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圣经学习小组

Montreal Bible Study Group

Category: 神學 (page 1 of 48)

死亡,復活,永生,永死(續五)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婦人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 耶穌說:“你去叫你丈夫也到這裏來。” 婦人說:“我沒有丈夫。”耶穌說:“你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 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你這話是真的。” 婦人說:“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 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耶穌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約翰福音第四章第十四至二十一節

主耶穌基督對撒瑪利亞這位婦女說:“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基督所說的這種“水”是活潑的、有能力的,是不會間斷的,是在人裏面有能力而在外面有表現和動作的。這些內在的能力是“永遠”不止息的,無止境的,所以稱做“永生”。世上所有物質情慾的快樂都是有限度的,根本不能真正滿足人的渴望,但主耶穌基督賜人的祝福,祂的恩賜則不僅能使人滿足,是多到容不下來(湧出來)的。世上的快樂至多只能維持短短的年數,但基督所賜的快樂能存到永恆的生命裏。人若要得着這“活水”,一定要知道他是一個罪人,必须解決罪惡的問題。

婦人聽見主耶穌有這樣的“活水”,就求祂給她喝,因為她已經疲累於這個世界中的生活,炙熱中來來往往打水,不單止令到她疲累不堪,她心裏壓力很大。選擇這個時候打水,她是不想遇見人,因她做了很多污穢的事情。主是知道她過去的一切,所以主耶穌吩咐她:“你去叫你的丈夫也到這裏來。” 屬物質和屬靈的水,人人都能喝到,但若要喝(領受)屬靈的“活水”,人非得首先要對付他自己的罪行,“叫丈夫也來”,這個表徵她不道德的犯罪歷史。一個婦人只可以有一個丈夫,而這位婦女有五個丈夫,可知她已經干犯了律法,在道德操守上面是犯了姦淫罪。

人若要得到聖靈,享受主所賜的“活水”便需伏在律法的光中,知罪而認罪(羅馬書第三章第十節)。一個真正認識主耶穌的罪人,要真實的得救,必需承認自己是罪人,向主真誠悔改,我們向人傳福音,救人靈魂時,千萬不能逃避罪的問題。信徒每一次向主禱告的時候,主常常觸摸我們罪的問題,這說出我們若要禱告得着答應,便須對付我們的罪(詩篇第66篇第18節),另一面也說出我們常與主禱告交通,不單單是讚美稱頌祂,乃是知道罪和對付罪的妙法。基督才是人永遠的“丈夫”,是人永遠的依靠,我們若想離開 神而獨立,就永遠不能得着滿足(以賽亞書第五十四章第五至六節啟示錄第二十一章第二節)。

婦人對主說:“我沒有丈夫。”主耶穌跟她說:“你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第十七節)。而基督跟着對她說:“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你這話是真的。”基督指出,人往往會說出一小部份的事實,但隱藏大部份的事實,所以人的所謂實話,常常是另一種形式的大謊話。這可知這位婦人根本沒有一個可以依靠以及滿足她自己的丈夫,她是徬徨無依,亦顯示出她生活在極端的不道德當中。基督揭開她的罪,是表示每一個罪人在主耶穌面前都是赤露敞開的,無論人有任何隱藏的罪,祂都完全知道,因為祂是察看人肺腑心腸的(啟示錄第二章第二十三節)。

婦人提到敬拜 神的問題,因為她不明白,本是同一個民族,但有兩個敬拜的地方。今天世界上很多的宗教甚至乎在基督信仰裏面的異教,大都是根據祖宗遺傳下來的方式在敬拜 神,都是人為的宗教,是人云亦云,迷信的宗教。就如今天在基督教裏面,人一面裝着虔誠的模樣敬拜主耶穌基督,也跟別人談論 神的事,但是背後的生活卻是亂七八糟,一點也不敬畏 神。教會當中充滿淫亂以及欺哄,假冒為善,全然將教會變成一個犯罪的溫床。基督並沒有避開婦人的話題,反而跟她說真實的敬拜並不在於任何的地方,不在於那個山上,又不在於正統的“耶路撒冷”,乃在於靈裏面與基督的合而為一,是要用心靈和誠實去敬拜 神(二十三節)。

續⋯

死亡,復活,永生,永死(續四)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他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 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他的門徒施洗,) 他就離了猶太,又往加利利去。 必須經過撒馬利亞, 於是到了撒馬利亞的一座城,名叫叙加,靠近雅各給他兒子約瑟的那塊地。在那裏有雅各井;耶穌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時約有午正。

有一個撒馬利亞的婦人來打水。耶穌對她說:“請你給我水喝。”( 那時門徒進城買食物去了。) 撒馬利亞的婦人對他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沒有來往。 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 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 婦人說:“先生,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從哪裏得活水呢? 我們的祖宗雅各將這井留給我們,他自己和兒子並牲畜也都喝這井裏的水,難道你比他還大嗎?” 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 約翰福音第四章第一節至十三節

讓我們再回顧一下這位撒瑪利亞婦人的遭遇。在第四節說明必需經過撒瑪利亞:“必须”是不得不,是應當的意思。主耶穌今天必须要去到撒馬利亞婦人面前,就是因为得着靈魂的使命,是主耶穌要親自來撒瑪利亞尋找失喪的靈魂。主更加選擇在太陽正午高照,氣溫相當炎熱的時候,因為祂特別來找尋這位撒瑪利亞的婦人,主知道她會在這個時候來打水。 主耶穌雖然是  神的兒子,但是當祂行走在地上的時候,基督的人性與及肉體裡也會感覺到肉身的軟弱,祂既疲倦又勞累,唇乾舌燥,需要喝水。

我們在這人生路途上的時候,會不會亦都感覺萬事都不如意,心灰意冷。而當我們感到疲倦、灰心,困苦的時候是不是應當仰望主,惟有主耶穌最能瞭解以及同情我們,安慰我們,因為祂在世上都經歷過了這些情形。撒瑪利亞婦人正在這時間來打水,表明她是乾渴的,但主耶穌向她要水喝也表明主是乾渴的。不但地上的心靈因沒有救主而感乾渴不能滿足,並且天上的心靈也因為還有罪人未被得着而感到乾渴不滿足。

基督藉着這個要求向撒瑪利亞婦人顯示,祂擁有可以喝了永遠不再渴的活水恩賜給她。“活水”乃是表徵基督作人的生命,能滿足人的需要,歷久常新,永止乾渴。婦人看見主的手上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就反過來問主耶穌基督:“你哪裡能有活水呢?”打水的器具,相當於追求人生滿足的方法。井又深,亦相當於人生艱苦又漫長,不容易得着滿足。主對這位婦人說:“凡喝這水的(井裡面的水),還要再渴。”(十三節)“這水”象徵物質享受和屬世娛樂的消遣。這些都不能解除人深處的乾渴,人無論喝了(得到)多少這些“水”,喝得越多,乾渴越加增加。

人從地上的事物,雖然可以得著一些肉體和魂的滿足與快樂,但永遠不能解決靈裏深處的乾渴,人在屬世上的事物永遠滿足不了人的心靈飢渴。人若沒有盼望,當然也不會失望;基督徒若不盼望屬世的水能解其乾渴,就不會有乾渴而失望的感覺。凡人存心盼望在這個世界裏得以發達、名聲、榮耀、情慾、物質財富的,難免一直乾渴;人若不想着得到世人的幫助、扶持、安慰、了解…等等,就永遠不會乾渴(失望)。反之過來,若是盼望得到主耶穌基督的安慰、扶持、幫助,屬靈的一切,人不單止不會失望,反而越來越有盼望!

續⋯

死亡,復活,永生,永死(續三)

​詩篇第五十一篇

撒瑪利亞婦人與少年財主

1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他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 2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他的門徒施洗,) 3他就離了猶太,又往加利利去。 4必須經過撒馬利亞, 5於是到了撒馬利亞的一座城,名叫叙加,靠近雅各給他兒子約瑟的那塊地。 6在那裏有雅各井;耶穌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時約有午正。

7有一個撒馬利亞的婦人來打水。耶穌對她說:“請你給我水喝。”( 8那時門徒進城買食物去了。) 9撒馬利亞的婦人對他說:“你既是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馬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原來猶太人和撒馬利亞人沒有來往。 10耶穌回答說:“你若知道 神的恩賜,和對你說‘給我水喝’的是誰,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給了你活水。” 11婦人說:“先生,沒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從哪裏得活水呢? 12我們的祖宗雅各將這井留給我們,他自己和兒子並牲畜也都喝這井裏的水,難道你比他還大嗎?” 13耶穌回答說:“凡喝這水的還要再渴; 14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15婦人說:“先生,請把這水賜給我,叫我不渴,也不用來這麼遠打水。” 16耶穌說:“你去叫你丈夫也到這裏來。” 17婦人說:“我沒有丈夫。”耶穌說:“你說沒有丈夫是不錯的。 18你已經有五個丈夫,你現在有的並不是你的丈夫。你這話是真的。” 19婦人說:“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 20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21耶穌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 22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 23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 24 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25婦人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要來;他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 26耶穌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他!”

27當下門徒回來,就希奇耶穌和一個婦人說話;只是沒有人說:“你是要甚麼?”或說:“你為甚麼和她說話?” 28那婦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裏去,對眾人說: 29“你們來看!有一個人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莫非這就是基督嗎?” 30眾人就出城,往耶穌那裏去。

31這其間,門徒對耶穌說:“拉比,請吃。” 32耶穌說:“我有食物吃,是你們不知道的。” 33門徒就彼此對問說:“莫非有人拿甚麼給他吃嗎?” 34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 35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四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 36收割的人得工價,積蓄五穀到永生,叫撒種的和收割的一同快樂。 37俗語說:‘那人撒種,這人收割’,這話可見是真的。 38我差你們去收你們所沒有勞苦的;別人勞苦,你們享受他們所勞苦的。”

39那城裏有好些撒馬利亞人信了耶穌,因為那婦人作見證說:“他將我素來所行的一切事都給我說出來了。” 40於是撒馬利亞人來見耶穌,求他在他們那裏住下,他便在那裏住了兩天。 41因耶穌的話,信的人就更多了, 42便對婦人說:“現在我們信,不是因為你的話,是我們親自聽見了,知道這真是救世主。”(約翰福音第四章第1至42節)

16有一個人來見耶穌,說:“夫子,我該做甚麼善事才能得永生?” 17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以善事問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 18他說:“甚麼誡命?”耶穌說:“就是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盜;不可作假見證; 19當孝敬父母;又當愛人如己。” 20那少年人說:“這一切我都遵守了,還缺少甚麼呢?” 21耶穌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 22那少年人聽見這話,就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

23耶穌對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財主進天國是難的。 24我又告訴你們,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 25門徒聽見這話,就希奇得很,說:“這樣誰能得救呢?” 26耶穌看著他們,說:“在人這是不能的,在 神凡事都能。” (馬太福音第十九章第16至26節)

舊約時代,所羅門王死後,以色列國分裂為二:南國猶大(約翰福音第四章第9節 ),和北國以色列(以撒瑪利亞城作為首都)。北國於主前721年被滅於亞述(列王記下第十七章第1至6節),亞述王將異族徙居於以色列地,從此那地的以色列人與異族通婚,原居民的血統與宗教開始雜亂(列王記下第十七章第24至41節)。主耶穌基督時代的撒馬利亞人就是這些人的後裔。當時的猶太人來往加利利和猶太地的,都繞道不要經過撒瑪利亞,但主耶穌基督不但直接過去甚至在那裡傳道(約翰福音第四章 )。

撒瑪利亞人有自己的敬拜之所,與耶路撒冷對峙(約翰福音第四章第20節);新約時代猶太和撒瑪利亞是羅馬直接統轄的兩個省份,在約翰福音第四章這裏指的是撒瑪利亞省不是撒瑪利亞城。 那時候猶太人若經過撒瑪利亞去耶路撒冷朝聖,常常會受到兇暴對待。猶太人也憎惡撒瑪利亞人,因為他們是自外地移居的異族的後裔,血統和宗教都不純一。雖然撒瑪利亞人的宗教信仰也根據猶太傳統和摩西律法,但摻雜有外邦風俗,不為猶太人所接納。所以猶太人一向不與撒瑪利亞人來往。

從猶太去加利利有兩條路可走:一是直道,一是繞道。直道得經過撒瑪利亞,繞道則要先渡過約旦河再北上。猶太人去加利利寧可繞道。主耶穌基督的恩典,祂打破了種族歧視,今天採直路經過撒瑪利亞。第五節指的那塊地,是在舊約雅各從示劍人購入後來贈給約瑟的土地,約瑟的遺骸也移葬在此(約書亞記第二十四章第32節)。這地因此屬於以色列人最早的聖地產業,撒瑪利亞人很看重這淵源。

我們這位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基督,和常人一樣,有人的感情和身體的需要。祂走了很長一段路,感到困乏和口渴,現在已是正午,是休息和進食的時間。正午時間烈日當空,非常炎熱,一般的撒瑪利亞人不會進到井邊取水,而這位撒瑪利亞婦人選擇在這時取水,就是她不願意面對其他的人,因她素常的行為是受到其他人所鄙視,瞧不起的,她羞恥於面對他們。在她的思想中,她在族人之中根本沒有任何地位,所以平常生活,避得過就避,躲得過就躲。所以當主耶穌基督這位正統的猶太人,面對面要求她取水喝的時候,她不單止覺得很驚訝,也是有點不知所措。嚴格地說,猶太人應避開撒瑪利亞人,更不可以用他們的盛水器具喝水,免得沾染不潔。主耶穌基督完全曉得這位被排擠婦人的痛苦,心裡面的難受,而她對於自己的處境全然沒有辦法解決,只能採取活一天過一天的情況,不知道將來會如何,也不指望有一日能夠離開她的困境 。

基督來到世上就是為了解決人在罪裡面的痛苦與無奈,對生命的無盼望。基督打破猶太人固有的傳統與禁忌,祂並沒有受到猶太人這些傳統而妨礙祂對這一位婦人傳講天父 神的救恩。主耶穌基督對這位婦人表明了祂的身份,縱然今天祂肉體需要水來喝,但是基督反過頭來對這位婦人說祂可以供給這位婦人活水,而這活水的泉源就是主耶穌基督,這活水能帶這一位婦人到永生裏去(第14節)。這位撒瑪利亞的婦人一聽到,她感到興奮,立刻要求主耶穌基督給她這活水。基督再進一步跟她說:"那妳就去帶妳的丈夫一同來領受這救恩吧!"。這位婦人立刻回答說她根本沒有丈夫。主耶穌基督並沒有放棄她,繼續對她說,因為她撒了一個謊,也可能她自己不知自己的處境,基督更對她說:"妳已經有五個丈夫!但是,正如妳所說的,今日妳所擁有的,也並不是妳的丈夫,基本上,妳一無所有!這是真實的 。"

在這裡,我們不妨思想一下,這位姐妹踏進基督的恩典的時候,是不是跟我們今天進教會的情況有相同之處呢?首先,主耶穌基督親自來到這一位婦人的面前,是主的恩典來尋找這一位迷失、可憐的婦人。如經上所說的:“沒有義人,連一個人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 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 羅馬書第三章第10-12節)。這可證明:

1,一個罪人能夠得到天父 神與主耶穌基督的恩典,是 神親自主動的呼召和找尋,不是我們的尋找(第7節);

2,一旦我們聽見真理的時候,我們可能很雀躍地去接受(第15節);

3,當基督的話語如明亮的光,照出我們黑暗的時候,我們可能第一時間就否定(第16至17節);

4,但天父 神的愛與及主耶穌基督的恩慈並沒有放棄我們,祂持續地開啟我們的罪(第17至18節);

5,我們痛苦、懊悔以及無奈的心一下子被基督的愛打破了;

6,我們立刻承認主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救主,立即接受(第19節);

7,基督立刻將恩典施與我們的家人(第16節;使徒行傳第十六章第31節第十八章第8節)。

 

續⋯

死亡,復活,永生,永死(續二)

​詩篇第五十一篇

耶和華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世記第二章第16-17節

耶和華神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蛇對女人說:“ 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 女人對蛇說:“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可以吃, 惟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 神曾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 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 因為 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 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她丈夫,她丈夫也吃了。 創世記第三章第1-6節

 神創造先祖的時候的心意是定意人可以活到永恆(生命樹)。 神不單止要先祖活到永恆,也吩咐他們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地上一切 神所創造的(創世記第一章第28節)。 

神創造了伊甸園給亞當和夏娃居住在其中,園中有很多不同的樹結滿果子。當中有兩棵樹很特別的,就是“分辨善惡的樹”和“生命樹”,它们生長在“園子當中”。這是二棵真實的樹。若人吃了“分别善惡樹”上的果子,人就可以有道德上分辨是非的能力,但吃了這果子人就一定死。亞當和夏娃被造時, 神已賦予他們分辨與審察的能力,他們不用等到吃了樹上的果子才有。因此我們可以在這裡看出 神對先祖的憐憫和關懷。 

 神對亞當的規勸是事先的。 而 神所看重的是人對這禁制的態度,而非樹的本身。 神給人一個自由選擇的機會,叫吃的人死並不是樹本身,而是人對 神的背叛。亞當與夏娃本有個選擇,他們可以吃“生命樹”上的果子,吃了就延命益壽,永遠活着(創世記第三章第22節)。先祖並不領會 神對他們的期望,而是選擇背叛神,摘取 神所禁止的這一個果子,他們這樣做的時候無疑立刻將自己送上刑場。從此,死亡臨到整個人類,無一倖免 。

先祖濫用了 神所賜給他們自由選擇的能力,他們眼目短淺,甘願放棄了永恆的祝福,而選擇了短暫的物質,眼睛的喜愛(創世記第三章第4-7節)。不單這樣,他們寧願相信自己的感受而不相信 神的旨意,他們體貼肉體的需要而將 神的話語拋諸腦後(羅馬書第八章第7節)。人所選擇自己的意志必定是與 神的事情相互衝突的。因自己意志的選擇,人從此跌下罪惡的深淵,爬不出來,直到死亡。

但天父 神的憐憫並沒有因為人的墮落而放棄了人。憐憫的 神再給人類一個自由選擇的機會:祂差派祂的獨生兒子–主耶穌基督親自從天上走下來,呼召和帶領人回到 神的國裏。耶和華天父 神定了救贖人類的旨意,子 神耶穌基督就實行父的旨意而來到世上作工。上面的程序相信很多在教會裡面的兄弟姊妹他們都懂,但是不是一個人“相信”了主耶穌基督,他就能夠從罪惡和永死裏面轉移到永生中呢?尼哥底母,當時是一位猶太人的官,也是宗教領袖,他當年在這裡問了主耶穌基督一個問題,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問的問題,基督實實在在給了人類答案。

有一個法利賽人,名叫尼哥德慕,是猶太人的官。這人夜裏來見耶穌,說:“拉比,我們知道你是由 神那裏來作師傅的;因為你所行的神蹟,若沒有 神同在,無人能行。”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 約翰福音第三章第1-3節

尼哥底母並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他抓抓頭皮並不明白,繼續追問主耶穌基督:“人已經成了年,老了,怎可能重生呢?難道要重新走回母親的懷裏面,再生下來麼?”基督再明白地給他解釋:“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 神的國。”(約翰福音第三章第4-5節

所以,兄弟姊妹們,並不是你進了教會,就可以自動走上天堂的梯楷, 接受主耶穌基督所傳的真理是第一步,還必須要“重生”。

⋯續

死亡,復活,永生,永死(續一)

​詩篇第五十一篇

王又要向那左邊的說:‘你們這被咒詛的人,離開我!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裏去! 因為我餓了,你們不給我吃,渴了,你們不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不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不給我穿;我病了,我在監裏,你們不來看顧我。’ 他們也要回答說:‘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或渴了,或作客旅,或赤身露體,或病了,或在監裏,不伺候你呢?’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不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不做在我身上了。’ 這些人要往永刑裏去;那些義人要往永生裏去。”馬太福音第25章第41至46節

什麼人能進到永生的天堂去?什麼人要進到永刑的地獄去?誰又作出這個終極的選擇呢?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創世記第一章第26至27節

人的被造,是 神刻意的安排,人是 神所造出來的,不是進化而來的。主耶穌基督親自證實這事:

耶穌回答說:“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馬太福音第19章第4節

但從起初創造的時候, 神造人是造男造女。 馬可福音第10章第6節

 神最初造人是照着祂的形象而創造的。人,不分男女都是照 神的“形象和樣式”而被造的(創世記第1章第27節),神賜 人有人格、理性和道德意識;會思想(創世記第2章第19-20節第3章第8節); 有感情(創世記第3章第6節 );有意志(創世記第3章第6至7節)。所以人跟人的關係,應該互相尊重亦更加要自重。 

神更加賜人一個至高無上的恩賜,就是能夠面對面跟祂談話(創世記第2章第16-17節)。 神賜人有“靈”,是一個有靈的活人,能明白了解 神的旨意( 創世記第2章第7節)。

 神創造人的本意是要人活到永生,不受死亡的困擾,但自從始祖到以後的每一個人類都要面對死亡的逼迫,這是人類的終極點。那這位造物主是不是有點自相矛盾呢?全然不是!既然祂賜人類生命,為什麼死亡也跟着人類而來呢?

創世記第2章第15-17節,給全人類一個答案: 神吩咐始祖亞當的命令是不可以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亞當違背了 神清楚明白的禁令,吃了樹上的果子(創世記第3章第6至12節羅馬書第5章第12-19節)。亞當得到的刑罰是:1,靈性立即死亡,與創造主斷絕了交通;2,肉體會死,人成了必朽壞的。靈性和肉身的死亡從亞當開始延及全人類(羅馬書第5章第12-14節),無一人能倖免。

人離棄了 神,接受魔鬼的試探,寧願相信魔鬼的話語,這個墮落的結局是非常悲慘的。人類受到魔鬼的試探(人擁有 神所賜的自由選擇,但人選擇自願相信魔鬼的鬼話,選擇自願違背 神的話語),因此墮入罪中。

撒但對人的毒害有三:1,把懷疑和不信的種子植入人心,引誘人否定 神的話語,懷疑 神的動機;2,人違背 神的命令墮落後,帶來了刑罰,與 神分隔,並有了罪惡感(創世記第3章第8-13節);3,人性從此變惡,處處與 神為敵(羅馬書第5章第19節第8章第7-8節)。

罪帶來的結果是人失去了寶貴的稚子般的無邪與純真;失去像嬰兒般與母親之間的依賴與信靠。但這位慈愛憐憫的天父 神,並沒有因為人類的墮落而生氣、發怒、放棄祂所創造的每一個人,祂用不停的耐性去呼召人類悔改,回到祂愛的懷抱裏。

後續⋯⋯

Olde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