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圣经学习小组

Montreal Bible Study Group

Category: 神學 (page 9 of 48)

信心與行為

詩篇第51篇

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寫信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細亞、庇推尼寄居的,就是照父 神的先見被揀選,藉著聖靈得成聖潔,以致順服耶穌基督,又蒙他血所灑的人。願恩惠、平安多多地加給你們。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 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著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因此,你們是大有喜樂;但如今,在百般的試煉中暫時憂愁,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並且得著你們信心的果效,就是靈魂的救恩。(彼得後書第一章第1-9節

人說“認識”一樣事情,意思即是說他對這件事情有比較深入而完全的“知識”。而當時以色列人的諾斯底派心目中的“知識”,是有關宇宙構造、世界的創造、以及 神的本性等隠秘奇詭的說法,認為人得救是脫離屬物質的邪惡軀體,所倚靠的不是對基督耶穌的信心,而是靠隱秘的知識。這又代表今天的教會,很多現象都是這樣。

“傳道人(?)”很多都着重於宣講宇宙創造的奇妙無比、 神深不可測的知識與本能,不斷從科學的角度去探討,而不努力傳揚主耶穌基督的救贖恩典。往往將台下聽講的信徒引進一個求知於科學與知識的混合體,信眾對於台上傳道人所講高深莫測的創造與知識,聽到如痴如醉,卻忘卻了罪人得救的真理,更可能將主耶穌基督救贖的恩典丟在十萬九千里雲霧之外。

作為一個基督信徒,我們必需要知道,唯有“真正認識”主耶穌基督才能得到恩惠平安和那永遠的國。只要能認識那召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我們靈性生活上所需的一切,祂都能賜給,人無需從神秘的玄學中去求。

從開始認識主耶穌基督,祂應許我們得以脫離因世上情慾而來的敗壞(第4節),更可以享受 神的性情;也就是藉着聖靈,天父 神可以住在我們的裡頭, 神的榮耀顯在我們的身上(羅馬書第八章第18節), 我們與 神的生命有分(約翰福音第一章第12-13節第14章第16-17節加拉太書第二章第20節 )。這應許是給予每個信徒的。而作為一個“真正認識”主耶穌基督的信徒,一定必需經歷德行與靈性的增長過程,成為在基督裡能不停結果子的完美生命。這包括最基本的信心(對天父 神的信靠)、德行(在道德上面的美善)、知識(認識天父 神的智慧)、節制(能自制而不放縱)、忍耐(對基督堅定不移)、虔敬(表現在生活中的對 神的恭敬)、愛弟兄的心(對主裏的人的關懷)、愛眾人的心(基督徒美德的最高境界是能愛眾人,做到像天父一樣完全:意思即是能做得到無論是主裡面的人,或者還沒有相信主基督耶穌的人,都同樣可以彰顯主耶穌基督並天父 神對他們的愛心與關懷 )(馬太福音第五章第48節)。基督徒必需經常培育這些美德,在靈性上有不斷的增長,行事為人才能得到聖潔完全,得以認識主耶穌基督。信徒可以脫離罪的轄制,就是能自制而不放任,更在德行上不停的操練,作光明的兒女(以西結書第一章第9-12節)。一個認識主耶穌基督的信徒,對於他“舊日所犯的罪、信主前所犯的罪”,靠着基督的恩典,現已得赦及脫離罪的行列。

現今有些人用虛假的道理教訓人,說人可以不遵守 神的道德律仍能認識 神,他們說:只要相信主耶穌基督,你們可以繼續犯罪,都能得救。主耶蘇基督在祂的聖言中鄭重指出:人若不培養美德,過聖潔的生活,就只是一個“瞎子或近視眼”看不見也認識不到 神(彼得後書第一章第9節),根本與救贖的恩典無分。“眼瞎”含有“閉着眼不看”的意思。一個能認識主耶穌並 神的人,他一定不能脫離 神的旨意而獨立。真正對 基督的“認識”要有順服 神的行事為人來配合,不能單憑推理,光談抽象的理論。能認識到主耶穌基督並天父 神,天父 神賜予智慧與悟性:即能了解 神對信徒在生活上的實踐是密不可分的。信徒凡事實際上可以隨時祈求聖靈的幫助,得到正確方向和規範。

“屬靈”並不仅仅是一個好聽的字眼,而是生活上實踐的需要。“屬靈”的基督徒都得到天父 神賜于屬天而來的美好品質,有了屬靈好品質的人在道德與靈性上可以達到三個標準:
(一)行事為人夠得上被稱為基督徒;
(二)在與 神的關係上,做任何事都尋求衪,可以符合祂的心意;
(三)結出好行為(善事)的果子來,並且與曰漸進增深對 神的認識,越來越能感染影響他人。

信徒有合乎 神心意的生活,教會才能在社會中見證主耶穌基督並天父 神的榮耀。

作為一個去教會的人,我們應該常常警醒與反問:我們行事為人,在生活上是不是符合主耶穌基督並天父 神的旨意?抑話如下的經文(約翰福音第三章第19至20節)。作為一個信徒,我們是不是愛世界多於愛主耶穌基督呢?我們是否很努力去融入、跟從這個世界,所作所為受到世界的歡迎?聖經說:我們屬世界,世界必愛屬自己的;但若我們"真信"主耶穌基督,這個世界必恨我們(約翰福音第十六章第18-19節)。

弟兄姐妹們,我們常常應以《雅各書》第二章第14-20節,作為自己的一個提醒與警告。不要誤解,並不是聖經主張人靠行為稱義,但“行為”是基督信徒“信心”的外在表現,而“信心”是人內心的倚靠,是人對 神的基本態度。有其內必形諸於外,行為與信心有若一枚銅幣的兩面,絕對不能缺一。而信心要能發生仁愛才是有效的信心(加拉太書第五章第6節)。

你們當悔改,信福音

詩篇第51篇

我留心聽,聽見他們說不正直的話。
無人悔改惡行,說:
我做的是甚麼呢?
他們各人轉奔己路,
如馬直闖戰場。
空中的鸛鳥知道來去的定期;
斑鳩燕子與白鶴也守候當來的時令;
我的百姓卻不知道耶和華的法則。
你們怎麼說:我們有智慧,
耶和華的律法在我們這裏?
看哪,文士的假筆舞弄虛假。

耶利米書第八章第六至八節)(参阅《耶利米書》第八章第九章

先知用詩歌的形式,警告當時在罪中怙惡不悛的百姓,創造天地宇宙萬物的 神必定會對他们施行的審判。先知更著重當時的假先知散佈盲目而樂觀的論調,為要叫人不相信以色列人的罪惡已經滿盈,被擄的時刻即將來臨。

先知用“輕輕忽忽(11節)”来形容輕浮而不實在的態度。一方面,先知耶利米帶著一颗哀傷痛苦的心,勸告以色列子民要離開罪惡;另一個方面對於同胞不肯悔改,反而變本加厲行惡,既傷心又憤怒,他巴不得遠遠離開他們(第九章第2節 )。天父 神當時也發下一個嚴謹的警告,說以色列人縱然受過割禮,但心卻未受(第九章第25節 ),指出以色列人只有外面宗教儀表並無敬虔實質。

這現象相信也與今日的基督教會非常相像。

主耶穌基督受到父 神的差遣在這個世界上為救恩作事奉。基督宣明福音的開頭第一個就是“你們當悔改,信福音”(馬可福音第一章第15節)。這位從 神而來的 神子,在世上也是一個人子的身份,在世界上高聲呼喊:人人都應當悔改,以接受福音。悔改是從罪惡的道路回轉,歸向創造天地宇宙萬物的真 神。在《馬太福音》第四章第17節裡面,我們更可以看到主耶穌基督呼籲罪人悔改是何等的迫切,祂用“天國近了”来形容這個迫切性。這也是 神對普世的人的命令。

今天的基督教會充滿很多信徒,這個是 神對人施恩的地方,更是考驗人聽了基督的福音後肯不肯悔改接納祂的地方。天國快來的信息先由施洗約翰開始,再由主耶蘇基督和十二個門徒在新約裡面宣告了。而當時的猶太人只是希望主耶穌基督施行神跡,但並不相信基督是救世主的身份,主耶穌基督拒絕行神跡,因為當時法利賽人並不相信祂是基督,更沒有絲毫悔改接受祂的誠意。但基督的恩慈並沒有拒絕他們,而更應許他們,可以得到一個最重要的神跡,就是祂要從死裡復活,並且施行審判(馬太福音第十二章第38至42節)。基督更加勸告眾人,不要靠自我、自己的力量去改造自己,就等於人身上的鬼給趕走了,裡面卻是空蕩一片(馬太福音第十二章第43-45節);正像猶太社會,表面上有宗教的敬虔,裡面的是空洞与貧乏。

基督勸告人“應當悔改,信福音”。新約聖經中很多經文都是勸人認罪悔改。天父 神藉著大自然向人顯露祂自己,但人若不要去認識祂,反而樂於去膜拜偶像, 神的公義的審判就要臨到每一個人。基督到今天還沒有第二次來到這個世界上作審批是顯明 神對人的寬容;但天父 神已經藉着主耶穌基督充分顯露了祂自己,人應該悔改,承認過去拜偶像的蒙昧無知,歸回向 神(使徒行傳第十七章第30節)。“悔改”是人對罪、對 神、更加對自己的看法的徹底改變,在思想上更新。悔改不能獨立於信心之外,使人得救的信心包括了悔改在內(馬可福音第一章第15節)。“悔改”的意思是完全改換一個心意。

Sent from my iPhone

救恩

詩篇第51篇

《以弗所書》第二章第8節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 神所賜的;

這節經文清楚地告訴我們,人得救並不是因為自己的能力,也不是因為自己做了什麼好事情,更加不是人所值得;得救之恩完全是 神對人的單方面行動。

天父 神首先把主耶穌基督賜給完全不配的人類,然後讓人可以得到因基督的犧牲而來的救贖。“恩”是完全出于 神對人的偉大的愛,是藉着主耶蘇基督而賜給全人類的。因為這“恩”,人不但罪“得到”赦免,人里頭的惡也“賴以”克服,人的“軟弱”能變成“剛強”(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第9-10節哥林多後書第十二章第9-10節)。 神藉着主耶穌基督賜給人的恩典足夠每一個人用,這恩時刻隨着我們;我們甚麼時候軟弱,便能獲得這恩典的供應,因為靠著主耶蘇基督的力量成為剛強。人因為經歷這恩典就能夠履險如夷,歷萬難而平安無事。

人怎麼做才可以得着這一個白白的恩典呢?

人基本上什麼都不需要做!只要相信 神的應許、靠着信心、憑着信心去接受 神的賜福,接受 神所賜的這一個救恩。既然如此,人可憑着信心接受 神的恩,這“恩”必定能在人的生命中充分彰顯它改變人的能力。人完全可以因此恩而得救。“信”是人惟一的回應,是人對 神的完全交托,讓 神的旨意可以時刻作用在人的身上,願意接受 神所賜的,甘心樂意順服 神的旨意。然而“恩”與“信”完全都是 神所施予。整個得救過程一丁點都不是人的工作,卻是 神的作為,藉着人的相信來完成。信是渠道, 神的恩通過“信”這渠道源源不斷地澆灌到人的生命裏頭。得救既是 神所賜,因此不靠人的工作;若靠人的行為,如遵守律法,度聖潔生活,便難免會自以為義,犯上如法利賽人自誇的罪(路加福音第十八章第11節);這樣得來的只是罪,而非罪的脫離。

基督徒必需以感謝的心,承認自己的罪而悔改,而明白得救並非出於己力,而完全是 神所賜,應謙卑交託而接受。基督徒因此是 神所作的工,是被基督所重造的人(哥林多後書第五章第17-18節)。人因信主耶穌基督得與祂聯合。我們得到救贖,經歷聖靈的重生,享有復活的主的新生命,成為新造的人; 能按照 神的旨意度聖潔的生活、得以愛心行事(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 神差祂的獨生子主耶蘇基督來拯救世人,從人得救成為新人的那一刻開始,就要求人學習基督不求自己的益處,能為他人的福利犧牲自我,在生活中實踐與活出基督的樣式來(馬太福音第十一章第29)。這也是主耶穌基督向全人類發出的偉大的邀請,凡陷在失望、苦痛和恐懼中的人,只要來到主耶穌基督的面前,謙卑地“接受祂、相信祂”,就能得到基督的生命,所需付出的代價是輕省的,卻可以得到那偉大的福氣,就是人人渴求但卻極難得到的內心“真”平安,如此就可以承受來自世上各種的挫折、挑戰、壓力與重擔。

悔改的心(續)

詩篇第51篇

馬太福音第三章第2節“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

馬可福音第一章第4節照這話,約翰來了,在曠野施洗,傳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

路加福音第三章第3第8節:3他就來到約旦河一帶地方,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8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不要自己心裏說:‘有亞伯拉罕為我們的祖宗。’我告訴你們, 神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

路加福音第五章第31至32節耶穌對他們說:“無病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

使徒行傳第二十六章第20節先在大馬士革,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以及外邦,勸勉他們應當悔改歸向神,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

新約聖經花了很長的時間去提醒一個人需要悔改,人若要踏足進天國,一定需要悔改。凡想要進入這個新國度的人,必需悔改,存純潔的信心,行公義正直的道路。

現今很多去教會的人都沒有看到自己的罪,更不會承認自己的罪,更不可能知道什麼叫悔改。人會說我們都是生活在這個現實的世界上,不能與這個世俗的世界脫軌,因為脫軌就得不到世上的承認,也得不到世上的“祝福”。所以在教會裡面也充斥着不少隨波逐流的基督徒!主耶穌基督在聖經裡面教導,祂從天上跑下來作一個人的身份來到這個世上,祂不是來呼喚好人(義人)去悔改,而是召喚自知和自認是罪人的人去悔改。

基督被高舉作救主,是要將悔改的心與赦罪的救恩這兩種特殊的恩典同時賜給世人(使徒行傳第五章第30-31節)。這恩惠來自那雙曾被釘十字架,如今被高舉到至高無上榮耀裡的基督的恩手裏。悔改的心與赦罪之恩兩者已因基督作的大工被 神永恆的旨意釘在一起。 神所結合的,人不可任意分開。

很多基督徒都很容易說一句:“對不起,我錯了。”但是他們的悔改大都是悔而不改。若果一個人不肯悔改,那他怎可能得到赦罪的恩呢?悔改的心當伴隨赦罪之恩典同來。我們只要稍微思想一下,就知道這件事是如此。因為赦罪之恩不可能賜給不肯悔改的罪人,否則就等於肯定他的邪惡行徑,教他更往邪惡的意念裡鑽進去。有很多基督徒今天都會說我是在犯罪,但 神是寬恕的。這是不是等於主耶穌說:你喜歡罪,且又住在罪中,而且變本加厲,精罪求罪,越來越壞,但那可沒有關係,我照樣會饒恕你。???基督徒有這個思想就等於為自己這作惡的罪人頒發了一張可怕的合法執照去任意行罪。也是給自己定下了死亡的通行証。如此這樣一來,社會秩序的基石就被鏟除了,道德方面的無政府狀態就會緊隨而來。

如果我們將悔改與赦罪分開為兩件不相干的事,那就是認為:即使罪人依然沈溺在罪中,基督仍然不會追究地照樣施予赦罪之恩。這樣的想法真不曉得結果將會生出多少亂子來。如果我們相信天父 神的聖潔,但我們又繼續不停地犯罪,並不知悔改,那麼我們非但不能蒙 神的赦免,而且必收割沉溺罪中的惡果。但天父 神無限的恩慈和憐愛,祂應許我們:只要我們肯離開罪,承認悔改,必因信得着在主耶穌基督裡的救恩,而且 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第一章第9至10節)。”因為 神是信實且公義的,人若肯認自己的罪而又肯悔改, 神會回應,赦免人的罪,得到恢復與 神的交通。

基督信徒有 神居於心中,理應不會故意去實行罪,但仍會無意犯罪,所以必須要悔改。因此信徒若說自己無罪,就像新約諾斯底派的人一樣,不以自己的邪惡行為為罪,便是自欺把 神當作說謊的。所以信徒應該明白,若然我們認識主耶穌基督,但又繼續去不停故意地犯罪,而認為基督與 神會不停地饒恕我們,這是荒謬的,宇宙中只要有基督耶穌與 神存在的一天,就不可能有諸如此類的荒謬應許:惡人你盡可繼續作惡多端,拒絕承認你的罪孽,但依然可蒙受 神的慈悲憐憫。請問,叛徒若不知悔改,依舊公然叛變,他怎能期望國王赦免他的叛亂罪呢?沒有人會愚昧到一個地步,竟然妄想全地的審判官,會在我們拒絕承認又不願拋棄叛亂的罪的情況下,替我們把罪赦免。

更甚, 神的恩慈若要完全,也必須要求悔改的心與赦罪之恩相提並論。因此在 神的恩慈中若容許罪人耽溺罪中,而仍然賜下赦罪之恩,那麼全然聖潔的 神的恩慈就是有缺陷而且膚淺的。這種慈悲也是不公平而殘缺的。就如瘸腿、斷臂、眼盲一般畸形。一個該死的罪人的罪能蒙赦免,全然是無可限量的恩典。正如詩篇中所歌頌的主題:“祂赦免你的一切罪孽。”(詩篇103篇第三節)。但假如我們的罪孽蒙 神赦免了,但我卻仍然沉溺在罪中,放縱邪情私欲,無惡不作,卻又認為 基督的犧牲,我們盡管是這樣, 天父神都一定無可選擇地去赦免我們,若是這樣,赦罪之恩對我們又有何用呢?跟我們原本的罪沒有脫離,那與赦罪有什麼的關連呢?我們又需要赦罪的恩來幹什麼呢?豈不像一碗含毒的鷄湯,雖然好喝,但更具有喪命的毁滅力;若被洗淨了,卻仍然在污泥中打滾;蒙治癒了,身體上仍有痳瘋的白斑,這種恩慈乃是一大諷刺。把死人帶出墳塋後但不救活,那又何必多此一舉呢?如果瞎眼的人不能開眼復明,把他帶到陽光底下又有什麼用?這是不是等於 神的恩慈造了,但對人來講毫無用處呢?

感謝主耶穌基督與天父 神,祂不僅饒恕我們的罪孽,也醫治我們的疾病。祂不僅潔淨我們過去所犯的罪孽,也提拔我們擺脫目前的骯髒行徑,祂也要保守我們不在未來絆倒。我們必需欣喜地同時接受悔改的心與赦罪之恩,這兩者絕不可以分割為二, 神通過主耶穌基督賜給我們的永約的遺產是合一,不可分割,也不能一份一份打包的。分割救恩工作,等於把新生的孩子割成兩半,容許這麼做的人,必然與孩子沒有任何親屬關係!我們若是說認識也接受了主耶穌基督,又知道 神赦免我的罪,然後又容許我和以前一樣貪愛世界,邪惡橫亙,我會感到滿意嗎?絶不可能!得救的靈魂懼怕罪比懼怕罪的刑罰更利害。信徒心中吶喊應不會是:“誰能救我脫離罪的刑罰?”而應該是:“我真是苦阿!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羅馬書第七章第24節)。“誰能使我擺脫試探,成為聖潔,正如 神是聖潔的?”既然悔改與赦罪並連,才能符合 神的旨意,既然必需如此才能使救贖之大工完全,人也才能成為聖潔,那麼就可確定這原則不容也不能改變。

作为一個真正屬靈的基督徒,悔改也是與赦罪兼容並蓄的,尤為孖生兄弟。從來沒有一個真心為罪而懊悔,更憑信靠主耶穌基督的心而痛改前非的人,結果不蒙天父 神赦免的。相對地,也沒有一個蒙 神赦免的人,不曾為他的罪而痛苦懊悔的。我可以毫不遲疑與絕對堅挺的說:在蒼天之下,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永遠不會有任何人的罪被潔淨,除非他的心同時為罪痛悔並信靠主耶穌基督。對罪的恨惡,往往與蒙赦免的感受同時進入人的靈魂之中,而且要在有生之年永遠同居在一起,不能分割。這兩件事實彼此交通作用。人因為蒙赦罪之恩,所以能悔改,為罪而痛悔。人因為悔改認罪,所以也必然蒙 天父 神赦免其罪。而我們一旦確知自己的罪孽蒙赦免,我們就會開始越來越恨惡罪。若然我們真的相信主耶穌基督的寶血已將我們潔淨得比雪更白,我們悔改的心就會越來越隨着信心的增長而增長。但是我們絕不可以誤解,悔改的心並不是幾天或幾星期的事,不是短暫的,不是轉眼就成過去。它乃是一生之久伴隨我們的恩典,就像信心本身一樣。

悔改之心是信心不可或缺的伴侶。信主之後我們憑信心行事而非憑眼見,悔改的淚珠始終在信心的眼睛中閃閃發光。但悔改若不是由信主耶穌基督而生的悔改不是真悔改,不含來自因基督賜與的信心的悔改也不是真信心。所以信心與悔改是連體嬰,緊緊相連,不可分割 。我們若相信基督的犧牲對我們的愛有多少,我們更相信主耶穌基督對我們饒恕的愛有多少,也相對的,我們悔改的程度也有多少。我們悔罪、恨惡罪的程度有多少,也相對的,我們更會享受被高舉的基督所賜的賜下的赦罪之恩豐盛的程度也有多少。只有真心悔改,我才會珍惜赦罪之恩的可貴;也只有知道自己的罪已蒙赦免,才會品嘗到從悔改而來那刻骨銘心的滋味。這經歷聽來也許很奇怪,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奧妙的。在每個蒙恩得救的人心中,認罪與悔改的苦澀與得到赦罪之恩的甘甜,調和成無與倫比的喜樂滋味,這一種特別救恩的感受我絕對不願意失去與放棄!

後續⋯

悔改的心

詩篇第51篇

“惟有犯罪的,他必死亡。兒子必不擔當父親的罪孽,父親也不擔當兒子的罪孽。義人的善果必歸自己,惡人的惡報也必歸自己。

“惡人若回頭離開所做的一切罪惡,謹守我一切的律例,行正直與合理的事,他必定存活,不致死亡。他所犯的一切罪過都不被記念,因所行的義,他必存活。主耶和華說:惡人死亡,豈是我喜悅的嗎?不是喜悅他回頭離開所行的道存活嗎?義人若轉離義行而作罪孽,照著惡人所行一切可憎的事而行,他豈能存活嗎?他所行的一切義都不被記念;他必因所犯的罪、所行的惡死亡。

你們還說:‘主的道不公平!’以色列家啊,你們當聽,我的道豈不公平嗎?你們的道豈不是不公平嗎? 義人若轉離義行而作罪孽死亡,他是因所作的罪孽死亡。再者,惡人若回頭離開所行的惡,行正直與合理的事,他必將性命救活了。因為他思量,回頭離開所犯的一切罪過,必定存活,不致死亡。以西結書第十八章第20-28節

當一個人犯了錯誤以後,會憎厭這一件做錯的事情,所以人悔改乃是自然的情愫;這個也是對做錯事的自然普遍責任。事實上人因為錯誤而悔改,有人痛哭流涕,又甚至憎恨做錯的事,它常常摻雜着懼怕受罰的自私意念。而這些悔改,同樣的錯誤過後亦同樣一而再,再而三地犯,根本沒有停止過,所以我們應稱之為悔恨而不改過 。而這些所謂人為的悔改根本不值得稱頌,甚至乎應該是貶抑它的價值。

 神且用右手將他高舉,叫他作君王,作救主,將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恩賜給以色列人。我們為這事作見證; 神賜給順從之人的聖靈也為這事作見證。(使徒行傳第五章第31至32節

世人唯一的救贖主—主耶穌基督已被天父 神提升到至高 ( 以西結書第十八章第20節)。假若主耶穌基督不曾捨命、不曾受死、不曾復活、不曾升天,你我的悔改又有何價值?要不是基督從天上的榮耀降下來,為我們与天父 神介入調停、作中保,為我們這些罪人完成這豐盛的大功,我們所流的懊悔之淚,就只不過是潑濺在地上的一灘死水罷了。主耶穌基督被提升、高舉,好讓悔改之心,能因着祂代求之功而在 神的面前覓得一席之地。因此之故,罪人能悔改之心實在是祂賜給我們的恩典,若非祂把悔改擺在可被  神接受的地位,我們(自我)的悔改永遠不能在 神面前站得住腳。基督被提升、高舉,聖靈才傾倒而下,成就我們所需的一切恩惠。聖靈以超自然的方式(使徒行傳第二章第1-4節 ),更新我們的品性,取出石心,換上肉心,藉此在我們裡面孕育真正悔改的心。所以我們不要坐在那裡,拼命擠眼睛,弄情緒,想製造出不可能流得出來真正悔改之淚吧!悔改不是發自不情願的心性,而是出於白白而又至高無上的恩典。我們無需走進內室,關上房門;捶胸頓足,妄想以鐵石之心而敲、換出並不存在的肉心。人要登上加略山,看主耶穌基督如何受死。我們要舉目向山觀看,仰望主耶穌基督為罪人所作的恩典;人的盼望只能從上而來。聖靈降臨,是為覆庇人的心靈,從中孕育出悔罪的心,就像創世之初,天地一片混沌, 神的靈運行在上,就帶來秩序。當基督被高舉升天,祂不僅差遣聖靈到來賜給我們悔改的心,保護我們,而且還叫萬事互相效力,完成罪人得救的目的。因此即使大自然界的事物,也會刺激人悔改,就像彼得聽到雞叫(馬可福音第十四章第71至72節),又獄吏見到監牢震動如地震(使徒行傳第十六章第25至34節)。

主耶穌基督坐在 神的寶座右邊,統管地上的萬事萬物,叫它們互相效力,完成其贖民的得救功夫。基督使用苦涩的經驗,也使用甘甜的經驗。祂使用試煉,也使用歡樂,為磨練罪人對 神更心存誠實與敬畏。因此不論我們的境遇如何:或貧窮、或病痛、或憂傷、或疲累 ,都要心存感恩。因為主耶穌基督要叫這一切互相效力,使我們心意能更新變化,回轉歸向祂。基督的慈悲,尤如駕著受苦的黑馬,奔馳向我們的心門。祂用形形色色的經驗,激勵我們與世俗分別,仰慕天上更美好的家鄉。

基督被高舉榮登天地最高的寶座,為要藉着各樣的作為,制服人橫亙的鐵石心腸,使之柔軟,真心悔改,領受祂的恩慈。更甚,基督在天上時時刻刻為我們禱告,藉着祂的話語啟發我們的良心、亦藉着聖經的啟示、藉着解經證道、藉着兄弟姊妹、與有基督心的人懇切代禱等種種途徑,來變化更新我們的心意。有的時候祂用一句非常扎心的話來擊碎我們剛硬的心,就如摩西用杖擊打磐石,使悔改的泉水源源流出。有時候基督會用聖經一兩節經文去感動我們的心,使我們的意志立即降服。祂也會在我們漫不經意的時候,巧妙與神秘地軟化我們的石心,讓聖潔的意念暗暗攻進我們的心頭。我們要求主耶穌基督賜予信心,確信這些事一定可以發生在我們身上,主耶穌基督被升到高天,進入榮耀裡,滿有天父 神的榮光與威嚴。這樣一位復活的主,能運用無窮盡的方式,在心甘情願被祂赦罪之恩的人的心中動工,使我們產生真正悔改的心。祂直至現在都在等候要賜悔改的心給我們。

基督無可限量的恩賜與憐憫 ,基督把悔改之心賜給世上最不配的人。祂坐在高天,把悔改的心賜給以色列人;給以色列人!真是何等不可思議。在使徒的時代,他們形容以色列這個國家罪惡到極點,冥頑不靈地抗拒 神的光與慈愛,並且還狂傲地說:’祂的血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馬太福音第二十七章第25節)’。然而基督升到榮耀裡,就是為了要賜給他們悔改的心!這是何等的奇異恩典!

如果我們從小就在基督信仰的薰陶下長大、又或在教會裡徘徊了一段很長的時間,卻仍然排斥它,今天在祂還沒有第二次來臨之前我們還有盼望。就算如今我們一味昧着良心、得罪聖靈、拒絕耶穌基督的愛,也不要絕望,只要相信,仍然有悔改的機會。我們正如古代的以色列人一樣,頑梗不信、視犯罪如無物。主耶穌基督已經被高舉,祂具有無限的權能,即使是我們這些罪大惡極、冥頑不靈的罪人,復活升天的主耶穌仍然可以賜給我們悔改的心和赦罪的救恩,只有基督能在天父 神面前為我們作中保將我們拉回到父 神的懷抱裡。基督能把悔改之心賜給最不可能悔改的人,把兇猛的獅子變成溫順的綿羊,把討厭的烏鴉變成白鴿。

我們不要期望坐在教會裡,妄想從墮落天性的枯井中打出悔改的泉水,人要知道,若以為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勉強將自己的靈魂提升到善良的境地,是全然違反了人性的天然法則。因為人越努力靠自己去改變自己的心態與行為,就會越發容易失望與沮喪 。應將人自己的心藉着禱告送到體諒的主面前,讓我們求問信心去思想主耶穌基督為我們而捨命,悔改的心就會油然而生。思想基督是如何地愛我們,為我們流血心碎,想像祂在十字架上忍受何等的折磨、苦痛,祂急切、傷痛到汗水如血從祂的面頰潸潸流下(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第44節)。基督為我們這樣造時,承擔這一切痛苦的主,正在等待我們對祂恩典的回應。我們不要妄想在冰底下找火,妄想在自己罪的本性的石心裡找到肉心,妄想找到悔改的意念。應仰望主耶穌基督供應我們脫離地獄之門與邁向天堂之門途中所需的一切,讓我們同心仰望這位救主耶穌基督,好讓這巨大的改變在我們身上發生!而不要老是坐在教會裡面,將信仰變成宗教,正如主耶穌基督說:“以色列全不理我(詩篇第八十一章第11節) 。”。“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約翰福音第一章第11節)。”請不要讓我們像古代的以色列人一樣,心裡剛硬,與基督敵對,然而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在今天仍然能在我們裡面動工,使我們悔改,請相信,這是徹頭徹尾的真理,無從更改!

Older posts Newe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