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圣经学习小组

Montreal Bible Study Group

Month: December 2016

在光明中行(續)

​詩篇第五十一篇

“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馬太福音第六章第24節

現今去教會的信徒,處在兩難當中,很多人又說要事奉 神,但是他們同樣不遺餘力力去追求“瑪門”。“瑪門”有“金錢”、“利益”、“財富”之意。信徒若相信金錢萬能,得到金錢,人能夠快樂,買到平安和喜樂,那怎能敬 神和愛 神?唯有專心尋求 神的旨意,不為物質所覊綑的人,才能有份於天國。這篇聖經教導我們可以向飛鳥和百合花學習(馬太福音第六章第25-34節)。

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們所盼望的是 神的國,若已經成為 神國的子民,便應一心一意尋求  神旨意的實現。  神的國是信徒唯一應專注的目標,其他一切的需要 神都能供應。但人總免不了為將來憂慮,而唯有全心信靠 神,尋求祂的國,人才能不為明天所擔憂(馬太福音第六章第34節)。

讓我們看看從古至今這些違背 神的話語、貪慕財利的人所得的下場是怎樣的。

有一日,該隱拿地裏的出產為供物獻給耶和華;亞伯也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耶和華看中了亞伯和他的供物,創世記第四章第3-4節

 神是察看、着重人心與態度的。該隱與亞伯的獻祭的不同,並不是一個使用動物,一個用植物;而是二人對獻上祭物的態度:一個是隨便獻,一個是把最好的獻上。亞伯獻上頭生的羊隻和羊的脂油,見證他對 神的信心,相信  神是生命的源頭,世上一切都屬祂(希伯來書第十一章第4節);祂明白贖罪要犧牲,需用血來代贖(希伯來書第九章第22節)。而該隱拿到祭壇上的只是他的勞力的象徵,他所相信的是人的血肉之軀,靠自己努力的成果可以取悅  神。獻祭是人表示對  神最高的尊敬和效忠,若無獻的誠意,已失去獻的目的。從古至今擺在人面前的就是這兩條路讓我們選擇:一條是人的路,一條是 神的路。  神只能悅納遵循祂旨意的奉獻。

他們離棄正路,就走差了,隨從比珥之子巴蘭的路。巴蘭就是那貪愛不義之工價的先知,彼得後書第二章第15節

先知巴蘭,他口裡說事奉 神,骨子裡頭為自己打算。假先知打着光明的旗幟在信徒身上取利,這種狂妄連驢子也會開口斥責。 神明明告誡巴蘭不要上摩押地去,但巴蘭貪愛錢財,故意地違反 神的話語,他雖然口裡說不要金錢,不能越過 神的命令,但事實上他對摩押王所說的,是意在提高身份,強調他的法力無邊,他用  神的禁止來勒索摩押王,讓他付出更加多的酬金。巴蘭不只是貪錢的先知,不單只不是聖潔的先知,他後來更加在背後策動以色列人拜把力(邪靈偶像),犯淫亂罪,說明這一個先知根本無意事奉耶和華  神。這個現象像不像今日世上很多教會的牧者、長老們,争權奪利,他們的意態以財利為首,其他一切皆不重要(民數記第二十二章)!巴蘭之路是妥協之路,巴蘭預言的恩賜乃是  神所給,他卻用以謀私利。也是不是反映現今牧者們對於信眾的罪,該說的不說,即便說也是点到为止,這些教師們是對信眾罪的妥協,甚至乎連淫亂罪都不去警醒。

他們有禍了!因為走了該隱的道路,又為利往巴蘭的錯謬裏直奔,並在可拉的背叛中滅亡了。 猶大書第11節

然而,有幾件事我要責備你:因為在你那裏有人服從了巴蘭的教訓;這巴蘭曾教導巴勒將絆腳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叫他們吃祭偶像之物,行姦淫的事。啟示錄第二章第14節

聖經借古喻今,記錄在舊約中三個人物的事來證明犯罪必定受到  神的懲罰:“該隱的道路”是自私、貪婪、妒恨、仇殺與自高自大的“道路”;“巴蘭的錯謬”是自身利得出賣先知的恩賜、欺騙、貪婪。“可拉”的背叛是他不接受  神的選擇,反抗合法的權柄,僭瀆不屬於自己的聖職(民數記第十六章)。這些都是假教師(牧師)所行所為的寫照。

有一個人,名叫亞拿尼亞,同他的妻子撒非喇賣了田產,把價銀私自留下幾分,他的妻子也知道,其餘的幾分拿來放在使徒腳前。彼得說:“亞拿尼亞!為甚麼撒但充滿了你的心,叫你欺哄聖靈,把田地的價銀私自留下幾分呢?田地還沒有賣,不是你自己的嗎?既賣了,價銀不是你作主嗎?你怎麼心裏起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 神了。” 亞拿尼亞聽見這話,就仆倒,斷了氣;聽見的人都甚懼怕。有些少年人起來,把他包裹,抬出去埋葬了。

約過了三小時,他的妻子進來,還不知道這事。彼得對她說:“你告訴我,你們賣田地的價銀就是這些嗎?”她說:”就是這些。” 彼得說:“你們為甚麼同心試探主的靈呢?埋葬你丈夫之人的腳已到門口,他們也要把你抬出去。” 婦人立刻仆倒在彼得腳前,斷了氣。那些少年人進來,見她已經死了,就抬出去,埋在她丈夫旁邊。全教會和聽見這事的人都甚懼怕。使徒行傳第五章第1-11節

新約記錄這對夫妻,希望得到慷慨之名卻使用出欺騙手段,犯了主耶穌基督嚴厲斥責的“假冒為善”的罪。他們沒有變賣田產的義務,更不用拿來放在使徒腳前;但現在都私自留下幾分,把其余的拿出來假說是全部。使徒彼得責備他們“欺哄”,正是“假冒為善”的象徵。

使徒在耶路撒冷聽見撒馬利亞人領受了 神的道,就打發彼得、約翰往他們那裏去。兩個人到了,就為他們禱告,要叫他們受聖靈。因為聖靈還沒有降在他們一個人身上,他們只奉主耶穌的名受了洗。於是使徒按手在他們頭上,他們就受了聖靈。西門看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就拿錢給使徒,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叫我手按著誰,誰就可以受聖靈。” 彼得說:“你的銀子和你一同滅亡吧!因你想 神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你在這道上無分無關;因為在 神面前,你的心不正。你當懊悔你這罪惡,祈求主,或者你心裏的意念可得赦免。我看出你正在苦膽之中,被罪惡捆綁。” 使徒行傳第八章第14-23節

行邪術的西門,他“雖然”信了,也受了洗,但他相信和期待的不是得救的真理,他想用金錢來購買行神跡的力量,滿足個人的慾望。他所信的只是異能奇蹟,所想都是金錢和利益。彼得雖然把他趕出教會(21節),但要他悔改,仍有得赦免的希望。正如今天在華人教會當中發生了出名的牧者,姦污了姐妹們,信徒都是希望這一位兄弟可以早日認罪悔改,能夠得到  神的赦免。 

亞伯因著信,獻祭與 神,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稱義的見證,就是 神指他禮物作的見證。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希伯來書第十一章第4節

亞伯和該隱都向耶和華獻上供物,該隠獻的是地裡的出產,亞伯獻的是羊群中頭生的羊身上最好的油脂。耶和華   神接納亞伯所獻的,主要理由是他“因着信”而獻。耶和華告訴該隱,他若行得好才會蒙悅納,可見亞伯所獻蒙 神接納,是他的存心和態度。兄弟二人應該都知道 神在這一點上對他們的評價。接納所獻的,是   神認許做得合宜,出發點正確才能取悅於  神。

在光明中行

​詩篇第五十一篇

神就是光,在他毫無黑暗。這是我們從主所聽見、又報給你們的信息。我們若說是與 神相交,卻仍在黑暗裏行,就是說謊話,不行真理了。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翰一書第一章第五到第七節

聖經告訴一個人的生命之道。人生只有兩個抉擇:不是行在光中就是活在黑暗中,不是仁義就是邪惡。  神就是光,人只能從基督耶穌裏領受,因祂是光的本體。這光不但使人能認識真理,得到永生,而且就是真理和生命。認識這真理,有了這生命,就能行為正直,作  神的兒女(約翰一書第三章第9-10節第19節第五章第11-13節第20節)。

讓我們看看今日基督的教會裡面,多少信徒是活出主耶穌基督的生命,為主作光作鹽。很多信徒明知  神的話語, 神的公義,但是對於罪他們是明知而故犯。  神創造第一個人類亞當與亞娃,  神吩咐他們在伊甸園裡面各樣果樹上的果子都可以隨意吃,除了一棵分辨善惡樹上的果子不可吃,因為吃了的日子必定死。他們聽了 神的話語並沒有牢牢記在心底裡面,看到這棵樹上悅人眼目果子的引誘,也受到魔鬼的誘惑,他們就明知故犯,不理後果而去做(創世記第二章第15-17節第三章第1-6節)。當  神呼叫他們的時候,他們更加躲藏起來,亦不承認他們的罪,沒有悔改的意思(創世記第三章第8-13節)。而他們所生的兒子該隱也是犯罪,謀殺他的弟弟亞伯以後,嘗試去隱藏,連   神問他,他都不承認,他沒有認罪悔改,只是求  神對他的刑罰不要太重(創世記第四章第8-13節)。他毫無悔意。

神差遣摩西帶領以色列民離開埃及。神給法老十個提示與警告,但法老都一一不聽,鐵了心,後來得了個家破人亡。十災以後,法老口說容許以色列人離開,但他口不對心,過後派軍隊去追殺以色列子民,他不悔改,他的口不對心,終歸帶來家破人亡,全軍覆沒。埃及從此國運衰落直到如今(出埃及記第十四章第5-7節第22-28節)。

以色列第一個王掃羅明明曉得耶和華  神是真神,卻不敬畏,更去殺害祭司,也是不悔改,又去交鬼 (撒母耳記上第二十二章第11-19節第二十八章第6至20節)。掃羅也是明知故犯,也不悔改,最後落得一個家破人亡。

在新約裡面猶大賣主,也不悔改,他不按理領聖餐,明知自己行在邪惡黑暗中,主耶穌親自提醒他,他隱藏,也不認罪悔改,最終落得一個自殺的下場,他不單止連出賣主耶穌而得的銀錢沒有享受的機會,甚至賠上了自己的生命(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第20-28節第二十七章第3-5節)。

我們今日作為主耶穌基督的信徒,環顧周邊的教會看一看,有多少以上的情況出現,我們都是明知而故犯的呢?有甚我們坐在高位去審判那些不認識基督的人,但是自己的言行比他們更加糟糕呢?每一個信徒都應該認罪悔改,因為人不悔改就難逃永死,就如不結果子的樹終被斬下,送進火燒(路加福音第十三章第1-9節)!這可是主耶穌基督親口對門徒和世人所說的,正如天父 神親口對亞當與亞娃所說的!請信徒自我檢測、自重!

後續⋯

聖靈所結仁愛的果子

詩篇第23篇

“當人子在他榮耀裏、同著眾天使降臨的時候,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羊的分別綿羊山羊一般,把綿羊安置在右邊,山羊在左邊。於是王要向那右邊的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裏,你們來看我。’ 義人就回答說:‘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渴了,給你喝?甚麼時候見你作客旅,留你住,或是赤身露體,給你穿?又甚麼時候見你病了,或是在監裏,來看你呢?’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王又要向那左邊的說:‘你們這被咒詛的人,離開我!進入那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永火裏去!因為我餓了,你們不給我吃,渴了,你們不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不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不給我穿;我病了,我在監裏,你們不來看顧我。’ 他們也要回答說:‘主啊,我們甚麼時候見你餓了,或渴了,或作客旅,或赤身露體,或病了,或在監裏,不伺候你呢?’ 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不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不做在我身上了。’ 這些人要往永刑裏去;那些義人要往永生裏去。”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第31至46節

這是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受難之前給門徒最後的教訓,所宣講的是末後的審判。基督把自己所受的苦和人的需要等同。祂告誡門徒去愛,去幫助他人,連“弟兄中最小的一個”(你認為最沒有用、瞧不起的一個)都要包括進去。這是信徒等候主耶穌再來應盡的責任。主喜悅信徒間真誠的友愛。

基督所吩咐的愛既是一種非常實際但又平凡樸實的美德,然而它又是如此豐富,珍貴,這愛唯有 神才能生發出。這種在信徒日常生活中彰顯的愛,只有天上的大能才能生出這精美的愛,而世界的愛則自私、自利、自慾,是蹩腳的東西。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加拉太書第五章第22-25節

果子是從一棵果樹所生發出來的。生出來的果子是好或是壞,是甘甜或苦酸與果樹的根基和栽培有直接的關係。住在人裡面的聖靈就是這棵果樹的根基,祂能叫人在生活行為中活出基督的樣式來,等於果子是果樹自然生長的結果,而聖靈的果子是信徒順從聖靈而生活的自然表現,不靠模仿做作得來。靠情慾勉強模仿得來的事,是肉體的活動,結果終歸是敗壞與墮落,是疲累與失望的源頭。

愛是跟從信徒永世相連的恩典,因此我們決不能停止愛那位首先愛我們的 神。但愛也和現今這個世界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為很自然它要給飢餓的人吃的、給赤身露體的人穿的、照顧那生病的、解放那為奴的(監裏)。愛更加喜悅探訪孤兒寡婦,所以它是每一個人不應該缺乏的。愛和家庭有密切的關係:它是多麼滿足地依偎在父母的懷中,它是多麼甘甜地從母親眼中的微笑流露而出,它是多麼親密地把兩颗心在婚姻之約中結合在一起,它是何等歡快地走在人生路上。愛和朋友有關,它倚靠着友情的膀臂。

但愛我們所應該愛,值得愛的,並不能滿足聖靈所結出仁愛的果子來。聖靈所結出仁愛的果子是要愛你的敵人,甚至要擁抱他,是要寛待干犯你的,是要饒恕攻擊你的,是要照顧肉體和心靈需要幫助的,是要無限量的忍耐與及堅持的。這一種愛在世界上是極其痛苦并且違背人的自我標準的。若一個信徒讓住在裡面的聖靈帶領,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跟着是喜樂與和平。那有愛的人是有喜樂的,和平的,這是何等美好的同伴,愛得愈深,這就是擁有深深的喜樂,有若擁有一座秘密的喜樂酒窖是沒有人曾經品嘗過的,但它散發出清香與甘醇。那有愛的人就像基督耶穌,主有 神所賜的平安,因為 神是賜人平安喜樂的 神 。

溫柔有愛心的人,要承受土地。信徒縱然在極大的苦難中,都能滿有平安和喜樂。心裡充滿愛的人就等同於在風高浪急的大海中航行,因為船上有主在掌舵,對風浪說:“住了吧!靜了吧!”隨之而來的是平安加喜樂。全然是愛的人,儘管他可能會受苦,然而當他落入各樣的試煉中,他都能以這一切為喜樂,平安渡過。

所以下次你開始怒火中燒時,請想像,有一只手輕輕地觸動你,讓你聽到一個溫柔的聲音在細語:“但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下一次你要說:“我不再和那人說話了,我受不了他!”請想像,一陣清涼的風正吹動你發燒的額頭,你會聽到憐憫的天使說:“但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下次你要給每一個人挑毛病,揪著你弟兄的耳朵把他扯起,要大幹一場時,你要祈禱求鐘聲響起:“但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

這是怎麼講?“果子”,愛怎麼是一種果子?這比喻表明,愛是從生命而來的,你是不能從枯乾的樹幹上摘得果子的,也不能從支撐房子的柱子上出來,它沒有結出任何果子,以後也不會,它們只是剛硬的鐵,裡面沒有生命的汁液在流動。一棵死的樹是不能結出果子的。 神把屬靈的生命直入人裡面,然後愛,這聖靈的果子,是從這生命而來的。愛是長出來的。當然,果子不是在樹上生出,就馬上完全成熟的;首先是花朵,然後是小小的一塊東西,表明花已經凋謝,小小的漿果開始出現了,但它是很酸的。你不會把它摘下來。讓它留在樹上,容許陽光與水份使它成熟豐滿。當它漸漸豐滿成熟的時候,你就得到完全勻稱美麗的果子,甜美的滋味讓人歡喜。愛是心中湧出的,隨着穩定的生長加增。愛不是通過把思想倒進一個模仿的模子裡或者把恩典和人的行為捆綁在一起,把他看作是身外物的事情產生的。愛是信徒得救後,聖靈住進在信徒生命裡面,自然而然產生出來的一種“仁愛的果子!”這一種果子是屬天的,不是屬世的,是從聖靈來的,並不是人勉強和靠努力而得的。

“聖靈所結仁愛的果子”是每一個重生得救的信徒都有的,從開花到結果,一步步的成熟而豐滿,悅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