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萬事都能做;
你的旨意不能攔阻。
誰用無知的言語使你的旨意隱藏呢?
我所說的是我不明白的;
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
求你聽我,我要說話;
我問你,求你指示我。
我從前風聞有你, 現在親眼看見你。
因此我厭惡自己, 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
(約伯記四十二章第三至第六節)
父 神啊,求你聆聽,阿們。
我們作為基督徒,在這個世界上面對屬世、屬靈的事情時,常常都會被困擾,心思情緒陷於苦難當中。我們雖然不明白受苦難的原因,但一定要明白, 神在我們受苦受難時仍與我們同在。祂並沒有拋棄我們。
很多時候我們在苦難當中會口出不敬, 說頹喪的言語,甚至乎責備、疑問 神(為什麼會是這樣)。這全因為我們對 神所知太有限,不足以正確、充分判斷 神的作為。每當這些時候,我們都應該謙卑在 神面前,憑信心接受 神為我們一生所定的計劃,包括受苦受難在內。
我們每天眼睛都看見的這個世界所有大自然的事物,就足以證明、顯示這位神奇、偉大、奇妙的創造主。
我們真的無可推諉。人太多時候口中出來的都是無知加幼稚的言語。特別是在主耶穌基督裏稱為基督徒的,我們每個星期甚至每天都“風聞”主耶穌基督這一位從 神而來的救贖主,但是"風聞"歸於"風聞",我們始終都停留在“風聞”裏。我們並沒有憑信心的眼睛和靈性的領悟"親眼見到 神",並沒有經歷祂真真實實的存在於我們的生命裏 。
現在我們應該懇求父 神,讓我們可以憑信心的眼睛和靈性的領悟,親眼見到 神(主耶穌基督),明白祂無時無刻都與我們同在。我們應當懊悔當苦難來臨的時候,我們心思意念陷落在困擾與憂愁裏,都是因為對 神缺乏倚靠和信心,打算靠一己之力去承擔。我們在這刻應該懇求祂,領我們走過困難的時候(我問你,求你指示我),從而得到更大的信心,接受 神為我們一生所定的計劃。當我們在受苦中知曉有 神同在,豈非福分?
很多基督徒都是停留在"風聞"有主耶穌基督同在的水平上,並沒有讓"風聞"成為生活中的真實。所以,當受到苦難的試探的時候,就口出埋怨、後悔、自責、咒詛(死了就好)、懷疑、妄語、頹廢。人雖不解何以受苦,苦難本身其實就是福分。苦難能使使徒保羅說出,天父的能力“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因為他信靠 神的應許“我的恩典夠你用的"。
哥林多後書第十二章第七至第九節: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體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擊我,免得我過於自高。為這事,我三次求過主,叫這刺離開我。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歡喜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這段經文裏, 神為了防止使徒保羅因所得的啓示、恩賜而自高自大,賜予他"一根刺"加在他的肉體上。這根刺給他身體極大的痛苦,保羅擔心會妨礙他的事奉。 保羅面對"這根刺"的痛苦,祈求 神,所得到的答覆不是“移去了那根刺”,而是賜給他夠用的恩典來承受這痛苦。保羅得到"這根刺"的痛苦後,連續求告三次 神,知道雖蒙垂聽但未蒙應允,便從中學會了如何去接受這軟弱,讓 神的能力顯得更加完全。正因為有了它,保羅才能擊敗他自己的驕傲自大,讓他能更加依靠 神、信靠 神。缺憾反成了他的力量與幫助的源頭。
神既給了他足夠的恩典,時時刻刻隨着他;什麼時候他軟弱,他便能得到這恩典不絕的供應,靠着主耶穌基督賜予的力量,變得剛強。保羅身體雖然軟弱,又受凌辱、逼迫與困苦,但他講道如此有力、書信寫得如此深刻、明瞭、影響深遠,且能履險如夷,歴經萬難而平安無事 ,都是 神全然超越的能力和豐富無比的恩典在他身上的作為。保羅深懂此理,所以他喜歡誇自己的軟弱。要是軟弱是 神的能力覆庇的條件,他更以軟弱和其他的患難為他喜樂的泉源。這種奇異恩典的力量與經驗,提供給了保羅無比的力量,能負起日後艱苦異常的使徒的責任。
哥林多後書第十一章第二十三至三十三節: 他們是希伯來人嗎?我也是。他們是以色列人嗎?我也是。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嗎?我也是。他們是基督的僕人嗎?(我說句狂話,)我更是。我比他們多受勞苦,多下監牢,受鞭打是過重的,冒死是屢次有的。被猶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減去一下; 被棍打了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遇著船壞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裏。又屢次行遠路,遭江河的危險、盜賊的危險、同族的危險、外邦人的危險、城裏的危險、曠野的危險、海中的危險、假弟兄的危險。受勞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飢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體。除了這外面的事,還有為眾教會掛心的事,天天壓在我身上。有誰軟弱,我不軟弱呢?有誰跌倒,我不焦急呢?
我若必須自誇,就誇那關乎我軟弱的事便了。那永遠可稱頌之主耶穌的父 神知道我不說謊。在大馬士革的亞哩達王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馬士革城,要捉拿我, 我就從窗戶中,在筐子裏,從城牆上被人縋下去,脫離了他的手。
主耶穌基督是 神子成為血肉之體來救贖罪人,主耶穌基督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四十四節: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祂所掙扎的不是受苦和死亡,而是擔當全人類的罪的無比苦痛。祂不是哀求免死,而是為眾人赦罪的救恩向有能力救祂免死的父 神禱告。祂因甘願為人擔罪,祂的禱告因這虔誠而蒙應允,能完完全全順服 神的旨意。主耶穌基督本是完全的,但既成為人身、人子,仍須學習順從。
路加說主耶穌基督年幼時智慧和身量一齊增長(路加福音第二章第五十二節: 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 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祂遵守天父旨意的心也逐漸增長,直到能完全以 神的心意作祂自己的心意,甘願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種人間經歷使主耶穌基督更能成為體恤我們的大祭司,祂亦全然了解我們的苦難。
馬太福音第十一章第二十八至三十節: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這是主耶穌基督向全人類發出的偉大的邀請:但凡人陷落在失望、苦痛、悲哀、徬徨、憂鬱、傷痛、無奈、恐懼、無依無靠、無所適從、無能為力當中,只要願意去到祂面前,得着、接受祂的謙卑與溫柔,所付出的代價容易、輕省(信靠 神的信心足矣),却可以得到祂所應許的偉大的福氣,也就是人人渴求却極難得到的內心"真"平安。有了這"真實"的平安就可以不期然承受世上的各種壓力與重擔。
願我們每一個兄弟姊妹都能夠靠着主耶穌基督的話語得了這個無限應許的祝福!阿們!從今開始活在主耶穌基督的愛裏面,無論面對任何環境或苦難,都沒有懼怕。因為真正的愛是沒有懼怕的。
約翰一書第四章第十八節: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裏含着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裏未得完全。
我們愛,因為 神先愛我們。阿們!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