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圣经学习小组

Montreal Bible Study Group

Category: 神學 (page 15 of 48)

主耶穌基督的出生

詩篇第23篇

主耶穌基督的出生

馬太福音第二章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博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 “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裏?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 希律王聽見了,就心裏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他就召齊了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問他們說:“基督當生在何處?” 他們回答說:“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有先知記著,說:

猶大地的伯利恆啊,
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
因為將來有一位君王要從你那裏出來,
牧養我以色列民。”

當下,希律暗暗地召了博士來,細問那星是甚麼時候出現的,就差他們往伯利恆去,說:“你們去仔細尋訪那小孩子,尋到了就來報信,我也好去拜他。” 他們聽見王的話就去了。在東方所看見的那星忽然在他們前頭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頭停住了。 他們看見那星,就大大地歡喜; 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拿黃金、乳香、沒藥為禮物獻給他。博士因為在夢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見希律,就從別的路回本地去了。

他們去後,有主的使者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同他母親逃往埃及,住在那裏,等我吩咐你;因為希律必尋找小孩子,要除滅他。” 約瑟就起來,夜間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往埃及去, 住在那裏,直到希律死了。這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我從埃及召出我的兒子來。”

希律見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發怒,差人將伯利恆城裏並四境所有的男孩,照著他向博士仔細查問的時候,凡兩歲以裏的,都殺盡了。這就應了先知耶利米的話,說:

在拉瑪聽見號咷大哭的聲音,
是拉結哭她兒女,
不肯受安慰,
因為他們都不在了。

希律死了以後,有主的使者在埃及向約瑟夢中顯現,說:“起來!帶著小孩子和他母親往以色列地去,因為要害小孩子性命的人已經死了。” 約瑟就起來,把小孩子和他母親帶到以色列地去;只因聽見亞基老接著他父親希律作了猶太王,就怕往那裏去,又在夢中被主指示,便往加利利境內去了,到了一座城,名叫拿撒勒,就住在那裏。這是要應驗先知所說,他將稱為拿撒勒人的話了。

世人的救贖主,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作為一個小嬰孩降生來到這個世界上。祂的降生給全人類帶來生命的真正意義。從古到今到將來,沒有一個嬰兒的降生能帶來人類歷史這麼巨大的改變。

馬太福音第二章亦應驗了先知對基督的見證(第6第15第18節)。一些從東方來的博士,他們是懂得星象的人,他們遠渡重洋前來朝拜小嬰孩主耶穌基督。證明主的出生地是伯利恆(第5節),也說明基督一來到世上,祂自己的百姓中的領袖已敵對祂(第13節),反過來非猶太人世界的代表(博士),反而尊敬祂(第810節),這預示日後全世界都有人歸向主耶穌基督。

主耶穌基督降生在人間最卑下的地方,當其時客店的房間住滿了,而牛羊又牧放在野外,店主將空的畜棚臨時開放,讓窮苦的旅客住宿 。主耶穌基督在畜棚裏面出生,祂所躺臥的嬰兒床是餵牲口飼料的盛器—馬槽。

道成為人身的救贖主,耶穌基督降生在人間最卑下的地方(路加福音第2章第1至7節)。

基督降生了一段時間以後,博士去朝拜祂的時候祂被放在一個房子裏面。博士去朝拜祂所獻上的禮物,象徵信服與效忠。古代的傳統:黃金、乳香與沒藥分別代表“王者的高貴”、“  神的崇高”、和“犧牲與埋葬”。這些從東方遠渡而來的博士,從一開始就明白這個小嬰兒的身份,祂道成肉身,降世為人,捨棄了 神的權能,為的就是要救贖世上每一個罪人。祂臨到這個世界上,祂絕對值得世上每一個人的尊崇、祂是掌控整個宇宙的王、祂仁義憐憫的愛惜,為要贖世人的罪,要捨命犧牲並埋葬在墳墓裏面。

小嬰孩主耶穌基督從小就受到世界的敵視以及政治的逼害。當時的希律王要殺死祂,但凡兩歲以內的嬰孩他都要殺死,以絕後患。試想想一個剛出生不多久的嬰孩,有什麼能力可以危害一個霸道的統治者。這可以證明人類從一開始就仇恨主耶穌基督,要除滅祂。理由就是祂的聖潔無暇,每一個人在主耶穌基督面前,不論你是王者貴族、官商巨富、普通人民,都顯得多麼的污穢與無能。

從前  神領祂的百姓以色列人脫離埃及的奴役;現在天父 神要從埃及召回祂的兒子主耶穌基督去擔負救贖的任務(何西阿書第11章第1節)。

新約裏面引用舊約的經文證明主耶穌基督是舊約所預告的彌賽亞的計有:
1,童年在埃及(何西阿書第11章第1節馬太福音第2章第15節)。
2,贖罪受苦(以賽亞書第53章第4至6節哥林多後書第5章第21節)。
3,騎驢進耶路撒冷(撒迦利亞書第9章第9節馬太福音第21章第2第4第5節)。
4,在十架上給祂止痛藥(詩篇第69篇第21節馬太福音第27章第34節)。
5,被釘十字架,身上沒有一根骨頭折斷(詩篇第34章篇第20節出埃及記第12章第46節約翰福音第19章第3336節)。
6,兵丁抽籤分祂的衣裳(詩篇第22章第18節馬太福音第27章第35節)。
7,天父  神離開祂時基督所發出的呼喊(詩篇第22篇第1節馬可福音第15章第34節)。
8,從死裏復活(詩篇第16章第9至10節使徒行傳第2章第31節)。

拿撒勒為加利利南部風景優美的鄉村,是約瑟和馬利亞的家鄉(路加福音第1章第26節)。當時的人瞧不起拿撒勒,主耶穌基督是在拿撒勒長大,就是應驗了先知以賽亞所說基督會備受藐視的預言(以賽亞書第53章)。續

主耶穌基督的家譜

詩篇第23篇

馬太福音第一章 亞伯拉罕的後裔,大衛的子孫,耶穌基督的家譜:亞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猶大和他的弟兄; 猶大從她瑪氏生法勒斯和謝拉;法勒斯生希斯崙;希斯崙生亞蘭; 亞蘭生亞米拿達;亞米拿達生拿順;拿順生撒門; 撒門從喇合氏生波阿斯;波阿斯從路得氏生俄備得;俄備得生耶西; 耶西生大衛王。大衛從烏利亞的妻子生所羅門; 所羅門生羅波安;羅波安生亞比雅;亞比雅生亞撒; 亞撒生約沙法;約沙法生約蘭;約蘭生烏西雅; 烏西雅生約坦;約坦生亞哈斯;亞哈斯生希西家; 希西家生瑪拿西;瑪拿西生亞們;亞們生約西亞; 百姓被遷到巴比倫的時候,約西亞生耶哥尼雅和他的弟兄。遷到巴比倫之後,耶哥尼雅生撒拉鐵;撒拉鐵生所羅巴伯; 所羅巴伯生亞比玉;亞比玉生以利亞敬;以利亞敬生亞所; 亞所生撒督;撒督生亞金;亞金生以律; 以律生以利亞撒;以利亞撒生馬但;馬但生雅各; 雅各生約瑟,就是馬利亞的丈夫。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

這樣,從亞伯拉罕到大衛共有十四代;從大衛到遷至巴比倫的時候也有十四代;從遷至巴比倫的時候到基督又有十四代。

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記在下面: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 她丈夫約瑟是個義人,不願意明明地羞辱她,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 正思念這事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 她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 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 說:

必有童女懷孕生子;
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
(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 神與我們同在”。)

約瑟醒了,起來,就遵著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過來; 只是沒有和她同房,等她生了兒子,就給他起名叫耶穌。

主耶穌基督的家譜

從舊約的《瑪拉基書》到新約的《馬太福音》,其間有四百多年政治和宗教的活動與變遷,層出不窮,多姿多彩。可是從  神的默示與啟示的角度來看,則是沉寂一片。從聖經的角度,通常把這個時期叫做“沉默時代”。

新約聖經從一個嬰兒的家譜開始,《馬太福音》第一章第1節開始不只是一個家譜的開始,也是人類得到拯救的新時代的來到,是勝利的宣告。舊的、滿是仇恨的黑暗世界和有罪的人類的的絕望都告過去;光明的、充滿愛和盼望的新時代,隨着道成肉身的嬰兒主耶穌基督的降生而來到地球。世人得以看見救贖的曙光臨到面前。創造宇宙和全人類的父 神所曾應許亞伯拉罕和大衛的,由眾先知所不斷預告的“為我們而生的嬰兒”(以賽亞書第九章第6節),現在已經來到世間。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
有一子賜給我們。
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
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以賽亞書第九章第6節

這一節短短19個字,把舊約和新約聯成一體,將生活在舊的黑暗世界裏的人引領到陽光燦爛的新天地裏。一個令人可以自由呼吸與領受、得到愛與救恩的新時代,如旭日初昇地展現在世人眼前。

基督的家譜分為三部份,每一部份都包括14代。家譜從一開始便指出了主耶穌基督是自亞伯拉罕經大衞王一脈相傳的皇族後裔。突出主耶穌的基督的降生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早在天父 神的預備掌控中,在祂預訂的時刻,為歷史開始新的時代。這家譜的特色是一再提到女性,除馬利亞外還記有四個女子的名字:

1,他瑪-猶大的兒媳,可能是土生的迦南人。
2,喇合-迦南土著,耶利哥城的妓女(約書亞記第二章第1節希伯來書第十一章第31節)。
3,路得-摩押女子(路得記第一章),大衞王的曾祖母。
4,拔示巴-大衞王的妻子。

家譜中未直接記錄拔示巴的名字,只稱她是“烏利亞的妻子”。赫人烏利亞是拔示巴的前夫(撒母耳記下第十一章第2至5節)。

家譜敍述到主耶穌基督的出生和以前不同,不用某人“生”某人,而用“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特別指出主耶穌基督的降生與一般的不同,祂並不是約瑟肉身所生的兒子,約瑟不是祂生身的父親。基督是耶穌的尊稱,原字Christos,是希伯來文“彌賽亞”的希臘文寫法。耶穌是祂肉身的名字(路加福音第一章第31節第二章第21節)。稱祂為“基督”,把祂和舊約預告要來的那位先知(申命記第十八章第15至19節)、祭司(詩篇第110篇第4節)和君王(撒母耳記下第七章第12至13節)貫連為一。特別指出主耶穌基督突出的身分。

從第18至25節,是主耶穌基督降生的記載,一個為天父 神所賜給,一再在舊約中預告的救贖主現在來到人間。

馬利亞是從聖靈懷孕(第20節),那參與天地創造工作的聖靈(創世記第一章第1至2節),現在要把彌賽亞的新時代引進人類救贖的歷史中。天父 神創造的大能通過主耶穌基督的成孕與降生,重建祂的新國度與新子民。“耶穌”是希臘名字,等於希伯來文的Jehoshua,意思為“耶和華是拯救”,這等於天父 神為人類預備的唯一救贖者,別無他人與他法。以馬內利不是一個明字的稱謂。按希伯來文的用法,是表示性格或特質,用來說明主耶穌基督是道成為人身的 神,生活在世人當中,要施行拯救與審判;主耶穌基督實際沒有用這個名字。續

神就是光

詩篇第51篇

約翰一書第一章第5至10節 神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這是我們從主所聽見、又報給你們的信息。我們若說是與 神相交,卻仍在黑暗裏行,就是說謊話,不行真理了。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裏了。我們若認自己的罪, 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犯過罪,便是以 神為說謊的,他的道也不在我們心裏了。

一個人說認識主耶穌基督,就一定要認識基督所傳的真正道理。  “ 神就是光”,人若認識主耶穌基督,一定從基督裏邊所領受得到這“光”。這光不但使人能認識真理,也使人得到永生(約翰一書第二章第20至21節第三章第19節第五章第13節),而且這光就是真理和生命(第五章第20節)。認識了這真理,有了這生命,人就能行為上正直,作 神的兒女(第三章第20節)。而有了主耶穌基督的生命的信徒,就能夠與弟兄姊妹之間真正從屬靈裏面互相愛惜。

作者使徒約翰在這裏用了五個“我們若”來開始的句子,每句差不多都重複另一句中講的事情(例如第一章第六節中的“相交”和“行”再見於七節)。從中教導我們,一層深過一層說明“ 神就是光”的意思。第七與第九節是正面的陳述:我們若積極作什麼,便可以得到好的結果;第六、八與第十節三節是用“我們若說”所作的反面的陳述,在此情况下便得不到好的結果。每一節都有針對性,不僅警告信徒勿犯某些錯誤,也斥責異端錯謬的主張。

黑暗是虛假、邪惡、醜陋、貪婪、淫亂與污穢的代表;“光”是全真、全善、完美與聖潔的象徵。人若在作惡便是在恨光(約翰福音第三章第20節)。信徒若是“與 神相交”,就是與天父 神有靈裏的密切契合。天父 神聖潔光明,絕對不能容忍污穢與邪惡;那些口口聲聲說認識主耶穌基督,自以為是信徒的人,又說是行在 “ 神光中”的人,却道德墮落、生活邪淫、偷瞞騙稅、存婚外邪情色慾,這些乃是那說謊者魔鬼的兒女(約翰福音第八章第44節 ),此等人在他們的心裏根本毫無真理 ,亦不認識主耶穌基督,他們不是基督的信徒!

一個邪惡的人不能進到光明至善的境界與 神去相交,必須靠主耶穌基督的寶血來洗淨罪,才能以聖潔的身份,坦然無懼見 神(希伯來書第十章第19至22節)。世人人人都因為有原罪,但不可能自救而跳岀罪的綑綁與控制,所以一定需要基督的寶血來洗淨,“不是單用水,乃是用水又用血”(第五章第6節)。主耶穌基督為世人的罪在天父 神面前作了挽回祭(第二章第2節): 神是全然聖潔的,有罪的人不但不能到祂面前,且一定要受到刑罰。但 神又是慈愛的,祂差祂的兒子為世人贖罪,死在十字架上,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第四章第10節約翰福音第三章第16節)。這是天父 神為全人類預備的惟一的救贖,不分人種、性別與身分、貧或富、貴或賤;但人必須憑信心才能得到。 神是全公義的,拒絕這惟一救恩的人,仍然要滅亡。所以一個真正認識主耶穌基督並天父 神的人必遵守祂的誡命。一個人若說接受了主耶穌基督,對 神有認識,却不遵守 神的道德律,甚或諸多藉口與哲理來推翻責任,最終淪為詭異神秘、行為放蕩,這種人只是撒謊的。人對 神的愛與認識應表現在守祂的誡命上,照基督在世所行的去行,這才是完全的愛,才真是與 神在靈裏“相交契合”。

因信徒都是 神的兒女, 神既是公義的,祂的兒女也應過公義聖潔的生活。基督信徒從接受主耶穌基督為主的頃刻,就有了與主永遠的生命帶來的新生活樣式,舊日的黑暗消逝,真光開始照耀。謙卑接受而有基督永遠生命的人,必會與世間的邪情私慾隔絕。這生命來自 神,凡相信 神,又信祂差獨生子來世間的,就能得到這永遠的生命(約翰福音第五章第26節); 因為惟有基督能除去致人死的罪,消滅殺撒旦的作為,把生命賜給人。基督還要再來,接我們到祂那裏去(第二章第28節第三章第2節)。

總結而言: “ 神就是光”(第一章第5節),在祂裏面毫無黑暗。 神的兒女應行在光明中,凡不在光中行的,就是不行真理。“  神就是生命”,藉着主耶穌基督,凡悔改認罪信靠祂的都可得到永遠的生命。聖靈住在信徒裏頭,引領他們當行的道,活出基督的生命來(第二章第24至29節)。“ 神就是愛”(第四章第8節),凡認識 神的人,一定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 神來的,信主的人都應住在愛中, 神愛我們的心因主耶穌基督來到世間而顯明。不相信“ 神的話”就是把 神當作說謊的(第五章第10至11節)。所以要知道一個在教會作領袖,教導 神的話的人,我們要清楚他的行為是義或是不義。若然他們還行在邪情私慾、偷稅、情慾當中的,這些都是異端的假教師,他們不義的行為成為定他們罪的證據。一個相信基督道成肉身的人,基督已賜給我們認識祂的真道,祂將真智慧賜給我們。信徒只要認識基督真道,得到祂的生命,就可得到永遠的生命(第五章第13節)。

人的靈是耶和華的燈,鑒察人的心腹

詩篇第51篇

約翰1書第三章第2至24節 將來如何,還未顯明;但我們知道,主若顯現,我們必要像他,因為必得見他的真體。凡向他有這指望的,就潔淨自己,像他潔淨一樣。

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你們知道主曾顯現,是要除掉人的罪,在他並沒有罪。凡住在他裏面的,就不犯罪;凡犯罪的,是未曾看見他,也未曾認識他。小子們哪,不要被人誘惑。行義的才是義人,正如主是義的一樣。犯罪的是屬魔鬼,因為魔鬼從起初就犯罪。 神的兒子顯現出來,為要除滅魔鬼的作為。凡從 神生的,就不犯罪,因 神的道存在他心裏;他也不能犯罪,因為他是由 神生的。從此就顯出誰是 神的兒女,誰是魔鬼的兒女。凡不行義的就不屬 神,不愛弟兄的也是如此。

我們應當彼此相愛。這就是你們從起初所聽見的命令。不可像該隱;他是屬那惡者,殺了他的兄弟。為甚麼殺了他呢?因自己的行為是惡的,兄弟的行為是善的。弟兄們,世人若恨你們,不要以為希奇。我們因為愛弟兄,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沒有愛心的,仍住在死中。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殺人的;你們曉得凡殺人的,沒有永生存在他裏面。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凡有世上財物的,看見弟兄窮乏,卻塞住憐恤的心,愛 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裏面呢? 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

從此就知道我們是屬真理的,並且我們的心在 神面前可以安穩。我們的心若責備我們,神比我們的心大,一切事沒有不知道的。親愛的弟兄啊,我們的心若不責備我們,就可以向 神坦然無懼了。並且我們一切所求的,就從他得著;因為我們遵守他的命令,行他所喜悅的事。 神的命令就是叫我們信他兒子耶穌基督的名,且照他所賜給我們的命令彼此相愛。遵守 神命令的,就住在 神裏面, 神也住在他裏面。我們所以知道 神住在我們裏面是因他所賜給我們的聖靈。

信心是一個人惟一能進入基督裏的條件。基督徒得生命的基礎是他對主耶穌基督的信服,全靠賴主耶穌基督替他完成的救贖,而非倚靠自己的行為和工作。但是有了主耶穌基督生命的基督徒會在行為上自動自發地把基督的生命活出來,把基督所賜的信心表現出來,成為整個重生生命的一部份。行為因此是末日  神審判人的一個原則。

舊約摩西的律法規定:“你們要守我的律例、典章,人若遵守,就必因此活着。”(利未記第十八章第5節)依此原則,人若能完全遵守律法,過着完全聖潔的生活,便可以得到永生;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實際做得到。這個世上根本沒有一個“恆心行善、尋求榮耀尊貴和不能朽壞之福的”人,所以根本沒有人能只憑行為得着 神所賜的永生, 神因此得另外設立拯救人的方法,這便是道成為肉身的主耶穌基督的救贖, 神叫一切相信祂的可以白白得到救恩。

神審判人的原則:一方面以人的行為為賞罰的根據;另一方面按人所知道的(律法)有多少,就定罪多少。猶太人接受了 神的律法,與 神立了約,便須按着舊約的律法來受審判,他們有罪無可推諉。外邦人雖然沒有接受過律法,但是良心在他們身上產生律法的功用;因此有罪也是無可推諉,所以凡在律法之外犯了罪的,也在律法之外滅亡;凡在律法之下犯罪的,要在律法之下受審判。

律法是 神對人的道德的要求,也是 神用以審判人的原則。律法是 神所啟示,讓人可以遵行的旨意。這旨意原已顯明在人的心裏,是為“良知”,亦即“良心”。良心是 神真理的見證(箴言第二十章第27節),人心裏的良知可以指示人對是非作出正確的判斷。亞當犯罪之前,良心完整,其功用也完全,人可以憑良心生活而得到 神的喜悅。人犯罪後,“良知”殘缺,靈性腐敗,良心的作用雖未完全停止,但已不足作道德生活的指導。 神因此須另行頒布律法,清楚寫出,叫人容易遵守。  神通過摩西賜給以色列人律法。但其實沒有外在的摩西律法的指導,律法早就存在人的本性(心裏),有能分辨是非的能力。外邦人雖無明文定出的律法,但憑本性上存在的是非之心,也應履行律法所規定的義務和責任,因此即人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藉着這些本性上的觀念和指導,人能分辨善惡,自然地想行出律法所規定的事:有公道感,有廉恥心,崇尚仁愛,孝順父母;憐恤孤獨,嚮往和平,嚴禁行傷天害理之事,諸如殺人、偷盜、姦淫、搶掠等等。外邦人道德的本性,起着良心的作用,見證是非;若作出違背良心的事,便會受到內心的譴責,如同律法作用在猶太人身上一樣。

但人犯罪做了邪惡的時候,他們在自己的思想中爭辯:有時譴責自己,有時又為自己辯護,有時又推賴別人。但人自從認識了主耶穌基督以後,信徒得被稱為 神的兒女 ,這並不是因為我們有什麼長處甚或有什麼行善的本事,是完全出於天父 神的大愛。  神愛世人(約翰福音第三章第16至18節),祂差遣祂的獨生子降世,基督怎樣為人捨命(約翰1書第三章第16節第四章第9至16節),神的兒女和魔鬼的兒女顯然不同,他們行事端正,又愛弟兄。信徒得見主的真面(真體),不是空泛的希望,而是確實可靠的盼望,信徒因此應該自潔,遠離罪惡。

當然,這並不是說信徒可以達到永不犯罪的境地,而是說一個重生的人,“從 神生的人”,有真道在他心裏,過去犯罪的習慣戒除了,就不會故意找罪來犯,反而會自然地積極行義。“犯罪”是一個人在行動或不行動時對罪所持的“慣有態度”。人犯罪因是屬魔鬼的子女的本性(第8節),因此人“無可選擇”地,非去“犯罪行惡”不可;但是屬 神的人,有了重生的生命,也是“無可選擇”,非行“義”不可。這也就是“從 神生的就不犯罪”的意思(第9節)。 神既是完全的,祂的子女也應完全,才配作祂的兒女,天父也愛像祂一樣的子女。

信徒靈性的成長可如身體的成長一樣,先有道種(第9節),然後發芽生長,得到不犯罪的“遺傳”。因此得着救恩的信徒,有聖靈同在(第24節),住在 神的裏面,當然可以遵守 神的命令(第22節),得到天父 神的喜悅,過着主耶穌基督義的生活,行出義來。

基督徒的生命模式(三十六)

詩篇第51篇

你們到現在還不明白嗎(十四)

彼得前書第四章第7至8節 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 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現在很多去教會的人,他們看見這兩節經文的時候,覺得是非常滿意。為什麼呢?他們認為既然聽了主耶穌基督的福音真道,既然主耶穌基督賜給我們得救,我們當然“得救了”啦。但是下一步他們也會覺得,既然已經得救了,那什麼時候犯罪、怎樣犯罪、犯多少罪都不是問題啦。因為已經得救了,聖經答應:“愛能遮掩許多的罪”。

但我們會不會在這段經文裏完全誤解了主耶穌基督給我們的意思呢?我們今天應好好祈禱,求天父 神並主耶穌基督賜給我們了解這段經文真義的能力。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基督為世人的罪要付出祂的寶血並犧牲祂的生命才可熄滅父神的忿怒。真要請問一句,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基督都要因為肩負世人的罪而受到父 神這麼嚴厲的懲罰,那我們是不是因為拿了主耶穌基督的犧牲與救贖而可以去繼續狂風暴雨地犯罪呢?請問你?這是什麼樣的真理?我們應好好的思想一下!

這段經文的真意是說主耶穌基督對我們的愛,因為祂愛我們,才會饒恕我們的過失(罪),更加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重大的代價。並不是說我們認識了主耶穌基督以後,就可以繼續不斷地犯罪,這是天大的誤解。而我們得到基督的愛,真正相信祂,同樣會饒恕別人對我們一切的過犯,這是真正信主的人一定有的“恩賜”。

因為“罪在那裡顯多,恩典就更顯多”的話,來答覆信徒可以繼續犯罪完全是一種誤解。罪若能讓恩典顯多,人豈是可以不負道德責任,藉口彰顯恩典,縱容犯罪嗎?《羅馬書》第六章第1至2節清楚地說明:斷乎不可!斷乎不可!

又有信徒會說:《羅馬書》第三章第18節,這不是很清楚嗎?我們是因信得救,不是因守律法得救,所以律法對我們根本沒有作用,“不用去守”,我們可繼續偷稅,繼續婚外情,信主前的生活方式不用太大的改變。大家請看看第三章第31節。不要誤解經文,因信稱義的教訓是否完全不要律法?答覆是:剛好相反,是“堅固”了律法;因“信”不但保持律法的基本原則,還讓律法的規定得以“真正實行”。人因相信主耶穌基督,擁有祂的生命,反能遵行律法的真精神。

舊約的律法是摩西頒佈的,他未頒佈律法前的許多世代,罪已經在世上泛濫。你會說,既沒有律法,也就不會有罪;且既沒有律法,罪也不能算罪,也不應受到刑罰。雖然你可以這樣說,但應注意到一件事—從亞當到摩西,所有的人都死了,摩西以後的人也是如此,連那些犯罪遠不若亞當的人,連許許多多嬰孩也都死了,這豈不是說明在亞當與摩西之間諸世代的人,都已為亞當的罪所污染,一同陷在罪中?

亞當一人犯罪毁滅了全人類。

他在這件事上成為主耶穌基督的預像(“那以後要來之人”羅馬書第五章第12至21節);也是因基督一人的義行(第18節),全人類都可得救。亞當一人犯罪受審判被定罪,但恩賜救贖却臨到亞當以後的世代的人,可以脫罪稱義。信主的人不但能得到永遠的生命,將來且要與基督一同掌權(提摩太後書第二章第12節 )。但這絕對不是說人人都可稱義得生命,而是說人人都有稱義得生命的機會。救恩雖白白賜給,但人必須肯“先認罪悔改”,主動合作去接受。

接受了主耶穌基督新生命的人,應該是向罪是死了、向主是活着、不會再順從私慾,不讓罪主宰、將自己獻給 神。因為基督答允我們:“罪必不作我們的主”(羅馬書第六章第14節)。有主耶穌基督新生命的人,絕對有能力抵抗罪。這是一句教我們大得安慰的應許。所以我們應好好的思想一下羅馬書第六章第15節:一個信靠主耶穌基督的人,會不會再叫人放縱情慾呢?答覆就是:“斷乎不可”。信主的人有“義”作他的主人,不再是罪的奴隸,會看重德行、保持生活的聖潔。

那又有人會說:我就很難啊!我怎麼守都不能守律法!請看《馬太福音》第五章第17第18節:一個人若以自己的方法與行為去守 神所定的律法,這個是“以人自我為本的宗教”,不是出於對主耶穌基督的“信心”。一個人若得了主耶穌基督的新生命,他裏面這個新生命是基督聖潔無暇的生命,有聖靈同在的生命,因此就可以自自然然讓裏面這位義的主人帶領,人可以遵守 神的律法,實踐 神的律法了。這是一個真信徒得了主耶穌基督新生命所應結出的果子。續

Older posts Newe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