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馬太福音第六章第24節)
現今去教會的信徒,處在兩難當中,很多人又說要事奉 神,但是他們同樣不遺餘力力去追求“瑪門”。“瑪門”有“金錢”、“利益”、“財富”之意。信徒若相信金錢萬能,得到金錢,人能夠快樂,買到平安和喜樂,那怎能敬 神和愛 神?唯有專心尋求 神的旨意,不為物質所覊綑的人,才能有份於天國。這篇聖經教導我們可以向飛鳥和百合花學習(馬太福音第六章第25-34節)。
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們所盼望的是 神的國,若已經成為 神國的子民,便應一心一意尋求 神旨意的實現。 神的國是信徒唯一應專注的目標,其他一切的需要 神都能供應。但人總免不了為將來憂慮,而唯有全心信靠 神,尋求祂的國,人才能不為明天所擔憂(馬太福音第六章第34節)。
讓我們看看從古至今這些違背 神的話語、貪慕財利的人所得的下場是怎樣的。
有一日,該隱拿地裏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和華;亞伯也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創世記第四章第3-4節)
神是察看、着重人心與態度的。該隱與亞伯的獻祭的不同,並不是一個使用動物,一個用植物;而是二人對獻上祭物的態度:一個是隨便獻,一個是把最好的獻上。亞伯獻上頭生的羊隻和羊的脂油,見證他對 神的信心,相信 神是生命的源頭,世上一切都屬祂(希伯來書第十一章第4節);祂明白贖罪要犧牲,需用血來代贖(希伯來書第九章第22節)。而該隱拿到祭壇上的只是他的勞力的象徵,他所相信的是人的血肉之軀,靠自己努力的成果可以取悅 神。獻祭是人表示對 神最高的尊敬和效忠,若無獻的誠意,已失去獻的目的。從古至今擺在人面前的就是這兩條路讓我們選擇:一條是人的路,一條是 神的路。 神只能悅納遵循祂旨意的奉獻。
他們離棄正路,就走差了,隨從比珥之子巴蘭的路。巴蘭就是那貪愛不義之工價的先知,(彼得後書第二章第15節)
先知巴蘭,他口裡說事奉 神,骨子裡頭為自己打算。假先知打着光明的旗幟在信徒身上取利,這種狂妄連驢子也會開口斥責。 神明明告誡巴蘭不要上摩押地去,但巴蘭貪愛錢財,故意地違反 神的話語,他雖然口裡說不要金錢,不能越過 神的命令,但事實上他對摩押王所說的,是意在提高身份,強調他的法力無邊,他用 神的禁止來勒索摩押王,讓他付出更加多的酬金。巴蘭不只是貪錢的先知,不單只不是聖潔的先知,他後來更加在背後策動以色列人拜把力(邪靈偶像),犯淫亂罪,說明這一個先知根本無意事奉耶和華 神。這個現象像不像今日世上很多教會的牧者、長老們,争權奪利,他們的意態以財利為首,其他一切皆不重要(民數記第二十二章)!巴蘭之路是妥協之路,巴蘭預言的恩賜乃是 神所給,他卻用以謀私利。也是不是反映現今牧者們對於信眾的罪,該說的不說,即便說也是点到为止,這些教師們是對信眾罪的妥協,甚至乎連淫亂罪都不去警醒。
他們有禍了!因為走了該隱的道路,又為利往巴蘭的錯謬裏直奔,並在可拉的背叛中滅亡了。 (猶大書第11節)
然而,有幾件事我要責備你:因為在你那裏有人服從了巴蘭的教訓;這巴蘭曾教導巴勒將絆腳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叫他們吃祭偶像之物,行姦淫的事。(啟示錄第二章第14節)
聖經借古喻今,記錄在舊約中三個人物的事來證明犯罪必定受到 神的懲罰:“該隱的道路”是自私、貪婪、妒恨、仇殺與自高自大的“道路”;“巴蘭的錯謬”是自身利得出賣先知的恩賜、欺騙、貪婪。“可拉”的背叛是他不接受 神的選擇,反抗合法的權柄,僭瀆不屬於自己的聖職(民數記第十六章)。這些都是假教師(牧師)所行所為的寫照。
有一個人,名叫亞拿尼亞,同他的妻子撒非喇賣了田產,把價銀私自留下幾分,他的妻子也知道,其餘的幾分拿來放在使徒腳前。彼得說:“亞拿尼亞!為甚麼撒但充滿了你的心,叫你欺哄聖靈,把田地的價銀私自留下幾分呢?田地還沒有賣,不是你自己的嗎?既賣了,價銀不是你作主嗎?你怎麼心裏起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 神了。” 亞拿尼亞聽見這話,就仆倒,斷了氣;聽見的人都甚懼怕。有些少年人起來,把他包裹,抬出去埋葬了。
約過了三小時,他的妻子進來,還不知道這事。彼得對她說:“你告訴我,你們賣田地的價銀就是這些嗎?”她說:”就是這些。” 彼得說:“你們為甚麼同心試探主的靈呢?埋葬你丈夫之人的腳已到門口,他們也要把你抬出去。” 婦人立刻仆倒在彼得腳前,斷了氣。那些少年人進來,見她已經死了,就抬出去,埋在她丈夫旁邊。全教會和聽見這事的人都甚懼怕。(使徒行傳第五章第1-11節)
新約記錄這對夫妻,希望得到慷慨之名卻使用出欺騙手段,犯了主耶穌基督嚴厲斥責的“假冒為善”的罪。他們沒有變賣田產的義務,更不用拿來放在使徒腳前;但現在都私自留下幾分,把其余的拿出來假說是全部。使徒彼得責備他們“欺哄”,正是“假冒為善”的象徵。
使徒在耶路撒冷聽見撒馬利亞人領受了 神的道,就打發彼得、約翰往他們那裏去。兩個人到了,就為他們禱告,要叫他們受聖靈。因為聖靈還沒有降在他們一個人身上,他們只奉主耶穌的名受了洗。於是使徒按手在他們頭上,他們就受了聖靈。西門看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就拿錢給使徒,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叫我手按著誰,誰就可以受聖靈。” 彼得說:“你的銀子和你一同滅亡吧!因你想 神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你在這道上無分無關;因為在 神面前,你的心不正。你當懊悔你這罪惡,祈求主,或者你心裏的意念可得赦免。我看出你正在苦膽之中,被罪惡捆綁。” (使徒行傳第八章第14-23節)
行邪術的西門,他“雖然”信了,也受了洗,但他相信和期待的不是得救的真理,他想用金錢來購買行神跡的力量,滿足個人的慾望。他所信的只是異能奇蹟,所想都是金錢和利益。彼得雖然把他趕出教會(21節),但要他悔改,仍有得赦免的希望。正如今天在華人教會當中發生了出名的牧者,姦污了姐妹們,信徒都是希望這一位兄弟可以早日認罪悔改,能夠得到 神的赦免。
亞伯因著信,獻祭與 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稱義的見證,就是 神指他禮物作的見證。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希伯來書第十一章第4節)
亞伯和該隱都向耶和華獻上供物,該隠獻的是地裡的出產,亞伯獻的是羊群中頭生的羊身上最好的油脂。耶和華 神接納亞伯所獻的,主要理由是他“因着信”而獻。耶和華告訴該隱,他若行得好才會蒙悅納,可見亞伯所獻蒙 神接納,是他的存心和態度。兄弟二人應該都知道 神在這一點上對他們的評價。接納所獻的,是 神認許做得合宜,出發點正確才能取悅於 神。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