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圣经学习小组

Montreal Bible Study Group

Author: 何牧师 (page 33 of 73)

主耶穌基督的稱號(二十八)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續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表徵永恆權能的名稱

聖潔公義者
使徒行傳第三章第十四節你們棄絕了那聖潔公義者,反求著釋放一個兇手給你們。

全能的創造者 神完全美善,充滿各種道德屬性。

祂信實可靠(詩篇第138篇第二節約翰福音第三章第33節羅馬書第三章第4節);
祂慈愛憐憫(羅馬書第十一章第32節提多書第三章第4節約翰一書第四章第8節);
祂公義(約翰書第一章第9節 );
祂聖潔(利未記第十九章第2節)。

這一位道德、倫理全善的 神,當祂頒布十誡給以色列人的時候,已經將祂十全十美的品性顯露無遺。

《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第4至7節中所有這些美好的品德,要有愛澆灌才能發芽生長,是 神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基督的品格寫照。祂彰顯祂的屬性,為我們立下好的榜樣。主耶穌基督是公義的磐石,祂的作為完全,祂所行的無不公平,祂是誠實無偽的 神;祂又公義又正直(申命記第三十二章第4節)。

祂更加是一位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赦免罪孽和過犯,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至子,直到三、四代(民數記第十四章第18節那鴻書第一章第2至3節)。這說明 神的公義,祂“忌邪”,因為耶和華 神為獨一的真神,祂全然聖潔公義,不能容許人敬拜他神(偶像)。人須專一事奉祂(出埃及記二十章第5節)。

《那鴻書》第一章第2節更加顯示祂的公義:耶和華是忌邪施報的 神。
耶和華施報大有忿怒;
向他的敵人施報,
向他的仇敵懷怒。

本節一連用了三次“施報”說明 神是公義的,必按照人的罪孽報應各人。人所作的任何事情,離開了  神的旨意,在 神的標準下都是“不公義”的、是“邪惡”的、是“有罪”的。但這位公義的 神耶稣基督说,‘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你們若明白這話的意思,就不將無罪的當作有罪的了。馬太福音第十二章第7節)。

主耶穌基督這番話何解呢?《何西阿書》給我們一個解釋,
我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
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
(何西阿書第六章六節)

天父 神喜愛人發自內心的“良善”、愛的行為,和對 神的忠心。向 神獻祭而無內心誠實(主耶穌基督的生命 )的人, 神絕對不會接納。如法利賽人敬虔於遵守宗教儀式,那只是自我克制的行為,並不能令他們真的內心向善(基督的無私的愛)。

今天在教會的長牧與信徒們,若沒有主耶穌基督重生復活的生命,絕對不能得到天父 神的接納。人若沒有接受主耶穌基督復活與重生的生命,根本不可能遵守 神所賜下的律法以及誡命;人若不能遵守 神所設立的律法與誡命,就都是被定為“有罪的”(羅馬書第七章第12至13節第十四章第17節)。所以,一個主耶穌基督的真正信徒,理應領受主耶穌基督的話教導我們:

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提多書第二章第12節

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 提摩太後書第二章第22節)。

使徒保羅勸勉年輕人不要血氣方剛,容易陷入誘惑;特別是酒與女人,也就是年輕人喜愛的吃喝玩樂和男女關係。年輕信徒應遠避這些慾望,不要落入這些試探中。所以人若說認識主耶穌基督,應該一天天長大成熟,不要老是和嬰孩一樣,而是要長大成人。不要老是在信仰的初級階段上徘徊,主耶穌基督將得救的根基早已立好,沒有人能再立。信徒不長進的原因不是根基不好,乃是沒有竭力靠信心追求完全。信徒以為遵守了 神的律法,便成為可誇口的道理,不過只是基督信仰的開端。

一個信徒應以
1,懊悔–從罪和禮節儀文的束縛中覺悟回轉,徒具外表卻無實效的行為,如靠行為稱義,其實陷在死境,毫無功效,這是“死行”。
2,信靠主耶穌基督–離開罪的黑暗,轉向天父 神的光明,靠信心來回應 神的奇妙預備主耶穌基督的救恩。

《約翰一書》第一章第8至10節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裏了。我們若認自己的罪, 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我們若說自己沒有犯過罪,便是以 神為說謊的,他的道也不在我們心裏了。

這說明基督徒的日常生活應是怎樣的,應在“光明中行走”
1,我們雖然有時仍帶着一個舊品性會犯罪;
2,我們需要 神的赦罪;
3,我們有行正路的力量(主耶穌基督的生命),罪不能作我們的主;
4,主耶穌基督並父 神是信實且公義,人若肯認罪, 神會回應,赦免他(我)的罪,立刻恢復與 神交通 。

因此,信徒有 神居於心中,不會故意實行罪,但仍會無意犯罪。因此信徒若說自己無罪,就像是諾斯底派的人一樣,不以自己的邪惡行為為罪,便是自欺,等於把 神當作說謊的。信徒應靠信心相信主耶穌基督並天父 神是公義的主,但祂同樣願將這個公義(主耶穌基督)的生命賜給我們每一個(希伯來書第一章第9節)。

所以,兄弟姊妹們,我們應是現在立刻開始相信主耶穌基督並天父 神賜予的救恩,不要拖延到無可救藥的地步,我們深信我們公義、仁慈、憐憫的 神,主耶穌基督在我們中間作工,讓我們可以成為重生得救的人。活出得救後的全面表現,強過貌似得救却不信的人(在教會進進出出,但從沒有接受救恩的人)。所以信徒得救既為 神的兒女,而 神既是公義的,祂的兒女自然也應度公義聖潔的生活(約翰一書第二章第29節)。

全然公義、聖潔、憐憫、慈愛、充滿恩典的天父 神,你絕不願一人沉淪(彼得後書第三章第9節),父 神,願你的旨意成就,奉你的獨生子,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世上惟一拯救的名祈求,阿們!

主耶穌基督的稱號(二十七)

詩篇第51篇

續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表徵永恆權能的名稱
全能者
啟示錄第四章第八節四活物各有六個翅膀,遍體內外都滿了眼睛。他們晝夜不住地說:

聖哉!聖哉!聖哉!
主神是昔在、今在、
以後永在的全能者。

人要掣做某一件東西出來首先要有工具以及有材料,缺一不可,絕不可無中生有。世人眼目所見地球上存在所有的東西(萬物),海洋、陸地、天空、樹林、牲畜、人類;不能看見的空氣、香氣。這些從我們一生下來就看見,甚至能觸摸的東西是誰創造的?再遠些,浩瀚無邊際的宇宙是誰創造的?誰定生命的規律?誰定氣候與季節?誰定日月星辰的運行?

世上很多科學家願窮一生的精力想找出以上的答案,但最終他們大部份都歸信宇宙存在着一位萬能、全能的創造者。

我們居住的這個世界是怎樣來的,有沒有被造目的?有沒有 神,祂關心人類嗎?若果人是祂創造的,祂又為什麼要造人?再加這些在我們眼前能看見的萬物,對這些極其基本的問題誰能提供答案?

聖經的第一本書-創世記為世人講述世界的來歷,給上面的所有問題提供了答案。宣告 神怎樣從空虛混沌中創造出一個有秩序的世界,祂所做的世界完整無缺,是“好的”。人是祂所造,在地球上的地位超出所有的其他被造物;有男有女,是照祂形像造的。祂賜予人人格、理性和道德意識;會思想,有感情和意志;可以和天父 神來往、談話、愛祂,也享受祂的愛。

因為人被造而有 神的形像,所以 神又賦予人以管治這個受造世界的責任。天父 神所造的都“甚好”,都純全良善,只要不濫用、誤用,人都可以充分享受。人可以彼此相愛,欣賞地上生長的百物,有食物也有伴侶。

人既被賜予 神的形像,也便有了人性的尊嚴,不容放棄,也不容破壞與侮辱。人既被賦予管治世界的責任,他就可以探究 神造物的奧妙、探索恢宏極偉宇宙的秘密,以便更好了解天父 神願意人類樂享的萬物,而懂得怎樣去好好管理和運用。

 神不需要對人解釋祂的存在,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因人只要看見祂所創造的一切,自然會明白。人應該知道的是;天父 神這位至高 神是一位全能創造主,在祂裏面沒有事情是不能的 ,也沒有一物、一人能離開祂而自存,萬物都屬於祂,沒有了祂,人不能有創造的活動。全能者天父 神是一切生命的來源和權能的中心,祂自有永有。

祂創造萬物和人,不是因為祂需要這些,完完全全是出於祂的愛。祂的本性就是愛,從這愛出發,祂造人,為人預備生存所需,也在人身上彰顯祂的愛。就像一個家庭,子女因愛而生,父母愛子女發乎自然本能。全能 神創造萬物也是本乎愛,萬物生存在祂的愛中,祂最後才造人,預備人有生活的豐富供應,也提供有管理的責任。 神自己繼續工作,照顧人類,用全能托住萬有。

《創世記》第一第二章告訴我們 神怎樣用話語從混沌中創造有序的宇宙。祂先造星雲、太陽、恆星和月亮,跟著造植物、動物、魚和小昆蟲。最後祂照自己的形像造人,造男造女,要人管理大地。天父 神更制定婚姻制度,把人間第一個家庭建立在伊甸園裏。祂藉着不斷的訓誨,要人明白人與 神、人與人、人與自然界的關係應在什麼軌道上運行,才能像祂造的萬物,保持井然的秩序與和平。

但世人今天面對一些難以得解決的問題:世間生活何以總是苦多樂少?人為什麼要受苦?為什麼會生疾病?為什麼會死?人與人之間何以總是爭鬥不息,仇恨嫉妒從何而來?世上何以沒有永久和平?創世記答覆了這些困擾人類的問題,提供了詳盡的答案以及人類能離開這問題的方法。

人類始祖亞當與夏娃本可以與天父  神永遠和睦相處,但被引誘“選擇”做了 神嚴禁的事,把 神創世時建立的人間秩序完全打亂。男和女(夫妻),親生骨肉、兄弟從此開始不和(創世記第三章第12節),他們也和其他被造物的關係有了變化,男的要汗流滿面才得餬口,女的有了生產的痛苦;而最基本的變更,是原來樂享的與 神的契合現在蕩然無存了。人因此被逐出樂園,進到須經艱苦奮鬥,汗流浹背、你爭我奪才能生存的世界。人開始生活在死亡的陰影和權勢下。這就是人犯罪墮落根源的開始,罪從此進入了世界,更加沒有了和平,死亡也跟着進入了人類。疾病,困苦的人生接踵而至,人本可以和睦同居的美好世界,與夫妻關係的制度,都變成了四分五裂,世界從此成為罪孽污染的人間。

全能憐憫的創造者天父 神計劃,如何設法讓破碎的世界恢復重建新秩序。祂刑罰,但也拯救。亞當、夏娃、該隱都受到了 神的刑罰;地上罪惡太深,招來洪水的大災,但也拯救了義人挪亞一家。洪水過後,人類有了一個新的開始; 神應許不再用洪水毀滅世界,雨後美麗的彩虹是 神的應許的記號(創世記第九章第8至17節)。

創世記裏告訴我們:
1, 神的大愛,並未因人的失敗與輭弱而放棄,甚至稍減;
2,人的罪在世間以種種形式出現,促人警覺回頭;
3,信心成為人可以恢復與 神和好的基礎;
4,從亞伯拉罕的後裔興起一位永生王-主耶穌基督來擔去人類的罪,在父 神面前作代罪羔羊,接受刑罰。但凡信祂的都可以得救,這是全能的 神宣告會道成肉身,來到世上施行救贖恩典的大計劃。

祂既稱為“全能的神”、“全能者”,就是在祂裏面沒有辦不成的事情。人因原罪,終點必須面對死亡,但全能者 神應允人若然相信祂道成肉身的獨生兒子,人類的救主耶穌基督,憑着信靠主耶穌基督的心,人可以得着這一個白白的恩典,惟獨信靠主耶穌基督的心是得救之本、得救之源,別無他法與別的名。阿們!

主耶穌基督的稱號(二十六)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續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表徵永恆權能的名稱
阿們的
啟示錄第三章第十四節:“你要寫信給老底嘉教會的使者,說:‘那為阿們的,為誠信真實見證的,在神創造萬物之上為元首的,說:’”

基督徒禱告完結的時候,都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字,跟着是阿們!無論是自己的禱告抑或兄弟姊妹的禱告完結後我們都會加上這一個阿們!但是大家清不清楚“阿們”這兩個字的意思呢?

阿們的意思是“是的”、“真的”、“誠心所願的”。表示對所聽見的話表示“絕對贊同”。

“阿們”首先出現在舊約申命記第二十七章裏面,這是摩西在宣講的話。

以色列人過約旦河之後,在示劍的以巴路山上和基利心山上立石誌念(見約書亞記第八章第30至35節)。“立石”是把話寫在石頭上,以昭永誌,是古代中東人的普通做法。具體作法是先用石灰塗在石頭上,再用油漆把字寫在上面。這也是當時埃及等地的普遍方法。

基利心山在示劍之南,屬右手的一邊,為福份所在,以巴路山在示劍之北,屬左手一邊,為禍患所在。而基利心山林木茂盛,以巴路山則牛山濯濯;當然茂盛是福,荒涼乃禍。摩西當時為百姓進到迦南後舉行的一次莊嚴的儀式作了安排。屬雅各的二個妻子利亞和拉結所生的六個兒子的支派的代表(創世記第三十五章第23至24節),立在基利心山上,象徵對百姓的祝福;而雅各之二妾所生四子及流便(為利亞所生,雖為雅各長子,但與父親之妾同寢而失去長子的名分(見創世記三十六章第22節第四十九章第4節)與西布倫(利亞最幼之子)的支派代表則站在以巴路山上,象徵咒詛的宣佈。林木茂盛的基利心山在南面,是福氣的象徵;牛山濯濯的以巴路山在北面,象徵禍患。各支派代表站定,由利未人祭司向眾人宣讀15至26節所記的咒詛;而代表十二支派立在兩山上的人,每聽完一個咒詛,都齊聲說一句“阿們”,意即表示“同意”。這裏沒有列出祝福,因為咒詛的反面便是祝福。所宣告到是以色列民若不遵守 神的話語,都必定受到咒詛,不會倖免或例外。可知以色列人並今天教會裏的“信徒”,單口裏說遵守律法是不夠的,必須在生活中實行出來,凡不遵守本書所記一切教訓的人,不論是以色列民或基督的信徒都“一定”在咒詛之下 。

申命記第二十八章中的經文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至四十六節說是得福或禍的條件。第四十七至五十七節預言災難會臨到以色列人身上。五十八至六十八節為招禍的原因,宣告以色列人(信徒)在什麼情況下會受咒詛。他們若不遵守與  神所立的約, 神所賜給的一切福氣都要收回,他們人數要減少,遠離本土,流落異邦,甚至被船運回到埃及為奴,到了那裏也無人會收容。這是咒詛的極峯。曾從埃及出來的以色列人(信徒曾被分別為聖,離開世界的黑暗、淫邪),要回到埃及(信徒回到屬世)去。以民和  神的歷史關係從此一筆勾銷。他們(信徒)的光景比先前還更壞。因過去還有人照顧他們做苦工,現在連買他們做奴隸的人都沒有。“走我曾告訴你不得再見的路”(申命記二十八章第68節) 就是說明以色列人自願回到埃及(參考申命記十七章第16節),但是毫無保障,連“賣”給人家也不要。

《馬太福音》第十二章第43至45節主耶穌基督說:“污鬼離了人身,就在無水之地,過來過去,尋求安揭之處,却尋不着。於是說:‘我要回到我所出來的我屋裏去。’到了,就看見裏面空閒,打掃乾淨,修飾好了。便去另帶了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都進去住在那裏;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這邪惡的世代也要如此。”

人絕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改造自己,人身上的鬼給趕走了,裏面卻是空蕩一片(沒有主耶穌基督的生命);尤如猶太社會,表面上有宗教的敬虔,裏頭却是空洞貧乏。这像不像今天去教會的所謂“信徒們”,更加是教會的執牧呢,名義上是聽從真理,“口頭上”真理,星期天“敬虔”而已,是嗎?人若聽過真道,卻不順服真道,不遵行主耶穌基督的話語,就等於面對當時以色列民所受的詛咒一模一樣,不會有丝毫偏差!人若認識主耶穌基督,接受祂賜予的復活的、重生的生命,我們應對主口裏所出的每一句話語,都應從心靈到口中回應“阿們”!而這個在主耶穌基督裏面我們自願同意的“阿們”都會賜給我們無限的(從主而來的)力量,自然能遠離罪惡,遵守 神旨、服從祂所頒布的誡命,得福到永恆!

阿們!

《啟示錄》第七章第12節:說:

阿們!頌讚、榮耀、智慧、
感謝、尊貴、權柄、大力
都歸與我們的 神,
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但願教會所有的長牧以及信徒們都能真真正正謙卑在主耶穌基督並父  神面前,聆聽祂的話語,順服於祂的旨意,句句都是“阿們”!

奉主耶穌基督救贖的名呼求,阿們!

主耶穌基督的稱號(二十五)

詩篇第51篇

續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約翰一書第一章第一節: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
約翰福音第一章第一節: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 神。

主耶穌基督就是“生命之道”,祂本身就是生命,祂是生命之源頭,也永恆掌握生命。祂是自有永有的,所以“從起初”便“原有”。祂是那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更是人類福音的中心人物。沒有世界以前(太初)就有了祂;自從宇宙被創始祂就在那裏工作。祂(道)成為人身,把 神為世人所定的計劃向世人充充足足的顯明出來。祂像晨曦,驅散了黎明前的黑暗;如萬丈金光,燦爛地照亮整個黑暗的世界。主耶穌基督,這位來自天上惟一的真光、榮光,在人類歷史的地平線上出現,要照耀被黑暗掌權的世間一切受造的萬物。祂就是那惟一的“真”生命,要從為罪所充塞的邪惡人間,驅除死亡,引導世人進入一個有永生盼望的新時代。

藉著主耶穌基督的顯現,世人可以得知:
1,祂是宇宙的主,讓我們明白祂與天父的關係;
2,祂也是歷史的主,讓我們看見祂和人類的關係;
3,祂更是救世的主(萬物的救主),讓我們了解祂和世界及人類前途的密切關係。

祂道成了肉身,來到這個世界,住在世人中間。而這位道成肉身的 神子不只是宇宙真理的化身,祂自己本身也說傳講的內容。

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就有了祂;
祂是那未有世界之前就有的“智慧”(哥林多前書第一章第24節以弗所書第三章第10至11節歌羅西書第二章第2至3節);
是那位全然立定天地的“話語”(創世記第一章第一節第二章第22節詩篇第三十三章第6節 );
是福音信息中萬人(所有人)生命之道。

祂就是 神道成肉身來到世上的主耶穌基督(約翰福音第一章第14至18節第十四章第9至11節歌羅西書第二章第9節)。

舊約裏面 神嘵諭先知耶利米吩咐以色列民:“我”只吩咐他們這一件,說:“你們當聽從我的話,我就作你們的
  神,你們也作我的子民。你們行我所吩咐一切的道,就可以得福。”(耶利米書第七章第23節)。可知這位憐憫創造的 神,也是罪人的救贖主,祂並没有因人的罪孽而放棄世人;已經明明顯示有一天祂會道成肉身,來到這個世界上,執行祂為世人所定的救贖大計 。只要誰人願意聽從祂(主耶穌基督 )的話語,就可以得到救贖與永恆的祝福。

這位我們在天上的父 神,自從創造人類開始,就一路關愛世上每一個人。從先祖亞當與夏娃跌落罪的陷阱以後,祂開始不停的呼喚世人聽從祂的話語 ,離開罪惡,回到正道上(創世紀第十八章第19節),得到祂的眷顧。

我們今天去教會希望作一個基督的信徒,但當我們面對 神所設立的誡命的時候,我們總會說一句:難呀,難呀,真的很難啊!當然,人因一己的力量,怎麼可以遵守  神所設立完全聖潔無瑕疵的命令呢。

《申命記》第三十章第9至19節,在這裏以色列全民(信徒)要作出一個抉擇。 神要他們(我們)遵行的事既非難行也非高不可及,而是近在咫尺,明顯易懂,就在人的心中、口中(羅馬書第一章第1920節羅馬書第十章第8、第9、第10節)。而以色列民(世人、我們)接不接受擺在面前的約,也就是生與死和禍與福的選擇。人若要得到“真生命”,必須要敬畏  神,愛  神,獨一依靠祂;這會帶來人生命豐富、子孫綿遠、長久享福。而人對神愛的表現應在遵守祂的誡命上,照主耶穌基督所行的去行,這才是完全的愛,才真正與天父 神在靈裏契合。  神的愛顯現在基督信徒對人的態度上,只有一個人從重生了、潔淨了的心裏發出來的,才是真的愛心;若沒有從真理之道的種子中生長出來的屬天的新生命,切實無私的相愛是不可能的。

人本身軟弱,容易衰殘,但 神的道永遠常存,這道現在彰顯在主耶穌基督身上,祂把福音的真道傳給罪人(你、我)聽,要人認罪、悔改、相信,接受新生命(重生)。 神就是光,在祂裏面毫無黑暗(約翰一書第一章第5節)。祂創造日月星辰,祂是光的源頭(“眾光之父”),完全潔淨無瑕,連一點陰影也沒有;從祂那裏賜給人的無不完善全備。被造物會變,祂永恆不會改變。人若相信主耶穌基督,所得的重生新生命,就是這樣一個潔淨無瑕,再沒有罪存在的新生命。

人去教會,若以為單單聽了便足夠,無疑是自欺。鏡子照的是人的天然面目;用福音真道,也就是“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如一面鏡子來衡量自己,可以知道怎樣行才完全。舊約的道德教訓是以十誡為基礎,主耶穌基督使這教訓更全備,祂為我們來成全。人若信靠主的話語,祂會賜予我們力量去遵守,人就可以不再作罪的奴隸,恢復自由人的地位(雅各書第一章第18至25節)。

從 神而來的福音,傳給舊約也傳給新約時代的人,傳講方式或各有不同,但都需靠着信心來接受,才可以有進入那安息的權利。以色列人(去教會的人)聽了沒有反應,因為沒有信心,所以得不到真理的益處。可見單聽而帶著不信的心是不夠的。主耶穌基督說:“所以我對你們說,你們要死在罪中,你們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約翰福音第八章第24節)。主耶穌基督更加對信祂的猶太人(真信徒)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第八章第31至32節)。

人若相信主耶穌基督所傳講的真理,成為祂的真信徒,在真理的光照下,便不會受罪的管轄,就會成為自由的人。一個人若能把全部事實看清楚,便不會為愚昧無知所束縛,就不再生活在自義、驕傲、嫉妒、成見、偏見的管轄下。這種洞悉與分辨是非的能力,要求內心真道的照明。這只有接受主耶穌基督為主,遵守祂所傳的道,不作罪的奴隸,才能辦得到,別無他徑。

所以,去教會的兄弟姊妹們, 你們要切切地求那更大的恩賜。 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哥林多前書第十二章第31節)。 為此,我們也不住地感謝 神,因你們聽見我們所傳神的道就領受了;不以為是人的道,乃以為是神的道。這道實在是神的,並且運行在你們信主的人心中。《帖撒羅尼迦前書》第二章第13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誇我沒有空跑,也沒有徒勞。《腓立比書》第二章第16節)阿們!

主耶穌基督的稱號(二十四)

詩篇第51篇

續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道路、真理、生命
約翰福音第十四章第六節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

生命之道
約翰一書第一章第一節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

人所行之道路:人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這標準引導人的行為。人自定的標準最大的一個出處就是人以為有自主權(人權),不需要受到管制 ,可以任意而行。

但人若不循正路而隨己意妄行,事實上並無“真自由”,而是與死人為伍,被困其中(箴言第二十一章第十六節)。人很多時候所謀定要走的路,忽然之間阻塞,找不到出路。人若故意偏行己路、自以為是,就會心高氣傲、偏離正道、對罪孽習以為常,也不聽人的勸喻。

現今去教會的基督徒信徒們,要注意《士師記》第十八章第三至六節:以色列各支派應居何地,照顧、憐憫的 神的旨意早在約書亞分地時已清楚顯示(約書亞記第十四至二十章)。這五個勇士前來求問 神的目的,是想明白此行吉凶。這位祭司(牧師)的信息是一味取悅他們,還假借耶和華之名來證明他所說的不假,到後來就變成了各人任意而行的一個好註腳(士師記第二十一章二十五節)。

只有正直的人能進到 神面前,因 神慈愛且公正,惡人要是繼續偏行己路,即令進到 神的殿中(教會)也不會蒙悅納。作為我們的驚醒,教會中的牧人們,請真真正正做一個  神的真僕人,不要領走進基督門裏的信徒走上不義之路。

教會就相當於當時以色列人一樣,他們當中不泛拜偶像的、假冒為善的、故意犯罪的、姦淫擄掠的,教會裏面充斥着一切的不潔淨。牧師們一味只說好話,深怕信徒走失,而令到工錢沒着落。奉勸這等唯利是圖的所謂牧人們快快回頭,為失喪的靈魂,更為主耶穌基督的榮耀而作一個真真正正主耶穌基督並父  神喜悅的僕人,作一個如《約翰福音》第一章第二十三節所說的僕人。

《猶大書》第一章第十一至第十二節他們有禍了!因為走了該隱的道路,又為利往巴蘭的錯謬裏直奔,並在可拉的背叛中滅亡了。 這樣的人在你們的愛席上與你們同吃的時候,正是礁石。他們作牧人,只知餵養自己,無所懼怕;是沒有雨的雲彩,被風飄蕩;是秋天沒有果子的樹,死而又死,連根被拔出來;

主耶穌基督的信徒猶大借古喻今,用了舊約中三個人物的事來證明人犯罪(人自選所走的路)必受到  神的懲罰:“該隱的道路”是自私、貪婪、妒恨、仇殺與自高自大(獻田裏的出產,靠自己的功勞)的道路(創世記第四章第三至四節約翰一書第三章第十二節);“巴蘭的錯謬”是為自身利得而出買先知恩賜、欺騙、貪婪(彼得後書第二章第十五節);“可拉的背叛”是他不接受 神的選擇,反抗合法的權柄,僭瀆不屬自己的聖職(民數記第十六章)。

這些都是假教師、假牧師所行所為的寫照。現今甚至有教會的牧師以吃喝玩樂定位教會的一大標準。

人生所走的道路多險阻,我們自然的傾向是繞道或趦趄不前。但聖經教導我們應痛下工夫(認罪悔改,重生),把彎曲的道路修平,這不只自己好走路,也方便不良於行的人。世人只有走在主耶穌基督的道路上,才能走得安穩(使徒行傳第二章第二十八節),走進生命的真正意義。

《瑪拉基書》第三章第一節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進入他的殿;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

這個“我的使者”通常指先知或祭司(牧師),此處應驗在主耶穌基督的先鋒施洗約翰身上。主來要潔淨並審判人,但會先差派一位使者預備人心。“立約的使者”直指主耶穌基督,祂是萬國所羡慕的,要來見證並堅立  神與人立的約。

《以賽亞書》第五十五章第六至九節
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
相近的時候求告他。
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
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
歸向耶和華,耶和華就必憐恤他;
當歸向我們的神,因為神必廣行赦免。
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
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
天怎樣高過地,
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
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

信徒們應當求 神鑒察我们,
神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
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
看在我裏面有甚麼惡行沒有,
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
《詩篇》第一三九篇第二十三至二十四節

永生的道路”是 神為世人所預備的路,是一條正路,為敬畏  神的人生活所應遵循的。一個主耶穌基督的信徒若靠着信心跟從主耶穌基督的旨意,行在主的道路上,就一定得着父  神的保守與照顧。

惡人的杖不常落在義人的分上,
免得義人伸手作惡。
耶和華啊,求你善待那些為善
和心裏正直的人。
至於那偏行彎曲道路的人,
耶和華必使他和作惡的人一同出去受刑。
《詩篇》第一二五篇第三至五節

请先查看以下章节經文:《使徒行傳》第二章第十四至二十八節

使徒彼得講道環繞三段舊約經文,指出舊約應許的現在都已實現:
1,《約珥書》第二章第二十八至三十二節,預告人在彌賽亞的時代要見到的景象,聖靈會澆灌下來(第十七至二十一節);
2,《詩篇》第十六篇第八至十一節,應許主耶穌基督一定復活(使徒行傳第二章第三十四至三十五節二十五至二十八節);
3,《詩篇》第一一〇篇第一節,預言主耶穌基督得榮耀(使徒行傳第二章第三十四至三十五節)。

主耶穌自己也引用過這段經文,斥責猶太人的彌賽亞觀念太過狹窄(馬可福音第十二章第三十五至三十七節)。使徒彼得指出聖經上有關主耶穌基督的一生、受死及復活的事無不一一應驗。先知預言的基督救恩時代已經來臨。但凡願意悔改認罪的,都可以得到赦免;並能像他們一樣,得到聖靈,進入基督徒新的生活(分别為聖)的正道中。

主耶穌基督呀,我們同心合意祈禱求你,
好叫世界得知你的道路,
萬國得知你的救恩。
(《詩篇》第六十七篇第二節)

阿們!

Older posts Newe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