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你若領受我的言語,
存記我的命令,
側耳聽智慧,
專心求聰明,
呼求明哲,
揚聲求聰明,
尋找它,如尋找銀子,
搜求它,如搜求隱藏的珍寶,
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
得以認識神。
因為,耶和華賜人智慧;
知識和聰明都由他口而出。
他給正直人存留真智慧,
給行為純正的人作盾牌,
為要保守公平人的路,
護庇虔敬人的道。
你也必明白仁義、公平、
正直、一切的善道。
智慧必入你心;
你的靈要以知識為美。
謀略必護衛你;
聰明必保守你,
要救你脫離惡道,
脫離說乖謬話的人。
那等人捨棄正直的路,
行走黑暗的道,
歡喜作惡,
喜愛惡人的乖僻,
在他們的道中彎曲,
在他們的路上偏僻。
智慧要救你脫離淫婦,
就是那油嘴滑舌的外女。
她離棄幼年的配偶,
忘了 神的盟約。
她的家陷入死地;
她的路偏向陰間。
凡到她那裏去的,不得轉回,
也得不著生命的路。
智慧必使你行善人的道,
守義人的路。
正直人必在世上居住;
完全人必在地上存留。
惟有惡人必然剪除;
奸詐的,必然拔出。
(箴言第二章)
當我們閱讀聖經箴言這本書的時候,會發覺書中很少直接講到 神,即使提到 神,我們也知曉 神並不積極參與人生決定。世人的命運是人自己的抉擇-這正是 神賜給人的禮物- 神只在後面執行賞與罰。
這樣的人生哲理,就算不相信 神的人一樣可以接受。這正好說明一件事,《箴言》所講的是生活的基本模式,是人生經驗的累積與結晶。要是有人第一次看見別人因驕傲而自毀前途,因幼稚無知犯錯,他會讓這件事輕輕過去,一直到一再遇到同樣的事發生,連自己也犯上同樣的錯誤,以致跌倒,才會領受得到如箴言第十六章十八節所說:“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的結論。人若相信《箴言》裏的話,就不必經歷痛苦的體驗,也能提高警覺,不讓驕傲危害自己的前途,顛覆自己美好的人生。
《箴言》雖少直接提到 神,但在書的開頭第一章第二至六節即清楚指出,智慧使人有聰明、能處事公平、正直、仁義,生活有知識和謀略,是 神計劃給人的特別恩惠。
箴言第一章第二至第六節(本篇經文均引自聖經箴言):
要使人曉得智慧和訓誨,
分辨通達的言語,
使人處事領受智慧、
仁義、公平、正直的訓誨,
使愚人靈明,
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
使智慧人聽見,增長學問,
使聰明人得著智謀,
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
懂得智慧人的言詞和謎語。
但智慧從哪裏而來呢?箴言第一章第七節告訴我們: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
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
“敬畏”是尊敬 神,接受祂的主權,讓祂作主,聽祂的話語,順服祂的旨意,但心裏沒有懼怕,反而滿懷敬愛與喜悅。“開端”不是指一個階段的開始,而是指首先、惟一的原則。“敬畏” 神不僅是正確的思想原則,也是惟一與 神建立正確關係的條件。
“知識”的極致是能跳出對事物的狹隘和部分的認識,從而進入到對 神的完全體認明白中(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 神。- 第二章第五節),靠着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得賜真正的、全面的知識;這才是智慧,是愚妄人(是指不能作出正確道德抉擇的人 )辦不到的,因為他們恨惡知識( 智慧在街市上呼喊, 在寬闊處發聲, 在熱鬧街頭喊叫, 在城門口,在城中發出言語, 說:你們愚昧人喜愛愚昧, 褻慢人喜歡褻慢, 愚頑人恨惡知識,要到幾時呢?- 第一章第二十至二十二節);不喜歡受管教,如畜類一樣( 喜愛管教的,就是喜愛知識; 恨惡責備的,卻是畜類。- 第十二章第一節);自高自大,自傲,靠自己而不信靠 神( 心中自是的,便是愚昧人; 憑智慧行事的,必蒙拯救。- 第二十八章第二十六節),自以為是,瞧不起智慧。
人能敬畏 神是信仰生活中的美德,智慧必須敬畏 神、完全信靠祂才能得到,因此並不是技巧、聰明或智能,而是一種道德的美質。
然而賜人智慧的 神儘管不隨時隨刻參與,也不干預世人的生活,但祂却無時無刻不在暗中看顧( 因為,人所行的道都在耶和華眼前; 他也修平人一切的路。- 第五章第二十一節),也為信靠祂的人排難。祂造人又造世界,賜給了人生活和生命的規律( 耶和華所造的,各適其用; 就是惡人也為禍患的日子所造。 … 籤放在懷裏, 定事由耶和華。- 第十六章第四及三十三節)。
神造的萬物各有其用,祂是人生也是宇宙的主宰,祂賞罰分明 。而世上萬事萬物都掌握在 神手中,非決定於機會、偶然、巧遇 、巧合;祂頒給了宇宙運作的軌道和秩序。
第八章第二十二至三十一節:
在耶和華造化的起頭,
在太初創造萬物之先,就有了我。
從亙古,從太初,
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
沒有深淵,
沒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
大山未曾奠定,
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
耶和華還沒有創造大地和田野,
並世上的土質,我已生出。
他立高天,我在那裏;
他在淵面的周圍,劃出圓圈。
上使穹蒼堅硬,
下使淵源穩固,
為滄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過他的命令,
立定大地的根基。
那時,我在他那裏為工師,
日日為他所喜愛,
常常在他面前踴躍,
踴躍在他為人預備可住之地,
也喜悅住在世人之間。
這一段經文為讚美智慧的高峰,用擬人的方式來描述智慧在宇宙被創造時所承擔的角色。
《箴言》這本書的性質在教導實際人生,既不可以把種何因而結何果來當作 神的應許,也不可以當作預言來解釋。智慧為 神的屬性,只有 神才擁有,在創造主眼中乃重要且必需。智慧在宇宙被造前已存在,也是宇宙的基本;且為喜樂之源頭。造物主運用智慧創造時,喜樂也便時刻湧現。尊敬 神,領受祂的訓誨,行在祂的道路上,專心仰望、信靠祂,是得智慧的首要原則。因此能 敬畏 神才能深入認識 神,和 神保持親密的關係( 因為,乖僻人為耶和華所憎惡; 正直人為他所親密。- 第三章第三十二節),這是智慧的頂峰,人生的極致。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靠着主耶穌基督賜予的信心(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 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 他必指引你的路。 不要自以為有智慧; 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 -第三章第五至七節)。世人的籌謀、或藉着物質的力量、或對人的依靠,都必歸於無有,只有相信並倚靠 神才能立定。
第十九章二十一節:
人心多有計謀;
惟有耶和華的籌算才能立定。
第二十一章三十一節:
馬是為打仗之日預備的;
得勝乃在乎耶和華。
第二十九章二十五節:
懼怕人的,陷入網羅;
惟有倚靠耶和華的,必得安穩 。
這些都是信心的功課( 我今日以此特特指教你, 為要使你倚靠耶和華。- 第二十二章十九節),而信心只能建立在 神的應許和人與 神的關係上。藉著主耶穌基督 , 神便成為我們的父,我們是祂的兒女,我們就可以稱 神是“我” 的神。
第三十章七至九節:
我求你兩件事,
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賜給我:
求你使虛假和謊言遠離我;
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
賜給我需用的飲食,
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
耶和華是誰呢?
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
以致褻瀆我 神的名。
第三章十二節:
所以耶和華所喜愛的,祂必責備,
正如父親責備所喜愛的兒子。
阿們!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