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這是一首詩人向 神求告的禱詞。詩人深深明白,當他求問天父 神的時候,他一定會得到這位仁慈憐愛的父 神的保守與扶持。
第一至第八節是他向天父 神求保護。他用巖石、山寨以及堅固的磐石去形容 神在他心目中之地位。磐石是無人能動搖的,既堅固又可靠,若然一個人站在磐石上:敵人無法接近你、大水也不能漫過你、磐石存在那裏也永不會改變的,既安全且有保障。詩人也形容 神是他的山寨;當他在遇到逼迫與追害的時候,他藏在山寨裏面,等於走進 神的帳幕裏受到庇護,無人能接近,從而得到安全的保障。
詩人明白,當他生活上困苦、受到罪孽的包圍、心靈中憂傷、內疚、骨頭枯乾、身體癱軟、敵人又趁機追殺的時候,他愁苦,幾乎要死才可解決。但詩人也明白,以上種種的疾病、愁煩以及身體上的衰敗、甚至像破碎的器皿成為廢物一樣,無人記念、無人可憐、無人安慰。他明白這全都是因為他活在罪孽中,是罪孽帶給他的一切後果(九至十二節)。
詩人也受到誣陷、毀謗、羞辱,四方八面受到威脅,被人謀算,避無可避,而心裏驚恐(十三、十八節)。
詩人的遭遇像不像我們今天作為基督徒的遭遇呢?當詩人陷落以上一切的苦難的時候,他心裏明白後果多嚴重。立刻想起 神在敬畏又倚靠祂的人身上所施行的恩惠,有時見不到,但積存在那裏,時候一到,會盡然顯露在人前(十九節)。因為他在慌亂的時候,六神無主,心裏以為已被 神隔絕,誰知他向 神呼求, 神仍在垂聽(二十二節)。
詩人告誡人應當謙卑下來,凡事倚靠天父 神。“驕傲的人”是指不肯謙卑依靠 神的人。他們也屬惡人,因為偏行己路,自作主張,信奉虛無之神(二十三節)。詩人受到 神的愛所感動,無論處於甚麼情況,都將他的生死和命運, 以及前途的一切都交在 神慈愛的手中(十四和十五節)。
多麼美妙的一首求告以及感恩的詩啊!詩人相信 神在他遭難的時候必拯救而獻上感謝,並促使聖民(基督徒)一同感謝。我們有沒有感同身受呢?基督徒面對以上種種的處境的時候,應該即時謙卑,仰望主耶穌基督,才能得到立刻的拯救,脫離困境。
哥林多前書第十章第一至四節: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曉得,我們的祖宗從前都在雲下,都從海中經過,都在雲裏、海裏受洗歸了摩西;並且都吃了一樣的靈食,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
這裡所說的“受洗”是比喻的說法:以色列人經過紅海,在雲柱和火柱帶領下脫離奴役得慶更生的經驗,正像信徒受洗,出死入生,歸於基督一樣;“靈食”指從天降下的嗎哪(出埃及記第十六章),“靈水”指摩西擊打磐石所出的水(出埃及記第十七章)。猶太人傳統一直認為這塊磐石在以色列人40年的流浪中,一直在曠野跟着他們,供給水源。
我們作基督徒的,今天須知:在曠野給以色列人水喝的不是那塊磐石,而是主耶穌基督。主耶穌基督就是那磐石,是在曠野的日子中給他們(我們)“生命的糧”與“生命的水”的“靈磐石”。
兄弟姊妹們,我們應相信主耶穌基督就是我們的磐石,無論遭遇什麼困難,都不要高傲地靠著自己,自作主張,而應立刻仰望,記着主耶穌基督就是我們的拯救。不要作一個不信的人,最終進入不了迦南美地。
哥林多前書第十章第5節:但他們中間多半是 神不喜歡的人,所以在曠野倒斃。
那時的以色列人不相信 神能帶着他們進入迦南美地,後來 神責罰他們,二十歲以上的那一代,都不得進迦南。只有迦勒和約書亞兩個例外,他們因為相信,在近40年後,進入了應許之地(民數記第十四章第20至24節,28至35節;申命記第一章第34至40節)。可知以色列人及今日的基督徒因為不信之心,生命裏面得不到主耶穌基督自己美好的見證,以至骨頭枯乾,生無盼望。人以為進了教會,成為基督徒,生命就得到保障。但人若真正相信主耶穌基督的話語,你會看見自己是一個多麼醜陋無恥的罪人,正如使徒保羅說他是罪人中的罪魁一樣 。
人對基督的回應應該是認罪悔改,甘心放棄自我,接受主耶穌基督的生命,改邪歸正,不再故意犯罪,而是靠着聖靈遠離罪惡,能為主耶穌基督作一個榮 神益人的信徒。如是這樣,基督信徒哪能持續不眠不休的作姦淫,哪能繼續故意偷稅瞞稅呢?哪能對罪孽明知而故犯呢 ?
對一個真正重生的基督徒來說,主耶穌基督所喜悅的,我們喜悅;主耶穌基督所憎恨的,我們憎恨。主耶穌基督是我們惟一可投靠的力量與權能,因只有祂才能保護尋求祂的人。願基督的信徒人人都能認罪悔改、歸正,得到主耶穌基督的生命-永生。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