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所羅門王以智慧聞名于當日的世界,在《列王紀上》第四章裏記載,他有從 神所賜予的極大智慧,超過東方人和埃及人,作有箴言、詩歌數千。

列王記上第四章29至33節: 神賜給所羅門極大的智慧聰明和廣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測量。所羅門的智慧超過東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他的智慧勝過萬人,勝過以斯拉人以探,並瑪曷的兒子希幔、甲各、達大的智慧。他的名聲傳揚在四圍的列國。他作箴言三千句,詩歌一千零五首。他講論草木,自黎巴嫩的香柏樹直到牆上長的牛膝草,又講論飛禽走獸、昆蟲水族。

“箴言”一詞不僅指格言、諺語,還包括聖哲論道之作(例如第五章),是對人生的觀照和發明,以及謎語和驚句。全書以“箴言”命名,取其規誡的意思。全書的目的在於教導下一代處世哲學、道德規範和生活教訓,而以“智慧”一詞來概括,叫人得到的不是普通知識或才智,而是懂得什麼是正道,且能身體力行。“智慧”因此是日常生活處事之道,非一個民族所專有,只要肯尋求的人都可以得到。

聖經中的箴言是從對全能的 神主耶穌基督的信仰中來透視人生實際經驗,因此看得更清澈、真切,其影響也更深遠;能從聰明與完美的對照進而到善與惡、真與偽的選擇。這樣人便把觀察提升到了靈性的層次上,承認只有耶和華 神才具真智慧,敬畏祂才是智慧的本體、知識的開端。新約聖經作者很喜歡引用箴言作教導、警誡。

“箴言”一書有一篇很長的引言,一共佔九章,從一至九章講解何以智慧人的道路為人生的最佳選擇,屢次將智慧、聰明和愚昧、乖僻對比,又由智慧擬人化親身說話,並在第一章第七節點出全書主題:“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本書最後以一篇“字母詩”-“希伯來人的詩”作結束,讚美美滿家庭的建立,有賴“才德的婦人”,她是書中所說各種美德的化身。本書多用比喻,例如第十一章第22節(婦女美貌而無見識, 如同金環帶在豬鼻上。 )將美貌但無見識的婦女比作金環戴在豬鼻上。書中箴言包括哲人的智言慧語,以及對人生的觀照、發明(參第一章第六節)和論道之作。

智慧者首應關心的是個人跟個人的命運與關係,而不是民族的過去與將來。與不認識聖經的智者的不同處,是他們從對耶和華 神的信仰中來看個人的問題,因而看得更真切淋漓,影響也就更深遠。本來只是聰明與愚昧的對比,現在演進成為善與惡、真與偽的抉擇。

真智慧只能從敬畏 神才能得到,亦為真信仰的唯一基礎,也是真智慧的基石。智慧為 神的本性,在祂之內,也彰顯在萬物之中。新約聖經《約翰福音》所描寫的道,有如智慧,在 神之內,又在祂之外,在“箴言”引言中,特別是第八章第22節至31節關於智慧的描寫,盡都在“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基督”身上體現,彰顯出來(哥林多前書第一章第24節)。

智慧一詞泛指道德的美質,並且指出人的智能要加上道德的嚴正,才具備真價值。

在“箴言”第十章以後所刋箴言,涉及人生範圍極廣,但處處見到“智慧”與“愚昩”的對比;所對照的並非人的聰明與愚拙,而是人的德行和罪行。強調做人應誠實、忠信;應看重他人的生命和財產;要求愛人、憐憫人、待人正直;又促夫妻以恩慈、忍耐、互依互存為婚姻基礎;促父母好好教導兒女;尊重婦女;注重美滿家庭生活。造物主 神喜悅誠實、助人、聖潔、謙卑等美德,刑罰虛假、害人、污穢、驕傲、淫邪等惡行,而諸般美德之源為智慧,也就是敬畏 神

第十五章16和33節: 少有財寶,敬畏耶和華,
強如多有財寶,煩亂不安。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訓誨;
尊榮以前,必有謙卑。

第十六章6節:
因憐憫誠實,罪孽得贖;
敬畏耶和華的,遠離惡事。

第二十二章四節:
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 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

所以人應專一信靠主耶穌基督。

第二十章22節:
你不要說,我要以惡報惡;
要等候耶和華,他必拯救你。

第二十九章25節:
懼怕人的,陷入網羅;
惟有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穩。

決定人的命運的是個人自己的抉擇(自由抉擇), 神只在後面或賞或罰。此種人生哲理,不相信 神的人一樣可以接、明白。這正好說明一件事,“箴言”所講的是生活的基本模式,是人生經驗的累積與結晶。要是有人第一次看見別人因驕傲而自毀前途,他可能會讓這件事情輕輕過去,一直到一而再,再而三遇到同樣的事,又或自己也發生同樣的錯誤,以致跌倒,才會得到像“箴言”第十六章第18節所說:“驕傲在敗壞之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的結論,受到教訓。若人有了“箴言”的話又相信,就不用經歷痛苦的體驗,也能提高警覺,才不致讓驕傲危害前途,顛覆美好人生。

尊敬 神,領受祂的訓誨,行在祂的道路上,專心信靠祂,是得智慧的首要原則。敬畏 神才能深入認識 神,與 神保持親密的關係,這是智慧的頂峰,人生的極致與祝福。要做到必須靠信心,相信主耶穌基督。人的籌謀和倚仗物質的力量與對人的倚靠,都必歸無有,只有相信並依靠真 神才能立定。這些都是信心的功課。而這信心建立在 神的應許和個人與 神的關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