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
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第二十三篇-大衛的詩)

前面幾篇經文,我們談了聖經基本要素中的聖靈。今天我們接著談聖經基本要素中的教會。

八、教會

五旬節時,聖靈降臨,使信徒們有能力傳講福音,呼喚罪人可以悔改信主,“教會”此時開始宣告建立。“教會”一詞在聖經中的意思是指“一班‘從世界’被召出來‘歸向 神’-主耶穌基督的人”。此詞適用於過去、現在和將來那些因信主耶穌基督而得救的人。

哥林多前書第12章第28節: 神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人的,治理事的,說方言的。

以弗所書第1章第22節: 又將萬有服在他的腳下,使他為教會作萬有之首。

“教會”又用來指在某一地方聚集敬拜 神、讚美 神、領受主耶穌基督話語的信徒又或分散的會眾。

加拉太書第6章第16節: 凡照此理而行的,願平安、憐憫加給他們,和 神的以色列民。

彼得前書第2章第9節: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 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一)、教會的元首

主耶穌基督是教會的元首,教會與主耶穌基督息息相關。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是這種特別關係的最高表達。有時“基督的身體”指包括頭的整個“身體”。

哥林多前書第12章第12至21節: 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我們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身子原不是一個肢體,乃是許多肢體。設若腳說:我不是手,所以不屬乎身子;他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設若耳說:我不是眼,所以不屬乎身子;他也不能因此就不屬乎身子。若全身是眼,從哪裏聽聲呢?若全身是耳,從哪裏聞味呢?但如今, 神隨自己的意思把肢體俱各安排在身上了。若都是一個肢體,身子在哪裏呢?但如今肢體是多的,身子卻是一個。眼不能對手說:我用不著你;頭也不能對腳說:我用不著你。

有時單單指頭以下的“身軀”,
以弗所書第1章第22至23節: 又將萬有服在他的腳下,使他為教會作萬有之首。教會是他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

以弗所書第4章第15至16節: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甚至有時教會也被稱為“基督”。
哥林多前書第12章第12節: 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而且肢體雖多,仍是一個身子;基督也是這樣。

主耶穌基督作為教會的元首,主要有兩方面的工作:
第一,祂是教會的管治者;
第二,祂是教會生命的源頭。

作為教會的管治者,主耶穌基督有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祂是教會的建造者,教會是獨一屬於祂自己的。

馬太福音第16章第18節: 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他。

2,主耶穌基督為教會的敬拜而設立聖餐。
馬太福音第28章第19節: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

馬太福音第26章第26至29節: 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又拿起杯來,祝謝了,遞給他們,說:“你們都喝這個;因為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裏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

哥林多前書第11章第20至34節: 你們聚會的時候,算不得吃主的晚餐;因為吃的時候,各人先吃自己的飯,甚至這個飢餓,那個酒醉。你們要吃喝,難道沒有家嗎?還是藐視 神的教會,叫那沒有的羞愧呢?我向你們可怎麼說呢?可因此稱讚你們嗎?我不稱讚!

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

所以,無論何人,不按理吃主的餅,喝主的杯,就是干犯主的身、主的血了。人應當自己省察,然後吃這餅、喝這杯。因為人吃喝,若不分辨是主的身體,就是吃喝自己的罪了。因此,在你們中間有好些軟弱的與患病的,死的也不少。我們若是先分辨自己,就不至於受審。我們受審的時候,乃是被主懲治,免得我們和世人一同定罪。所以我弟兄們,你們聚會吃的時候,要彼此等待。若有人飢餓,可以在家裏先吃,免得你們聚會,自己取罪。其餘的事,我來的時候再安排。

3,主耶穌基督設立教會的憲章和教會的領袖。

約翰福音第18章第36至38節: 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彼拉多就對他說:“這樣,你是王嗎?”耶穌回答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彼拉多說:“真理是什麼呢?”說了這話,又出來到猶太人那裏,對他們說:“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來。”

教會不是以勢力去治理;

馬太福音第18章第15至20節: 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他若不聽,你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要憑兩三個人的口作見證,句句都可定準。若是不聽他們,就告訴教會;若是不聽教會,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

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哪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以弗所書第4章第11節: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

4,主耶穌基督不但在世上的時候為教會確立法則和領袖,也是現在活着在教會中的主管者,在教會中通過牧者和信徒,來施行治理教會的權柄。

哥林多前書第5章第4節: 就是你們聚會的時候,我的心也同在。奉我們主耶穌的名,並用我們主耶穌的權能,

啟示錄第1章第17至18節: 我一看見,就仆倒在他腳前,像死了一樣。他用右手按著我,說:“不要懼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過,現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遠遠;並且拿著死亡和陰間的鑰匙。”

基督的治理,往往也是透過聖靈清楚的帶領和引導。

使徒行傳第1章第8節: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使徒行傳第13章第2節: 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做我召他們所做的工。”

使徒行傳第15章第28節: 因為聖靈和我們定意不將別的重擔放在你們身上;惟有幾件事是不可少的,

使徒行傳第20章第28節: 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 神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

哥林多前書第12章第8節: 這人蒙聖靈賜他智慧的言語,那人也蒙這位聖靈賜他知識的言語。

腓立比書第3章第3節: 因為真受割禮的,乃是我們這以 神的靈敬拜、在基督耶穌裏誇口、不靠著肉體的。

以弗所書第6章第18節: 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警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

作為教會生命的源頭,主耶穌基督連結起教會的力量,

歌羅西書第2章第19節: 不持定元首。全身既然靠著他,筋節得以相助聯絡,就因神 大得長進。

又成為教會力量的供應者與保護者,尤如枝子和樹一樣,保持密切不可分割的關係。

約翰福音第15章第5節: 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做什麼。

此即明言教會獨一要活在主耶穌基督的裏面,為基督榮耀的工作而工作。

(二)、教會中事奉的職分
主耶穌基督選立十二使徒,為了準備教會開始以後,起來能承擔起領導的責任。教會在耶路撒冷建立以後,初時似乎大小事情都由使徒們處理。後來冗務過多,他們才選出七位執事來協助照料教會中有關飯食的事。

使徒行傳第6章第1至7節: 那時,門徒增多,有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十二使徒叫眾門徒來,對他們說:“我們撇下 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大眾都喜悅這話,就揀選了司提反,乃是大有信心、聖靈充滿的人,又揀選腓利、伯羅哥羅、尼迦挪、提門、巴米拿,並進猶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叫他們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禱告了,就按手在他們頭上。

神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的甚多,也有許多祭司信從了這道。

到後來雅各被殺的時候( 那時,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各。 -使徒行傳第12章1至2節),使徒分散各地,耶路撒冷教會顯然開始由選立的長老管理。

使徒行傳第11章第30節: 他們就這樣行,把捐項託巴拿巴和掃羅送到眾長老那裏。

使徒行傳第15章第2、4、6、22至23節: 保羅、巴拿巴與他們大大的紛爭辯論;眾門徒就定規,叫保羅、巴拿巴和本會中幾個人,為所辯論的,上耶路撒冷去見使徒和長老。… 到了耶路撒冷,教會和使徒並長老都接待他們,他們就述說 神同他們所行的一切事。… 使徒和長老聚會商議這事;

… 那時,使徒和長老並全教會定意從他們中間揀選人,差他們和保羅、巴拿巴同往安提阿去;所揀選的就是稱呼巴撒巴的猶大和西拉。這兩個人在弟兄中是作首領的。於是寫信交付他們,內中說:使徒和作長老的弟兄們問安提阿、敘利亞、基利家外邦眾弟兄的安。

使徒行傳第16章第4節: 他們經過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長老所定的條規交給門徒遵守。

使徒行傳第21章第18節: 第二天,保羅同我們去見雅各;長老們也都在那裏。

保羅到外邦地方建立教會,也首先設立長老制度。

使徒行傳第14章第23節: 二人在各教會中選立了長老,又禁食禱告,就把他們交託所信的主。

初期教會漸漸形成了兩種固定的領袖,就是長老(又稱監督)和執事,而且一個教會中可有多位長老和執事。

腓立比書第1章第1節: 基督耶穌的僕人保羅和提摩太寫信給凡住腓立比、在基督耶穌裏的眾聖徒,和諸位監督,諸位執事。

到了第二世紀中期,教會中開始有第三種職位,就是主教。聖經沒有把清楚劃分這兩種職位。主教制度的形成,可能是根據雅各在初期教會中的特殊地位演繹出來的。

使徒行傳第15章第13節: 他們住了聲,雅各就說:“諸位弟兄,請聽我的話。”

使徒行傳第21章第18節: 第二天,保羅和我們去見雅各;長老們也都在那裏。

加拉太書第2章第9及12節: 又知道所賜給我的恩典,那稱為教會柱石的雅各、磯法、約翰,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禮,叫我們往外邦人那裏去,他們往受割禮的人那裏去。… 從雅各那裏來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飯,及至他們來到,他因怕奉割禮的人,就退去與外邦人隔開了。

長老和監督(包括牧師),在新約中是指同一職位。

使徒行傳第20章第17、28節: 保羅從米利都打發人往以弗所去,請教會的長老來。… 教會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 神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

提多書第1章第5至7節: 我從前留你在革哩底,是要你將那沒有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若有無可指責的人,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兒女也是信主的,沒有人告他們是放蕩不服約束的,就可以設立。監督既是 神的管家,必須無可指責,不任性,不暴躁,不因酒滋事,不打人,不貪無義之財;

彼得前書第5章第1至4節: 我這作長老、作基督受苦的見證、同享後來所要顯現之榮耀的,勸你們中間與我同作長老的人: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 神的群羊,按著 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也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到了牧長顯現的時候,你們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冠冕。

而作為普通信徒的長老,又稱為治理長老,乃十六世紀時加爾文根據《提摩太前書》第5章第17節( 那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當以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更當如此。 )所劃分的,在長老宗教會中流行。他們的職責有三:

1,治理;這正是“監督”一詞的原意,以服侍和作榜樣為得到權柄的根據。

歷代志上第29章第1至5節: 大衛王對會眾說:“我兒子所羅門是 神特選的,還年幼嬌嫩;這工程甚大,因這殿不是為人,乃是為耶和華 神建造的。我為我 神的殿已經盡力,預備金子做金器,銀子做銀器,銅做銅器,鐵做鐵器,木做木器,還有紅瑪瑙可鑲嵌的寶石,彩石和一切的寶石,並許多漢白玉。且因我心中愛慕我 神的殿,就在預備建造聖殿的材料之外,又將我自己積蓄的金銀獻上,建造我 神的殿,就是俄斐金三千他連得、精鍊的銀子七千他連得,以貼殿牆。金子做金器,銀子做銀器,並藉匠人的手製造一切。今日有誰樂意將自己獻給耶和華呢?”

路加福音第22章第26節: 但你們不可這樣;你們裏頭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事人的。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5章第12節: 弟兄們,我們勸你們敬重那在你們中間勞苦的人,就是在主裏面治理你們、勸戒你們的。

提摩太前書第3章第5節: 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 神的教會呢?

提摩太前書第5章第17節: 那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當以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更當如此。

彼得前書第2章第25節:你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卻歸到你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

希伯來書第13章第7、17、24節: 從前引導你們、傳 神之道給你們的人,你們要想念他們,效法他們的信心,留心看他們為人的結局。… 你們要依從那些引導你們的,且要順服;因他們為你們的靈魂時刻警醒,好像那將來交帳的人。你們要使他們交的時候有快樂,不致憂愁;若憂愁就於你們無益了。… 請你們問引導你們的諸位和眾聖徒安。從義大利來的人也問你們安。

2,牧養。

使徒行傳第20章第28節: 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你們就當為自己謹慎,也為全群謹慎,牧養 神的教會,就是他用自己血所買來的。

彼得前書第5章第2節: 務要牧養在你們中間 神的群羊,按著 神旨意照管他們;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也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

包括引導、保護、

使徒行傳第20章第27節: 因為 神的旨意,我並沒有一樣避諱不傳給你們的。

安慰、鼓勵、管教。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2章第11節: 你們也曉得,我們怎樣勸勉你們,安慰你們,囑咐你們各人,好像父親待自己的兒女一樣,

帖撒羅尼迦前書第5章第12節: 弟兄們,我們勸你們敬重那在你們中間勞苦的人,就是在主裏面治理你們、勸戒你們的;

3,教導

以弗所書第4章第11節: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

提摩太前書第5章第17節: 那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當以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更當如此。

而執事的選立,首先見於《使徒行傳》第6章,在這段經文中有幾件事值得留意:

1,選執事的原因,乃因教會事務繁多,使使徒無法應付,按需要選立七位執事。

使徒行傳第6章第1節: 那時,門徒增多,有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

2,執事的工作,在於協助使徒處理事務,而當時則主要是管理飯食,使傳道的使徒都能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

使徒行傳第6章第2至4節: 十二使徒叫眾門徒來,對他們說:“我們撇下 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

3,選立乃根據一定的程序:
(i)使徒看見選立的需要而主動提出。

使徒行傳第6章第2節: 十二使徒叫眾門徒來,對他們說:“我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

(ii)交由會眾去物色人選。

使徒行傳第6章第3節: 所以弟兄們,當從你們中間選出七個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我們就派他們管理這事。

(iii)會眾必須根據 神所定的資格去物色有好名聲(對外和為人)、充足智慧(辦事方面)和聖靈充滿的人(靈性方面);

(iv)使徒認可提出的人選;

(v)使徒為他們禱告,然後按手在他們頭上。

使徒行傳第6章第6節: 叫他們站在使徒面前。使徒禱告了,就按手在他們頭上。

4,執事的職務主要是根據恩賜,而有一定的工作範圍,例如:司提反是一個出色的講道者和護教者(使徒行傳第6至7章)。腓利是一個善於傳福音的人。

使徒行傳第8章第26至40節: 有主的一個使者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路是曠野。”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個埃提阿伯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提阿伯女王干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上耶路撒冷禮拜去了。現在回來,在車上坐著,念先知以賽亞的書。聖靈對腓利說:“你去!貼近那車走。”腓利就跑到太監那裏,聽見他念先知以賽亞的書,便問他說:“你所念的,你明白嗎?”他說:“沒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於是請腓利上車,與他同坐。他所念的那段經,說:

他像羊被牽到宰殺之地,
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
他也是這樣不開口。
他卑微的時候,
人不按公義審判他;
誰能述說他的世代,
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奪去。

太監對腓利說:“請問,先知說這話是指著誰?是指著自己呢?是指著別人呢?”腓利就開口從這經上起,對他傳講耶穌。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監說:“看哪,這裏有水,我受洗有什麼妨礙呢?”於是吩咐車站住,腓利和太監二人同下水裏去,腓利就給他施洗。從水裏上來,主的靈把腓利提了去,太監也不再見他了,就歡歡喜喜的走路。後來有人在亞鎖都遇見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傳福音,直到該撒利亞。

使徒行傳第21章第8節: 第二天,我們離開那裏,來到該撒利亞,就進了傳福音的腓利家裏,和他同住。他是那七個執事裏的一個。

5,執事的選立應特別着重靈性和品格,工作的能力是其次的考慮。

提摩太前書第3章第1至13節: “人若想要得監督的職分,就是羨慕善工。”這話是可信的。作監督的,必須無可指責,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有節制,自守,端正,樂意接待遠人,善於教導;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溫和,不爭競,不貪財;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兒女凡事端莊順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 神的教會呢?初入教的不可作監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罰裏。監督也必須在教外有好名聲,恐怕被人毀謗,落在魔鬼的網羅裏。

作執事的,也是如此:必須端莊,不一口兩舌,不好喝酒,不貪不義之財;要存清潔的良心,固守真道的奧祕。這等人也要先受試驗,若沒有可責之處,然後叫他們作執事。女執事也是如此:必須端莊,不說讒言,有節制,凡事忠心。執事只要作一個婦人的丈夫,好好管理兒女和自己的家。因為善作執事的,自己就得到美好的地步,並且在基督耶穌裏的真道上大有膽量。

換一句話來說,在教會裏面如有工作職分崗位的領袖,一定是要一個得救重生、有聖靈同在的信徒。一個真真正正有着主耶穌基督生命的信徒,也是有職分的恩賜,才可以擔當教會的督導責任。內中不能存有個人的私慾或利益在裏面,不同於屬世的範疇中求取名譽、地位、應完全理解到作主耶穌門徒及工作應付上的代價是什麼。

路加福音第22章第24至27節: 門徒起了爭論,他們中間哪一個可算為大。耶穌說:“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那掌權管他們的稱為恩主。但你們不可這樣;你們裏頭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事人的。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嗎?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

馬可福音第10章第35至45節: 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進前來,對耶穌說:“夫子,我們無論求你什麼,願你給我們做。”耶穌說:“要我給你們做什麼?”他們說:“賜我們在你的榮耀裏,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耶穌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什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嗎?”他們說:“我們能。”耶穌說:“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乃是為誰預備的,就賜給誰。”那十個門徒聽見,就惱怒雅各、約翰。耶穌叫他們來,對他們說:“你們知道,外邦人有尊為君王的,治理他們,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只是在你們中間,不是這樣。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在你們中間,誰願為首,就必作眾人的僕人。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主耶穌基督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但祂以謙卑低微的身份,來到世人當中,服侍世人。祂不單止是一個謙卑服侍的工人,也是一個甘心為世人犧牲的人。看哪,祂不是來到世上被服侍,而是去服侍。如今多少個在教會的教牧、領導們應該汗顏,他們大多反過來需要信徒們的服侍與恭惠,我們眾信徒們應互相提醒兼教導,一切的榮耀都只屬於主耶穌基督和父 神,直到永恆。沒有人可以在教會裏面用私心、私欲、以屬世的標準在教會中爬高。我們理應靠着聖靈的恩賜和我主耶穌基督的生命,在 神的國中(教會裏面)要肯為此犧牲、肯服事才應受到尊重,與屬世的標準大異。因為屬世的權柄與從 神來的權柄截然不同,絕對不可濫用。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