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51篇

你們到現在還是不明白嗎?(續五)

馬太福音第27章第50至54節耶穌又大聲喊叫,氣就斷了。忽然,殿裏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磐石也崩裂,墳墓也開了,已睡聖徒的身體多有起來的。到耶穌復活以後,他們從墳墓裏出來,進了聖城,向許多人顯現。百夫長和一同看守耶穌的人看見地震並所經歷的事,就極其害怕,說:“這真是 神的兒子了!”

道成肉身的 神子主耶穌基督為世上的人類而降生;祂作代罪羔羊死在十字架上。主耶穌基督的死與別的死不同,既不是普通的被殺,也不是自然的死亡,而是祂自願捐軀犧牲(約翰福音第10章第18節)。祂的死因此能叫我們得生命。

當其時,主耶穌復活的時候,已死了的聖徒同時多有復活(馬太福音第27章第52至53節“)。聖徒復活的奇蹟,說明主耶穌基督的復活粉碎了死亡的權勢。基督成了“從死裏首先復活的”(哥林多前書第15章第20節歌羅西書第1章第18節啟示錄第1章第5節)。聖徒的墳墓雖在主耶穌基督死亡的時候裂開,但要等到主復活後,聖徒才走出來,帶着原有的或者榮耀的身體向許多人顯現。

死亡根本沒有可能轄制道成為肉身的主耶穌基督 。基督復活了,信祂的人也必復活(約翰福音第11章第25節)。

人類的死亡全是因為罪的原故。天父 神創造了亞當與夏娃,但先祖違背了 神的話語犯罪而變成了罪人。從此,每一個人類都要面對罪的工價,就是死亡(創世記第2章第17節)。天父 神賦予亞當與夏娃分辨與審察的能力,不用等到喫了樹上的果子才有(創世記第2章第16至17節)。神給人一個自由選擇的機會,叫吃的人死並不是果子的本身,而是人對 神的背叛。從先祖的反叛,罪和死亡的黑影開始籠罩整個世界,每一個人類無一得豁免。

神定下一個永恆救贖的計劃,差遣祂的獨生子道成肉身,降生在世上,也為人類的罪要死在十字架上。基督來到世上並不是要審判世人,而是要將死亡粉碎,賜復活、新生命給信祂、接受祂的人,給人帶來盼望。 天父 神既能叫主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這復活的大能在今生能叫我們不懼苦難與逼迫,在末日也可叫信徒一同復活。是這應許給信徒信心,令基督徒能始終不懈,願意捨生忘死去傳福音。

主耶穌基督擁有天父 神一切的本性的豐盛, 神的“一切本質”都住在主耶穌基督裏頭。主耶穌基督不是宇宙間的一個靈體或一位高級天使,祂是 神在人形體裏頭的完全的存在。也就是說 神一切的豐盛本質,道成肉身,住在真正的一個人的生命中,生活在世間,因此主耶穌基督具有完全的 神性和完整的人性。而這樣的生命是為每一個願意接受主耶穌基督的信徒預備的。一個復活更新的生命,是基督的復活帶給信徒們的極大盼望。

我們作信徒的應監察一下,得了這一個復活的生命沒有,我們治死了地上的肢體沒有?人體的生理與飲食的需求雖非罪惡,但可為罪所用。這裏有五種罪惡,是人失去自制,身不由主而作的:
1,淫亂,包括婚外性關係(帖撒羅尼迦前書第4章第3節):信徒應遠避正當的婚姻關係以外的一切男女苟合。男女關係應本着聖潔和尊貴的原則,要依照 神的命令做祂喜悅的事。人應抑制情慾的衝動,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的身體。尤其今天傳媒渲染色情,誘人放縱情慾,如今道德水準低迷,到處可見到破碎家庭,人慾橫流。生活在一個這樣的社會中,信徒尤其特別應該警惕 ,不可娶被休(離婚)的婦人(馬太福音第19章第9節);不可有婚前的性關係,這會使未來的終身伴侶得不到有權要求的純潔婚姻;
2,道德上不潔的人,不能承受 神的國(哥林多前書第6章第9至10節:包括偷稅漏稅);
3,邪情,可以導人於亂(羅馬書第1章第26節);
4,惡慾,指屬肉體的邪惡的慾念(加拉太書第5章第16節);
5,貪婪,為佔有之慾,永不覺滿足,引人遠離 神而成為物質的奴隸,所以尤如拜偶像一樣。

犯這五種不道德之罪的人,在末日必受到 神的刑罰。事實上, 神對此的憤怒早已作用在人類的歷史中和個人身上,從創世到末日還要施行(羅馬書第1章第18節);信徒應趁夜還未深的時候(心還未麻木、剛硬如法老王)要好好思想一下,要認罪悔改、洗心革面,求天父 神與基督的恩典、赦免與救贖。這個自由抉擇的權利(復活與死亡),今天仍然在每一個人的生命和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