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啊,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
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
求你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
並潔除我的罪!
因為,我知道我的過犯;
我的罪常在我面前。
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
在你眼前行了這惡,
以致你責備我的時候顯為公義,
判斷我的時候顯為清正。
我是在罪孽裏生的,
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
你所喜愛的是內裏誠實;
你在我隱密處,必使我得智慧。
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乾淨;
求你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
求你使我得聽歡喜快樂的聲音,
使你所壓傷的骨頭可以踴躍。
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
塗抹我一切的罪孽。
神啊,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
使我裏面重新有正直的靈。
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你的面;
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
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樂,
賜我樂意的靈扶持我,
我就把你的道指教有過犯的人,
罪人必歸順你。
神啊,你是拯救我的 神;
求你救我脫離流人血的罪!
我的舌頭就高聲歌唱你的公義。
主啊,求你使我嘴脣張開,
我的口便傳揚讚美你的話!
你本不喜愛祭物,若喜愛,我就獻上;
燔祭,你也不喜悅。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
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求你隨你的美意善待錫安,
建造耶路撒冷的城牆。
那時,你必喜愛公義的祭
和燔祭並全牲的燔祭;
那時,人必將公牛獻在你壇上。
(詩篇第五十一篇-大衛的詩)
那鴻書
尼尼微是挪亞的曾孫寧錄所建,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一直到主前612年消失。
創世記第十章第八至十二節: 古實又生寧錄,他為世上英雄之首。他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所以俗語說:“像寧錄在耶和華面前是個英勇的獵戶。” 他國的起頭是巴別、以力、亞甲、甲尼,都在示拿地。他從那地出來往亞述去,建造尼尼微、利河伯、迦拉, 和尼尼微、迦拉中間的利鮮,這就是那大城。
此城建於中東底格里斯河畔,其遺址與今伊拉克的摩蘇爾城隔河遙遙相對,在歷史上曾為亞述帝國的首都。亞述曾一度稱霸地中海世界,與另一古國巴比倫爭霸世界。亞述好戰,而巴比倫則較重視文化。亞述在巴比倫以北,氣候寒冷,地勢多山,一直致力於尋求溫暖地帶和不凍港口。在主前1100年,其影響力已隨亞述大軍越過幼發拉底河而至地中海,並在主前十世紀向北、向東擴展,征服了氣候溫暖的巴比倫。撤縵以色五世為王時,亞述勢力侵入巴勒斯坦,圍攻撒瑪利亞城;主前722年,北國首都淪陷,居民被擄。
從亞伯拉罕到大衞時代,巴比倫國勢遠比亞述強大;但自大衞以迄希西家和瑪拿西作猶大王時,亞述在尼尼微諸王的經營下,國力遠超巴比倫;但到約西亞王和先知耶利米、以西結、哈巴谷及但以理時期,巴比倫復起,稱雄於世,並於主前612年攻陷、奪取尼尼微,亞述帝國滅亡。
尼尼微在滅亡前的百餘年前聽到先知約拿奉 神所傳信息後,曾因悔改而未受 神懲罰(見《約拿書》),可惜這種悔改如瞬息煙雲,不久便故態復萌,兇殘、壓迫,無惡不作如故,惡貫滿盈,是受 神刑罰的時候了。
尼尼微的淪亡是 神公義的刑罰,懲治它圖謀邪惡、殘忍無道、壓迫世上弱國 、 欺凌以色列等等罪行。
那鴻書第一章第十一節:
有一人從你那裏出來,
圖謀邪惡,設惡計攻擊耶和華。
(“有一人”是指猶大王希西家在位第十四年,率大軍進侵猶大的亞述王西拿基立-參見以賽亞書第十章第五節 )
那鴻書第二章第一節:
尼尼微啊,那打碎邦國的上來攻擊你。
你要看守保障,謹防道路,
使腰強壯,大大勉力。
第三章第一至七節描述亞述人的殘暴:
禍哉!這流人血的城,
充滿謊詐和強暴-
搶奪的事總不止息。
鞭聲響亮,車輪轟轟,
馬匹踢跳,車輛奔騰,
馬兵爭先,刀劍發光,
槍矛閃爍,被殺的甚多,
屍首成了大堆,
屍骸無數,人碰著而跌倒,
都因那美貌的妓女多有淫行,
慣行邪術,藉淫行誘惑列國,
用邪術誘惑多族。
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與你為敵;
我必揭起你的衣襟,蒙在你臉上,
使列國看見你的赤體,
使列邦觀看你的醜陋。
我必將可憎污穢之物拋在你身上,
辱沒你,為眾目所觀。
凡看見你的,都必逃跑離開你,
說:尼尼微荒涼了!有誰為你悲傷呢?
我何處尋得安慰你的人呢?
先知那鴻形容為“流人血的城”,被俘到亞述的他國之民在此為奴為婢,或遭慘殺,甚至遭剝皮。“屍首成了大堆”:有一位亞述王曾自誇殺人無數,把抗命不降的百姓殺盡,人頭堆在城門口如山般。
那鴻書第一章第十二至十三節 :
耶和華如此說:
尼尼微雖然勢力充足,人數繁多,
也被剪除,歸於無有。
猶大啊,我雖然使你受苦,
卻不再使你受苦。
現在我必從你頸項上折斷他的軛,
扭開他的繩索。
亞述的滅亡也給了當時受害的民族重睹天日的希望,增加了人民對 神施行公義、正義必可伸張的信心。
先知那鴻讚美偉大的 神是接受、認識、信靠祂的人患難中的保障與安慰;祂絶不輕易發怒,但也決不以有罪的為無罪。
那鴻書第二章第八節:
尼尼微自古以來充滿人民,
如同聚水的池子;
現在居民卻都逃跑。
雖有人呼喊說:站住!站住!
卻無人回顧。
這位公義全能的 神啓示先知,尼尼微將因其惡行而被 神完全毀滅。
那鴻書第三章第十五節:
在那裏,火必燒滅你;
刀必殺戮你,
吞滅你如同蝻子。
任你加增人數多如蝻子,
多如蝗蟲吧!
“忌邪”: 神為獨一真 神,祂全然聖潔公義,絕不能容許人敬拜“他神”。世人須專一侍奉祂。
出埃及記第二十章第五節: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為我耶和華-你的 神是忌邪的 神。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在那鴻書第一章第二節中連用了三次“施報”:說明 神是公義的、賞罰分明的:必按人的罪報應各人。“忿怒”是審判的開始,但 神乃是憐憫、慈愛的 神,祂絕不輕易發怒,祂願意等待每一個罪人從罪孽、罪惡中回頭,回歸到祂恩典的懷抱裏。
那鴻書第一章第二節:
耶和華是忌邪施報的 神。
耶和華施報大有忿怒;
向他的敵人施報,
向他的仇敵懷怒。
尼尼微城外有護城河,闊200餘公尺,城牆本身有內外兩重,外城長達50 公里,內城長13 公里,有城樓15座,當時在亞述人心目中有若金城湯匙、固若金湯。亞述人在河道上安設水閘控制水源,便於防衛。亞述兵強馬壯,有恃無恐,跟後來兵敗如山倒的情形實在是對照鮮明。
按照人的標準,亞述國簡直如精鋼般堅固,無敵於天下,所以當時尼尼微人心高氣傲。 而 神為亞述帝國的邪惡表示要懲罰與羞辱他,沒有人會為尼尼微的覆亡難過。而尼尼微人會像“喝醉”了:喝了 神忿怒的杯,要找地方躲避 神的刑罰(埋藏)
那鴻書第三章第十一節:
你也必喝醉,必被埋藏,
並因仇敵的緣故尋求避難所。
而 神的刑罰來到時,雖則這城堅固無比,固若金湯,但敵人來攻時尤如搖撼果子已熟的樹,果子紛紛落下,唾手可得。亞述人軟弱如婦女無抵抗能力。城門的橫閂被焚,敵人可以長驅直入,直搗心臟。先知那鴻笑言尼尼微的人,無論如何準備都大刧難逃,只能等待全能公義的 神對罪孽、罪惡的懲罰到來。
人手的工作怎可抗拒 神的大能的手。第三章第十八至十九節預言尼尼微的徹底消失:
亞述王啊,你的牧人睡覺;
你的貴冑安歇;
你的人民散在山間,無人招聚。
你的損傷無法醫治;
你的傷痕極其重大。
凡聽你信息的必都因此向你拍掌。
你所行的惡誰沒有時常遭遇呢?
尼尼微被毀後,從未重建,長埋黃土之下。亞述人的邪惡、兇狠加上趾高氣揚,當日大家身受其害,聽到它倒下的消息,萬人鼓掌!
從這裏我們應該學習以埃及古都底比斯的淪亡和亞述的尼尼微的傾覆為鑒例,我們應慨嘆人類何以不能從沈痛的歷史中學到教訓,知道宇宙的主宰耶和華真 神雖不輕易發怒,但決不放過殘忍無道、留人血的城市與人。
那鴻書第三章八至十節:
你豈比挪亞們強呢?
挪亞們坐落在眾河之間,周圍有水;
海作她的濠溝,
又作她的城牆。
古實和埃及是她無窮的力量;
弗人和路比族是她的幫手。
但她被遷移,被擄去;
她的嬰孩在各市口上也被摔死。
人為她的尊貴人拈鬮;
她所有的大人都被鍊子鎖著。
(底比斯又名挪亞們)
因祂是完全公義的 神。當然這裏不單只對一個國家。我們作為世人、作為罪人、更加作為基督徒,我們會不會同樣犯上 神所憎恨的罪?在家庭中,社會上,國家裏面,有沒有做好一個安分守己、榮神益人的基督信徒?從那鴻書裏面我們應清楚明白, 神不但絕不當有罪為無罪,祂更加不會不保守、祝福忠心於祂、敬畏祂、信靠祂的子民,從創世遠古直到永恆。
約翰福音第三章第十六至十八節: 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因為 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 神獨生子的名。
阿門!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