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不明白
馬可福音第4章第1至20節:耶穌又在海邊教訓人。有許多人到他那裏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船在海裏,眾人都靠近海,站在岸上。耶穌就用比喻教訓他們許多道理。在教訓之間,對他們說:“你們聽啊!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荊棘裏的,荊棘長起來,把它擠住了,就不結實;又有落在好土裏的,就發生長大,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又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無人的時候,跟隨耶穌的人和十二個門徒問他這比喻的意思。耶穌對他們說:“ 神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若是對外人講,凡事就用比喻,叫他們
看是看見,卻不曉得;
聽是聽見,卻不明白;
恐怕他們回轉過來,就得赦免。”
又對他們說:“你們不明白這比喻嗎?這樣怎能明白一切的比喻呢? 撒種之人所撒的就是道。那撒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撒但立刻來,把撒在他心裏的道奪了去。那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立刻歡喜領受,但他心裏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還有那撒在荊棘裏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和別樣的私慾進來,把道擠住了,就不能結實。那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聽道,又領受,並且結實,有三十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道成肉身的 神子主耶穌基督來到世上,大概30歲的時候,開始傳講天國的真理,講解父 神對世界救贖的大計劃。基督很多時候用比喻,通過大家熟悉的事物來傳達深刻真理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不同於寓言,寓言中的一事一物所代表的都可以作出解釋。但比喻所着重的是中心旨題,從表面上看不出意義,是要看所針對的是什麼才能明白。
主耶穌基督喜歡用比喻來傳達天國的真理。對一心一意謙卑去尋求 神國真義的人,能抓到主題,便很容易明白;但對橫梗不化、自高自大、心眼已盲的人,只是當普通故事或以為是別人的事來看,以為與己身的無關來聽,怎麼也不明白(第11、12節)。因此解釋比喻應從基督所說的主題着手。主耶穌基督親自把撒種的比喻作了解釋,基督稱之為“天國的奧秘”(馬太福音第13章第11節)。“天國的奧秘”就是天父 神的國要藉着道成肉身的 神子主耶穌基督的降生在世上、替罪人作代罪羔羊而死與復活,從此通過祂在地上的教會和信徒的團契而建立起來,叫一切肯“認罪悔改”、信靠祂的人都可以蒙此白白的恩典、得救贖而成為 神國的兒女。
基督講述救世福音在世上傳揚會面對的發展。從主耶穌基督傳道開始到本世紀都是一個“撒種”的時代,直至到主再來“收割”為止。福音的種已經子撒下 ,“麥子”,“稗子”一起同時生長(馬太福音第13章第24至30節;第36至43節);福音的網張開,好的和不好的水族一起落入網裏(馬太福音第13章第47至50節)。
祂不停勸導有“耳”的就應該聽從!基督說的這兩個比喻相同,主直接指出教會中善惡混雜的情形,在稗子的比喻中,稗子是撒但的工作,是冒充的天國之子-假信徒;在收網的比喻中,水族有好有壞,要到主再來的時候會分別出來。基督在比喻之中稱這等為“惡者之子”(第38節),不是指不信的人,乃是指“有名無實”、“假冒的信徒”(約翰福音第8章第38至44節) 。“稗子”的比喻說明真道的種子在生長的過程中,雖因稗子的滲透混入而難免有所折傷與損失,但終必收成。
到審判的日子時,好的與壞的會分別出來 。“種子”代表 神的道,“田地”代表聽道的人的心田(接受的態度,謙卑或高傲)。道種在不同的人的心田裏會有不同的生長情況,只有一種人領受道種後結實,但也有程度上的差別。主耶穌基督用比喻來說明像天國這樣深奧的真理,只有心地純正,謙卑的人,有心尋求真理的心(認罪悔改的心),天父 神才可給他認識這奧秘的恩典。這等人聽了就能明白比喻中所含的至理;但那些成見已深,不認為自己是罪人、不覺醒、為傳統所囿、自高自大、追求知識、眼睛閉着的人,則一點也不能明白。就像撒在石頭上的種子,很快枯乾了,只有心田如好土的(如使徒保羅,同樣知道自己是多壞的人—罪人中的罪魁,壞到不能自拔,一定需要主耶穌基督的救贖)才能結實豐盛。一個聽了真道的人,不信又不悔改,就是看見聽見也不會明白。
認識 神國奧秘的恩賜為天父神所賜,不能靠個人的地位、學識、才能與知識而賺到。主耶穌基督說的比喻可以考驗一個人在靈性裏的深度。但不問環境如何不利:縱然天崩地裂、狂風暴雨、積雪盈尺、黑夜深沈,主耶穌基督已經道成肉身,將種子撒出去了,種子撒下,就有希望收成,也必豐碩。
有人會說,我已經進了教會,我相信,我相信主耶穌基督,我就有永生了;但他還在罪孽中行,雖然他們口裏承認,但從來都沒有真正悔改過,這些罪孽還常常在日常生活中跟着他到處跑。是不是人這樣信主耶穌基督,就能得到永生呢?听听基督親口怎樣說:耶穌回答說:“你們錯了;因為不明白聖經,也不曉得 神的大能。”(馬太福音第22章第29節)
道成肉身的救主耶穌基督是天父神差來的,天父 神賜給我們聖經,並不是要我們當一門高深的學問與哲理而去學習,祂的旨意是願意世上每一個人都清楚知道祂救恩的大計劃。祂願意世上每一個人都可以聽得明白,看得清楚,若我們不明白,只因為我們不要明白。
馬可福音第7章第14至23節:耶穌又叫眾人來,對他們說:“你們都要聽我的話,也要明白。從外面進去的不能污穢人,惟有從裏面出來的乃能污穢人。” 耶穌離開眾人,進了屋子,門徒就問他這比喻的意思。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也是這樣不明白嗎?豈不曉得凡從外面進入的,不能污穢人,因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廁裏( 這是說,各樣的食物都是潔淨的)”; 又說:“從人裏面出來的,那才能污穢人;因為從裏面,就是從人心裏,發出惡念、苟合、偷盜、凶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謗讟、驕傲、狂妄。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裏面出來,且能污穢人。”
基督指出人的罪性由三種形式進行:
1,表現在人性中:“從人心裏發出”(第21節);
2,表現在思想上:“惡念”(21節);
3,表現在行為上:“苟合、偷盜(包括偷稅)、姦淫(非夫妻之間的肉體行為)、貪婪⋯⋯(21至22節)”。
這都是每一個人生來就有的、自然的原罪性,主耶穌基督親口對尼哥底母(代表對每一個人,你與我)說,只有重生了的人才能得到救贖(約翰福音第3章第3節),人必須從水與聖靈而生,讓 神成為主宰。主耶穌這句話,是要人在靈性上的潔淨與更新,藉着聖靈的能力可以斷然放棄舊我罪孽的生命,開始新生命。當人接受了主耶穌基督的救贖,接受了主耶穌基督復活的新生命,基督的生命就住在人裏頭,聖靈同樣住在人裏頭;住在人裏面的聖靈能叫人在生活行為上活出主耶穌基督的樣式來。所以基督徒應把邪淫、私慾、貪婪徹底棄絕。聖靈能帶領人順從父 神的旨意而生活,因為一個已經得救的人,是一個已將肉體和肉體的情慾全都釘死了的人。
有人會說,我今天進了教會,已經盡量自我克制去盡量遵守 神的律法了,那永生應沒有問題吧。今天猶太人同樣是用這一種論調,但聖經跟我們說,“以行律法為本”,人若靠行律法來討 神的喜悅,無論是猶太人還是外邦人,若是如此行,都會與 神隔絕,得不到福氣(“受咒詛”);因為從來沒有一個人可靠自己完全實現律法的要求(加拉太書第3章第10至11節)。
世人只能藉着主耶穌基督的犧牲,完成了父 神偉大的救贖計劃,救恩才能臨到眾人;猶太人與外邦人都能因信得到聖靈,進入新的屬靈聖潔生活中。道成肉身來到世人當中行走的主耶穌基督,是天父 神“應許”賜給世人救贖的福分;因人無能為力遵守 神的律法。舊約律法之約是以人的遵行為基礎,可因人的不遵守而廢除;應許的約以 神的恩典為基礎,人只需相信 神的信實便可以得到。神既是信實的,“應許”的決不可廢棄,更不會為律法所替代 。所以天父 神通過主耶穌基督對人的應允,律法決不能廢棄。那人就會說,我們認識了主耶穌基督,是基督徒,那就可以不守律法、受律法的約束啦。律法是從 神而來,本質是 神聖的。律法既出於 神,是聖潔、公義、良善的;律法無論是 神賜給人或與生俱來在人心中的善惡、是非法則,本意都是好的,功用也是肯定的。人如果照着行,可以得着生命,可以得 神喜悅,所以說“律法是聖潔的,誡命也是聖潔、公義、良善的”(羅馬書第7章第12節)。但是,人本性中的罪,破壞了律法,叫人違背律法。罪借着律法的公義原則,陷人於刑罰中,叫人死亡。於是良善的律法被誤用;律法叫人得生命的積極功用變成了定罪的消極功用。禍首是罪,而不是律法。律法雖為罪用於它邪惡的目的,但錯不在律法本身。律法的目的是為人故意犯的罪,偏離正道的行為而有所加添的。律法不過是畫出一些界線,令人知道是否逸出正軌,讓人知罪。律法沒有給人勝過罪的能力,意思就是說律法的存在不能阻止人犯罪。
人如要從罪惡中走出來,惟獨靠主耶穌基督救贖的福音才能夠。那一個人究竟是不是得救以後、做了基督徒以後,就不需要遵守天父 神的律法了呢? 神的聖言堅決、嚴正的告訴我們“斷乎不可”。(羅馬書第6章第1至10節) 信徒若相信我們得救以後,不需要遵守 神的律法,這是“不明白”真理之人的想法。一個受洗歸入了基督的人已在罪上“死”了,絕對不能再活在罪中。“死”有分離、斷絕的意思。一個人在“罪上死了”也就是與罪斬斷了關係。
道成肉身的主耶穌基督,完美地遵行了天父 神的律法,祂以生命實踐真道,使福音真理能具體為人認識與了解,能活在人當中(希伯來書第10章第4至5節)。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世上,不是要棄掉律法,只是要把 神的律法從人為的桎梏與虛假的詮譯中釋放出來。信徒成為 神的的兒女全因基督的拯救而得以脫離了律法的咒詛,就不再會因為無力完全實行律法已被定罪。但信徒在生活中須體現律法所包含的道德精神,不是靠此得救,而是有了基督的新生命之後應結出的果子。意思是說信徒得着主耶穌基督的生命,不但不會廢掉律法與不遵守律法,而是更加要貫徹加強律法的真精神,來達到律法所要求的標準。而這行為是沒有一個人能做得到的,惟獨人得着了主耶穌基督的生命,基督的生命與聖靈住在我們裏頭,聖靈賜給人的力量,是能夠很自然地(不需要自我控制、沒有壓力),可以遵守成全了天父 神所定下的律法(馬太福音第5章第17和18節),其一是基督教導門徒應遵守世界的律法-交稅(馬太福音第17章第24至27節),基督身體力行,我們還有甚麼藉口與理由犯這罪而不明白?
很多去教會的人都希望在主耶穌裏面得着神蹟,諸如工作順利、生意越做越大、物質生活越來越豐盛等等、也想從聖經中得到知識與智慧;但却往往忽略了認罪悔改、得救重生、新造之人,這些最重要的 神蹟。屬世與屬肉體的得着,並不一定是 神蹟的彰顯,不但如此,由此很多時引領信徒走向歪路。
行 神蹟絕對是可以證明主耶穌基督的權柄。但天父 神的救恩與聖靈在道成肉身的 神子主耶穌基督身上要完成的救贖工作,才是真正的偉大 神蹟。因看見了聖靈在所羅門和約拿身上所行的“小 神蹟”而聽從、信了的人,會要定“這個世代”所有的不接受聖靈行在主耶穌基督身上偉大 神蹟的人的罪。
馬太福音第12章第38至42節:當時,有幾個文士和法利賽人對耶穌說:“夫子,我們願意你顯個神蹟給我們看。” 耶穌回答說:“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看神蹟,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裏頭。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看哪,在這裏有一人比約拿更大!當審判的時候,南方的女王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 因為她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看哪,在這裏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
約拿所傳的是尼尼微人的罪惡達到 神的面前, 神忿怒,要施行死的懲罰 ;在一天之內,尼尼微人聽見了,從君王到販夫走卒都完全信服 神、認罪悔改、披上麻衣(表示傷痛與悔改、絕望與無助),尼尼微王吩咐全民甚至連畜生都要參加哀慟,可見父 神的恩典感動王和全民,令他們明白懲罰與救贖在一線之間。王與全民作出理智的抉擇,求告 神的心十分迫切 。因此施恩、憐憫、寬恕的天父 神,察看他們認罪悔改的心意,見他們離開惡道,天父 神就不把所說的災禍降與他們。尼尼微全城的人因悔改得免毁滅。
同樣,今天世上的人(你、我),若能回轉,一樣可以得到父 神的赦宥和憐憫,與及慈愛的看顧。這就是道成肉身的救主耶穌基督要給世人施行的偉大的 神蹟,是真正從 神而來的救贖的信息,凡願意認罪悔改的人,都可以得到父 神的公義和憐憫。所以兄弟姐妹們,不要老花精神在肉體與屬世的事情上,凡事努力追求在奉父 神差遣而來的 神子耶穌基督身上。請謹記,天父 神並主耶穌基督愛所創造的每一個人,這個絕對是真理;但不要忘記,人自己的罪,將人與 神的關係完全隔離開去。人若然去到教會當中,成為基督肢體的一份子,絕不可以對罪明知而故犯;但你又相信創世以前天父 神已經預定了你的得救(你進了教會 ),但你一樣明知而故犯罪。你這樣的相信,是邪經惡道、是魔鬼的詭計、這完全不符合主耶穌基督的真理教導,你也完全“不明白”真道。請你小心,別落入了黑暗勢力的陷阱。應學效尼尼微人的迫切的心,求告天父 神並主耶穌基督:我們的罪已經傳到天上父 神的面前,我們都願意認罪悔改,切切盼望快快得着主耶穌基督賜給我們的救恩!阿們!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