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51篇

續主耶穌基督的稱號

永遠得救的根源
希伯來書第五章第九節

基督是 神道成肉身來到世上為要執行祂永恆救贖的大計劃。主耶穌基督本身是完全的,但既成為人身,仍需學習順從。主耶穌基督年幼時智慧和身量一齊增長(路加福音第二章第五十二節)。祂全然遵守天父旨意的心逐漸增長,直到能完全以  神的心意作祂自己的心意,祂甘願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這種人間的痛苦經歷使基督更能成為體恤我們的大祭司。

主耶穌基督既然“得以完全”,說明祂完全勝利通過一切考驗,從沒有失敗,因此能成為我們“得救的基礎”。“永遠”是指得救的功效。凡盼望得到永遠救贖的人,也須像主耶穌基督一樣完全遵行天父的旨意。人不問貧富、貴賤、自主、為奴,不分種族、膚色、性別,凡順從  神的都可以成為祂的子民。基督大祭司的職分是普世性的。

世人怎樣才可以得救呢?《約翰福音》第三章第十六至十八節的這幾節經文是全部福音要旨的縮寫,把人的福與禍,生與死的道路清清楚楚擺在人面前,要求全人類思考作出明智的抉擇。

  神的愛不只限於祂的選民,全球的人都包括在這愛裏。  神把唯一的愛子賜給人類,不但道成肉身來到人間,還要祂為人的罪受死在十字架上。因為有主耶穌基督,人的道路才因此不是滅亡,而是永生,因為 神定旨要救一切信祂的人。

主耶穌基督親口在《約翰福音》第十章第九節裏面說:“我就是門;凡從我進來的,必然得救,並且出入得草喫 。”《使徒行傳》第四章第十二節除祂(主耶穌基督)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着得救。

聖經清楚告訴世人:只有、惟獨靠着主耶穌基督,人類才可以得到身、心、靈的赦宥,得救贖和完全,除基督以外別無他法(宗教)。

《使徒行傳》第十一章第十三至十六節: 那人就告訴我們,他如何看見一位天使站在他屋裏,說:“你打發人往約帕去,請那稱呼彼得的西門來, 他有話告訴你,可以叫你和你的全家得救。”我一開講,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正像當初降在我們身上一樣。 我就想起主的話說:“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你們要受聖靈的洗。”

第十六章第三十至三十一節:又領他們出來,說:“二位先生!我當怎樣行才可以得救?”他們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

希伯來書第十一章第七節:挪亞因着信,既蒙 神指示他未見的事,動了敬畏的心,預備了一隻方舟,使他“全家得救”;因此就定了那世代的罪,自己也承受了那從信而來的 義;

彼得前書第三章第二十節:就是那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 神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當時進入方舟,藉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個人;挪亞的見證記載於《創世記》第六章第九節第九章第二十九節裏,要人相信乾地會為洪水所淹沒,挪亞憑對  神話語的相信,冒世人的譏笑建造方舟,的確是偉大信心的明證。洪水來後, 神的話語得到證實,因應挪亞的信心,讓“全家得救”。不信的世人受到滅亡的刑罰。挪亞因信進入義人的行列。

《彼得前書》第三章第二十一節:這水所表明的洗禮,現在藉着耶穌基督復活,也拯救你們;這洗禮本不在乎除掉肉體的污穢,只求在  神面前有無虧的良心 。信徒受洗是表明與主耶穌基督同死、同埋、同復活(羅馬書第六章第一至三節)。但洗禮不能救人,拯救人的是主耶穌基督受苦、受死和復活的救贖工作(羅馬書第四章第二十五節)。

人聽了主耶穌基督的福音以後,得到基督愛的感動,信心產生。基督的話語就如一面鏡子,人看到鏡中的自己多麼的醜陋,罪孽深重。當人願意認罪懺悔,聖靈降臨到人心裏面,賜給人力量,幫助世人離罪孽、潔淨心靈,“改邪歸正”。(《使徒行傳》第十五章第七第八第九節

《使徒行傳》第二章第二十一節到那時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人若求告主耶穌基督的名字,就必定能夠得着祂的救恩從今生到永恆。我們今天已經得着了救恩,而這救恩正是我們全心全意盼望所得來的。基督徒的盼望與人的希望不同,是能憑信心抓住那所不(未)見的。人得救靠信心,盼望隨得救而來。但信徒們今天應該驚醒,以色列民族人數雖多,可是得救的人寥寥無幾。聖經稱這小數人為“餘數”、“餘種”、“餘民”或“遺民”。他們才是“真正的”(得救)以色列民。救恩的  神在普世施行的救恩是有選擇性的(世人自己的抉擇接受或拒絕主耶穌基督),從古到今只有少數猶太人和非猶太人(外邦人)能得着。

《馬太福音》第二十四章第十三節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兄弟姊妹們,當我們進教會的時候,真正心術要正。

《路加福音》第八章第十一至十二節這比喻乃是這樣:種子就是神的道。 那些在路旁的,就是人聽了道,隨後魔鬼來,從他們心裏把道奪去,恐怕他們信了得救。

阻礙人接受福音的主要因素是魔鬼、今生的憂慮、試煉和錢財。撒種的比喻解答了何以接受福音的人如此少。這些人拒絕 神的道,也為 神所棄絕。人在這世上實在被太多東西牢牢抓緊,誘惑我們,但人若要得救恩,接受永生,一定要依靠、相信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以及祂大能的話語,才可以完全勝過世上一切的誘惑和魔鬼的試探。

《馬可福音》第五章第九節耶穌問他說:“你名叫甚麼?”回答說:“我名叫‘群’,因為我們多的緣故”; “羣"在亞蘭文有成隊士兵之意。污鬼不肯說名字,只說是鬼羣。“羣”字希臘文為legion,指羅馬軍團,一軍團有六千士兵。可知此人身上污鬼(罪孽、邪淫、私慾)數目之多。然而對抗主耶穌基督的力量雖大,但祂一句命令,就能從那人身上把羣鬼趕出,說明祂所握的為全能 神的權柄。

今天無論是猶太人或是非猶太人(外邦人),只要承認是屬主耶穌基督的,一樣可以得救。(参考《羅馬書》第十章第一節第九至十三節《馬可福音》第十六章第十六節《哥林多前書》第一章第十八節

福音信息的中心是基督的十字架。這信息對走在敗亡之途和走在永生的道路上的人,有完全相反的效果。相信福音的人因主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和祂的死而復活所完成的救贖之功,可以得到永遠的生命。福音在信的人是個人與世界唯一的希望;自以為聰明的人,以福音的信息為愚笨,為無能而拒絕了得救的途徑,自然要面對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