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啊,我的心切慕你,
如鹿切慕溪水。
我的心渴想 神,就是永生 神;
我幾時得朝見 神呢?
我晝夜以眼淚當飲食;
人不住的對我說:你的 神在哪裏呢?
我從前與眾人同往,
用歡呼稱讚的聲音
領他們到 神的殿裏,大家守節。
我追想這些事,
我的心極其悲傷。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
為何在我裏面煩躁?
應當仰望 神,因他笑臉幫助我;
我還要稱讚他。
我的 神啊,我的心在我裏面憂悶,
所以我從約但地,
從黑門嶺,從米薩山記念你。
你的瀑布發聲,深淵就與深淵響應;
你的波浪洪濤漫過我身。
白晝,耶和華必向我施慈愛;
黑夜,我要歌頌禱告賜我生命的 神。
我要對 神-我的磐石說:
你為何忘記我呢?
我為何因仇敵的欺壓時常哀痛呢?
我的敵人辱罵我,
好像打碎我的骨頭,
不住的對我說:
你的 神在哪裏呢?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
為何在我裏面煩躁?
應當仰望 神,因我還要稱讚祂。
祂是我臉上的光榮,是我的 神。
(詩篇第四十二篇)
末底改知道哈曼要殺害猶太人的消息以後,他急着想進宮親自與以斯帖面談。他穿麻衣,蒙灰麈,來到朝門前。但,穿麻衣的不可進朝門,以斯帖不想暴露了身份,就叫宮女送衣服給末底改更換,要他脫下麻衣。他卻不受,因為他認為信息可以從其他途徑傳達,麻衣乃為滅民的悲哀而穿,一天民族未獲救贖,一天不能脫下。這也是對民族的關心以及求 神的憐憫。末底改置個人生死於不顧。
以斯帖本來不可洩露的猶太人身份,現在為了全族,得站在猶太人的立場向王說話了。
以斯帖就吩咐哈他革去見末底改,說,"王的一切臣僕和各省的人民都知道有一個定例:若不蒙召,擅入內院見王的,無論男女必被治死;除非王向他伸出金杖,不得存活。現在我沒有蒙召進去見王已經三十日了。"(以斯帖記第四章第十、第十一節)。
以斯帖並不會因為心裏着急而魯莽行事。她需要安靜禱告。
以斯帖就吩咐人回報末底改說:"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喫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罷!"(以斯帖記第四章第十五十六節)
以斯帖這樣的禁食是為了整個民族,哀求 神憐憫的幫助,只有 神的能力、 神的恩手才可以避過滅族的危險。大能的父 神聽了以斯帖的祈禱;當她違例進入王宮的內院的時候,亞哈隨魯王就向她施恩,向祂伸出手中的金杖,悅納她入來參見。
神賜給了以斯帖安靜的靈,當她進去覲見王的時候並未有氣急敗壞,將事情說出來,她帶着平安與喜樂讓 神帶領下一步的工作。因為以斯帖已經看見 神的恩手, 神跡顯現。 神聽了她及以色列民的禱告,王已經三十天沒有召見她、她亦違規進入皇宮內院,得到王的恩待接見(以斯帖記第五章第二節)。這就是 神的手在改動一個人的心 , 神在信心裏面增長以斯帖,靠着神的計劃走下去。
神賜給以斯帖平安喜樂的心,不單止這樣,她還邀請王及要毀滅她民族的哈曼來參與她預備的筵席,一連兩天。相信她心裏面沒有恨這個要殺害她民族的亞瑪力人哈曼,希望他可以臨崖勒馬,從罪惡回轉過來。不被 神懲罰,不然後果堪虞。哈曼這個人已經被罪惡沖昏了頭腦,他不單止不覺得危機四伏:還為了要懲罰處死末底改,他做了一個五丈高的木架,要求王將末底改掛在其上。
然而,全能的 神,在這段時間裏面作了改動人心的工作。 神大能的手掌管人類歷史,波斯王一夜失眠,內心受到激動,要人為他讀歷史。一讀就讀到五年前末底改救王的事。在最關鍵性時刻,猶太整個民族的命運有了改變,先知的預言可以應驗,而救贖主降世的計劃可以實現。若果沒有以斯帖和末底改依靠 神賜予的信心,捨身救同胞,已經回國的第一批猶太人,包括所羅巴伯,一定悉數遭殺害,大衛一脈中斷,主耶穌基督不會如預言所說出生。在這足以證明 神的計劃的確長久且永不會改變(這事發生在主前約486—465年)。
我們能不相信 神的話語嗎?衪的應允只要我們能相信祂都會如言成全。王得知末底改曾拯救過他,賜他朝服和戴冠的御馬,走遍城裏的街市,在他面前宣告說:"王所喜悅尊榮的人,就如此待他。"在同一時間哈曼原本要求王將末底改掛在木架上處死。(以斯帖在這以前還不知道末底改披王服遊行的事,而王也不知道哈曼做了木架打算吊死曾救王命的末底改的事。在這無人能預料的時刻,歷史的方向在 神的干預下扭轉了過來。)但 神恩典救贖的手並沒有使邪惡得逞,哈曼理應當現在得知危險,真 神應允照顧信靠祂的人是永恆不變的諾言是信實的。 當哈曼得知危險的時候,對這個邪惡不願意悔改的人而言,已經是太遲了。反過來,哈曼所製造的這一個木架子,就預備給自己掛在其上(以斯帖記第七章第九至十節)。
以斯帖又俯伏在王腳前,流淚哀告,求他除掉亞甲族哈曼謀害猶大人的惡謀。(第八章第三節)。
亞哈隨魯王對皇后以斯帖和猶大人末底改說:"因哈曼要下手害猶大人,我已將他的家產賜給以斯帖,人也將哈曼挂在木架上。現在你們可以隨意奉王的名寫喩旨給猶大人,用王的戒指蓋印;因為奉王命所寫、用王戒指蓋印的諭旨,人都不能廢除。"(以斯帖記第八章第七第八節)。
末底改奉亞哈隨魯王的名寫諭旨,用王的戒指蓋印,交給騎御馬圈快馬的驛卒,傳到各處。諭旨中,王准各省各城的猶大人在一日之間,十二月,就是亞達月十三日,聚集保護性命,剪除殺戮滅絕那要攻擊猶大人的一切仇敵和他們的妻子兒女,奪取他們的財為掠物。(以斯帖記第八章第十至十二節)。
君王已發的命令不能收回(第八章第八節),憎恨猶太人和企圖奪取財物的人,仍可合法進行殺戮。新命令准許猶太人自衛。末底改用王的戒指寫的諭旨,內容和第三章第十三節(交給驛卒傳到王的各省,吩咐將猶大人,無論老少婦女孩子,在一日之間,十二月,就是亞達月十三日,全然剪除,殺戮滅絕,並奪他們的財為掠物。) 幾乎相同,只是要殺滅的對象換成了"那要攻擊猶大人的一切仇敵,和他們的妻子兒女。"
王的諭旨所到的各省各城,猶大人都歡喜快樂,設擺筵席,以那日為吉日。那國的人民,有許多因懼怕猶大人,就入了猶大藉。(以斯帖記第八章第十七節)
而在以斯帖記裏給我們看到 神大能的恩手不但保護祂的兒女,更要對加害於祂子民的人的懲罰多嚴重。哈曼與他的十個兒子全被擊殺,猶大人用刀擊殺一切仇敵,任意殺滅恨他們的人。我們看見神對罪惡的憎恨以及對罪人不回頭的懲罰;但同時看到 神藉着這一段事情的發生當中,有很多國中的人看到 神與猶太人同在,產生了一種信仰上的敬畏,因而接受其信仰。用武力自保成功不算勝利,自發地歸向 神才是真正的大勝利。
我們相信 神的恩典足夠每一個人用,在罪中的罪人不願意回頭,受到神的懲罰。但在罪惡中回轉過來歸向 神的,神的恩典的手覆蓋他們,人就能得到應允的救贖。以斯帖記可以激勵我們今天的基督徒,知道民族、個人的命運不操於敵人,而是在慈愛、恩惠且全能的 神手中;應相信這位公正的 神,是祂預備以斯帖、摩西、但以理,將一個民族從滅亡的邊緣拯救回來。祂過去如此,現在亦然。祂只需要我們信靠、仰望祂,祝福隨之而來,阿門。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