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寶訓
基督開始傳講福音,福音召集了很多心靈裏面疲憊與飢渴的人去到主耶穌基督的面前聽祂的教導。主上了山,向門徒宣講的教訓,這篇被稱為“登山寶訓”。“登山寶訓”講的是已蒙拯救的人在 神的大家庭中生活上的原則。對猶太人來說,這是“悔改”的最好解釋,也說明了律法的真正精神。
“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第三章第2節)。
從那時候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馬太福音第四章第17節)。
基督教人怎樣貫徹律法的真精神,來達到律法所要求的標準。舊約律法的重點在管束人的行為,主耶穌基督的教訓是着重人的行為的動機,要求人自律與人心靈的潔淨。
在“登山寶訓”中所宣示的新生活原則包括:
1,肯定舊約律法是基督國度的正式法典(第19節)。
2,宣告基督來到世上是要成全律法(第17節),基督所注意的不只是外面的行為,祂更加看重裏頭的動機。“不可姦淫”是十誡中的第七誡(出埃及記第二十章第14節)。基督將人心裏犯姦淫與實際犯姦淫加以界說。主耶穌的教訓是:看見女人心裏就動淫念的便是犯姦淫。主耶穌並沒有改變 神的律法,只是重申舊約律法的基本精神。
3,基督確立了公義和完善的標準(48節)。在這標準下,人人都是罪人,遠遠達不到 神所定的尺度,人因此不能憑行為得救。
4,人雖不能憑守律法而得救(羅馬書第三章第20節),今天得救的人也不在律法之下(羅馬書第六章第14節),但摩西的律法與“登山寶訓”都是 神所默示的聖經的一部份,“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後書第三章第16至17節)。
無論是 神藉自然之創造給外邦人的啟迪,或藉着給猶太民族的舊約聖經, 神所要求的道德標準,人都沒有能力達到,故此沒有一個人因行律法能在 神面前稱義。但律法的功用不完全是消極的,律法的積極性可從四方面看出:
1,彰顯 神的完美德性;
2,叫人知道應該怎樣去討 神的喜悅;
3,維持社會的秩序;
4,叫人犯了錯不能、也不找藉口來推卸自己的責任。聖經講述世人都有原罪,世人都犯了罪,所以在第四方面強調了律法的功用。續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