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啊,我要求告你!
我的磐石啊,不要向我緘默!
倘若你向我閉口,
我就如將死的人一樣。
我呼求你,向你至聖所舉手的時候,
求你垂聽我懇求的聲音!
不要把我和惡人並作孽的一同除掉;
他們與鄰舍說和平話,心裏卻是奸惡。
願你按著他們所做的,
並他們所行的惡事待他們。
願你照著他們手所做的待他們,
將他們所應得的報應加給他們。
他們既然不留心耶和華所行的和他手所做的,
他就必毀壞他們,不建立他們。
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
因為他聽了我懇求的聲音。
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
我心裏倚靠他就得幫助。
所以我心中歡樂,
我必用詩歌頌讚他。
耶和華是他百姓的力量,
又是他受膏者得救的保障。
求你拯救你的百姓,賜福給你的產業,
牧養他們,扶持他們,直到永遠。
(詩篇第28篇-大衞的詩)
這是一篇個人的求告詩。大衞求 神拯救,並責備惡人。“磐石”是對 神地位信靠的稱呼,象徵力量和權能,“堅固”而可靠,永遠不改變,亦無人能動搖祂的“堅實”。舉手是敬拜者禱告的姿勢,可以跪下或站立,雙手向天或聖殿舉起。在這裏,大衞並非要求 神報復惡人,但盼望正義伸張、人與人能互相信任,亦讓人能看清楚自己的罪孽及敗壞,要人明瞭,人手所做的,凡不為所 神喜悅的,都必然毀壞。希望人人有一天都能同心合意敬拜惟一真 神。“產業”指 神的子民,詩人求 神賜福給一切信祂、屬祂的人。“牧養他們”也作“他們的牧人”。大衞明白,只要他(任何人)真心呼求 神的幫助,父 神一定應允。及後我們應當歡喜快樂、歌頌稱讚我們的救主。
我們接著前篇,繼續講教會的定義。
12, 神的以色列民
加拉太書第六章第十六節: 凡照此理而行的,願平安、憐憫加給他們,和 神的以色列民。
在《詩篇》第125篇最後,詩人“願平安歸與以色列!”而在加拉太書裏面就“願平安憐憫”加給他們和 神的以色列民!這是新舊約的互相呼應,也是主耶穌基督對每一個信祂的信徒的應允。人若能口裏承認主耶穌基督,心裏信服主耶穌基督,事無輕重靠聖靈而行,就能遵循父 神的旨意,行出 神所喜悅的。一切按此理而行的人,都能得着 神的應允,“平安和憐憫”大大加給每一個人,當然包括忠於 神的新以色列民(全體基督徒)。
13,不能震動的國
希伯來書第十二章第二十八節: 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 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 神。
“不能震動的國”是基督徒屬靈的國度(不能動搖的意思),這屬天的國度,世人都應當渴慕進入,如施洗約翰傳道時所講:“天國近了,你們(人人)應當悔改。”這個“不能震動的國”是今日 神在地上統治的國度(在屬靈的基督徒生命中),主耶穌基督來到世上後已經開始;而基督要再回來時則完全實現。如要進入這一個完美無暇的國度,我們今天在世的時候一定要重生,捨棄老我,認罪悔改,離罪孽(自我)歸公義(主耶穌基督);放手我們一切“我”想要的,求 神賜給我們“祂”想我們得到的。
主耶穌基督的信徒既要承受這個國度,便應如此行:
1,感恩。永不變動的既然得到,自當時刻心存感謝,不可為今世的苦難、遭遇,而怨天尤人;
2,事奉 神。按照 神所喜悅、聖靈帶領的虔誠事工;
3,敬畏 神。基督徒今天雖處於恩典時代,但慈愛的 神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全然公義的,祂絕不容許祂的子民明知故犯。祂是烈火,象徵 神的聖潔與威嚴,衪要用烈火燒盡一切不潔的垃圾(罪),人可想像被烈火焚燒時的痛楚。
申命記第四章第二十四節: 因為耶和華-你的 神乃是烈火,是忌邪的 神。
信徒應謹記,如今已進入主耶穌基督的恩典裏,不可故意犯罪,要心存敬畏,不要踐踏 神的仁慈憐愛。若然偏行己意,定要承受大大的苦楚。
14, 神愛子的國
歌羅西書第1章第13節:他救了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把我們遷到他愛子的國裏;
在消極方面,父 神拯救我們脫離邪惡力量的權勢,不再受撒但的轄制;在積極方面,父 神把我們遷徙到主耶穌基督的愛中,與祂的子民在教會中共度光明生活,互相關懷,彼此扶持,一同服務人羣。
保羅寫這篇書信的那個時候,有一個叫做諾斯底主義的教義進入了新建的歌羅西教會中。這一派的假教師教導遁世哲學、禁慾主義等。他們也主張,人只要“受洗”,“復活”進入新生命,就立刻可以不朽,進入主耶穌基督永恆的國度。正如今天很多教會中人錯誤認為的那樣,只是信,就得救,生活、生命不需要更新(重生)。
歌羅西書2章4節:我說這話,免得有人用花言巧語迷惑你們。
保羅指出,人在脱離罪惡與進入教會新生活之間,有一個“救贖”的過程存在。人若沒有 神的赦罪的恩典,絕對不能得到救贖。保羅用“遷”來強調這過程。救贖是由 神的兒子主耶穌基督付出生命的代價來完成的。
歌羅西書1章14節: 我們在愛子裏得蒙救贖,罪過得以赦免。
人的得救建立在抉擇相信,靠賴主恩,認罪悔改,願過聖潔生活,才能得到那存在天上的盼望,到達 神恩典救贖的懷抱中。
續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