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圣经学习小组

Montreal Bible Study Group

Author: 何牧师 (page 39 of 73)

主耶穌基督的稱號(六)

詩篇第五十一篇

續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救主

路加福音第二章第10至11節
提多書第一章第3至4節
約翰一書第四章第14節
猶大書第24至25節
使徒行傳第五章第30至31節
使徒行傳第十三章第23節;

人因為先祖亞當和夏娃違反 神的話語而犯罪,跌落罪的陷阱中。從此所有人類的後裔都變成有原罪的罪人,一個有原罪的罪人就等於是一個壞人,而壞人的終極結果就是面對死亡,無一倖免。全能的 神創造人類並不是要人類面臨這樣一個悲慘的後果,所以祂計劃救贖每一個願意接受救恩的人。

這救恩是從自有人類到現在到將都存在,運作,直到世界末了(以賽亞書第四十三章第3節第四十五章第21節第四十九章第26節) 。 神是全人類能得救的根源, 神藉着主耶穌基督完成拯救全人類的計劃。因此,主耶穌基督是我們得到拯救的唯一盼望。因着祂,我們可以得到永生和基督再來的榮耀(詩篇第六十五篇第5節羅馬書第十五章第13節)。

主耶穌基督的救恩臨到所有的人,誰人肯接受便能得着。雖然說 神是萬人的救主,但人若不相信 神則絕不能得救。“耶穌”是希臘名字,等於希伯來文的Jehoshua,意為“耶和華是拯救”。

溫柔謙冲的人子主耶穌基督降生在馬槽中,長大於木匠家,在約但河裏受洗, 在曠野受試探, 而後開始傳講天國的福音與真理。祂生活在窮人與罪人當中,是一位偉大的教師,把天國的道理教導人。祂後來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葬在借來的墳墓中;最後戰勝了死亡,成為世人復活的主。因祂在十架上的死亡,為背負世人所有的罪孽而被全能的 神所刑罰;而從墳墓出來的復活,是為世人可以得着一個更新、復活、重生的不一樣的生命。

祂既從以色列的後裔而出,救恩是從以色列人開始,但祂亦是萬人的“救贖主”(提摩太前書第四章第10節)。“萬人的救主”是指救恩臨到所有世上的人,即誰人願意接受便能得着(約翰福音第四章第41至42節)。

“祂更是信徒的救主”並不是說祂拯救信徒超過拯救其他人,而是說祂雖是萬人的救主,但人若存有不相信的心仍不能得救。 神的心意是世上每一個人都能得救,但祂也尊重每一個人的自由抉擇;所以人若願意接受救贖便能得救,但人若不願意, 神亦不會迫使。《約翰福音》第三章第16節的經文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是全部福音主旨的縮寫:把一個人的禍與福、生與死的道路清清楚楚地擺放在人的面前,要求全人類自我作出抉擇。

神的愛不只限於祂的選民,全世界從古至今至將來的人都包括在這“愛”裏。恩惠,慈愛的 神把唯一的“愛子-主耶穌基督賜給”全人類,不但道成肉身來到人中間,還要祂為人的罪受死在十字架上。人的道路因此不是滅亡,而是永生,因為 神要救贖一切信祂的人。“滅亡”希臘原文apollumi,不含喪失知覺或停止知覺活動的意思,因為犯罪受的滅亡的刑罰,是有痛苦知覺一直到永遠的!

所以朋友,趁着時間還早的時候應快速、好好作出一個理智、永恆的抉擇,讓你的生命可以從痛苦、悲哀、徬徨、無望中因着承認、接受“救主耶穌基督”而將您的人生命運扭轉過來,從良歸正。這正是父 神藉着愛子主耶穌基督所賜予世上每一個人的恩典!阿門!

主耶穌基督的稱號(五)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
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第23篇)

續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公義審判的主

提摩太後書第四章第八節: 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

主的使徒保羅為福音捨身忘死走完一生的道路,像賽跑得勝的人,要在主來的日子得到獎賞給他的冠冕。“公義的冠冕”可以指獎賞給依靠主耶穌基督過公義生活之人的冠冕;也可以指主耶穌基督賜他冠冕是因主的公義。保羅因為相信主的公義,甘心忍受各種不公平的對待,現在面臨殉道並無懼怕,因為是去接受為他存留的永生榮耀之冠。他深信這冠冕也賜給熱切盼望主耶穌基督再來、在今世立志度敬虔生活的人(帖撒羅尼迦前書第四章第17至18節啟示錄第二十二章第20節)。

信徒為 神的國,為主的福音而受苦所表現的忍耐與信心正是 神公義判斷的明證。
神的公義判斷誰人配得 神的國。這種考驗來自 神的公義,在這個考驗的過程當中, 神賜予信徒忍受的力量;信徒也在這過程中培育出在靈性與道德上可抗拒風暴(逼迫)的力量。信徒不怕敵人的驚嚇,正是逼迫人者必沉淪、信靠主耶穌基督者必得救的證明(腓立比書第一章第27至29節)。 神選召忠心信靠主耶穌基督話語的子民將來享受屬天福分的國度(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二章第12節)。

信徒得進 神的國是因為 神是公義的:受苦的得獎賞;加患難、逼迫於人的受刑罰。全能 神有完全的權柄按此公義原則執行。聖經舊約有“以牙還牙”的司法公正的懲罰原則,有些人以為 神既是慈愛的,應當赦免各種各樣的罪,不可以惡報惡。但 神既是公義的,就必將患難報應那加患難給你們的人(帖撒羅尼迦後書第一章第6節)。但慈愛的 神沒有將報復的權利交給個人,否則人豈不可以一遇不平便自行報仇雪仇。保羅在《羅馬書》曉諭信徒“不要自己伸冤”,應該“以善勝惡”,因為主說過:“伸冤在我,我必報應”。

又也許有人會說: 神既是不許人報復,祂自己也應愛祂的仇敵。 神所刑罰的是不聽從福音、不接受主耶穌基督的人。福音告訴我們:“主耶穌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 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 神的兒子,得與 神和好”(羅馬書第五章第8第10節)。 神對仇敵已彰顯了祂偉大的愛並預備了和好的途徑;但人若不要這恩典,只有接受正義、公義的審判。 公義的 神必須為受苦的人伸冤,絶不能無條件寬赦敵人。

要是逼害人的知道到了末了可以無條件脫罪, 神怎樣可以替受害人伸冤呢?在《路加福音》第十三章第1至5節中,主耶穌基督指出罪的普遍性,人有了罪就一定滅亡,不問是死於彼拉多或塌樓,人若不悔改都難逃永死,就如不結果子的樹終須砍下。主耶穌基督這段講話是祂聽了當日發生的事後所作的評論。祂迅速把世事提到屬靈的層次:若要解決今天世界、國家、社會、家庭、與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得首先對付人的罪;罪須不是造成這些災難的直接原因,但災難的出現,處處提醒世人必需悔改離罪,歸向真神(約翰福音第九章第3節),因為全能創造的 神是公義慈愛的神,絕不以有罪(不接受主耶穌基督的福音)為無罪 (那鴻書第一章第七節)。

主耶穌基督的稱號(四)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續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安息日的主

馬太福音第十二章第1至15節

創造天地宇宙萬物的 神用了六天時間去創造天地。之後,第七天祂歇息了一切的工。 神亦吩咐以色列人在此日不作工(工作六日後的第七日),停止一切日常(工作)的活動(出埃及記第十六章第27至30節第三十五章第2至3節 );這當為安息日的本來意義。後來摩西律法設立了詳盡的安息日制度,從此成為宗教性的假日。

當一個人相信了主耶穌基督之後應該是進入了應允地、罪得到赦免以及得到生命的真正意義-永生 。世人亦因為得到主耶穌基督的話語、聖靈的力量以及無限制的盼望而心靈得到安慰、扶持以及激勵。這當是每一個主耶穌基督信徒得救後的心境和意態。心靈得到前所沒有的安靜與平息,其後每天活在平安喜樂的恩典中。

但也因為人的“不信之心”,使人沒有得到真正的安息;而出於創造宇宙天地萬物的 神的應許是永遠有效的:以色列人在曠野沒有得到的安息,他們的子孫仍舊有得到的希望。但若人冥頑不靈,災難性的責罰也會臨到今天的人。

從 神而來的福音,傳給舊約時代的人也傳給新約時代的人,傳講方式或有不同,但重點在人都須靠信心來接受,才可以有進入那應許安息的權利。以色列人聽了,沒有反應因為沒有信心,得不到真理的益處。可見單聽而不信是不夠的。

神賜給我們的“安息”並非將來才有,也非基督來後才有的經歷,而是自有人類便已存在,是 神一直願意人人得到的。

全能 神祂自己完成創造之工,對所做萬物美好完備感到“安息舒暢”。這是 神所享受的安息(出埃及記第三十一章第17節),是單獨屬於祂的。 神沒有停止作工,因祂一直為救贖世人而工作,一直為管理宇宙而工作(約翰福音第五章第17節)。

對於信徒來說, 神所應許的“安息”已是現實生活中的不能缺少的重要成分,是基督徒生活吸引人的美質。主耶穌基督呼召一切勞苦擔重擔的人到祂那裏,就可以得到內心的真平安(馬太福音第十一章第28至29節)。這是世人的救贖主耶穌基督向全人類發出的偉大的邀請:凡陷在失望、苦難、悲哀、傷痛、徬徨與恐懼中的人,只要願意來到主耶穌基督的面前,接受祂的生命、得到祂的謙卑與溫柔,所付代價容易、輕省,但却可以得到那偉大的福氣,也就是人人渴求却不能、極難得到的內心平安。而有了這平安就可以承受、抗拒世上的各種壓力與重擔,安息在這個紛亂、黑暗的世界上 。

“安息”是 神創造工作完畢時的休息。祂為以色列民定下歴代遵守的安息日,在禮拜六不工作,記念 神的安息,享受 神賜予人的福氣(利未記第二十三章第3節)。 神救贖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經過勞苦的曠野,才進入榮美的迦南。迦南地又稱為“安息”之地。而以色列民雖然進入了安息之地,雖然常守安息日,但自始至終沒有享受過心靈的安息,因為心裏“不信”(希伯來書第四章第36節第三章第19節 )。

神用以色列人祖先的失敗來警告今日的人,不可背信棄義,不相信救主耶穌基督,因為人最大的罪就是“存着不信的惡心”,因而背棄 神的道。人應當自我警醒:不要“硬心”,而對付的辦法就是堅持起初所得到的“信心”,這樣就能在天國裏有分。如果以色列人在迦南地上的安息就是 神要他們得到的,便不會再提另一個安息(詩篇第九十五章第7至8節)。

這兩段經文證明安息是真實的(希伯來來書第四章第4節創世記第二章第2節),但以色列人沒有得到(詩篇第九十五篇第11節)。 神既有了安息的應許,“今日”仍舊有效,適用於摩西和大衞的應許,同樣適用於“今天”及至任何時刻。而 神用聖經的經文向世人一再敲響警鐘,諄諄勸戒,聲音嚮達全球:“今天,今天,今天,就是"今天"(現代、現時、現刻、現分、現秒),勸勉人不可硬心"(《希伯來書》第三章第7至8節第四章第7節)。

世人應該明白, 神對“安息”的定義與人的想法完全不同,祂把這叫做“安息日的安息”。這種屬靈的安息與迦南的安息不同,只有 “ 神的子民”,包括全世界一切聽了福音又相信了的人,接受了主耶穌基督的人 ,才得到恩賜、有資格擁有。基督的信徒倚靠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完成的救贖工作,有如 神歇了祂的工一樣,不用靠自己便可以安歇在基督耶穌的平安和喜樂裏,這是 神要我們進入的“真安息”。這安息當然也包括信徒在永世裏享受的安息。

一個罪人得救絕不能靠自己的工作,完全是出於 神的恩典。勸勉大家不要用自己的力量、工作去嘗試,勿蹈以色列人的覆轍,快快憑信心進入 神為人預備的“真安息”-詩篇第一三二篇第13至14節

兄弟姊妹們,靠着信心仰望主耶穌基督,我們一定可以,可以得到這真實無誤的真平安真喜樂-安息。阿門!

主耶稣基督的称号(三)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續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死人並活人的主

羅馬書第十四章第7至9節

世人只有兩種情況,不是生,就是死;這裏指出基督徒生活的一個大原則:無論是生、是死,總要知道、認定自己是屬主的人。主耶穌基督是信徒的主人。人得着主耶穌基督的救恩,還是現在活在這個世界上,未被主耶穌基督接到天堂,有一個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在世上要為榮耀主耶穌基督和父 神而活下去。所以我們基督徒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需要符合主耶穌基督的旨意以及父 神的喜悅。所以一個得救重生的基督徒應該明白:我們每天不但在工作,生意甚至乎生活上都要認定所有的都是為要榮耀主耶穌基督,應避免有涉足世俗的標準。基督信徒是被主耶穌基督分別為聖的一種人,我們今天活着的標準是在主耶穌基督裏面,要在這個世界為主作光作鹽。而主耶穌基督因為已經從死裏復活,所以當然有資格作死人和活人的主。

審判活人和死人的主

使徒行傳第十章第40至42節

基督為到我們的罪孽要在父 神面前付出極重贖罪的代價,祂要被釘死掛在木頭上,進了墳墓,第三天 神使祂復活顯現出來。基督的復活也賜給每一個世上的人可以有復活的盼望,可以離開死亡得以進入永恆的生命。人若願意接受主耶穌基督為個人救贖主,放棄自我為主,甘願將自己的原罪與主同釘十字架,就可以得到主耶穌基督的救恩,得到赦免,進到永生。但人若否定、拒絕主耶穌基督的救恩,人就要背負自己的罪,自我負罪的代價,進入永恆死亡之中。所以只有主耶穌基督才是死人,活人的審判者,是接受與拒受之間的重大分別。是被赦免與受審判的區別。

主耶稣基督的称号(二)

續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生命的主

約翰福音第一章第一至四節

在約翰福音裏面,使徒約翰被聖靈感動默示寫下這一本福音書。他的記述為主耶穌基督的一生揭開序幕,鋪陳主題。基督是宇宙的主宰,是這本福音書的中心人物。沒有世界以前(太初)就有了祂;從宇宙的創始祂就在那裏工作。祂成為人身,把 神為世人所定救贖的計劃,向我們充充足足的顯明。祂像晨曦,驅散了黎明前的黑暗,更如萬丈金光無限燦爛地照亮整個受黑暗掌控的世界。主耶穌基督,這位來自天上的真光,在人類歷史的地平線上出現,為要照耀黑暗掌權的世界一切受造的萬物。祂是那生命,要從我們為罪所充塞、綑綁的人間,驅除死亡,引入一個有“永生”盼望的新時代。

使徒約翰從三方面來介紹主耶穌基督:
1,祂是宇宙的主宰(約翰福音第一章第1至18節),讓我們得以明白祂與天父 神的關係;
2,祂是歷史的主:從過去到現在到將來-永恆(約翰福音第一章第19至51節),讓我們得以看見祂和人類的密切不可分割的關係;
3,祂是救世的主(約翰福音第二章第1至25節),讓我們得以了解祂和世界萬物以及人類前途的關係。

這位道成肉身的 神子不單只是宇宙真理的化身,祂自己也是傳講的內容。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前就有了祂;祂是那未有世界以先就有的“智慧”(哥林多前書第一章第24節以弗所書第三章第10至11節歌羅西書第二章第2至3節);是那立定天地的“話語”(創世記第一章第1節至第二章22節詩篇第三十三篇第6節);是福音信息中的萬人(所有世上的人)生命之道(約翰福音第三章第15節)。祂就是那位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基督!

朋友,你願意接受這位生命的主嗎?願主耶穌基督大大賜福於你。阿門!

Older posts Newe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