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圣经学习小组

Montreal Bible Study Group

Author: 何牧师 (page 37 of 73)

主耶穌基督的稱號(十五)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續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永世的君王
提摩太前書第一章第十七節

猶太人的王
馬太福音第二十七章第三十七節

以色列王
約翰福音第十二章第十三節

教會全體之首
歌羅西書第一章第十八至十九節

人類歷史上有兩個被稱為亞當的:第一個是 神所創造的亞當,是舊人的元始,因犯罪而致使全人類陷在罪孽中,帶來了人類的生、老、病、死和必朽壞的身體。第二個亞當是主耶穌基督,是從天國來的一顆種子,是創造者 神道成肉身來到這個世上施恩給世人的救贖者。

基督是重生得救的新人類之始。主耶穌基督從死裏首先復活。歷史上雖然也有死而復生的人,但過後仍舊死了(列王紀下第四章第三十五節路加福音第七章第十五節約翰福音第十一章第四十四節);唯有主耶穌基督是第一個從死裏復活而又帶着榮耀的身體的,是新造之人的元始,父 神一切的豐盛都住在祂裏頭-基督具有 神完整的特性,具有 神所有的權能和本性。而父 神藉着主耶穌基督叫“萬有… …與自己( 神)和好”,並不是說主耶穌基督在十架上的死亡已經救贖了一切的人。

聖經清楚地教訓我們,人只有相信自己是一個罪人,活在罪孽中,不能自救;且相信主耶穌基督是救主,認罪悔改,接受主耶穌基督生命(重生)才能得救,而不信的人必被定罪。

亞當犯罪,神人和好的關係立刻斷絕,從此,世界陷入敗壞中(羅馬書第八章第十九至二十二節)。主耶穌基督替死贖罪,人與 神才得以和好,也在原則上恢復了物質世界的和諧,但整個物質世界都要等到主再來時才能真正恢復 神旨意中創造的原有的美麗與秩序。

《創世記》第一章第三十一節: 神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但主耶穌基督和好、救贖的大功不單只施予全人類,也包括整個宇宙:“無論是地上的、天上的,都與自己和好了”。二十節。基督在十字架上得到的勝利已使一切邪惡的力量歸服,而這些背叛的力量現在也可因主耶穌基督的流血犧牲,與 神恢復“和好關係”,有一天可在主耶穌基督裏面“同歸於一”(參考《以弗所書》第一章第十節)。主耶穌基督所成就的全宇宙的和好,也是一切因罪與 神隔離了的個人的福音,包括全人類在內。前曾,他們、我們、每一個人心裏也曾與 神為敵,拜偶像,順從肉體的私慾,行種種的惡事,背叛、忤逆 神。這種與 神隔絕的行為帶來的絕望情況,迫切需要主耶穌基督救贖的恩典。

如果一個人真的與 神和好,其結果必然是基督信徒絕對品性上的徹底改變,必得 神的喜悅,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在 神面前聖潔而無瑕疵,不再受到責備。

兄弟姊妹們,我們去教會的,有沒有屬靈的生命-主耶穌基督的生命,能作一個討 神喜悅,榮 神益人的信徒嗎?若然主耶穌基督是我們(教會)之首,我們就應該有能力靠着祂賜給我們的信心,遵從父 神的旨意。若還未有,應快快祈禱認罪懺悔,回到主耶穌基督的懷抱裏,接受祂更新、重生、復活的生命。這是父 神通過主耶穌基督給世人的迫切呼召。

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

詩篇第51篇

啟示錄第三章第十四至二十二節

在1900多年前,在南歐 愛琴海,距離小亞細亞西岸不到八十公里的拔摩孤島上,年紀已老邁的使徒約翰因忠心於所信基督的信仰,時為羅馬皇帝豆米仙放逐來此。被困十八個月中,領受到聖靈感動,看見奇瑰宏偉、如潮湧至的異象;有的美麗如詩畫,有的恐怖如黑夜;但在當中一一見證主耶穌基督信仰的真實,主耶穌基督和教會最後會戰勝一切的邪惡,完成 神對這個世界救贖和管治的工作。

“老”約翰是一位為主耶穌基督受苦最長久的信徒,他把所見的景象和所包含的警告與鼓勵都記述了下來,抄送給小亞細亞的七間教會。這些書信因為是主耶穌基督的啓示,因此就叫做《啟示錄》,列為《新約》最後的一本書,宣告 神的仁愛、公義與嚴正,與主要講 神慈愛和寬容的福音書及使徒的書信,構成一個完整而全備的、關於 神和祂永遠計劃的啓示。

“啓示”一字有“透露”的意思,意思是把將來主耶穌基督再臨的事揭開,讓人可以看見;也可以指所揭露的目的物,把過去隱藏的事指示給人,去認識 神和祂的旨意。而揭開這序幕讓人可以窺見世界的前景,而這樣的啟示是創造天地宇宙的 神通過主耶穌基督藉着祂的使徒約翰去啟示世人。

《啟示錄》全書以主耶穌基督為中心,許多事物都以“七”這個完全的數目為一組(七個教會、七印、七號、七碗),有系統、有秩序地展現。書中人、物描繪均用象徵手法,讀來如“謎語”。最後新天新地出現,萬物更新,在主耶穌基督的榮耀中,人類的苦難、痛苦、瑕疵全脫,勝利進入永恆之城基督信徒今天的患難只是黎明日出前極短暫的黑暗,因我們在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裏一同有分”。

《啟示錄》是在新約中出名難懂的書,却最值得我們去閱讀、領受。凡願藉著禱告,靠着信心、謙卑去閱讀,又能從大處遠處來看的人,定能領受得到基督要傳達的對我們這個時代的信息,從所記下的見證中得到鼓勵、啓迪、力量和確切的盼望。

第一章第三節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從而知道等待我們的將是一個沒有眼淚、痛苦、刀會打成犂頭、而豺狼可以與綿羊同居、全無憂慮、不見糾紛爭亂、永恆煦和一片美好無比的天地。

《啟示錄》全書記有四個大異象,每個都以“我被聖靈感動”為開始(即為 神賜福要揭露給人知曉的事),而每個異象都在不同的地方展現,但都以主耶穌基督為異象的中心,一個比一個緊迫,直到 神偉大的計劃全部展現。書中第一個異象,從第一章第九節第三章第二十二節,記下主耶穌基督給七間教會的話,當中有稱讚他們的長處,更有責備他們的弱點,要求它們竭力進到完善。

在七間教會當中,以老底嘉城的教會,在信中無一稱讚之語,而所受的責備則為七間教會之最。但基督在信中一再表達祂恆久、等待、而宏大的愛心,因為祂所疼愛的才責備和管教(第三章第十九節),而領悟、改邪歸正的得勝者的應許也為各教會之冠,“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在”。老底嘉城位於三條通商官道的交匯點,是行政兼商業中心,為羅馬帝國時代相當繁華、富庶的城市。在主後六十年幾毀於地震,但不用帝國資助,能自籌款項重建,可見其人力、物力、財力之大。城裏有舉世聞名的眼科醫院;城郊羊羣遍野,其所產黑羊毛以純輭聞名四方。此城還有連埃及也羡慕的金融中心,各國貨幣可在此兌換。在第十七至十八節中基督以此去勸告,警誡人:靈性上的“貧窮、瞎眼、赤身”與物質生活上的“豐足、金融中心、眼科醫院和羊毛工業成極具諷刺的對比。”在老底嘉城外十公里處有著名的溫泉,溫水流經山澗,逐漸冷却,至城外懸崖瀉入內湖;水中所含石灰質遺留崖上,白光閃閃,成為一景。但城中居民對此既不冷又不熱、喝了讓人作嘔的溫水印象不佳,皆遠避為妙。主耶穌基督把城中信徒比作此水, 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來,其憎厭程度由此可知。

這幾節經文亦表示了今日教會當中的三種“基督徒”:

1,火熱的 :相信主耶穌基督的福音,受基督的愛感動 ,願意認罪悔改,並接受主耶穌基督的生命而重生的人;他們過着主於所喜悅的生活 ;

2,冷淡的:與上面所說的作反方向的人,即不信、不願意跟從 神旨意的人;

3,不冷不熱的:介於以上二者之間,心中濛糊,不知信或不信,忽冷忽熱的;他們普遍有以下的徵狀:
(一),在逼不得已下才尋求神;
(二),很少分享他們的信仰,覺得無甚分享或很難,甚至怕激怒別人;
(三),側重人的認同重要過 神的認同;
(四),單獨時,常不作飯前禱告;
(五),他們的朋友不知他們是基督徒或知道後會甚驚訝;
(六),他們花在社交或網絡上的時間遠比在“聖經”上為多;
(七),他們每星期來回教會所帶的那本“聖經”,十年如一日的“新”,他們的保養美容能力真好!
(八)每星期去教會聚會“扮演成一個基督徒”,平常的實際生活和世界上其他的人沒有兩樣 ,隨波逐流;
(九),他們以為成為一個基督徒,只要足夠不去地獄就行,生活與未信時無絲毫改變。

以上種種也是今天教會裏存在的狀況,請自我省察一下,你是哪一種?

主耶穌基督在第三章第十九節中所表達的祂的大愛,從這應許中反映無遺。基督要與忠心的信徒同坐在榮耀裏,這是祂賜予人最偉大的愛,也是最高的榮譽。在主耶穌基督這樣的恩慈憐愛中,人哪能不發熱心?哪能不悔改呢? 神嚴正宣告,在基督徒的生命中,祂絕對廢除那不冷不熱的。在祂的旨意中,你要嘛是,要嘛不是,沒有中間道路可走。你是哪一個?你想做哪一個?

《啓示錄》第三章第二十二節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

阿們!

主耶穌基督的稱號(十四)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續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萬王之王

提摩太前書第六章第十五節到了日期,那可稱頌、獨有權能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主耶穌基督與創造天地宇宙萬物的 神是三位一體的 神,基督是 神道成肉身,用一個人的肉體來到世上,在世人當中行走,宣告 神的旨意,施行救贖,使人認罪懺悔,賜予人更新、重生復活的生命,作世人與父 神和好的中保。

這位創造天地宇宙萬物的主宰-主耶穌基督,祂掌管宇宙所有的一切被造物。所以不單只祂是整個宇宙所有的主,祂也是世上每一個主中之“主”、王中之“王”。中文以“萬王之王”去形容這一位創造主,事實上這一位宇宙的創造主是所有“王上之皇”。不單止在這個地球上,在宇宙中,祂是掌管所有的一切:從自然界、物質界、人類界、能看到、不能看見的都歸祂管理,直到永恆。宇宙因祂的掌管,秩序井然不會混亂。

和平之君

以賽亞書第九章第六節
使徒行傳第十章第三十六節
哥林多後書第十三章第十一節
提摩太後書第二章第二十一至二十二節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問題是關係上不能夠和平、和睦地相處,因為人人都有罪的根源,所以人人都有一個叫做“自私”、“自我為中”的心態。在聖經裏主耶穌基督常常被稱作“和平之君”(以賽亞書)。人去教會,說認識主耶穌基督,接受祂是我們的主。人若真誠接受主耶穌基督的話語,認罪懺悔,接受祂的生命, 神的靈就會降臨到每一個人的生命裏面。

住在人裏面的聖靈能叫人在生活行為中活出基督的樣式來。基督徒應把邪情私欲徹底棄絕。聖靈會叫一個人結出聖靈的果子來。“果子”是生命自然生長的結果,一天天成長。“聖靈的果子”是信徒順從聖靈而生活的自然表現,不靠模倣做作、虛偽表面表現得來。

情慾的事是肉體的活動,結果是敗壞與墮落。主耶穌基督的信徒應該知道,聖靈的果子是信徒在聖靈教導下生長成熟的一個整體。這整體具有這些特性,不能分割。“聖靈的果子”也不同於屬靈的恩賜。前者是每個屬靈基督徒都有的自然產物,後者則是因人而不同的特殊恩賜(參考哥林多前書第十二章)。人的肉體的邪情私慾是沒有“律法”可以禁止、管治得了的。但一個歸信主耶穌基督的人,因他生命裏面已有聖靈住進去,所以聖靈在他心中,因此他的生活和行事是在律法之上,根本用不着律法來禁止。

一個得救的人是一個已將肉體和肉體的情慾全部釘死在主耶穌十字架上的人。所以,一個積極、敬虔的基督徒必定努力追求屬靈品德的長進。主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祂所流的血代表基督捐棄的生命。基督的獻身是人與 神和好的唯一條件。人與 神和好了,便能和自己本來沒有關係但也是與 神和好的人和好;這是在基督裏的合一。不單止這樣,首要是與我們家庭、配偶、親人以及朋友和好。這個和好並不是他們恩待我們,我們才跟他們和好。縱然我們身邊這些沒有認識主耶穌基督救恩的親人和朋友,我們也可以單方面同他們和好,不與他們在任何事上計較、發生爭執或磨擦。因有主耶穌基督的生命,我們裏面的聖靈能使我們活出主耶穌基督的様式,因为我们的主是一位“和平之君”(以賽亞書)。《馬太福音》第五章第九節: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稱為 神的兒子。

由此可知,有主耶穌基督生命的真正的基督徒一定是一個使人和睦、與人和好的人。你是不是?我是不是呢?

主耶穌基督的稱號(十三)

詩篇第五十一篇

續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神的道

啟示錄第十九章第十三節

神子主耶穌基督成為一個肉身會朽壞的人,道成肉身來到這個世界。祂不是舊約時代在會幕和聖殿裏高高在上隱藏的 神(出埃及記第二十五章第八節民數記第三十五章第三十四節),而是人的肉眼能見、暫時住在世人中間有真性情的人(希伯來書第二章第十四節)。 神子主耶穌基督既有完全的神性,也有完全的人性,祂這樣才可以做 神和人之間的中保和全人類的救贖主(提摩太前書第二章第五至六節)。

神信守祂與人所立的恩典的約, 神的恩典與真理來到人間。人直接見到 神的面,便不能存活(出埃及記第三十三章第二十節提摩太前書第六章第十六節);世人藉着 神道成肉身“主耶穌基督的肉身出現”,人便可以見到 神的光輝。世人因此可以被 神的愛所感動而接受主耶穌基督賜予每一個人的救贖。所以神子主耶穌基督是 神道成肉身為施行祂的救贖工作。

以馬內利( 神與人同在)

馬太福音第一章第二十三節

以馬內利並不是一個稱謂,按希伯來文用法,此字只表示性格或特質,說明主耶穌基督生活在人當中,施行拯救與審判; 神子主耶穌基督實際上沒有用這個名字。在舊約以賽亞書裏面用了這一個“以馬內利”的名字意思是“ 神與我們同在”。在以賽亞書第七至十二章中多處清楚明確地預言彌賽亞降臨的應許,稱為 “以馬內利”。預言了彌賽亞以嬰孩樣式出現,生為大衛的後裔,實現 神對大衛的應許。預言彌賽亞雖然是君王大衛的後裔,但出生微寒,稱為只有平民身份的“耶西的本”,但却結果纍纍。全能的 神當時藉着這個孩子的名字,令猶大王亞哈斯得到信心,知道有 神同在,而且預示在孩子大到會說話前,威脅猶大生存的二王會要敗亡;在馬太福音告訴了我們這個預言進一步的應驗。這個預言和 神的救恩顯然不可分。主耶穌基督降生才是這預言的最終應驗,因為要到祂降生後,“ 神與我們同在”才完全實現。《馬太福音》見證主耶穌基督藉着聖靈成孕,由童貞女而生,完成 神的救贖大功。

主耶穌基督的稱號(十二)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續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神的聖者

以賽亞書第五章第十六節
路加福音第一章第三十五節
使徒行傳第十三章第三十五節

“聖者”這一個專有的名詞是指父 神或主耶穌基督,因為 神是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三個位格成為一體的真 神。創造天地宇宙萬物的真 神藉着聖靈完成了天地的創造(約翰福音第一章第十四節 )。聖靈讓主耶穌基督在童女身上成孕(馬太福音第一章第十八二十、二十一節),使主耶穌基督擁有一個真實却全無罪的人性,卻也絲毫不失本來的 神性。

這是聖靈超絕的工作。

若一個罪人真正重生得救,接受“聖者”主耶穌基督,就不會再背離所信,重新淪為失喪的人(約翰福音第十章第27至30節)。一個人若對主耶穌基督的認識和悔罪當非真實,就會背棄義路,回到罪孽中。人應該接受全部福音的訊息與主耶穌基督;就知這個福音信息的起源,唯一出於一個人-主耶穌基督。一個人聽到這“福音”,又知道了這是唯一的義路,便有走的責任;若是得知真道而又故意犯罪,便與贖罪的救恩無分(希伯來書第十章第26節),因此說“不如不曉得為妙”。這使我們想起主耶穌基督關於出賣主的猶大的話(馬可福音第十四章第21節),一個出自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仁義救恩的嚴重的警告以及對於不聽者永恆的懲罰啊!

主耶穌基督常常說:“有耳可聽的就應該聽。”聖經從兩方面啓示人得救的真理; 世人應該知道:
1,從人的角度來看,人應對自己的行為負完全責任,必須自己決定接受或拒絕主耶穌基督所預備的救贖。
2,從 神這方面來說也是如此,但多了一個新的層面,這就是 神尊重人的決定而去揀選人的旨意,世界的終結和人類歷史的結局都依照這旨意,包括人的得救在內(約翰福音第六章第3744節第十七章第6節以弗所書第一章第4節提多書第一章第2節)。

而人能得救,從頭到尾都是 神的工作。救贖既在 神的不變的旨意中,就保證了 聖父 - 神拯救的恩典的持續不斷。所以一切符合 神所定的得救的標準的人決不會喪失這拯救,因為 神所稱為義的, 神叫他得榮耀。救贖既是 神所定下的,祂絕對不願失去任何一個已蒙揀選的人(也就是甘心決定接受聖者、義人主耶穌基督生命而獲重生的人)。

朋友們,現在是應該抉擇接受主耶穌基督的時候了,人只有接受聖者主耶穌基督才能得到父 神的看顧以及憐憫;祝福從得救重生那一刻開始直到永恆。阿門!

Older posts Newe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