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到現在還不明白嗎(十一)
創世記第17章第15至20節: 神又對亞伯拉罕說:“你的妻子撒萊不可再叫撒萊,她的名要叫撒拉。我必賜福給她,也要使你從她得一個兒子。我要賜福給她,她也要作多國之母;必有百姓的君王從她而出。” 亞伯拉罕就俯伏在地喜笑,心裏說:“一百歲的人還能得孩子嗎?撒拉已經九十歲了,還能生養嗎?” 亞伯拉罕對神說:“但願以實瑪利活在你面前。” 神說:“不然,你妻子撒拉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以撒。我要與他堅定所立的約,作他後裔永遠的約。至於以實瑪利,我也應允你:我必賜福給他,使他昌盛,極其繁多。他必生十二個族長;我也要使他成為大國。
創造天地宇宙萬物的 神給亞伯拉罕的妻子“撒萊”改過一個新的名“撒拉”。“撒萊”與“撒拉”兩名的含義都是相同,都是“公主”的意思。父 神給她一個新名字,是表示她可以得到 神特別為她而賜的應許, 神要賜給她一個兒子。但亞伯拉罕心裏不相信,他認為自己年紀已經這樣老邁,一百歲與九十歳的人還能生孩子嗎?亞伯拉罕祈求 神讓以實瑪利做他的後裔算了,這是亞伯拉罕對 神所應許的在信心上的失足 。但 神對他說不是的,祂一定要賜給亞伯拉罕一個兒子,要叫“以撒”,意思就是“喜笑”。
神的祝福不單只給以色列民,也有福份留給以實瑪利。能做後裔的不只是以色列民,天父 神也為全人類預備了更美好的新的恩典之約(羅馬書第9章第9至33節)。神的應許決不落空,這位宇宙全能的 神能完成人認為絕無可能而只有“暗笑”的事(創世記第18章第12節)。
這是大衞面對他的情慾與私欲的時候而行罪孽所作出的個人的反應,以及在犯罪以後受到 神刑罰的反應。赫人烏利亞(名字譯出來意為“耶和華是我的光”)的妻子拔示巴(譯出來意為“誓約的女兒”)在沐浴的時候為大衛所見,大衞這時起了色慾之心,將她找來與她同房。拔示巴是有夫之婦,按照律法,大衞應當將自己與拔示巴一同處死(利未記第20章第20節;申命記第22章第22節)。
大衞犯罪不止自己受害,也影響到不少無辜的人,更多是他的下一代 。拔示巴的過失是沐浴不檢點,但又未拒絕大衛的淫慾要求,以至成為姦淫罪的同犯。大衛見女色而起淫念,犯罪以後又圖掩飾(6至13節)。烏利亞忠於軍職,並没有墮下大衞所設的彀中,最後大衞把他放在戰爭最危險之處,借用敵人的手把他殺害(14至21節)。約押在無辜中成為謀殺的同犯。大衞公然違背律法,濫用 神交給他牧養以色列人的權柄。大衞繼犯姦淫罪之後,又犯殺人罪。
公義的 神絕不喜悅這種事, 神對大衞的刑罰既重且長久,“刀劍必不離開你的家”(第12章第10節)。公義的神對大衛的刑罰分為:
1,立即實施的:大衞和拔示巴淫亂而生的孩子不能存活(第18節)。
2,長久的:“刀劍必永不離開你的家”。以後一連串發生在大衞宮廷的事,例如三個兒子暗嫩(第13章第28至29節)、押沙龍(第18章第14至18節)、和亞多尼雅(列王紀上第2章第24至25節)的橫死,大衞被迫離開耶路撒冷,逃避其子押沙龍的追殺(第15章第13至18節)、亞他利雅的剿滅王室(列王紀下第11章第1節)等等都是。
大衞在黑暗之中、在宮幃內犯的罪, 神定旨要在“眾人面前”和“日光之下”刑罰他。大衞所受的責罰豈僅止於他和他的家人。三千多年來千千萬萬的人都從聖經上讀到,異口同聲申斥。大衞犯罪更給 神的仇敵得到大大褻瀆 神的機會。
信徒讀到這段經文應格外警惕,信主的人若故意犯罪,也必給惡人羞辱主耶穌基督聖名的機會,更加貽害自己及自己的家人。正如《雅各書》第1章第15節所說:“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這值得我們深深謹記。
作為一個基督的信徒,你還有沒有在私慾上面、情慾上面、貪慾中繼續犯罪,不理不睬 神的話語,而以犯罪“樂在其中",更加在犯罪以後如大衞一樣千方百計去掩飾呢?請緊記“黑暗所作的事情” 神會在“日光之下,眾人之中”揭開而來。
你又認為要作為一個信徒,但又要繼續行罪去加害你的家人及下一代嗎?你是不是想看見你所行的罪由你的家人延續下去?大衞毫無怨尤地接受了 神對他的管教,沐浴潔淨自己,進到 神殿中去敬拜。大衞心中痛苦,他認罪痛悔的徹底可從《詩篇》第51篇見到; 神寬恕了他,他的罪已除,也不至於死。他從中學到了許多功課,其中一個就是他不再哭泣,重新站起,接受主耶穌基督的恩典,重新上路做一個榮 神益人的人。
大衞從罪與痛苦之中所學到的經驗及教訓 ,今天理應作為我們每一個基督信徒的鑑誡。我們應好好的思想。是要從刑罰之中去學到教訓,還是聽從 神的話語,承認 神的全然公義,聖潔以及 神憎恨罪與對罪的刑罰?
要得到祂的恩典保守或面對祂的刑罰是基督信徒的自我抉擇!
規勸兄弟姊妹們:若然我們還在罪中,應好好的讀《詩篇》第51篇,更應存一個同樣懺悔認罪的心,向恩典豐足的父 神並主耶穌基督祈禱,求祂寬恕與潔淨,求祂從此掌管我們的生命,從現時現刻直到永恆。祂耐心等待這樣的祈求,祂預先知道信徒的軟弱,早就定下了救贖的大計劃。
請不要只作一個宗教徒。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