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到現在都還不明白嗎?(續三)
提摩太後書第3章第7節:常常學習,終久不能明白真道。
以弗所書第5章第17節: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今天去教會的兄弟姊妹們究竟明不明白主耶穌基督對教會的期望呢?人進入教會,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去敬拜、讚美主耶穌基督並天父 神,而忽略了最重要是要清楚暸解 神對人的旨意:天父 神要人人接受祂全偉大的愛,要世人認識並接受道成肉身來救贖世界的主耶穌基督。
從舊約到主耶穌基督降世到現在,教會都是屬於 神的居所,是全然聖潔的。然而,我們需要帶着什麼態度在教會裏面獻上我們的祭?聖經第一次記載獻祭的事是該隱和亞伯的獻祭(創世記第4章第3至16節):他們兩兄弟獻祭的不同,不是一個用動物,一個用植物,而是對祭物的態度與被獻者的旨意。一個隨隨便便獻,一個是把最好的獻上。亞伯獻上頭生的羊羔和羊的脂油,見證他對 神的信心,相信 神是一切生命的源頭,世上一切都屬祂(約翰福音第1章第1至3節);亞伯知道自己是一個罪人, 他明白要贖罪要犧牲,需用血來做代贖(希伯來書第9章第22節)。該隱拿到祭壇上的只是他的勞力的象徵,所相信的是人的血肉之軀。
獻祭是表示人對 神最高的尊敬和效忠,若無獻的誠意,就已失去獻的目的。從古至今,擺在人面前的就是這兩條路(亞伯與該隱獻祭的動機)讓我們選:一條是 神的路,一條是人的路。 神所喜悅、悅納的,是遵循祂旨意而作的奉獻(創世記第4章第7節)。天父 神喜悅、收納了亞伯的獻。但是,天父 神對亞伯的愛與該隱是同等的。因祂的預知,因祂的憐憫,祂警告該隱:罪像等候在大門口的惡魔,等候呑噬屋裏的人。該隱若心懷惡念(行不好),罪就會向他伏擊。天父 神的預知,雖然已經曉得該隱暗藏殺機,但憐憫慈愛的 神仍願意給他回轉的機會 ,盼望他能回轉,所以叮囑他制服罪(認罪悔改)。但該隱並沒有領受天 父 神對他的憐憫、慈愛以及警告。他一錯再錯,從欺騙、兇殺之後,繼之以撒謊。
人類墮落,罪追逼人殺害親骨肉。地因罪的原故已受到咒詛(創世紀第3章第17節),現在連該隱這個人也受到咒詛。曾經讓他耕種出產百物的土地,現在為死亡所侵染,不再替他效力;該隱只好在地上流浪。但縱然面對這樣的惡果,該隱並無認罪悔改之意,罪就一直跟隨他,從不順從開始(第3節),到憤怒(第5節)、到嫉妒、欺騙、和殺害(8節)、到說謊(第9節),這一切都因他只求自己的益處(13節),結果是與 神完全隔絕(第14和16節),他選擇不認罪、不悔改,決定離開 神。
從這個歷史事件上我們可以得知天父 神接納亞伯所獻的主要理由,是他“因着信”而獻,他的信心是知道自己是一個罪人,明白 神的旨意:需要通過獻上羊羔與羊的油脂才可以獲得天父 神的赦免 。天父 神告訴該隱,他要行得好才會蒙悅納,可見亞伯所獻獲得 神接納,是他獻的存心和態度。兄弟二人應該都知道 神在這一點上對他們的評價。接納所獻的是認許做得合宜,出發點正確,才能取悅 神;亞伯獲接納是因為他的“信心”。信心可以跨越時間,死亡都不能阻止,而且信心向以後的世代說話。
放眼看今日的基督教會裏面,多的是該隱;多少人去教會作敬拜與讚美,甚至乎奉獻的時候都是心懷不正。在教會中着重行世界所需要的,談生意、談賣買、談旅遊、談哪裡買什麼便宜、談房子整修、談東西怎樣弄才好吃,等等。就是少說主耶穌基督、也更不談怎樣才可得救,怎樣認罪悔改,怎樣離罪歸義,更不想談罪的事情,反正在教會中大家嘻嘻哈哈的,在家痛苦是一碼事,不開心的東西最好一概不言。
教會就變成了賊窩子。
就來說說做生意的,一邊在偷稅、瞞稅、欺騙政府與顧客,一邊又公然將這些偷來的錢獻上給主耶穌基督並天父 神,這個是不是該隱的行為呢? 神能悅納這些不義得來的財物嗎?但人就是這樣,以為有錢拿去教會作奉獻,就是敬虔,神絕對不喜悅這些犯罪而來的錢將聖潔的殿污染。請謹記,該隱不是犯一條罪,而是一條接一條犯下去,到最後停止不了,繼而選擇拋棄聖潔而公義的 神,下場只會面對地獄的永死。
有人又會說我做生意在這方面,甚至不由自主,沒有辦法。你的沒有辦法因為你沒有信心,你根本不相信 神,若然你常常口出這也沒有辦法、那也沒有辦法,可知你根本不是一個基督徒,跟世界上不信的人一模一樣,你是一個該隱!
請看看主耶穌基督怎樣對待教會裏面這些情況。
《約翰福音》第2章第13至17節: 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看見殿裏有賣牛、羊、鴿子的,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裏,耶穌就拿繩子做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去!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 他的門徒就想起經上記著說:“我為你的殿心裏焦急,如同火燒。”
逾越節是猶太人三大節期之一。從各方各地來到耶路撒冷朝聖的人不能用攜來的貨幣在聖殿裏奉獻,因為羅馬的貨幣上鑄有凱撒或其他神祇的像,有瀆聖所;所以必須兌換成供聖殿專用的貨幣。因此聖殿外院擠滿了兌換銀錢的人。而獻祭要用牛、羊和鴿子,販賣這些祭物的人和牛羊也塞滿了外院,人聲鼎沸,喧嘩嘈雜。主耶穌基督所反對的不只是做買賣的人以及祭司的圖利和欺詐,因牛羊先要由祭司檢查、接納是“無殘疾的”才可作獻祭用,而做買賣得經祭司准許才可開業,因此祭司可以從中謀利;主耶穌基督心裏焦急的是敬拜 神只剩了外表,更成為個人利益、私欲的謀取地,而失去了敬虔的實意。試想想,這像不像現今很多基督的教會呢?(續)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