩篇第143篇

這是一篇認罪悔改詩。

詩中雖無明顯悔罪之詞及其原因,但整個精神都在說明憂愁、痛苦、疾病的根本原因都是因為罪,故須向創造天地宇宙萬物的  神悔罪。

詩人在第二節裏面表明,世上無一個是義人。因為人人都是罪人的緣故,所以要面對第三第四節裏面一切的困境。他面對困境,心裏發愁,想盡辦法也不能開脫這些綑綁,亦無任何力量去對抗,在心灰意冷全無辦法當中,活像一個行屍走肉。他描述這個苦況的時候,已經到了毫無生存下去的樂趣的地步。

一個人到了這個地步可以說是骨頭枯乾,但詩人是一個認識真  神的人, 神的靈感動他;他立刻追想起古時  神在創造天地宇宙萬物的大能,並想起他的祖宗猶太人,由 神帶領離開埃及去到曠野,每天不斷的供應,走過紅海乾地,凡此種種一切的聖蹟在他腦袋裏面立刻重新顯現。他想起古時  神對以色列民三番四次的拯救,希望立刻重燃。他向  神呼求,如乾旱破裂之地盼望雨水降臨一樣。他求  神拯救他脫離現時黑暗的困境,教導他以後當行的路(“使我清晨得聽”)。最後他求 神看顧,消滅苦待他的人。

  神既是又公正又全能的  神,何以常有不幸臨到祂的子民?受苦、患難和失敗當然有人為的因素在其中,應由人負責;但罪為一切苦痛、患難之根,只有脫離罪才可以根絕痛苦與憂慮,而這只有 神才能救人脫離;人的希望在 神藉着道成肉身的救主耶穌基督所預備的救恩裏。

《使徒行傳》第十章第36節 神藉著耶穌基督(他是萬有的主)傳和平的福音,將這道賜給以色列人。

人生着重健康、婚姻、自由、幸福、友誼與成功;但最重要的是有 神的同在。人不認識主耶穌基督就不能享受一個充實的生命,死便進入他裏頭。

詩人求 神將他從死亡的邊緣救回,求 神與他同在,醫治他,紓解他,得享十足富貴的心靈生活。道成肉身的救主耶穌基督是世人的磐石與活水:世人的心靈如沙漠環繞乾旱之地,飢與渴的陰影常籠罩生活。  神的恩典福份能滿足飢渴慕義之人的需要,就像雨水降在乾涸的土地上。但若大水成災,房屋、牛羊為水所沖,生命受到威脅,登上磐石可以脫險, 神因此成為人生的惟一保障。

天父 神不單只是歷史上大事的  神,也不單是掌握人類前途的  神,祂也是今天、現在、永恆管理宇宙的主。天父   神在創造的大工中,制服了黑暗和混亂,為一切活動劃定界限,建立起美麗的新秩序。因此影響人類生活和破壞世界秩序的邪惡力量,都不能得勢,終必在祂面前消滅。天父  神並主耶穌基督是創造萬物的主,是全人類的  神,萬物屬祂,我們都屬祂,祂隨時隨地在任何情況中都能照顧我們,絕對配得全人類的尊敬和敬拜。

人類生活的中心、人的希望、信仰、婚姻、工作和心靈敬拜的中心是天父 神並主耶穌基督,人類歷史和整個宇宙造物的中心也是 神,祂是那至高、超乎全地,遠超萬神的王。祂統禦萬有,萬有也是為祂而存在(羅馬書第十一章第36節),彰顯祂的榮耀,天地間一切都在祂的管理下運行。這位天父   神全至善、全智慧且全公義,又全然信實且無比慈愛、憐憫,祂的知識、思想和工作的偉大奇妙,遠非人能想像。祂值得我們十足完全的信賴、敬畏。天父   神救贖、保護、照顧人的計劃是藉著道成肉身的救主耶穌基督。主在過去與今天都不停呼召我們這些罪人去到祂的面前,接受祂的拯救恩典、接受祂的生命,人生的苦難可以因為主耶穌基督一掃而空,從而開始踏上幸福美滿的人生。作為基督徒,正如詩篇143篇詩人一樣,在痛苦憂傷與徬徨當中,真的要認罪殲悔,重新回到主耶穌基督恩典的懷抱裏面,不要拖延時間自討苦吃。

Olde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