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圣经学习小组

Montreal Bible Study Group

Month: April 2014 (page 3 of 5)

人豈能明白自己的路呢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
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第二十三篇-大衛的詩)

箴言第十六章第二十五至二十六節;
有一條路,人以為正,
至終成為死亡之路。
勞力人的胃口使他勞力,
因為他的口腹催逼他。

人每天活在這個世界上都有自我抉擇自己想走什麼的路途,按人的標準這選擇最終可能會是對的或錯的致遺憾一生。照世上的常理無論選的是對(成功)或錯(失敗),到終都只有是死路一條。有時人不接受勸善又不肯努力工作 ,喜歡捨正路而走捿徑(歪路),竟將之(歪理)視為正路(自認為真理),結果自取滅亡。飢餓催迫,使人作工,但重要的是飢餓不應是工作惟一的動機,所以 神教導人“總要勞力,親手做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以弗所書第四章第二十八節)。

保羅也說,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以喫飯:我們在你們那裏的時候,曾吩咐你們說,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飯(帖撒羅尼迦後書第三章第十節)。

箴言第十七章第二十四節:
明哲人眼前有智慧;
愚昧人眼望地極。

認識 神的人,眼中充滿敬畏耶和華 神,並遵行主耶穌基督所教導的話語走正路,他的人生會活在聰明智慧當中,展現盼望和動力;可以預防、避開很多不必要的錯誤、苦難與禍患。

愚昧人不信真理,自我作主,眼目只顧盯住地上之物(物質、慾望),件件都想要,就是不要智慧(敬畏 神),活在追逐空幻當中(世上虛空中的虛空)。

箴言第十六章第六、十七、二十節:
因憐憫誠實,罪孽得贖;
敬畏耶和華的,遠離惡事。

正直人的道是遠離惡事;
謹守己路的,是保全性命。

謹守訓言的,必得好處;
倚靠耶和華的,便為有福。

第十九章第二十節;
你要聽勸教,受訓誨,
使你終久有智慧。

第二十三章第十二節;
你要留心領受訓誨,
側耳聽從知識的言語。

信 神的人若肯認罪懺悔,又願意遵行 神旨, 神便會赦免其罪,不予責罰。 神喜悅人能愛人(憐憫),又心靈坦誠,無詭詐算計,尊重、喜悅 神的話語。人這樣,就能遠離黑暗、邪惡、歪曲的事,依靠主耶穌基督謹守真道,走在正路上,保全生命到永恆。

第二十章第二十四節:
人的腳步為耶和華所定;
人豈能明白自己的路呢?

第二十一章三十一節:
馬是為打仗之日預備的;
得勝乃在乎耶和華。

神在願意信靠祂的人身上一定有祂的美意,人自我的籌謀遠不及 神永恆的計劃。我們應靠信心,信靠 神,任由 神帶領我們當走的道路。基督徒生活在這個黑暗、邪淫的世代裏面,絕對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對抗,我們裏面自我私慾的主旨實在太強,要常常恆切祈禱,求主賜予聖靈的力量去敵擋攪擾。如主耶穌基督教導我們如何面對魔鬼的試探:

馬太福音第四章第一至十一節: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他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那試探人的進前來,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吩咐這些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
乃是靠 神口裏所出的一切話。”

魔鬼就帶他進了聖城,叫他站在殿頂上, 對他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
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著你,
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
耶穌對他說:“經上又記著說:'不可試探主-你的神。' ”

魔鬼又帶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將世上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都指給他看, 對他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耶穌說:“撒但,退去吧!因為經上記著說:
當拜主-你的神,
單要事奉他。”

於是,魔鬼離了耶穌,有天使來伺候他。

我們每天的生活只能夠靠着主耶穌基督,以敬畏父 神的心才可以有聰明智慧,化險為夷,遠避禍害,過得勝屬靈的生活。

《箴言》裏面也有指導作父母的如何教導、養育兒女的:

箴言第十三章二十四節:
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
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

第十九章第十八節:
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
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

第二十三章第十三至十六節:
不可不管教孩童;
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於死。
你要用杖打他,
就可以救他的靈魂免下陰間。

我兒,你心若存智慧,
我的心也甚歡喜。
你的嘴若說正直話,
我的心腸也必快樂。

父母應“管教”兒女,將他們納入正軌;“責備”他們,使他們知道錯失。勸導父母管教兒女,不可縱容兒女以致他們走上毀滅之途,這縱容與憎恨他們何異!要子女得到智慧,需恆常力加管教,用杖管教子女不但不至於死,反可因為受過管教不至犯罪,得到生命。

教兒育女不可單從消極(管教、責備、懲罰)方面管教,更應積極教導他們選擇尋求智慧的道路,信靠主耶穌基督,敬畏 神-那條帶應許的誡命:“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出埃及記第二十章第十二節)尤為重要,人生才能得以安穩直到永恆!

阿們!

求主開通我們的耳朵

我曾耐性等候耶和華;
他垂聽我的呼求。
他從禍坑裏,
從淤泥中,把我拉上來,
使我的腳立在磐石上,
使我腳步穩當。
他使我口唱新歌,
就是讚美我們神的話。
許多人必看見而懼怕,
並要倚靠耶和華。

那倚靠耶和華、不理會狂傲和偏向虛假之輩的,
這人便為有福!
耶和華-我的 神啊,你所行的奇事,
並你向我們所懷的意念甚多,不能向你陳明;
若要陳明,其事不可勝數。

祭物和禮物,你不喜悅;
你已經開通我的耳朵。
燔祭和贖罪祭非你所要。
那時我說:看哪,我來了!
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
我的 神啊,我樂意照你的旨意行;
你的律法在我心裏。

我在大會中宣傳公義的佳音;
我必不止住我的嘴唇。
耶和華啊,這是你所知道的。
我未曾把你的公義藏在心裏;
我已陳明你的信實和你的救恩;
我在大會中未曾隱瞞你的慈愛和誠實。

耶和華啊,求你不要向我止住你的慈悲!
願你的慈愛和誠實常常保佑我!

因有無數的禍患圍困我,
我的罪孽追上了我,使我不能昂首;
這罪孽比我的頭髮還多,
我就心寒膽戰。
耶和華啊,求你開恩搭救我!
耶和華啊,求你速速幫助我!
願那些尋找我、要滅我命的,一同抱愧蒙羞!
願那些喜悅我受害的,退後受辱!
願那些對我說阿哈、阿哈的, 因羞愧而敗亡!

願一切尋求你的,因你高興歡喜!
願那些喜愛你救恩的,常說:當尊耶和華為大!
但我是困苦窮乏的,主仍顧念我;
你是幫助我的,搭救我的。
神啊,求你不要耽延!

(詩篇第四十篇)

這首詩是大衞在遭遇苦難的環繞時求 神幫助的祈禱。前半部描寫他過去的經歷。他 在面對困難圍繞、禍害來到的時刻, 看見 神的憐憫,信實對他的幫助, 他讚美 神使他的腳重新立定在穩固的磐石上。後半部是他的禱告,求 神幫助他。他雖然沒有說明禍患的原因,但他深知實為己身行罪孽之果,再添加上仇敵的追逼,禍患如深淵,深不見底。

他視疾病、苦難如"禍坑",似"淤泥",是死亡的深谷,他已瀕臨死亡的邊緣。憐憫慈愛的 神在他最需要搭救時把他拉上來,放在穩固的磐石上(主耶穌基督的懷抱裏)。大衞勸人獨一倚靠耶和華真 神,對於外邦的偶像(狂傲)、虛妄之神(虛假之輩),應該拋棄,依靠真 神、離棄偶像的人定必蒙 神祝福。

去教會向 神獻祭的不一定都是忠心信仰 神的人。故意在殿中作冗長禱告却不聽從聖經話語的人猶如法利賽人。他們曾受到主耶穌基督的責備: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侵吞寡婦的家產,假意做很長的禱告,所以要受更重的刑罰。 (馬太福音第二十三章第十四節)

路加福音二十章四十七節:他們侵吞寡婦的家產,假意作很長的禱告。這些人要受更重的刑罰!

在《希伯來書》中引用此詩第六、七節,說明人子主耶穌基督順服父 神的旨意,犧牲自己救贖世人。

希伯來書第十章第五至十節:
所以基督到世上來的時候,就說:
神啊,祭物和禮物是你不願意的;
你曾給我預備了身體。
燔祭和贖罪祭是你不喜歡的。
那時我說: 神啊,我來了,
為要照你的旨意行;
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

以上說:“祭物和禮物,燔祭和贖罪祭,是你不願意的,也是你不喜歡的(這都是按著律法獻的)”;後又說:“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可見他是除去在先的,為要立定在後的。我們憑這旨意,靠耶穌基督,只一次獻上他的身體,就得以成聖。

參考腓立比書第二章第五至八節: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他本有神的形像,
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
反倒虛己,
取了奴僕的形像,
成為人的樣式;
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
存心順服,以至於死,
且死在十字架上。

因此人應該求主耶穌基督“開通我們的耳朵”,等於是“請你使我的耳朵願意聽從你的話”,就是可以“聽從、接受、順服”的意思。 神喜悅人對祂的信靠與順服勝於一切的祭物。大衞深知 神旨,所以他對 神說:“看哪,我來了”,意為把自己當作祭物獻上,完全馴服於 神的權能下(敬畏祂)。大衞求耶和華 神不停地憐憫、保守他,讓他能避過禍患的圍困。因他曉得,他的禍患來自他的罪孽,而他的罪孽比他的頭髮數目還多,他就心寒膽戰。因為罪孽追趕着他,令他不能昂首、不能逃脫,罪孽要滅他的命。

讓我們今天去教會的基督徒兄弟姊妹們想一想,大衞既然作為以色列的王, 神稱他為忠心的僕人,他也可以如斯謙卑承認他的罪孽。他明白他的禍患全因他的罪孽所致,他承認他的罪孽多如頭髮,達到數不清的數目。多少時候他明知是罪,但喜愛享受犯罪過程中滿足暫時私慾的渴求(他讓罪孽追上了他),而常常面對禍患與苦難,極度痛苦。他深感罪孽深重,因犯罪的時候令到 神的敵人訕笑 神(阿哈、阿哈),侮辱 神。

感謝主耶穌基督,當一個基督徒失腳的時候,若相信主可添加他的信心,立刻靠着信心、立即禱告,求主耶穌基督速速救贖、開恩搭救,定即能夠遠離罪孽、不受禍患圍困、不遭滅命之刧、不被敵人羞辱。得 神救贖的子民會歡喜快樂,嘻嘻哈哈。這也是大衞人生的經歷,他深深體會到他的罪孽對他帶來的禍患是多麼的痛苦與難受。但更深深從禍患中體會到主耶穌基督全能的愛。因此,當他向主呼求搭救的時候,他從來沒有失望過;主一次一次地拯救他離開禍患,讓他本應枯乾的骨頭可以重新踴躍,變成歡喜快樂。

在主裏面的兄弟姊妹們,大衞的經歷相信也同樣是我們的經歷。我們陷在禍患痛苦當中都是因為我們的私慾讓罪孽追上了我們。我們不要拖延,立刻祈禱,求主耶穌基督憐憫、開恩搭救、棄絕罪惡,回到祂的恩典裏面,好叫我們即時脫離禍患苦難。

父 神和主耶穌基督是慈愛、憐憫、誠實的。兄弟姊妹們,縱然我們今天或以前都是活在罪惡滔天、任意胡為、偏行己路中,以至常常面對苦難、禍害圍困,筋疲力盡,但不要心灰意冷,我們應即時求主“開通我們的耳朵”,令我們的耳朵可以聽從祂的話語,從祂的話語裏面得着信靠祂的心,從信靠裏面天天得結重生的果子,得著祂永恆的祝福。主耶穌基督正等着每一個罪人的迫切祈禱,求祂“開恩”,請不要再拖延得祂祝福的時間 。

阿們!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神啊,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
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
求你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
並潔除我的罪!

因為,我知道我的過犯;
我的罪常在我面前。
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
在你眼前行了這惡,
以致你責備我的時候顯為公義,
判斷我的時候顯為清正。
我是在罪孽裏生的,
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

你所喜愛的是內裏誠實;
你在我隱密處,必使我得智慧。
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乾淨;
求你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
求你使我得聽歡喜快樂的聲音,
使你所壓傷的骨頭可以踴躍。
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
塗抹我一切的罪孽。

神啊,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
使我裏面重新有正直的靈。
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你的面;
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
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樂,
賜我樂意的靈扶持我,

我就把你的道指教有過犯的人,
罪人必歸順你。
神啊,你是拯救我的 神;
求你救我脫離流人血的罪!
我的舌頭就高聲歌唱你的公義。

主啊,求你使我嘴脣張開,
我的口便傳揚讚美你的話!
你本不喜愛祭物,若喜愛,我就獻上;
燔祭,你也不喜悅。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
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求你隨你的美意善待錫安,
建造耶路撒冷的城牆。
那時,你必喜愛公義的祭
和燔祭並全牲的燔祭;
那時,人必將公牛獻在你壇上。
(詩篇第五十一篇-大衛的詩)

詩篇第五十一篇是大衞認罪懺悔求神憐憫、潔淨、更新(重生)的禱告。

我們今天接著前面那篇《為要使你倚靠耶和華》,讓我們在箴言裏面再次求問、聆聽 神對我們的教導。

箴言第五章第十五至二十節:
你要喝自己池中的水,
飲自己井裏的活水。
你的泉源豈可漲溢在外?
你的河水豈可流在街上?
惟獨歸你一人,
不可與外人同用。
要使你的泉源蒙福;
要喜悅你幼年所娶的妻。
她如可愛的麀鹿,可喜的母鹿;
願她的胸懷使你時時知足,
她的愛情使你常常戀慕。
我兒,你為何戀慕淫婦?
為何抱外女的胸懷?

在舊約的年代,“池”和“井”是代表個人的財產,私人擁有,十分寶貴,外人不得佔有。“喝自己池中的水,飲自己井裏的活水。”在這裏比喻妻子,警誡人在男女關係上不能濫交。

丈夫(妻子)應從妻子(丈夫)那裏得到滿足,如飲水止渴的人,“泉源”和“河水”也是指妻子。作為丈夫的若不忠實、不承認、不接受 神賜給人婚姻盟約的基本原則,那就難指望妻子尊重和專一,難免“漲溢在外”、“流在街上”。

耶和華 神賜予世人婚姻的盟約,一夫一妻, 神絕對看重正當的婚姻關係。兩性間的純潔歡愉為 神所祝福。

雅歌第四章第五、十二、十五節:
你的兩乳好像百合花中吃草的一對小鹿,
就是母鹿雙生的。

我妹子,我新婦, 乃是關鎖的園,
禁閉的井,封閉的泉源。

你是園中的泉,活水的井,
從黎巴嫩流下來的溪水。

文裏的“麀鹿”和“母鹿”都是指妻子。鹿體態柔和優美、溫馴良善;這實該是每一個作妻子的在丈夫的眼裏面所體現的。正常的婚姻關係應當其樂融融,如魚得水;何以要在婚外找尋,自找“毀滅”,被繩纏索繞,陷入諸般的罪惡中,被自己的罪孽絆住。是人自我的私慾強盛不受耶和華 神與主耶穌基督的話語訓導、勸勉、告誡,又因常常故意違反,變成愚昩、愚蠢(失去常理),竟然在罪惡中選擇死亡,一步一步踏上自我毀滅之路。

箴言第六章第三十至三十五節:
賊因飢餓偷竊充飢,人不藐視他,
若被找著,他必賠還七倍,
必將家中所有的盡都償還。
與婦人行淫的,便是無知;
行這事的,必喪掉生命。
他必受傷損,必被凌辱;
他的羞恥不得塗抹。
因為人的嫉恨成了烈怒,
報仇的時候決不留情。
什麼贖價,他都不顧;
你雖送許多禮物,
他也不肯干休。

人因肚腹飢餓而去偷竊,為了填飽肚腹而墮落罪中,損害別人的利益,雖得到人的同情,但仍難逃刑罰,更何況姦淫乃大罪,豈有不受刑罰之理?淫婦的丈夫決不放過姦夫:他怒火中燒,尋求報復,任何賠償都不會接受,只求處之以應得之刑罰(依法判處死刑-利未記第二十章第十節:與鄰舍之妻行淫的,姦夫淫婦都必治死。)。

箴言第九章第七至八節:
指斥褻慢人的,必受辱罵;
責備惡人的,必被玷污。
不要責備褻慢人,恐怕他恨你;
要責備智慧人,他必愛你。

“䙝慢人”和“惡人”驕傲橫蠻,不能謙卑、安靜地接受他人意見( 神對人的旨意),反而恨惡、遠離關顧愛惜他的人。但真正智慧(敬畏 神)的人虛懷若谷,有若大禹,喜聞善言而敬拜、悅納(主耶穌基督的話語),反過來喜愛責備他的人。

箴言第十二章第一節:
喜愛管教的,就是喜愛知識;
恨惡責備的,卻是畜類。

畜類是指蠢笨、愚昧、幼稚、無知、好壞不分、顛覆黑白。

箴言第十七章第十二節:
寧可遇見丟崽子的母熊,
不可遇見正行愚妄的愚昧人。

動物不惜生命都要護衞剛出生的幼兒,而以母熊尤甚,如遇上者絕少能生還。這裏形容人寧願遇見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也不想“遇見正在行愚妄的愚昧人”。可想而知一個不敬畏真 神的人他在罪孽中的行為是多麼的恐怖可怕呀!

箴言第十九章第十六節:
謹守誡命的,保全生命;
輕忽己路的,必致死亡。

“輕忽己路”指人不敬畏 神,不把祂所頒布的誡命和主耶穌基督的教導放在心上,這樣便常常容易犯罪,天天偏離正路,活在罪孽的浸泡中;而罪的工價就是死亡--從靈性至肉體。

箴言第十五章第十三節:
心中喜樂,面帶笑容;
心裡憂愁,靈被損傷。

第十七章第二十二節: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憂傷的靈使骨枯乾。

人的心靈與肉體緊密合作,密不可分,心理對生理的影響極大。心靈若常存喜樂,生存的意志愈加旺盛,身體也跟着健康,尤勝一切良藥。

箴言第二十四章第十九至二十二節:
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
也不要嫉妒惡人;
因為,惡人終不得善報;
惡人的燈也必熄滅。

我兒,你要敬畏耶和華與君王,
不要與反覆無常的人結交,
因為他們的災難必忽然而起。
耶和華與君王所施行的毀滅,
誰能知道呢?

這裏是勸告惡人(不領受真理-主耶穌基督的話語、不接受救贖的人)不要故意在罪孽中行惡。若然不聽,惡人和他的子孫決無不受刑罰之理;他們沒有前途,只有等待滅亡。但更加勸勉人敬畏真 神和君王。對惡人來說, 神和君王絕對是他們的尅星。因為地上的君王有權柄審判犯罪行惡的,有權柄對罪惡加以刑罰。人不應存僥倖的心,以為能逃脫 神與君王的審判與刑罰 。

在新約裏面也勸勉信徒為在位的禱告:

羅馬書第十三章第一至七節: 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 神的。凡掌權的都是 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權的就是抗拒 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罰。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懼怕,乃是叫作惡的懼怕。你願意不懼怕掌權的嗎?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稱讚;因為他是神的用人,是與你有益的。你若作惡,卻當懼怕,因為他不是空空地佩劍;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罰那作惡的。所以,你們必須順服,不但是因為刑罰,也是因為良心。你們納糧,也為這個緣故;因他們是神的差役,常常特管這事。凡人所當得的,就給他。當得糧的,給他納糧;當得稅的,給他上稅;當懼怕的,懼怕他;當恭敬的,恭敬他。

彼得前書第二章第十七節:務要尊敬眾人,親愛教中的弟兄,敬畏 神,尊敬君王。

從此時,我們可知,全能的真 神耶和華 神和我主耶穌基督對罪孽的生活痛恨有多深。我們作人若然不從罪孽中回頭,回轉過來,真的骨頭枯乾,人生無盼望,只有等待死亡的棺材與墳墓來臨。感謝主耶穌基督,因祂的降生,人才得有一條出路。

箴言第九章第十節: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

箴言第十五章第三十三節: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訓誨;
尊榮以前,必有謙卑。

人自滿,只會自招損害。若人能在 神前謙卑,自認能力不足,求救贖,求智慧,無限制、全能的 神必能賜予無限量的祝福。人謙卑才會受人尊敬,才可得到智慧。

馬太福音第二十三章第十二節:凡自高的,必降為卑;自卑的,必升為高。

滿招損謙受益,願兄弟姊妹在主耶穌基督裏自勉!阿們!

敬畏 神,謹守祂的誡命

神啊,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
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
求你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
並潔除我的罪!

因為,我知道我的過犯;
我的罪常在我面前。
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
在你眼前行了這惡,
以致你責備我的時候顯為公義,
判斷我的時候顯為清正。
我是在罪孽裏生的,
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

你所喜愛的是內裏誠實;
你在我隱密處,必使我得智慧。
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乾淨;
求你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
求你使我得聽歡喜快樂的聲音,
使你所壓傷的骨頭可以踴躍。
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
塗抹我一切的罪孽。

神啊,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
使我裏面重新有正直的靈。
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你的面;
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
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樂,
賜我樂意的靈扶持我,

我就把你的道指教有過犯的人,
罪人必歸順你。
神啊,你是拯救我的 神;
求你救我脫離流人血的罪!
我的舌頭就高聲歌唱你的公義。

主啊,求你使我嘴脣張開,
我的口便傳揚讚美你的話!
你本不喜愛祭物,若喜愛,我就獻上;
燔祭,你也不喜悅。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
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求你隨你的美意善待錫安,
建造耶路撒冷的城牆。
那時,你必喜愛公義的祭
和燔祭並全牲的燔祭;
那時,人必將公牛獻在你壇上。

(詩篇第五十一篇-大衛的詩)

今天我們接著前面那篇《人所當盡的本分》,繼續講傳道書。

許多人悲觀歎息而又不明白人生為何會如此的痛苦、悲哀、無奈、無望。人應明白,世上的物質不可恃,無論財富多豐多厚都不能換來幸福與生命 。世人究竟可不可以跳出這個周而復始、只有死亡等在盡頭的空虛人生,可不可以提升到更高的靈性層次上來生活,讓生命得到保障?

人生的方向,理應在青少年這個重要時期作決定。

傳道書第十二章:你趁著年幼、衰敗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樂的那些年日未曾臨近之先,當記念造你的主。不要等到日頭、光明、月亮、星宿變為黑暗,雨後雲彩反回,看守房屋的發顫,有力的屈身,推磨的稀少就止息,從窗戶往外看的都昏暗;街門關閉,推磨的響聲微小,雀鳥一叫,人就起來,唱歌的女子也都衰微。人怕高處,路上有驚慌,杏樹開花,蚱蜢成為重擔,人所願的也都廢掉;因為人歸他永遠的家,弔喪的在街上往來。銀鍊折斷,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損壞,水輪在井口破爛,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神。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再者,傳道者因有智慧,仍將知識教訓眾人;又默想,又考查,又陳說許多箴言。傳道者專心尋求可喜悅的言語,是憑正直寫的誠實話。

智慧人的言語好像刺棍;會中之師的言語又像釘穩的釘子,都是一個牧者所賜的。我兒,還有一層,你當受勸戒: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

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 神都必審問。

當記念造你的主”的意思,是說人在年紀尚輕時便應認識到他的生命並非自己所造,也不能完全由自己作主宰;他應明白生命是由一位造物主全能的 神賜予的,珍貴無比,不能糟蹋,人因此有責任照顧並珍惜自己的一生。生命既為全能 神所賜,跟隨生命而來的才智和能力也都是來自 神,那麼,在人生的終極的目標中應包括賜予生命的主所賦予生命的目的和意義。事實上這已包含在每一個人的生命之中。既然如此,人不可以只在“日光之下”中生活。

世界一天天進入所謂科技世紀之後,世人因為科技的成就照耀,驕傲得眼迷目炫,時刻高談人才是自己的主人,人有足夠智慧聰明去改變世界,一天比一天好,認為可以獨立於 神以外,隨心所欲,任意妄為,却忘記了上面所說的生命乃是創造主 神所賜的根本道理。

其實從科技本身的理論已可明白,設計的人構思,掣做任何機器,必有其一定的規格、特性和限制。我們使用這個機器時,若全然不理會其限度,例如汽車的速率極限,難免造成車毀人亡。這也正是《傳道書》對人生釐定的基本態度。任何生命比最複雜的機器還複雜千千萬萬倍,到現在人類的超科技的科學家們仍未能窮期底蘊。全能的造物主 神設計並創造宇宙和萬物,依照祂奇妙難測的旨意運行、生生不息、生命、生活運行其中。人若不提問、思想造物主原先造人的圖則、目的和計劃,不按照祂的目標和旨意,甚至故意違反祂造人的原意來使用這個複雜萬分的生命機器,結果當然是自討苦吃,後果也自然不堪設想!!!

人在青年的時候力量強壯,認清人生的真正目標、價值,從而應謙卑下來認識、接受主耶穌基督的救恩,可以在年輕的時候就開始享受 神所賜給人的祝福 。

人的身體一天天的衰敗,“不要等到日頭、光明、月亮、星宿變為黑暗(指眼力的衰退),雨後雲彩反回(指身體的病痛隨年紀而增加),看守房屋的發顫(指手因年老而不停發抖-有心無力)、有力的屈身(人老了彎腰駝背)、推磨的稀少就止息(牙齒逐漸脫落)”。

不要等到“雀鳥一叫”(指老年人的聲音自低沈轉尖高),說話的能力也衰退;聽覺遲鈍,甚麼好歌、聲音都聽不到;“杏樹開花”時,粉紅一片、柔和飄逸,但落花時,則轉成銀白(喻老年人滿頭白髮)。蚱蜢身軀小,應可跳躍,但處於冬天,嚴寒中,微小身軀也成為重負,行動遲緩。平生壯志滿躊早已消失淨盡,“所願的也都廢掉”,等着歸他“永遠的家”,讓一生長埋黃土下。

這些詩的語言所要說的是,世人終於一天要歸到他"永遠的家":死亡;世上萬事萬物都如白駒過隙,瞬息即逝,沒有一物是永恆永久長存的!世人若如此誠實面對人生,可以帶來無限失望、悲哀,大聲呼叫生命存在無意義,根本沒有逃生之路;但也可以及時喚醒陷落在迷途中的人,可踏上信心之途,得到造人的 神本來計劃要賜給我們的永生。像使徒保羅那樣,能在虛空與敗壞的肉體、生命中,看見得救贖的生命。

羅馬書第八章第十六至二十五節: 聖靈與我們的心同證我們是神的兒女; 既是兒女,便是後嗣,就是神的後嗣,和基督同作後嗣。如果我們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榮耀。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裏歎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 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

在傳道書第十一、十二章中,作者勸勉人應認真生活,不可虛度時日,但也絕對不要給世上物質吸引,忘記了人生當行之道,尤其應當記住,人人都須向 神交賬。因為 神賞罰。人生的每一天不但不能虛度,而且要過得分外有意義,可以促使人決定一生應走的方向,也是決定“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最有效的指南針。

傳道書第十一章第九、第十節: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時當快樂。在幼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歡暢,行你心所願行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神必審問你。

所以,你當從心中除掉愁煩,從肉體克去邪惡;因為一生的開端和幼年之時,都是虛空的。

在傳道書第十二章中,我們可以看見人生灰暗的畫布上,閃出希望的光芒。傳道者諄諄訓誨,最後仍要人注意他在書中不斷提醒讀者的話:人所作的,無論善惡, 神定必審判。但加多一行字:“連一切隱藏的事”都會帶到 神面前,聽祂審問,無可逃避。這也是主耶穌基督所提的警告。

馬太福音第十二章第三十六至三十七節: 我又告訴你們,凡人所說的閒話,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因為要憑你的話定你為義,也要憑你的話定你有罪。

羅馬書第二章第十六節: 就在 神藉耶穌基督審判人隱祕事的日子,照著我的福音所言。

敬畏 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只有這樣,人才能認識、敬畏 神和主耶穌基督,才會聽祂的話,遵行祂的旨意。阿們!

為要使你倚靠耶和華

我兒,你若領受我的言語,
存記我的命令,
側耳聽智慧,
專心求聰明,
呼求明哲,
揚聲求聰明,
尋找它,如尋找銀子,
搜求它,如搜求隱藏的珍寶,
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
得以認識神。
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
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
他給正直人存留真智慧,
給行為純正的人作盾牌,
為要保守公平人的路,
護庇虔敬人的道。

你也必明白仁義、公平、
正直、一切的善道。
智慧必入你心;
你的靈要以知識為美。
謀略必護衛你;
聰明必保守你,
要救你脫離惡道,
脫離說乖謬話的人。
那等人捨棄正直的路,
行走黑暗的道,
歡喜作惡,
喜愛惡人的乖僻,
在他們的道中彎曲,
在他們的路上偏僻。

智慧要救你脫離淫婦,
就是那油嘴滑舌的外女。
她離棄幼年的配偶,
忘了 神的盟約。
她的家陷入死地;
她的路偏向陰間。
凡到她那裏去的,不得轉回,
也得不著生命的路。

智慧必使你行善人的道,
守義人的路。
正直人必在世上居住;
完全人必在地上存留。
惟有惡人必然剪除;
奸詐的,必然拔出。

(箴言第二章)

當我們閱讀聖經箴言這本書的時候,會發覺書中很少直接講到 神,即使提到 神,我們也知曉 神並不積極參與人生決定。世人的命運是人自己的抉擇-這正是 神賜給人的禮物- 神只在後面執行賞與罰。

這樣的人生哲理,就算不相信 神的人一樣可以接受。這正好說明一件事,《箴言》所講的是生活的基本模式,是人生經驗的累積與結晶。要是有人第一次看見別人因驕傲而自毀前途,因幼稚無知犯錯,他會讓這件事輕輕過去,一直到一再遇到同樣的事發生,連自己也犯上同樣的錯誤,以致跌倒,才會領受得到如箴言第十六章十八節所說:“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的結論。人若相信《箴言》裏的話,就不必經歷痛苦的體驗,也能提高警覺,不讓驕傲危害自己的前途,顛覆自己美好的人生。

《箴言》雖少直接提到 神,但在書的開頭第一章第二至六節即清楚指出,智慧使人有聰明、能處事公平、正直、仁義,生活有知識和謀略,是 神計劃給人的特別恩惠。

箴言第一章第二至第六節(本篇經文均引自聖經箴言):
要使人曉得智慧和訓誨,
分辨通達的言語,
使人處事領受智慧、
仁義、公平、正直的訓誨,
使愚人靈明,
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
使智慧人聽見,增長學問,
使聰明人得著智謀,
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
懂得智慧人的言詞和謎語。

但智慧從哪裏而來呢?箴言第一章第七節告訴我們: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
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

敬畏”是尊敬 神,接受祂的主權,讓祂作主,聽祂的話語,順服祂的旨意,但心裏沒有懼怕,反而滿懷敬愛與喜悅。“開端”不是指一個階段的開始,而是指首先、惟一的原則。“敬畏” 神不僅是正確的思想原則,也是惟一與 神建立正確關係的條件。

“知識”的極致是能跳出對事物的狹隘和部分的認識,從而進入到對 神的完全體認明白中(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 神。- 第二章第五節),靠着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得賜真正的、全面的知識;這才是智慧,是愚妄人(是指不能作出正確道德抉擇的人 )辦不到的,因為他們恨惡知識( 智慧在街市上呼喊, 在寬闊處發聲, 在熱鬧街頭喊叫, 在城門口,在城中發出言語, 說:你們愚昧人喜愛愚昧, 褻慢人喜歡褻慢, 愚頑人恨惡知識,要到幾時呢?- 第一章第二十至二十二節);不喜歡受管教,如畜類一樣( 喜愛管教的,就是喜愛知識; 恨惡責備的,卻是畜類。- 第十二章第一節);自高自大,自傲,靠自己而不信靠 神( 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 憑智慧行事的,必蒙拯救。- 第二十八章第二十六節),自以為是,瞧不起智慧。 

人能敬畏 神是信仰生活中的美德,智慧必須敬畏 神、完全信靠祂才能得到,因此並不是技巧、聰明或智能,而是一種道德的美質。

然而賜人智慧的 神儘管不隨時隨刻參與,也不干預世人的生活,但祂却無時無刻不在暗中看顧( 因為,人所行的道都在耶和華眼前; 他也修平人一切的路。- 第五章第二十一節),也為信靠祂的人排難。祂造人又造世界,賜給了人生活和生命的規律( 耶和華所造的,各適其用; 就是惡人也為禍患的日子所造。 … 籤放在懷裏, 定事由耶和華。- 第十六章第四及三十三節)。

神造的萬物各有其用,祂是人生也是宇宙的主宰,祂賞罰分明 。而世上萬事萬物都掌握在 神手中,非決定於機會、偶然、巧遇 、巧合;祂頒給了宇宙運作的軌道和秩序。

第八章第二十二至三十一節:
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
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就有了我。
從亙古,從太初,
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
沒有深淵,
沒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
大山未曾奠定,
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
耶和華還沒有創造大地和田野,
並世上的土質,我已生出。
他立高天,我在那裏;
他在淵面的周圍,劃出圓圈。
上使穹蒼堅硬,
下使淵源穩固,
為滄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過他的命令,
立定大地的根基。
那時,我在他那裏為工師,
日日為他所喜愛,
常常在他面前踴躍,
踴躍在他為人預備可住之地,
也喜悅住在世人之間。

這一段經文為讚美智慧的高峰,用擬人的方式來描述智慧在宇宙被創造時所承擔的角色。

《箴言》這本書的性質在教導實際人生,既不可以把種何因而結何果來當作 神的應許,也不可以當作預言來解釋。智慧為 神的屬性,只有 神才擁有,在創造主眼中乃重要且必需。智慧在宇宙被造前已存在,也是宇宙的基本;且為喜樂之源頭。造物主運用智慧創造時,喜樂也便時刻湧現。尊敬 神,領受祂的訓誨,行在祂的道路上,專心仰望、信靠祂,是得智慧的首要原則。因此能 敬畏 神才能深入認識 神,和 神保持親密的關係( 因為,乖僻人為耶和華所憎惡; 正直人為他所親密。- 第三章第三十二節),這是智慧的頂峰,人生的極致。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靠着主耶穌基督賜予的信心(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 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 他必指引你的路。 不要自以為有智慧; 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 -第三章第五至七節)。世人的籌謀、或藉着物質的力量、或對人的依靠,都必歸於無有,只有相信並倚靠 神才能立定。

第十九章二十一節:
人心多有計謀;
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

第二十一章三十一節:
馬是為打仗之日預備的;
得勝乃在乎耶和華。

第二十九章二十五節:
懼怕人的,陷入網羅;
惟有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穩 。

這些都是信心的功課( 我今日以此特特指教你, 為要使你倚靠耶和華。- 第二十二章十九節),而信心只能建立在 神的應許和人與 神的關係上。藉著主耶穌基督 , 神便成為我們的父,我們是祂的兒女,我們就可以稱 神是“我” 的神。

第三十章七至九節:
我求你兩件事,
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
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
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
賜給我需用的飲食,
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
耶和華是誰呢?
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
以致褻瀆我 神的名。

第三章十二節:
所以耶和華所喜愛的,祂必責備,
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

阿們!

Older posts Newe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