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圣经学习小组

Montreal Bible Study Group

Category: 神學 (page 23 of 48)

基督徒的生命模式(八)

詩篇第五十一篇

基督徒的生命模式

與主耶穌基督同死,同活
歌羅西書第二章第20、21節你們若是與基督同死,脫離了世上的小學,為甚麼仍像在世俗中活著、服從那“不可拿、不可嘗、不可摸”等類的規條呢?
以弗所書第二章第5和6節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他又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

一個人聽了道成肉身的救主耶穌基督的真道後,他的眼睛開了,看見自己是活在多麼深的罪惡、私慾中。他聽到主耶穌基督救贖的恩典的時候,為主耶穌基督的愛所感動,被吸引到主耶穌基督的面前,才知道在沒有認識主耶穌基督之前所受的痛苦、困擾、憂傷,以前沒有辦法解決的,但如今知道 神慈愛、憐憫且信實,願意等候接受並相信祂的人。人從基督的真道裏面得了信心,願意放棄、脫去過去為肉體而需要的邪情私慾的生活;願意接受與主耶穌基督同釘十字架。

主耶穌基督作為代罪羔羊被釘死十字架所完成的救贖,不只是歷史大事,是主耶穌基督的榮耀 ,更是關乎全人類命運的大事。十字架是基督徒的全生命,當人願意與主同釘十字架,就和舊日的生命切斷了關係;脫去舊人和舊人的行為。舊日取死的身體和情慾把人牢牢捆綁着,今日被捆綁着這個老我已與基督一同死、一同埋葬、也與主耶穌基督一同復活。這個活着的是個新造的人,帶有主耶穌基督復活的生命。

信徒與世界的關係也因着十字架的救恩有了徹底的改變,人對物質的世界的看法已完全不同;人有了屬靈的追求,以前屬肉體的看為寶貴的今天在他如同糞土(腓立比書第三章第8節)。因着主耶穌基督的關係,人對所有的物質、名利、私慾,一切肉體的邪情需要都可以拋棄,毫不留戀 。

主耶穌基督在人身上所產生的改變是整個的,全面的,也是人的方法決不能做到的。將一個人重新塑造,這是 神自己的工作。信徒憑信心受洗,是這個步驟的表徵,是基督的“割禮”,是屬基督的記號,更是信徒新生命的開始(歌羅西書第二章第11至13節)。

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在世人中間行走,傳講天父 神對世人救贖的大計劃,基督是這個計劃的惟一執行與完成者。人若承認自己是救主耶穌基督的信徒,就應當如聖經上所講,將自己的舊人以及舊人的行為一同與主耶穌基督同釘十字架、同死、同埋葬、同復活。一個復活新造的人的生命就如主耶穌基督的生命一樣,聖潔公義,不會去故意行罪,犯罪,也不會受到罪的捆綁。但反過來,我們今天看見很多去教會的自稱為基督徒的人,他們不單止不聖潔,不公義,而是常常都罪孽滔天,教會的牧者們也不針對罪而去管教 神的子民。

今天教會在福音的傳播上已經漸漸沒落,反過來融入了世界的道德倫理標準。牧者們根本不會去教導信徒,天上的父 神對罪的憎恨是多麼的嚴重,天父 神對罪的憎恨到要殺死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才能息祂對罪的忿怒與懲罰。我們絕對應認罪悔改,回到主耶穌基督的真道裏面,天父   神因主耶穌基督作救贖,為罪人作代罪羔羊,死在十字架上而赦免了我們。我們應相信一定要認罪悔改,接受主耶穌基督在十架上救恩的完成,我們今天應拋棄我們的舊人和舊日的行為,棄罪行義,接受主耶穌基督給我們新造的人,一個重生,新造的人,活出主耶穌基督的生命。若然不是,你所面對的後果可真嚴重了(希伯來書第十章第19至39節)。我們應趁肉身還活着的時候,應快快接受主耶穌基督愛的救贖,不要再拖延時間在世上胡混,因為時間已不多了。

基督徒的生命模式(七)

詩篇第五十一篇

基督徒的生命模式

活着就是基督
腓立比書第一章第21至26節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 22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該挑選甚麼。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著,為你們更是要緊的。我既然這樣深信,就知道仍要住在世間,且與你們眾人同住,使你們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叫你們在基督耶穌裏的歡樂,因我再到你們那裏去,就越發加增。

羅馬書第六章第8節我們若是與基督同死,就信必與他同活。

主耶穌基督是保羅在苦難中也能喜樂的秘訣。這是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中所分享的訊息。他的人生因為有了主耶穌基督所以才有了意義,並且豐富無比。他在生與死之間作權衡,他內心已將生死置諸度外。

但實際上此時此身仍在獄中,聽由當局擺佈。他既屬主,又是使徒,明白生命已在天父 神的掌管中;若無天父  神的許可,任何邪惡的力量也不能損他絲毫。此刻他處在兩難之間,不知應選擇哪種“得救”(腓立比書第一章第19節),這指的是他上訴的結果,而非指靈魂的永遠得救。他盼望藉着信徒的代禱和天父 神的直接幫助,日後情況的發展能證明他對天父 神的忠心。他面對無論是上訴得直獲得自由,或者上訴失敗判處死刑,在他都是一種釋放,因為他知道主耶穌基督掌管一切,結果如何都是基督賜他最好的 。腓立比信徒的代禱若蒙垂聽,他傳福音的工作可以繼續(“我功夫的果子”),他能回到腓立比牧養教會(腓立比書第一章第26節);要是審判的結果是死刑,他的肉體生命就此了結。

他並不害怕死亡,離世與他喜樂的來源全因主耶穌基督與他同在,對他是“好得無比”。若是殉道,成了一種“得着”(“益處”);因基督得到榮耀,福音可以傳開,他個人與主同在的願望也得到滿足(腓立比書第一章第23節)。若能由保羅自己來作決定,那很容易,他會選擇死亡,為主的道犧牲。基督的死勝過了人類的仇敵-死亡;基督的復活,為全人類開創了新紀元,一切信靠主耶穌基督的人都與祂同享此勝利(羅馬書第六章第1至11節)。使徒保羅深信基督徒與主耶穌基督之間的聯合極其緊密,連死亡也不能將之切斷(羅馬書第八章第38至39節),反能進入與主耶穌基督更深的契合中,故此“好得無比”(腓立比書第一章第23節)。

但他個人死後得永生與福樂若和主耶穌基督福音的傳揚比較,後者便絕對遠為重要。所以他惦記着未景之工,若有天父 神的許可,他仍想留在世上去完成(腓立比書第一章第2224節)。保羅盼望他可以獲釋,不問是何原因。他心裏得着從基督賜來的責任感與愛心,使他深信仍要活在世間,繼續為教會服務,幫助信徒靈性的長進,增添他們的喜樂。保羅內心有責任要宣講清楚信徒與主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聯合的信息,讓信徒更加了解天父  神並主耶穌基督的旨意。

先祖亞當一人犯罪,毀滅了全人類。亞當犯罪以後,罪進入了世界及他的後裔;從此人性開始普遍敗壞、墮落,如瘟疫般傳染開去,世人無一人能倖免,每一個人出生時就帶了罪性來(原罪)。因此,全人類被定罪,人有了罪不單只肉體受到死的刑罰,人的靈也因與   神斷絕關係而死亡。世人在此情況下只有面對滅亡,毫無盼望。恩慈憐憫的天父  神時刻沒有忘記祂所創造的人,祂計劃要救贖世上的罪人。 神子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世上,在人類中行走執行父 神的拯救計劃。罪因一人亞當而臨到原本  神所創造的美好的世界,從亞當到摩西,所有的人都死了,摩西以後的人也是如此,連許許多多的嬰孩也死了。這可說明在亞當與摩西之間諸世代的人,都已為亞當的罪所污染,一同陷在罪中,不但如此,世上以後所生下來的每一個人都是同樣面對一樣的結局。

第一個亞當一人犯罪毀滅了全人類,他在這件事上成為基督的預像;因為也是因基督一人的義行,全人類得救。神的恩典與人的過犯不同。若一個人的過犯可令眾人死, 神的恩典和藉着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施恩典而賜給人的賞賜(得救),豈不更加豐富地給予眾人。何況 神的賞賜和亞當犯罪的結果不同。亞當一人犯罪受審判被定罪,但救贖的恩賜卻臨到亞當以後眾世代的人,可以脫罪稱義。信主的人不但得到永遠的生命,將來且要與基督一同掌權。

是不是人人都可以稱義得生命?每一個人都可有稱義得生命的機會,救恩雖是白白賜給,但必須人肯先認罪悔改,主動去接受。天父  神賜給人律法,讓人看清人根本無法做到律法所規定的完全,因而明白需要   神的救贖。律法不能給人救贖,世人看見  神的聖潔標準,相形之下,人的罪便更加醜陋,人也更能看見自己的過犯,從而渴望得到  神的救恩。因此“罪在哪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羅馬書第五章第20節)。

律法只是在 神已定的計劃中附加的東西,頒布於摩西年代,而終結於救主耶穌基督。然而,今天去教會的人大多不明白救贖與稱義的教導。當一個人自稱自己是基督徒,接受主耶穌基督的救贖,稱義之後的屬靈成長生活,也就是在主耶穌基督裏,在作為基督身體的教會裏成聖的生活。一個人在未有認識主耶穌基督之前,未重生時,具有人天然有罪的本質。信徒既稱義就等於與基督同釘十字架,屬於原罪的身體在十字架上已經消滅(參考以弗所書第四章第19至24節歌羅西書第三章第1至10節);但基督在第三天復活,我們既與基督同死,同樣與基督同活(羅馬書第六章第5至10節)。

信徒若經過與基督同死,同活,他會得到以下三個經歷:
1,不再受罪的約束;
2,脫離律法的約束,得到救贖的經驗;
3,在基督裏的新生活,為聖靈充滿,光照的新生命。

現今很多去教會的人,他們根本不明白這個成聖的真理,而一邊說自己是基督徒,一邊犯罪滔天犯到底,又諸多藉口推搪去解釋。他們不明白,一個受洗歸入主耶穌基督的人,已在罪上死了,不能再活在罪中,還怎麼可以明知故犯。他們誤解了“罪在哪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的真理:罪若能讓恩典顯多,人豈可以不負道德責任,藉口彰顯恩典,縱容犯罪?(羅馬書第六章第1至2節

一個與主同釘十字架、同死、同復活的信徒,擁有基督新生命的人,應該做到:向罪是死了,向主是活;不再順從私慾,不為罪作主宰;將自己獻給 神。有基督新生命的真信徒絕對有抵抗罪的能力。但願每一個進教會的人,都知道這是真理:一個真真正正認識主耶穌基督的真信徒,不單止不會故意犯罪,反而會恨罪;不單止不會諸多藉口拖延認罪,更加會遠離罪。主耶穌基督為人類作代罪羔羊,受死犧牲的偉大的愛;祂一人代替我們眾人死,我們眾人因此都被當成已死 。但並非所有人都接受祂,只有以祂的死和復活當成自己的死與復活的人,才能活在復活的救主耶穌基督裏頭 。在一個接受主耶穌基督救贖的人,因為相信在祂的死上有分,所以也相信在祂的復活上有分。因此信的人不可再像過去為自己而活,要做新造的人,為主而活。

基督的信徒們,不要這樣無知兼且幼稚,還在罪中不停,而不自知自己還是罪的奴隸,沒有離開過罪與死亡;也並未有接受過主耶穌復活的生命,沒有與祂聯合。所以,應好好檢察一下,不要以為自己是基督徒,原來到頭來是假的,到後來真的是一場春夢,結局是在地獄裏面哭笑不能,接受永恆的刑罰。

誰能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

詩篇第十五篇

這是一篇為進入耶和華 神聖殿的詩,為以色列人所作,用來幫助進入聖殿敬拜的人明白進入殿裏面的禮儀。

詩中的“帳幕”是指 神的聖殿。“聖山”是指錫安山。詩中特別提到:只有行為正直,作事公義的人才能進入聖殿,與 神相交,作為 神所喜悅的子民。進入 神殿的人不為世利所引,不口舌歹毒,不損人利己,處處寬恕、忍讓別人的過犯,縱然吃盡虧,也不懷恨在心,凡事堅強信靠耶和華 神的人,他的行事為人,必不動搖。這也是代表今天每一個進入教會的人,也是對每一個基督信徒的行事為人標準的要求。《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裏面有非常詳盡的解釋,作為一個基督徒生命裏面應有的屬靈祝福。

《哥林多前書》12章裏面所列舉聖靈顯在基督信徒身上的恩賜各有不同,沒有一人能全有,有的人完全沒有。但比恩賜更重要的是聖靈所結的“果子”—愛。而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拉太書第五章第22至23節)。

聖經  神的話語告訴我們,人若是主耶穌基督的真信徒,聖靈就住在我們裏面。住在人裏頭的聖靈能叫人在生活行為中活出主耶穌基督的樣式來。基督徒應把邪情私慾澈底棄絕。“果子”是植物生命自然生長的結果,聖靈的果子是基督信徒順從聖靈而生活的自然表現,不能靠模仿做作得來(不假冒為善如法利賽人)。情慾的事是肉體的活動,結果是敗壞與墮落。作為基督的信徒,不單是每個星期踏進教會這樣簡單,而是帶着什麼生命進入主耶穌基督的聖殿,來彰顯、證明你是一個真基督信徒?我們切切要注意,聖靈所結的果子是真信徒在聖靈教導下生長成熟的整體;這整體具有以上《加拉太書》所指的這些特性,但不能分割。

信徒應知道,果子是每一個屬靈的信徒都有的自然產物,不同於聖靈所賜事奉的特殊恩賜(參考哥林多前書第十二章)。聖靈所引導結出來的果子,是沒有律法禁止的。沒有律法禁止是對着偏執律法主義者而說的;他們相信只要有律法禁止,就可以管住肉體的邪情私慾。他們不明白,有聖靈住在人的心中,他的生活和行事是在律法之上,根本用不着律法來禁止。一個已蒙恩得到主耶穌基督救贖的人,是一個已將肉體和肉體的邪情私慾全部釘死了在主耶穌基督十架上的人。相當於將他未得救以前原罪的生命,已經拋棄,死在了十字架上,而得了主耶穌基督從墳墓裏面走出來的復活的生命,成為一個真正重生、新造的人。

很多時候,一個信徒常常用律法去衡量別人,特別是家裏的人,常常使用天父 神的律法去壓制別人。聖靈提示我們應致力於培育自己的德行,務求自己的品德能夠做到  神所喜悅,圓滿無暇(以弗所書第五章)。信徒應讓聖靈引領、感化、培育這些屬靈果子—品德,而只有聖靈同在,才能顯出這些美質來 。擁有這些品質的力量才是基督信徒“仁義的兵器”,可以來感化人。

當然我們有一個選擇,你喜歡常常用天父 神的律法來克制人,還是用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來感化人呢?得救的信徒, 神給我們特別恩賜:一個合而為一的靈(心),是給教會(信徒)的恩賜,讓教會(信徒)可以同心合意為福音作見證。教會(信徒)保持合一的方法就是要實踐“愛心”與“和平”的原則。信徒更應追求謙卑、溫柔、忍耐等美德。信徒有責任保持這種在主耶穌基督裏的同歸於一的教會。作為基督信徒更應深切了解,應有饒恕的精神才能真正擁有主耶穌基督的生命。主耶穌基督犧牲自己不只拯救了我們,也是信徒生活的榜樣。信徒在聖靈裏更新了,建立起與 神的新關係,可以像主耶穌基督一樣稱祂為父 神,作為 神的兒女應像主耶穌基督一樣,而天父 神的性情藉着主耶穌基督顯明在人間,因為基督本是“ 神的像”(哥林多後書第四章第4節)。人因為有了貪心與情慾的要求,往往越過對 神的要求;甚至以物質、情慾來代替 神,變成對物質、情慾的崇拜,如同拜偶像一樣。

聖經常常指出與說明基督信徒生活的本質。主耶穌基督說過:“基督徒是世上的光”(馬太福音第五章第14至16節)。“黑暗”代表邪惡,當然也代表撒旦;“光”代表良善與正義,代表 神。聖經上說“ 神就是光”(約翰一書第一章第5節),基督徒與主耶穌基督親密相交中的聖潔和良善生活,就像在光中行走(約翰一書第一章第5至7節第二章第9節哥林多後書第四章第6節羅馬書第十三章第12節)。信徒光明磊落的生活是對主耶穌基督信仰最有力的無言見證(雅各書第二章第12至20節)!

基督的真信徒應該被聖靈充滿,被聖靈充滿的人會隨着聖靈的意思生活、讓聖靈在生命中掌權、順從聖靈旨意的引領而生活,是一種奉獻,也是一種生活。聖靈在這樣的人身上就能彰顯出祂的權能,人也能顯出信心、膽量、盼望,活出美好的生命來。聖靈所充滿的不是量,而是質。人的心被聖靈掌管,行為舉止都活出主耶穌基督的美質。

兄弟姊妹們,只有成為主耶穌基督真正的信徒,才可以活在基督的愛裏,才會真正擁有真正的喜樂、平安、盼望,只有生活在主耶穌基督裏的人才能得到,別無他法,千千萬萬信徒都可為主作這見證。請大家自己檢察一下,你與我有嗎?我們能為主耶穌基督作美好的見證嗎?

聖誕節對人類的真正意義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主耶穌基督的降世
馬太福音第一章第24和25節約瑟醒了,起來,就遵著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過來;只是沒有和她同房,等她生了兒子,就給他起名叫耶穌。

馬太福音第二章第1至11節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裏?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希律王聽見了,就心裏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他就召齊了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問他們說:“基督當生在何處?”他們回答說:“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有先知記著,說:

猶大地的伯利恆啊,
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
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裏出來,
牧養我以色列民。”

當下,希律暗暗地召了博士來,細問那星是甚麼時候出現的,就差他們往伯利恆去,說:“你們去仔細尋訪那小孩子,尋到了就來報信,我也好去拜他。”他們聽見王的話就去了。在東方所看見的那星忽然在他們前頭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頭停住了。 他們看見那星,就大大地歡喜; 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他。

路加福音第二章第1至7節當那些日子,凱撒奧古斯都有旨意下來,叫天下人民都報名上冊。這是居里扭作叙利亚巡撫的時候,頭一次行報名上冊的事。眾人各歸各城,報名上冊。約瑟也從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猶太去,到了大衛的城,名叫伯利恆,因他本是大衛一族一家的人,要和他所聘之妻馬利亞一同報名上冊。那時馬利亞的身孕已經重了。他們在那裏的時候,馬利亞的產期到了,就生了頭胎的兒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裏,因為客店裏沒有地方。

道成肉身, 神子主耶穌基督降世為人,為要執行天父 神救贖的大計劃。

基督降生的時候,這個世界并不像今天的聖誕節日:張燈結綵、吃喝玩樂地去慶祝這一位救世主的來臨。反之,世界從一開始就拒絕祂的降生:祂自己的子民猶太人拒絕接受祂;政權要迫害祂;醫院、醫生不要接納祂;客店不收容祂。基督揀選了生在馬槽內,用一個最卑下的身份來到這個世界,進入世人當中是為了天父 神交託於祂身上救贖的大計劃作事奉,基督要來拯救物質與心靈都貧困創傷的人 。

祂降世為人的時候,只有寥寥可數的三個博士遠道從東方而來,帶着珍貴的禮物,去朝拜祂,在古代東方世界獻禮物象徵效忠。黃金代表“王者的高貴”、乳香代表“ 神的崇高”,至高無上,沒藥代表“犧牲與埋葬”。那時整個世界只有三個人真真正正明白這位聖嬰的來臨以及祂的真正身份與降臨的意義 ,他們是惟一承認、接受、與相信主耶穌基督是他們的個人救贖主,基督亦接受了他們的敬拜 。

基督生於人的家中,成為人子,既為人子,祂人生的遭遇與世人一樣,苦難重重。但祂的苦難甚至乎超越了世人一切所有的苦難:祂生下來就被世人拒絕;面對殺害要逃亡(馬太福音第二章第13至14節);祂生在一個貧苦的木匠家中,物質供應絕對不會豐足。祂生於猶太的民族,尊重民族的禮節(路加福音第二章第21節)受割禮。祂尊重、順服於世上的父母約瑟與瑪利亞(路加福音第二章第41至51節),凡此種種,基督是為愛我們而去經歷的,祂告訴世人祂全然瞭解感受這一切。

基督生下來,在兒時長大,已經深深明白祂一生工作的大原則:以天父 神的事為念,為了完成父 神所交託的使命,親情關係相形之下便成次要。但祂仍舊順從父母隨他們回拿撒勒。信徒應明白與主耶穌基督之間的屬靈關係尤勝親骨肉,信徒對家人自有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但更應把遵行 神的旨意放在首位。

基督並沒有進過學校讀書,但這孩子漸漸長大,強健起來,充滿智慧;又有 神的恩在祂身上。祂的智慧和身量,並  神和人喜愛祂的心,都一齊增長(路加福音第二章第40464752節)。

道成肉身的基督既為人子,像普通人一樣,也有肉體一切的需要:祂肚餓(馬太福音第四章第2節);祂困乏與口渴(約翰福音第四章第6至7節);祂疲倦需要休息(馬可福音第四章第38節)。祂更加充滿人的感情:祂悲嘆(約翰福音第十一章第33節); 祂痛苦與憂傷(約翰福音第12章第27節第十三章21節);祂焦急(約翰福音第二章第13至17節)。

主耶穌基督在這個世界上也是個奉公守法的人,法利賽人要試探主耶穌基督,要不要依照法律納稅給政府,基督回答法利賽人及教導祂的門徒,屬於世界,屬於該撒的東西是應該歸給該撒的,而屬 神的歸給 神。

兄弟姊妹們:對於做生意應該納稅給政府的,多少個在教會裏面的基督徒會靠信心而行出來;有些人說過去這麼多年我不能夠交稅(逃稅、騙稅、開假單 、收現金不開單),因為交了應納的稅我的生意開支不成,我的錢賺不到;有些人為了各樣貪婪的念頭,刻意逃過納稅。究竟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的生命是歸於 神,抑或歸於魔鬼撒但以及這個世界呢?一個人說自己是基督徒,但是還是故意犯罪,根本你是不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呢?人是信宗教、宗派或信自我,又或是無神論者?主耶穌基督在經上記着說:“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石的頭塊石頭。這是什麼意思呢?凡掉在那石頭上的,必要破碎;那石頭掉在誰的身上,就要把誰砸得稀爛。”路加福音第二十章第17和18節)一個人聽了真道,而還是故意行惡,這就等於當年的以色列和猶大兩國,都會在天父   神並主耶穌基督這塊絆腳的石頭上跌碎。頑梗不信不悔改的人也會給主耶穌基督這塊磐石砸得稀爛。

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生在這個世界上,祂是給世人,在這個邪惡、黑暗、無望的世界帶來救贖與盼望。祂在世上的時候常常苦口婆心地告誡世上的人,要接受救恩,離開罪惡的腳步,轉頭回歸到聖潔救贖的  神面前。主耶穌基督當年嘆息猶太人拒絕救恩,他們的殿將要被毁;但慈愛的救主仍勸勉猶太人繼續尋求基督,有一天願意稱頌祂,接受祂永恆的救贖 (路加福音第十三章第22至35節)。人應該還趁有福音聽到的時候,快快回心轉意,認罪懺悔,棄罪受義。人若心眼高傲,不願意悔改,面對就是永恆的審判(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第11至13節)。

主來的時候沒有人歡迎祂、敬拜祂,只有寥寥可數的三個博士。今天在世上的基督教會如雨後春筍,有些文明的國家,他們說國民大多是基督徒,但究竟有多少個所謂去教會的是真正的基督徒呢?他們的日常生活裏面行惡或行善呢?教會裏面充斥着姦淫、逃稅,充斥着夫妻不和、離婚再婚,充斥着兒女不尊重父母,充斥着污言穢語、甚至乎教會以吃喝玩樂為招納門徒作標準、牧師將真理釋稀、只談愛不談罪、眼見信徒們犯罪都是隻眼開隻眼閉不會去勸勉,責備、牧師們說責備令信徒離開,他們的工錢沒有着落啦?教會有多少這些屬世與現實的所謂“ 神的僕人啊”?從過去到現在與將來有多少的牧師、長老與執事、詩班的帶領會在地獄裏面呢(馬太福音第二十三章第33節)?

《馬太福音》第二十二章第11至13節王進來觀看賓客,見那裏有一個沒有穿禮服的,就對他說:‘朋友,你到這裏來怎麼不穿禮服呢?’那人無言可答。於是王對使喚的人說:‘捆起他的手腳來,把他丟在外邊的黑暗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

你若然以為進了教會,稱自己為基督徒,就已經十拿九穩的得了永生,你真的大錯特錯了,是這麼簡單嗎?“禮服”代表在天國中 神的子民應有的忠心和順服,是天父 神藉著主耶穌基督賜給我們的恩典,人若沒有基督的生命住在裏面,你不要妄想得進天國,天國的門不屬於你的,地獄的門正在打開等待你跨進去呢(13節)。

在聖誕過後新的一年,奉主的名勸勉教會裏面作為牧者、長老、執事的,真的要祈禱求主饒恕,修正以前不三不四的所謂真理,作一個真真正正的神的僕人,教導信徒離罪歸正,作一個真正屬於主耶穌基督作光作鹽的教會,不要作一個如馬太福音第二十三章第13節的所謂“傳道者”。

《馬太福音》第七章第13至14節“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主耶穌是惟一從天上道成肉身來到世上的人子,亦只有祂才可以走上天堂,所以沒有祂的生命住在裏頭,天父 神絕不會開門接納的(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第1至13節)。主恩浩瀚,但願在屬主耶穌基督教會裏的信徒們從大到小都真正認識祂,祂也認識我們。從今以後過真正意義上的聖誕節。

基督徒應怎樣過聖誕節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又是一年聖誕節,我們有沒有想過,究竟聖誕節裏面世人應該怎樣去渡過?

節日來臨之際,大大小小的商店擠滿購買禮物的人群;有人預備開派對的食物、用品;有人一早預備這一個假期出外旅遊;有人佈置房子內外精美,漂亮,光茫四射的燈飾與聖誕樹;有人忙於購買火雞來準備豐富的聖誕大餐;有人為了孩童掛著的聖誕襪子裏的禮物而絞盡腦汁;聖誕老人更加是花樣百出 。

若然這個世上沒有聖誕節,以上的一切都是歸於無有了,聖誕節就好像為了以上的種種情況而存在的 。但這些一切的事情跟主耶穌基督誕生一點關係都沒有。

看看聖經 神的話語怎樣向世人顯現這節日的真諦:

以賽亞書第九章第6、7節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
有一子賜給我們。
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
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 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
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
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
從今直到永遠。
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

馬太福音第一章第18、23節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記在下面: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 她丈夫約瑟是個義人,不願意明明地羞辱她,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 正思念這事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 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 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 說:

必有童女懷孕生子;
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
(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 神與我們同在”。)

這位從天上而來,道成肉身的 神子主耶穌基督,用一個處女的身懷孕,來臨到這個世界上。祂要來執行天父  神對人類救贖的大計劃。天父  神要藉着主耶穌基督將罪人從罪孽過犯中救贖過來(馬太福音第一章第20、21節)。

因為世人從先祖亞當與夏娃就已經違背了天父  神的旨意,犯了罪變成了罪人,與   神分離。人亦因為罪的原故會身體敗壞,思想敗壞。人是罪人,等於是壞人,壞人就要面對死亡(創世記第二章第16、17節第三章)。縱然人犯罪以後變成了無惡不作的罪人,但創造天地宇宙萬物和人類的  神並沒有忘記人類。祂要對世人彰顯祂偉大的愛,祂道成肉身,讓世人可以得知天上的事,目的是要人能見到“ 神的國”(約翰福音第三章第16至18節)。

神喻示世人,人只要相信主耶穌基督,就能從主耶穌基督裏得到永生。“信”和“永生”在聖經裏不停地出現,人應當相信主耶穌基督是道成肉身而來的真 神,是人類的救贖者。信祂的是信任基督,把自己交託給祂,就能得一個重生的生命,藉着這重生的生命,可以得到永遠的生命-永生;從今生開始可以進到那永存的  神國裏去 。

聖經宣告全人類都犯了罪,在道德上達不到  神的標準,喪失了 神給予人的原有榮耀。這種屬   神的尊貴身份和地位,是人未犯罪之前所擁有的,人因罪已失去這些。

罪是什麼?

1,是在心意上敵對 神(歌羅西書第一章21節);
2,是靈性昏昧(以弗所書第四章第17至19節);
3,是違背或達不到 神既定的旨意(約翰一書第三章第4節)。

人的生命因此受到污染,失去光彩與盼望。全然偉大、慈愛的  神給人類在絕望中開出一條生路。這就是藉着主耶穌基督的救贖,人可以與   神和好,回歸到天父   神的懷抱成為 神國的兒女, 神的子民。道成肉身來到世上的 神子主耶穌基督,從一個嬰兒生在這個世界上,到渡過30多年的人生,經歷一切人類所經歷的苦難。祂掛十字架、流血、死亡、進入墳墓、第三天復活。祂在十字架上一次過完成了   神計劃對罪人的全部救贖工作。

主耶穌基督是人的偉大、唯一的中保,祂是使人與天父  神和好的贖罪祭。我們的罪和歷世歷代藉着祭物贖罪之人的罪,都得到了父  神的赦免(以弗所書第二章第4至8節)。聖經不停告訴我們:
1,神的工作、計劃,是賜給人類的恩典;
2,人的回應要靠信心(路加福音第八章第48節);
3,救恩對人的生活的影響:人重生能行出  神要求的“善”、“義”—主耶穌基督的生命;
4,真正救恩的標準與定義:非出於人的行為,乃因 神所賜的信心。

恩典是 神對人的行動,祂首先把主耶穌基督賜給完全不配的人類,然後讓人可以得到因基督的犧牲而有的救贖。這恩典是完全出於  神對人的大愛,藉着主耶穌基督賜給人。因為這恩,不但人的罪得到赦免,人裏頭的惡也賴以克服,人的軟弱變成剛強(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第9至10節哥林多後書第十二章第9節)。人若憑信心接受   神的恩,這恩便能在人的生命中充分彰顯它改變人的能力。人是完全因這白白賜予的恩典而得救。

而“信”是人惟一的回應,是人對   神的完全交託,讓   神的旨意可以作用在他身上,願意接受 神所賜的,甘心順服  神的旨意。“恩”與“信”都是 神所給的,整個得救的過程都是主耶穌基督為中心點。這個就是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世界上執行 神偉大計劃的工作。這個就是聖誕節的真正原意。

作為一個基督徒,你有參與天父  神並主耶穌基督在這日子為你我的救贖大計劃?或在這節日裏參與世界上的狂歡、放蕩、沉淪的歡樂呢?你我要過一個跟世界不一樣的聖誕節嗎?

Older posts Newe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