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圣经学习小组

Montreal Bible Study Group

Month: November 2014 (page 2 of 3)

你們若不是徒然相信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使徒行傳第十一章第十九至第26節: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難四散的門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塞浦路斯,並安提阿;他們不向別人講道,只向猶太人講。但內中有塞浦路斯和古利奈人,他們到了安提阿也向希臘人傳講主耶穌。主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這風聲傳到耶路撒冷教會人的耳中,他們就打發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為止。他到了那裏,看見 神所賜的恩就歡喜,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他又往大數去找掃羅,找著了,就帶他到安提阿去。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

在新約聖經裏面,通常稱主耶穌基督的信徒為“門徒”,“信徒”,“聖徒”或“弟兄”。在使徒行傳裏面,門徒首次被稱為“基督徒”,即“基督人”的意思,也就是“有主耶穌基督活在生命裏的人”。當時,安提阿的教外人因基督的信徒宣講主耶穌基督的復活,而信徒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與世界和他們有異,又不能算是猶太人,因此給他們取了這個半希臘、半拉丁的名字Christiani(基督徒)。後來“基督徒”變成了所有信徒的稱呼。

因信稱義是人得救的唯一方法,這真理是為了世上所有的人傳講的。今天我們要靠信心來相信的是主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我們因信 神復活的大能就可以稱義。罪因一個人:第一個亞當而進入了世界,使人與 神隔離;人現在藉著第二個亞當—主耶穌基督,可與 神復合和好。

信徒稱義的基礎是:
1,相信主耶穌基督死是作贖罪的犧牲;
2,相信主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

主耶穌基督受死為我們付出重大的贖價,祂復活使我們得以與 神和好。這是全部福音真義的縮寫 。人與 神和好不只是主觀上的感受,得到內心的平安與滿足;也是客觀上地位的轉變,人與 神有了新的關係,不再是仇敵,反能以 神為樂(羅馬書第五章第11節)。這並不是思想上的理念,而是生活上的真實行動。與 神的敵對關係結束,就棄罪歸義,人因此可以生活在 神賜予的平安中。

我們既有天國榮耀的盼望,在患難中都可以喜樂。 神與人為友,人以 神為榮為樂 。既然人與 神之間的怨仇和 神的忿怒都已經除去,人因着信,藉著主耶穌基督,生活在 神的恩典中。眼前雖有患難,仍是歡歡喜喜,因這患難能生出忍耐、老練和盼望,一種絕不會叫我們失望的真正希望,“盼望不至於羞恥”。這是每一個信徒都應該體驗經歷了 神大愛的結果(羅馬書第五章第5節)。

主耶穌基督救贖的“善工”是 神計劃賜給世人拯救之工,能使人成為新造的人(基督人),回復當日 神創造天地,祂看着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世記第一章第31節 )的狀態。人若甘願接受 神開始救贖的“善工”,祂必繼續直到完成才歇息。祂亦會保守每一個信徒,直到主再來的日子。

人有了這保證,按理任何驚嚇都不用害怕(腓立比書第一章第28節)。放眼看現今的世界,男女之間的情慾、個人的私欲,已經達到一個反對道德倫理標準的界限。在汽車展覽會上,利用幾乎沒穿衣服的女模特兒作宣傳;電視台的遊戲奬勵一台電腦給每一個願意在街上、大庭廣眾當中脫衣的人;一群婦女為反對警察給他們的忠告:不要穿得太暴露,免得使色狼們有機可乘,公開一大群上街,穿著暴露,高叫著我們喜歡作蕩婦,這是我們的自由與人權;小孩子當街辱罵、毆打他們的父母;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在網上宣傳他們淫邪的生活;網絡上買賣的欺騙;毒品的自由買賣;甚至乎有人跟別人起爭執時拿刀殺死了對方,面對警察的盤問,他說我樂於殺人。這個世界現今太多的“自由”,若然這樣是自由,我們只會相信這是“羞恥的自由”。

這是世上每天都會發生的事情,但我們作為主耶穌基督的“信徒”,請回望一下自己的教會,教會中的男女婚姻關係,是不是離離合合,一婚,再婚,二、三婚都是普遍等閒。年青男女之間的情慾問題,他們完全沒有防範甚至乎追逐這個世界的標準去行事為人;信徒在生意上偷稅,甚至乎爭奪、偷取家人的金錢;夫妻之間爭爭吵吵;教會裏兄弟姊妹之間的論斷與怨恨。我們當然明白教會裏的信徒們並不是一班比別人更好的人,也不是說教會一定是完美的。但信徒們若知道自己在主耶穌基督話語裏面所犯的過犯,干犯 神的罪,都應一一自我警醒,以去除掉這些污點。

信徒理應知道敬虔度日,因為主耶穌基督是救贖主,也是審判人的主;祂所愛的,祂也管教(希伯來書第十二章第5節)。這位不偏待人的 神拯救猶太人也救贖外邦人,不分主奴、貧富、膚色和性別。但人若接受認識祂,整個生活就會圍繞聖潔為標準,因為主耶穌基督是聖潔的 神(《使徒行傳》第二十六章第28至29節《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第1節《哥林多前書》第九章第10節)。

兄弟姊妹們,願每一位基督的信徒都能做一個得到父 神並主耶穌基督喜悅的信徒,做一個真正的“基督徒”,“有主耶穌生命的基督人”,在這個黑暗的世界能作光作鹽,榮 神益人。

你當仰望耶和華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造物主天父 神,祂的奇妙創造大工(創世記第12章),祂創造宇宙(詩篇第97篇),創造人類居住的星球(詩篇第104篇),賜予人在祂造物中的出眾地位(詩篇第8篇)。

 神不單只是創造主,也是歷史上大事的 神,也不單是掌握人類前途的 神,祂也是今天、現在管理世界的主。即使人被創造以後違背了祂的命令,由此變成了罪人,天父 神也從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個人,祂願意人人讓祂看顧。天父在創造的大工中,制服了黑暗和混亂,為一切活動劃定界限,建立起美麗的新秩序。影響人類生活和破壞世界秩序的邪惡力量,最終都不會得勢,定必在祂面前被消滅。

創造萬物的主是全人類的 神,萬物都屬祂,我們也都屬祂。祂願意隨時隨地照顧我們。祂全然也絕對配得全人類的尊敬和敬拜。我們深信,終有一天,這位既公義又慈愛的 神,會成為全人類敬拜的唯一主宰。

人類生活的重心、人的希望、信仰、工作和心靈敬拜的中心是 神,人類歷史和整個宇宙造物的中心也是環繞著 神,祂是那至高、超乎全地、遠超萬神的王。祂是人類歷史的源頭與終端。祂統禦萬有,萬有也是為祂而存在,並彰顯祂的榮耀。天地間一切都在祂的管理下運行。

這位天父至善、全智慧且全公義、全信實而又無比仁愛、憐憫,祂的知識、思想和工作的奇妙偉大,遠非人類能想像。祂絕對值得我們敬畏與信賴。

人可能會懷疑, 神既公正又全能,何以常有不幸臨到祂的子民?受苦、患難和失敗固然有人為的因素,應由人負責(詩篇第130篇),但正直人、無辜者,甚至一族一國,何以為 神所棄,在痛苦中受煎熬(詩篇第22篇)?

人的“生命”包括健康、自由、幸福、友誼、成功;而最重要的是每事有(讓) 神的同在與參與。若不是這樣,人便是活在“死”當中,不能享受到有 神參與照顧而得到的充實的生命,死便進入他裏頭。

 神是人的唯一磐石與活水。 世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尤如沙漠環繞的乾旱之地,飢與渴的陰影常常籠罩人的生活,人的渴求每天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人若將這種感受表達於對 神的盼望上, 神的恩典、福分便能滿足飢渴慕義之人的需要,就像雨水降在乾涸的土地上,成為供養人的“活水”。但若大水成災,房屋、牛羊為水沖毁,失掉一切,登上“磐石”便可以脫險。 神因此成為人生的保障。

天父 神與人立約要救贖沉淪的世人。 神“道”成肉身, 神子主耶穌基督來到世界上,卑微地出生在馬槽裏,在木匠家成長,在世不停向人說話,提醒人天父如何慈愛待人,對人的期望和管教,忍耐等待人的回應 。

 神賞善罰惡,祂的旨意一定貫徹,祂的正義一定在地上實現。主耶穌基督將“福音”也就是“好消息”帶給世人。 神子主耶穌基督是個撲撲風塵、為道不辭勞苦四处奔走的福音使者。這位偉大的傳道人在聖靈催促下,為人的救恩工作不息,在聖經的記述中我們常常看到“立刻” 、“隨即” 的字樣(馬太福音第4章第20至22節第20章第34節路加福音第18章第43節約翰福音第5章第9節 )。 祂受洗,祂被試探,祂呼召門徒,祂傳道,一直工作到祂在世生命的高峰:受難、被釘死而後復活,將天父 神交托祂救贖的工作完完全全完成在十架上(約翰福音第19章第30節)。

這位救贖主被釘十字架的過程:
1,被押解到各各他(馬可福音第15章第20至22節);
2,拒飲止痛的沒藥酒(馬可福音第15章第23節);
3,被釘在十架上(馬可福音第15章第2427節),懸掛在兩個強盜中間;
4,主耶穌說了十架上的第一句說話(路加福音第23章第34節);
5,士兵分祂的衣服(路加福音第23章第34節);
6,猶太人譏笑祂。兩個強盜也譏誚祂(馬太福音第27章第44節),但其中一個後來悔改歸信了(路加福音第23章第39至43節);
7,主耶穌基督說了十字架上第二句說話(路加福音第23章第43節);
8,說第三句話(約翰福音第19章第26至27節);
9,從正午到下午三點鐘,天昏地暗(路加福音第23章第44節);
10,主耶穌基督說了第四句說話(馬可福音第15章第34);
11,說了第五句話(約翰福音第19章第28節);
12,說第六句話(約翰福音第19章第30節);
13,說第七句話(路加福音第23章第46節);
14,主耶穌基督氣斷了,聖殿至聖所的幔子立時裂開(路加福音第23章第45節)。

主耶穌基督被埋葬後的第三天,是禮拜天,清晨,祂從死亡中復活,打開了人類歷史上無比光輝的一頁。人可以藉着祂,從此不再生活在死亡的陰影下,生命得以永存。

朋友,你與我現在是哪一个呢?是押解祂的羅馬兵丁?是分祂衣服的兵丁?是譏笑祂的猶太人?还是兩個強盜其中的一個?你願意認識、接受這位從天父 神來的唯一的個人救主嗎?你願意主耶穌基督完成父 神交托祂在你生命裏面完成的救贖大工嗎?

主耶穌基督的稱號(四十一)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續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末後的亞當
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第45至50節經上也是這樣記著說:“首先的人亞當成了有靈的活人”;末後的亞當成了叫人活的靈。但屬靈的不在先,屬血氣的在先,以後才有屬靈的。頭一個人是出於地,乃屬土;第二個人是出於天。那屬土的怎樣,凡屬土的也就怎樣;屬天的怎樣,凡屬天的也就怎樣。我們既有屬土的形狀,將來也必有屬天的形狀。

弟兄們,我告訴你們說,血肉之體不能承受神的國,必朽壞的不能承受不朽壞的。

這裏提到兩個亞當:第一個是 神造天造地以後創造的第一個人類亞當。“亞當”希伯來文原意為“紅土”,也譯作“人”,指人類,因 神用泥土造了第一個人。“造”字希伯來文通常指陶匠用泥製作器皿(创世記第二章第7節)。第二個是“末後的亞當”,是指主耶穌基督。

主耶穌基督是道成肉身,來到世人中間施行救恩的百分之百的人,祂當然也是百分之百的 神。但祂這粒種子是從天上來的,跟第一個用泥土造的亞當截然不同。亞當被造後, 神在他的鼻孔吹了一口氣,他就變成了一個“有靈的活人”,可以跟 神直接交通。

伊甸園裏面有兩棵樹特別重要,就是“分別善惡樹”和“生命樹”。分別善惡樹生長在園子當中(創世記第二章第9節第三章第3節),是一棵真樹,人吃了樹上的果子可以有道德上分辨是非的能力(列王紀上第三章第9節以賽亞書第七章第15節),但吃了一定死(創世記第二章第17節第三章第3節)。 神吩咐亞當與夏娃這棵樹上的果子不可以吃,連摸都不可以摸(17節)。

亞當、夏娃被造之時, 神賦予分別與審察的能力(第二章第16至17節第三章第6節),不用等到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才有。因此我們可以看出, 神所看重的是人對這禁制的態度( 神吩咐的話語),而非樹上的果子本身。 神給人一個自由選擇的機會,叫吃的人死的並不是果子,而是人對 神的背叛。因先祖的叛逆,罪與死亡從此就在全人類伸展。

亞當違背了 神清楚而明白的禁令,明知故犯,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第三章第6至12節羅馬書第五章第12至19節),受到了 神的懲罰。他的刑罰是:
1,靈性立刻死亡,與創造主斷絕了交通;
2,肉身會死,從此所有人成了必朽壞的。靈性和肉身的死亡從亞當延及全人類(羅馬書第五章第12至14節),無一倖免。

生命樹也在“園子當中”,聖經對這棵樹並沒有作其他解釋。創世記三章22節記載亞當被趕出伊甸園,“免得他伸手又摘樹上的果子吃,就永遠活着”,說明這棵樹十分重要,是賜生命的樹,吃了它的果子,可以延長壽命。亞當和夏娃本來可以吃這樹上的果子,顯明 神造人的本意是要人長活不死。現在,人反叛了 神,若讓人再吃,活在罪中,不生不死,則十分淒慘。

不過,感謝 神,今天因着有另外一棵“樹木”,也就是主耶穌基督被掛在上面犧牲的那個木十字架(彼得前書第二章第24節),因着信,人類就可以得到永遠的生命(啟示錄第二章第7節)。創造憐憫的 神並沒有因人含在罪中而放棄忘記人,祂還當亞當是兒子(路加福音第三章第38節)。祂反過來要計劃去救贖全人類,祂要道成肉身,做第二個亞當來救贖人類。

哥林多前書15章45節所指“末後的亞當”,就是指主耶穌基督。亦稱基督為“靈”是從基督能賜人靈性生命的能力(哥林多後書第三章第17節約翰福音第六章第63節提摩太前書第三章第16節彼得前書第三章第18節)。無論是主耶穌基督或是將來得以復活的信徒,都是先領受一個血肉而會朽壞的身體,然後得着一個靈性的永恆不變的榮耀身體。故此說:屬血氣的在先,以後才有屬靈的。

頭一個人亞當代表着全人類的天然生命本質,是“屬土的”、“屬土的形狀”,是必定會朽壞與死亡的血肉軀體。“第二個人”指主耶穌基督,是“屬天的”、“屬天的形狀”,指永恆不變的榮耀身體 ,只有主耶穌基督能將永恆而永存的生命賜給人。世人從現世進到永世,從短暫的過渡到永恆,中間隔著一個不可思議的變化;這就是主耶穌基督的再來。那是死人會復活,活人的身體會改變(帖撒羅尼迦前書第四章第13至17節)。

人類因“第一個亞當”一個人的過犯令眾人死,但  神的恩典和藉着主耶穌基督(未後第二個亞當)的恩典而賜給人的賞賜(得救)非常豐富地給予眾人。更何況 神的賞賜和亞當犯罪的結果不同。亞當一人犯罪受審判被定罪,但恩賜(救贖)却臨到亞當以後所有世代的人,使他們可以脫罪稱義。信主耶穌基督的人不但得到永遠的生命,將來且要與基督一同掌權(提摩太後書第二章第12節)。不是說人人都可稱義得生命,而是說人人都有稱義得生命的機會。救恩雖是白白賜給,但人必須首先肯認罪悔改,主動去接受主耶穌基督“第二個亞當”的生命、接受祂復活不朽壞的生命、接受祂不會行罪的生命、接受祂聖潔無瑕的生命。

世人應該明白,律法不能給人“救贖”,但可以讓人看清人無法做到律法所規定的完全,因而明白需要 神的救贖。律法讓人看見 神的聖潔標準,相形之下,罪變得更加醜陋,人也更能看見自己的過犯,渴望得到 神的救恩。因此“罪在那裏顯多,恩典就更顯多”(羅馬書第五章第10節)。律法只是在 神已定救贖的計劃中附加的東西,頒佈於摩西時代而終結於主耶穌基督。

兄弟姊妹們,我們今天去教會的信徒,我們還是活在第一個亞當的罪與死中,還是活在第二個亞當主耶穌基督的義與永生中呢?快快思想作抉擇。拖延恐怕變成太遲,因此失了救贖的機會。

主耶穌基督的稱號(四十)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續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約翰福音第十章第7至第9節 所以,耶穌又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我就是羊的門。 凡在我以先來的都是賊,是強盜;羊卻不聽他們。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吃。”

詩篇第一百篇:
普天下當向耶和華歡呼!
你們當樂意事奉耶和華,
當來向他歌唱!

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 神!
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
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場的羊。

當稱謝進入他的門;
當讚美進入他的院。
當感謝他,稱頌他的名!

因為耶和華本為善。
他的慈愛存到永遠;
他的信實直到萬代。

人的一生,每天都從不同的門進進出出:嬰兒出世,離開醫院的大門,踏進人生一個全新的階段;又從幼稚園到小學、中學以及大學的門出出進進;又進入社會的大門,家庭的門;註冊結婚與離婚的門;犯罪行惡監獄的鐵門。世人從這些門進進出出,有成功,有失敗,有喜怒,有哀樂,但無論怎樣,終點終究是早已準備好的死亡的大門。

人在世上,最終只有兩道門可以進入:其一是罪孽、私慾引領的、進入死亡的大門,是魔鬼撒旦精心預備給世人的地獄永刑的門;其二是憑着信心可以開啟的、通往永生、永恆的窄門,是天父 神通過主耶穌基督賜予世人的永福之門。世人只得這兩扇門任擇其一,絕對沒有第三個可供選擇。有人說我兩道门都不選,其實她/他已經選擇了死亡的大門。

全善全美的 神並沒有賦予人類自我妄為、任意而行、視道德如無物、律法如虛設的權利。人拒絕認識真 神,就等於選擇了第一道門。那是一道罪孽的大門,好像一個人早上起來準備上班,打開大門走出去,而罪就像候在大門口的惡魔,等着吞喫屋裏出來的人。人若行不好,就會受到罪的伏擊。人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錯誤下去,罪的黑影在人的身後越伸越長,一直伴隨到死亡。

聖經將世人的生命狀況比喻為進門。 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 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馬太福音》第七章第13至14節

通到滅亡的門是寬的,路是大的。世人以為可以自我掌控生命,喜歡想甚麼、講甚麼、做甚麼都有自由,就好像進出一扇廣闊的大門,不覺得有壓迫感。活在這個情況以下,人就會盡可能花精神與努力在這個世界上不停去經營、獵取。當暮年的時候,回頭一看,究竟得到甚麼了呢,他窮其一生切所得着的只會隨着死亡而消失殆盡。這個時候是不是才會想起衡量人生的真諦與價值呢?

而通到永恆的門是窄的,只有主耶穌基督一個人可以進入。祂與天父原為一(約翰福音第十章第30節)。主耶穌基督向世人宣佈了祂是誰。一個人若沒有親身經驗過與主耶穌基督之間的關係,心靈沒有受過真理光照,不可能了解這件事。基督用牧人與羊的比喻來說明這種關係(約翰福音第十章第1至18節),同時責備以民法利賽人,說他們是瞎眼的。他們不能認識主耶穌基督與天父 神原為一的啟示,以至於公開說祂僭妄。

約翰福音第十章第11至18節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 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趕散了羊群。 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並不顧念羊。 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 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並且我為羊捨命。 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裏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 我父愛我;因我將命捨去,好再取回來。 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

基督作“牧人”的工作有三方面:
1,作好牧人(11節),為羊捨命,叫羊得生命;
2,作大牧人(希伯來書第十三章第20節),從死裏復活,照顧保存群羊;
3,作牧長(彼得前書五章第4節),祂再來時賞賜忠心為祂牧養羊群的僕人。

主耶穌基督教訓人怎樣進入羊圈。進入羊圈有正當與不正當兩種方法。以正當的方法進羊圈,必須從門進入,而基督就是那“門”,這門通往永生,但只能憑信心開啟。凡是說還有別的方法可以得永生的,都是假的,人不應聽從他們。

世界的成功標準就是富貴满盈;主耶穌基督則對此持相反意見。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馬可福音》第八章第36節

要跟從主耶穌基督,進祂的“門”,必須放棄世間自私自利的價值標準。遵行主耶穌基督的旨意,捨己為人,才能從世界的枷鎖中解放出來。“捨己”就是要放下自己的生命、一己的雄心和利益,視之為無足輕重。唯有肯把這必朽壞的生命捨棄,並完全放進主耶穌基督復活的生命裏的,才能進入這道窄的門 ,才配得那永遠的生命。人要努力(認罪悔改、放下自我、離開罪孽 、捨棄世界)才能進去,但人從古到今給罪孽與私慾綑綁,不願釋放,最後願意進主耶穌基督這道“門”的人不會太多。

朋友,通到滅亡的門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康莊大道,通往永生的門只有主耶穌基督一位!你要進哪裡一道門呢?你作出選擇了沒有?如果你選擇的是通往死亡的寬廣大道,有沒有想過改變之前的選擇?

主耶穌基督的稱號(三十九)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凶惡 。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
直到永遠。阿們 !

續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初熟的果子
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第23節 但各人是按著自己的次序復活:初熟的果子是基督;以後,在他來的時候,是那些屬基督的。

“初熟的果子”:在以色列人收成之前,在“初熟”之物中取出一小部份獻給 神,這象徵全部屬於 神(利未記第二十三章第10至11節第17節第20節)。

這個比喻是說:主耶穌基督是復活的初熟之果,所有信徒將來跟著都會復活。主耶穌基督復活是信徒能復活的堅證。基督是道成肉身來到世上的真 神,既是如此,祂就是百分百完美的人:祂在語言與行為,以及日常生活的道德上都是完美無瑕的 。一個人接受了主耶穌基督,那住在人裏面的聖靈能叫人在生活行為中活出基督的樣式來。

基督徒應把邪情、私慾、自我放縱徹底棄絕(如姦淫、污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 、醉酒、荒宴等類),這都是人罪的種子所結的果子 。“果子”是生命自然生長的結果,聖靈的果子是信徒順從聖靈生活的自然表現,不能靠模仿做作得到。 情慾的事是肉體的活動,結果是敗壞、墮落與死亡。

信徒要明白,聖靈所結的果子是信徒在聖靈教導下生長成熟的一個整體。這整體具有生長、結果、成熟這些不可分割的特性。

對於一個律法主義者來說,他們以為只要有律法禁止,就可以管住肉體的邪情私慾,但這根本是行不通的,一個罪人的罪孽生活並不能靠着律法而去有效管轄。

一個得救的信徒因有聖靈在心中幫助、引導,他的生活和行事就在律法之上,根本用不着律法來禁止;因為一個已得救的人,是一個已將肉體和肉體的情慾全部都釘死了的人。人因為接受了主耶穌基督,裏面的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會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但信徒因着主耶穌基督與聖靈的工作都能一一做到(加拉太書第五章第18至26節)。

《馬太福音》第七章第16至21節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裏豈能摘無花果呢?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裏。所以,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

《馬太福音》第12章第33至37節你們或以為樹好,果子也好;樹壞,果子也壞;因為看果子就可以知道樹。毒蛇的種類!你們既是惡人,怎能說出好話來呢?因為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就說出來。善人從他心裏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裏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我又告訴你們,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因為要憑你的話定你為義,也要憑你的話定你有罪。

世人對罪的普遍性與及輕視感,在罪孽裏面結出壞果纍纍。人因有了罪一定滅亡,不問是死於天災地難或病痛傷亡。要解決今天個人、家庭以及世界的問題,就得先對付人的罪;罪雖不是造成這些災難的直接原因,但災難的出現,也是 神的憐憫,處處提醒世人必須悔改離罪,歸向真 神。人若不悔改,絕對難逃永死,就如不結果子的樹枝,終須斬下(路加福音第十三章第6至7節)。

人生若無高尚目標,只貪圖物質、情慾的滿足,律法便會在人裏頭發動罪惡的慾念,然後見諸行動,引向肉體和靈性的死亡,從而與 神隔絕聯係。律法不只揭露何為罪,也能激動罪。因人罪的屬性,對凡是禁止的事偏偏“想去做”也會“行動去做”(羅馬書第七章第5節),亦因此而結出一連串的壞果子,真的是果實纍纍,這些帶著死亡的果子 一路引領人進到死亡的境地(永刑、永死)。

《路加福音》第六章第43至46節因為,沒有好樹結壞果子,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凡樹木看果子,就可以認出它來。人不是從荊棘上摘無花果,也不是從蒺藜裏摘葡萄。善人從他心裏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裏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因為心裏所充滿的,口裏就說出來。

你們為甚麼稱呼我“主啊,主啊”卻不遵我的話行呢?

人生只有兩個主人:“罪”與“義”。“順從罪”或“順命義”,二者從一:豈不曉得你們獻上自己作奴僕,順從誰,就作誰的奴僕嗎?或作罪的奴僕,以至於死;或作順命的奴僕,以致成義。感謝 神!因為你們從前雖然作罪的奴僕,現今卻從心裏順服了所傳給你們道理的模範。你們既從罪裏得了釋放,就作了義的奴僕。羅馬書第六章第16至18節)。人獻上自己作“順命”或“順從”的奴僕。

“順命”就是“義”。義乃因信而得,是順服在主耶穌基督前的結果。因此信徒所順從的“順命”其實就是“義”。這也說明“罪”在本質上是對 神的不順從、叛逆與敵對。人選擇不順從 神,甘心作罪的奴僕,結果便是永刑,永死。

反之,人若“順從” 神,將肢體獻給“義”作奴僕,就能夠得着成聖的果子:得着成聖的人的證據,是他聖潔的生活,無此生活絕對不能有永生。成聖的果子就是說得到成為聖潔的收穫,而這些成聖果子所得到的結局就是永生。一個人的好壞取決於他的品格,反過來說行為可以反映品格。甚麼樣的樹結出甚麼樣的果子:焉有好樹結壞果,壞樹結好果這理由呢!

一個人若順從“罪”作奴僕,他一定着重屬肉體的飢渴,也就是說這個人並未真正相信、接受主耶穌基督,未被聖靈重生時的光景。律法是從 神而來,本質是神聖的,但一個人若還是屬肉體,他裏面的自我與內心生來叛逆,越來越遠離 神、憎恨主耶穌基督的聖潔無暇義的生命。人順從邪情私慾,罪就變成人的“買主”,而肉體的情慾把人“賣給罪”。

兄弟姊妹們,誰願意選擇順從罪,結壞果纍纍,作罪的奴僕 ,面對死亡;或順命主耶穌基督,作義的奴僕,結聖果串串,面對永生。

《羅馬書》第一章第13至17節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我屢次定意往你們那裏去,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如同在其餘的外邦人中一樣;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無論是希臘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所以情願盡我的力量,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

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因為 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至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

Older posts Newe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