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致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
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第23 篇)
我們緊接前篇聖經的基本要素(八):教會(續三),繼續講關於教會的真理。
15, 神的靈宮與住在裏面 神的子民
彼得前書第二章第五節及第九至十二節: 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藉著耶穌基督奉獻 神所悅納的靈祭。
…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你們從前算不得子民,
現在卻作了 神的子民;
從前未曾蒙憐恤,
現在卻蒙了憐恤。
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鑒察的日子歸榮耀給 神。
舊約記載以色列民要通過祭司來間接與 神交通。新約時代,每一個信主耶穌基督並與他聯合的人,都成為祭司。
希伯來來書第二章第十七節 : 所以,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為要在 神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
彼得前書第二章第九節: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啓示錄第一章第六節: 又使我們成為國民,作他父 神的祭司。但願榮耀、權能歸給他,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基督徒因為有主耶穌基督這位唯一的永遠大祭司的救贖,不必藉著其他媒介,就可以直接達到 神的面前。
提摩太前書第二章第五節: 因為只有一位 神,在 神和人中間,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
這相當於基督信徒們有甚麼祈求與禱告的時候,我們只要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字,父 神就會直接收納我們的祈求與禱告,作為 神的兒女我們會安靜等待祂的答覆。新約沒有把教會的聖職人員當作祭司階層,他們和眾信徒一樣,都是新約祭司總職事中的一份子。這是信主耶穌基督的人的大福氣,是 神計劃對信徒的特別權利,就像亞倫的後裔世襲為祭司一樣。
希伯來書第五章第一節 : 凡從人間挑選的大祭司,是奉派替人辦理屬 神的事,為要獻上禮物和贖罪祭。
但信徒怎樣作祭司呢?
1,要作 神聖潔的子民,要有 神和大祭司主耶穌基督那樣的聖潔。
彼得前書第一章第十五節: 那召你們的既是聖潔,你們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聖潔。
希伯來書第七章第二十六節 : 像這樣聖潔、無邪惡、無玷污、遠離罪人、高過諸天的大祭司,原是與我們合宜的。
希伯來書第十章第十節 : 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他的身體,就得以成聖。
2,要獻上自己的“身體”當作活祭、
羅馬書第十二章第一節 : 所以,弟兄們,我以 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 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腓立比書第二章第十七節: 我以你們的信心為供獻的祭物,我若被澆奠在其上,也是喜樂,並且與你們眾人一同喜樂。
提摩太後書第四章第六節: 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
雅各書第一章第二十七節: 在 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約翰一書第三章第十六節: 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
獻上讚美、
希伯來書第十三章第十五節: 我們應當靠著耶穌,常常以頌讚為祭獻給 神,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
財物、
羅馬書第十二章第十三節: 聖徒缺乏,要幫補;客,要一味地款待。
加拉太書第六章第六和第十節 : 在道理上受教的,當把一切需用的供給施教的人。 … 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
和善行;
希伯來書第十三章第十六節: 只是不可忘記行善和捐輸的事,因為這樣的祭是 神所喜悅的。
3,要為人代求
歌羅西書第四章第十二節: 有你們那裏的人,作基督耶穌僕人的以巴弗問你們安。他在禱告之間,常為你們竭力地祈求,願你們在 神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穩。
提摩太前書第二章第一節: 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
4,要作家庭的祭司,把家人和鄰舍引領到 神面前。舊約時代未設立祭司制度時,家長就是每個家庭裏的祭司。
創世記第八章第二十節 : 挪亞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拿各類潔淨的牲畜、飛鳥獻在壇上為燔祭。
創世記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五節 : 以撒就在那裏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並且支搭帳棚;他的僕人便在那裏挖了一口井。
創世記第三十一章第五十四節 : 又在山上獻祭,請眾弟兄來吃飯。他們吃了飯,便在山上住宿。
以色列民在舊約時代為 神的“選民”,基督信徒在新約時代也是 神“揀選”的子民。“君尊的祭司”和“聖潔的國度”:以色列民是分別為聖歸給 神的國民,新約基督信徒也是分別出來歸給 神的聖潔的子民。他們來自多國、多民、多族,現在都成為 神國度中的人。外邦人原在 神憐恤之外,現在接受了主耶穌基督,進入了教會,也就成了 神的子女。
基督信徒在 神聖潔的國度中須作聖潔的子民,但信徒們今天既是生活在這黑暗邪淫的世上,周圍都是不信的人,怎樣才能活出“出汚泥而不染”的生命呢?
在彼得前書第二章第十一節至第三章第十二節裏面,彼得提出了一連串生活上的守則,教導信徒不能只是消極地不沾染世俗,而是須積極勸善,勸勉人歸主,靠着主耶穌基督仁愛的生命影響世人。基督信徒在這個世界上只是“客旅”和“寄居的”,換一句話,他們(我們)的真正家鄉不在這個地球上,所以不可落入世間的風尚習慣中。然而肉體是軟弱的,心靈與身體都易為罪所染。信徒雖已重生,仍會遇到世上諸般的引誘,必須恆常努力祈禱求主加添力量去克服,以從世人中分別出來 。
彼得前書第一章第三和二十三節: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 … 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 神活潑常存的道。
羅馬書第八章第一至十四節: 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穌裏的就不定罪了。因為賜生命聖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裏釋放了我,使我脫離罪和死的律了。律法既因肉體軟弱,有所不能行的, 神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作了贖罪祭,在肉體中定了罪案, 使律法的義成就在我們這不隨從肉體、只隨從聖靈的人身上。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體貼肉體的,就是死;體貼聖靈的,乃是生命、平安。原來體貼肉體的,就是與 神為仇;因為不服 神的律法,也是不能服,而且屬肉體的人不能得 神的喜歡。如果 神的靈住在你們心裏,你們就不屬肉體,乃屬聖靈了。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基督若在你們心裏,身體就因罪而死,心靈卻因義而活。然而,叫耶穌從死裏復活者的靈若住在你們心裏,那叫基督耶穌從死裏復活的,也必藉著住在你們心裏的聖靈,使你們必死的身體又活過來。
弟兄們,這樣看來,我們並不是欠肉體的債去順從肉體活著。你們若順從肉體活著,必要死;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因為凡被 神的靈引導的,都是 神的兒子。
加拉太書第五章第十六至二十五節: 我說,你們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因為情慾和聖靈相爭,聖靈和情慾相爭,這兩個是彼此相敵,使你們不能做所願意做的。但你們若被聖靈引導,就不在律法以下。情慾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姦淫、污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黨、紛爭、異端、嫉妒、醉酒、荒宴等類。我從前告訴你們,現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事的人必不能承受 神的國。
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 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 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體連肉體的邪情私慾同釘在十字架上了。 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
主耶穌基督信徒的生活須端正,並且不信的人應能看出他們的好行為來,與時下一般人的標準不一樣。在使徒行傳中(當然,同樣今天在基督信徒生命中),當時的人不了解基督信仰和基督信徒生活的方式,因而毁謗他們。
使徒行傳第十六章第十六節 : 後來,我們往那禱告的地方去。有一個使女迎著面來,她被巫鬼所附,用法術,叫她主人們大得財利。
使徒行傳第十九章第二十三節: 那時,因為這道起的擾亂不小。
遇到這種情況,不須退避,也不須用言語來辯護,而是用主耶穌基督的慈愛,憐憫做於對方有益的事,叫他們能目睹一切,將榮耀歸與 神。
馬太福音第五章第十六節 :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信徒的好行為可以讓更加多的人動心歸主耶穌基督。 基督徒的生活應該是一種活在聖靈裏的新生活。在聖靈裏的新生活是一種新秩序。聖靈賜新生命的能力把人從罪和死亡的舊秩序中完全釋放出來,並脫離罪和死的律。聖靈引導人順服 神、實踐律法以成義的意願和力量,可以活在 神的喜悅中,得享生命與平安。人若順乎肉體的罪行而行,必然與 神為敵,終至死亡。
但信徒要省察當中有“絆跌”的。
彼得前書第二章第八節: 又說:作了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他們既不順從,就在道理上絆跌;他們這樣絆跌也是預定的。
神預見人會不信,縱然是在教會中的人,這些不信的人預定要墮落和喪失;不信、不接受主耶穌基督、 神憐憫救贖計劃的人命運是永遠的滅亡;仁愛的 神預備了罪人惟一一個得救的方法。
使徒行傳第四章第十二節: 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若是人拒絕接受,不順從 神的計劃、旨意,因此被算為絆跌的人。世人對主耶穌基督只有兩個作法:當作寶貴的或作絆腳石的,沒有中間的道路,希望世人深思熟慮,認真思考這個生(永生)死(永刑)的人生終極點!
在以賽亞書第八章第十四節中: 他必作為聖所,卻向以色列兩家作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向耶路撒冷的居民作為圈套和網羅。
神應允保守、護佑每一個接受,信靠祂的人。但一定阻止不依靠 神旨意的人-猶如當時以色列的南、北兩國,成為他們的絆腳石,使所謀的不得成就。這話是指着主耶穌基督而說的,主是我們生命的房角石、活石、活命之水的泉源、盼望的起點、永恆的終點;但是,也可以是高傲、不信,拒絕者的絆腳石,希慎重抉擇這或生或死、或平安或憂鬱的人生一大問題!
續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