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51篇

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同耶穌說話。彼得對耶穌說:“主啊,我們在這裏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 說話之間,忽然有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 門徒聽見,就俯伏在地,極其害怕。耶穌進前來,摸他們,說:“起來,不要害怕!” 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裏。馬太福音第十七章第1至8節

主耶穌基督的來臨與存在並不是一個局限在遠古或極遙遠開外的事實,藉着祂的靈祂確確實實活在祂的教會當中。我們已經得以見過祂,儘管不是用眼睛;我們已經聽過祂,儘管不是用耳朵;我們可能已經抓住祂,儘管不是用手。

基督在世傳揚祂的福音,來了又去了;我們可能可以很正確地復述這事實。而這個世界上有些人,我們自己曾經也在这些人當中:曾經聽了一篇講道,或去到一次福音敬拜當中;或者得到 神的話語,而高興了一陣子,大大歡喜,被高升到去更超然的領域,然後一切都結束了。一點喜樂和益處都沒有留下,聽到所傳的福音,當時所享受的平安喜樂,一點都沒有留下,絕對沒有一點。好像俗語所說的水過鴨背,一切都沒有停留在我們生命里,沒有任何可以找得到的跡象。整個過程只是一個短暫光輝的異象,僅此而已,剩下的沒有一點可以隨身帶走,帶到每天生活中的爭戰中去。所以世人每個星期去教會做禮拜,主日的時候,極有可能是去滿足於人自己去敬拜道德的遺傳和填補靈裡面的空虛而已。就等於人去追隨一個影子,而不是去追隨一個真實存在的實物。

門徒在高山上面看見三個人物顯現:主耶穌基督在他們面前變了形象,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忽然之間,他們眼睛裡面也看到摩西和以利亞向他們顯現。只是門徒眼睛裡面並沒有只見“主耶穌基督”,而是在他們眼目裏面同時出現三個人物。

1,摩西在舊約裡面,是代表 神頒布律法給 神的子民,猶太人的。 如今在教會當中太多的人只看見摩西,他們看不見別的,只看到律法;看不到別的,只看到聖經中的責任和命令。而人在律法的勞役下拖延長久,揮之不去,只會給我們帶來愁苦和不安。看見“西乃山”,人除了絕望,還會有什麼呢?所以人每次去聽聖經,聽福音,除了感覺到自己的罪性,什麼別的也感受不到,出於這種對罪性的感受,我們就生出一種願望,要行出我們自己的義。我們不斷用 神的律法去衡量自己,我們感受到自己的短處,我們為我們的過犯悲傷和懊悔,除此之外,我們沒有更進一步。我們沒有接受和相信主耶穌基督釘十字架是我們唯一的希望,我們懼怕耶和華 神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然用直到永遠的憤怒報應罪人的過犯,但這景象永遠不能勝過“加略山”上,主耶穌基督在這裡為世上每一個罪人的犧牲,在那裡基督的“愛”滿足了 神公義的要求。而門徒若只看見摩西黑暗的影子,就會讓摔碎而刻着律法的石板和那可怕的號角聲,永遠伴隨着我們,更加在這之上,是一位憤怒的 神。但我們曾經見過更好的景象,現在有時候也看見,在聽到福音傳講的時候,是不是我們可以稍微看見一絲的希望和憐憫。但是我們又退回黑暗中,因為我們選擇了只看見摩西。我們不明白人根本沒有可能守 神所定下的律法,人要自義,這只會給我們加添苦膽與茵陳。但人若能“只見耶穌”,就會得到一切的盼望和憐憫,更加藉着“只見耶穌”,人才能夠跨越律法的限制與捆綁。主耶穌親口對人說:“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馬太福音第五章第17節)。從此可知,人若望着摩西:律法定我們的罪;但人若“只見耶穌”,就能超越律法一切的捆綁與轄制;人若能相信而接受主耶穌基督的應允,祂的生命來到我們當中,因為主耶穌基督會為我們成全律法。

2,人若看見以利亞,以利亞“命令火從天上下來”(路加福音第九章第54節)。以利亞帶著如雄獅的憤怒要吞滅他的敵人,法利賽人就像巴力的先知速速被解決;而希律的血就像亞哈的血,被狗舔吃;希羅底,就像另外一位耶洗別,同樣被狗呑噬,但這所有復仇的能力,要是和那位罪人的朋友,為罪人犧牲一切的羔羊,將罪人帶回到父 神懷抱裏的主耶穌基督相比,那又有誰會選擇哪位殺巴力的先知的以利亞,而不要那位人的救主呢?

3,“只見耶穌”
有為數不少教會中的人,他們停留在尋找、悔改,和預備的狀態中,並沒有進入到“只見耶穌”這樣的地步中。毫無疑問,那些為基督作準備,想要作最好的人,就是那些自己覺得是最沒有預備好的人;這是存在一種為信心作預備的內心狀態,這是一種對需要的認識,他們要桉步就班,要清楚罪,要對罪恨惡,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得到主耶穌基督裡真正的平安和安慰所作的預備。

但是,有多少的人年復一年只是停留在這初級的光景中,選擇短暫的燭光而拒絕那永恆的陽光!他們沒有成為信徒,但總是抱怨,他們覺得還沒有預備好到基督這裡來,感覺沒有能力。他們想要學基督,他們渴慕基督,他們很想得到基督,但是他們卻停留在渴慕和盼望中,不要再進一步。他們從來沒有到了:“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那從天上而來對他們發出的聲音,他們總是把他解釋作“呼喊”。“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到此,他們的良心被刺痛,被那在曠野中高呼:“預備主的道路”的聲音更加刺痛。他們的心被以利亞的挑戰,“若耶和華是 神,就當順從耶和華。若巴力是 神,就當順從巴力”而撕裂;但他們還是在兩種意愿中,徘徊不前,不知何去何從;他們願意在以利亞面前發抖,而不愿在救主耶穌基督面前歡喜。

天國的鎖匙,並不是掛在施洗約翰的腰間,也並不是只有彼得擁有;以利亞不是拯救的大門;為基督作預備的,並非基督;絕望並非重生;懷疑不是悔改。只有憑着相信主耶穌基督,你才能得救,埋怨和後悔,並不是相信,也絕對不會帶來信心。

可憐去教會的男男女女,你離 神的國如此接近,然而卻在祂之外;離豐盛的筵席如此接近,然而卻因為沒有生命的糧而滅亡。這情況就在我們身邊,然而我們卻不接受它。人要記得,僅僅為救主耶穌基督作預備,這不能得救;擁有對罪的認識,這和得赦免並不是同一回事。除非“只見耶穌”,也唯一相信主耶穌基督,否則你的悔改就是需要悔改的悔改。

“只見耶穌”,只有主耶穌基督才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只見耶穌”,只有耶穌才是罪人的救主。

在教會裡面應“只見耶穌”。摩西,律法的頒布者,甚至以利亞這麼偉大的先知,他們都是在主耶穌基督裡面,除卻了主耶穌基督,他們什麼都沒有,沒有能力,沒有救恩。

“他們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那裡”,信徒要得安慰,這就是他們需要的一切。信徒如此害怕,因摩西走了,他不能給他們安慰;以利亞走了,他不能說安慰的話;然而當主耶穌基督說:“不要害怕”,他們的恐懼就立刻消失了!

“只見耶穌”,主耶穌基督足以安慰你;“只見耶穌”,主耶穌基督足以拯救你。

只見耶穌。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