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圣经学习小组

Montreal Bible Study Group

Month: March 2014 (page 4 of 5)

真假先知

你們要稱謝耶和華,求告祂的名,
在萬民中傳揚祂的作為!
要向祂唱詩歌頌,
談論祂一切奇妙的作為!
要以祂的聖名誇耀!
尋求耶和華的人,心中應當歡喜。
要尋找耶和華與祂的能力,
時常尋求祂的面。
(詩篇第105篇第一至第四節)

神差遣先知耶利米預先告誡以色列民,若然他們不從罪中悔改,耶路撒冷將會全城被毀。耶利米憎恨猶大人的罪,他們不倚靠、信仰耶和華-唯一的真 神,只信賴君王、依靠外邦,所以早已預言耶城的毀滅。他原先在哀慟中勸他們悔改,但他們始終不願回轉;以色列民心裏橫梗、充耳不聞、我行我素、不知死活、偏行己意、離棄真道、不思悔改。耶利米既哀慟且憤慨,不明白以色列民何以不聽從 神 要他們從罪中悔改的告誡,從而離開被毀滅的境地,在祝福中重來。

最終預言成為事實,耶城全然被毀。先知耶利米在耶城被毀滅後不久就被迫離開。耶利米並沒有感到絶望,他憑着信心呼求:

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向你回轉,
我們便得回轉;
求你復新我們的日子,像古時一樣。
(耶利米哀歌第五章第二十一節)

耶利米深深明白,當人犯罪的時候, 神的刑罰就會臨到;但當人願意從罪中悔改的時候, 神的寬恕並恩典更加立刻臨到。

神的恩典並沒有因為以色列民不聽從而斷絕。耶和華 神安排另一位先知以西結跟猶大人一同被擄; 神要他在以色列民當中作先知傳講祂的旨意。以色列民族的宗教中心耶路撒冷城被毀前十一年(主前597年),以西結和其他猶太人一同被擄往北方的巴比倫。他在迦巴魯河畔見到大異象,蒙召向自己的同胞傳講安慰的信息,但也宣告 神對罪的刑罰,先後達二十五年之久。他不單純用口講,也藉象徵的動作說預言,例如妻子死了不擧哀、吞下書卷、以及剃髪、封口,他都一一照着 神的吩咐而忠實履行。他生活嚴謹,精力過人,靠着耶和華 神所賜的信心,盡心盡力為以色列民服事。

以西結既是"被擄之先知",也是"聖靈的先知"。因為以西結是受 神的靈的啟示。 神的靈在子民面對多災多難的時期更加工作不息,引領這位被擄的先知在被擄的子民當中為祂的救恩而服事。

神亦膏以西結為"個人的先知",或"個人主義的先知",但這並不是他愛標新立異、樹立個人英雄形象,而是他非常看重個人應負的責任。以色列每一"個人"在舊約的團體中固然有集體的責任,但是自身更應該負宗教信仰的責任-敬 神,亦要負倫理道德的責任-對人。耶利米雖然也看重個人,但強調個人的靈性;以西結則看重個人的德行。

以西結也是"祭司的先知"。他原是祭司,又蒙召為先知,集兩種職責於一身,並且綜合兩者的恩賜,成為被擄後先知職事極大的突破。而在早期的先知書著作中,大多對祭司型的宗教經驗持反面的態度,認為禮儀不若靈性重要;但是被擄之後,聖殿被毀,禮儀已廢,民族精神消失殆盡。以色列被擄的人痛定思痛,重新注重敬拜。聖殿必須重建,民族的信仰必須建立,這正是以西結所強調的信息。祭司型與先知型的宗教經驗同樣重要,不可重此輕彼,應有適當的均衡。

大祭司最重要的工作,是在一年一次的贖罪日那天進入至聖所為全民贖罪(見於利未記第十六章)。此外,他們的日常工作有:
1,主理獻祭聖職及料理會幕中事務(出埃及記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一節;利未記第六章第十九至二十二節)。
2,以律法教導百姓(申命記第十七章第十一節)。
3,在百姓中施行審判(申命記第十七章第八至九節,第二十一章第五節;民數記第五章第十一至十三節)。
4,在衛生醫療上做百姓的指導(利未記第十三章)。
5,為百姓祝福(民數記第六章第二十二至二十七節)。
6,吹號召集百姓聚會或爭戰(民數記第十章第一至十節)。

"先知",意即"代言人",也就是蒙召作 神的代言人的人。

區分真假先知:以色列人永世不變的一個基本信仰,就是耶和華乃獨一真 神;

申命記第六章第四節: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的 神是獨一的主。

凡違背的都屬異端,是假先知,必須從民眾中杜絕;

申命記第十八章第九至二十二節:你到了耶和華-你神所賜之地,那些國民所行可憎惡的事,你不可學著行。你們中間不可有人使兒女經火,也不可有占卜的、觀兆的、用法術的、行邪術的、 用迷術的、交鬼的、行巫術的、過陰的。凡行這些事的都為耶和華所憎惡;因那些國民行這可憎惡的事,所以耶和華-你的神將他們從你面前趕出。 你要在耶和華-你的神面前作完全人。

因你所要趕出的那些國民都聽信觀兆的和占卜的,至於你,耶和華-你的神從來不許你這樣行。耶和華-你的 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興起一位先知,像我,你們要聽從他。正如你在何烈山大會的日子求耶和華-你神一切的話,說:"求你不再叫我聽見耶和華-我 神的聲音,也不再叫我看見這大火,免得我死亡。"耶和華就對我說:"他們所說的是。 我必在他們弟兄中間給他們興起一位先知,像你。我要將當說的話傳給他;他要將我一切所吩咐的都傳給他們。誰不聽他奉我名所說的話,我必討誰的罪。若有先知擅敢託我的名說我所未曾吩咐他說的話,或是奉別神的名說話,那先知就必治死。"你心裏若說:"耶和華所未曾吩咐的話,我們怎能知道呢?"先知託耶和華的名說話,所說的若不成就,也無效驗,這就是耶和華所未曾吩咐的,是那先知擅自說的,你不要怕他。

真先知的憑證不是有無行神蹟的能力;

申命記第十三章第一至第三節:你們中間若有先知或是做夢的起來,向你顯個神蹟奇事,對你說:"我們去隨從你素來所不認識的別神,事奉它吧!"他所顯的神蹟奇事,雖有應驗,你也不可聽那先知或是那做夢之人的話。因為這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試驗你們,要知道你們是盡心盡性愛耶和華你們的 神不是。

而是他的信息和工作是否符合神所啟示的客觀標準,是否合乎基本信仰。基督信仰也有一個永不能變的準則,就是相信主耶穌基督的超越性和神性;

約翰福音第二十章第三十至三十一節: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載在這書上。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 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得生命"是指人永遠得救所享有的生命。而這生命藉着主耶穌基督可以與 神交通,也藉着祂可以住在 神裏頭, 神也可以住在我們裏頭。

約翰福音第十七章第十八至二十六節:你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 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

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 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裏面,我在你裏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裏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我在他們裏面,你在我裏面,使他們完完全全地合而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來,也知道你愛他們如同愛我一樣。

父啊,我在哪裏,願你所賜給我的人也同我在那裏,叫他們看見你所賜給我的榮耀;因為創立世界以前,你已經愛我了。

公義的父啊,世人未曾認識你,我卻認識你;這些人也知道你差了我來。我已將你的名指示他們,還要指示他們,使你所愛我的愛在他們裏面,我也在他們裏面。

主耶穌基督為教會的代表,要求教會合而為一,就像祂與天父那樣合一。這種完美的合一必須在教會的生命中充分反映出來;否則便失去了見證,損害了教會所傳講的福音信息。信徒都屬於主耶穌基督,成為一個身體,也是 神同一個家裏的人。這種靈裏的合一必須實行出來(活出主耶穌基督的生命)。

神蹟、奇事、傳教工作都不能當作真實信仰的憑證。真假信仰的分別在於是不是相信真 神藉聖子主耶穌基督完成救贖,承認三位一體的真神。

古時認為夢是 神啓迪人的途徑,但後來夢也成了假先知自欺、欺人的手段,藉以達成個人的私慾、需求。試驗真先知的一個方法是所說的預言是否完全應驗。假先知說預言,即令偶然應驗,或者有人花言巧語,説是能預測將來,若其目的只是要勾引人離開  神的道,就必須防備、反對、離棄他。

敢問今天教會裏的牧者、領導們,我們是與主耶穌基督合而為一的謙卑真僕人,還是愛高位、愛肚腹、飽私慾的假先知?或然,願主恩上加恩;真的愈加增添為主榮耀的名而作工,假冒的能及時回頭而得着。阿們。

—–續

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

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向你回轉,
我們便得回轉;
求你復新我們的日子,像古時一樣。
(耶利米哀歌第五章第二十一節)

先知耶利米在耶利米哀歌最後一節裏面,帶着沉重、悲愴、淒清、哀傷地呼叫 神:"你竟全然棄絕我們,向我們大發烈怒!"以此作為哀叫的結尾。耶利米在深切哀痛中,並未感到絕望。他憑着信心呼求,相信那掌管永恆王權的 神一定會再次看顧受苦的百姓,復興以色列民,"像古時一樣",像 神對待肯認罪悔悟的歷代以色列人一樣,因祂的怒氣不過是一轉眼之間,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

詩篇第三十篇第五節:
因為,祂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
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
一宿雖然有哭泣,
早晨便必歡呼 。

這是大衞所作的感恩詩。大衞當時病重,獲 神拯救得痊癒,發出感謝之聲。大衞倚靠國家的軍隊(高傲、靠自我的才能)而不信賴 神,以至犯罪。 神施以瘟疫的懲罰,但 神後來憐憫他,止住瘟疫。大衛作這詩,抒發他對父 神的無限感謝。

在舊約中有很多篇都以沉重口吻作結。

以賽亞書第六十六章第二十四節:
他們必出去觀看那些違背我人的屍首;
因為他們的蟲是不死的;
他們的火是不滅的;
凡有血氣的都必憎惡他們。

這是耶和華 神對不信者永遠的刑罰;在 神面前敬拜蒙福的人,可以見到那些違背 神命、不接受主耶穌基督救贖的人的命運-雖然死了,仍需承受 神對罪永遠的刑罰。

瑪拉基書第四章第六節: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

全公義、全聖潔、全恩典、全知全能的神,在舊約給以色列人的忠告、警誡,勸勉以民要離罪悔改,心志更新,回到 神恩。若然不是,必如以東人一樣,完全滅亡。

舊約以"咒詛"作結束,新約以"恩惠"作結束,兩者形成非常強烈的對比。先知所預告的主耶穌基督的降生,改變了人類的歷史,引領世界進入有公義的日頭照耀的、恩典救贖的新時代。

啟示錄第二十二章二十一節:願主耶穌的恩惠常與眾聖徒同在!阿們。

這是在聖經中,世人的救贖主,唯一的救贖主,唯一能拯救世人的名,主耶穌基督給世人的最後一個應許:"我必快來!"作為今天基督的聖徒的回應,應該是:"阿們。主耶穌基督!我們都願你快來,快來啊!"

從耶利米哀歌中,我們今天的基督徒可以提取的靈訓:

受苦的意義
耶利米在國家遭難、內心苦痛中,回顧歷史往事,以色列民一錯再錯、自以為是、自高自大、自言自語、自我為中、自討苦吃、自取其辱、自找滅絕。以色列民早有耶和華立的聖約,若遵循的,則得福不斷;不遵守的,則必遭災禍。由此可見,苦難是為了懲罰罪惡,使民族降卑後再得復興的恩惠。苦難能使人降卑,從而尋求神的救恩。苦難能使民族潔淨,個人也因此蒙潔淨、得拯救。

公義的原則
以色列民雖是耶和華的子民,但是他們犯罪,同樣必須受 神對罪的刑罰,因為 神是聖潔公義的,是罰惡賞善的。舊約先知(今天教會的領袖)有責任指責人民的罪,傳揚 神的公義,所以先知們被稱為以色列的"良心"。 神甚至使用外邦作為懲罰以色列民的工具;審判刑罰必須從 神的家作起首,但最後審判仍將臨到外邦人;尤其因為外邦人往往過分欺壓 神的子民, 神必定為子民們伸冤。

罪惡的因素
以色列最大的罪,就是偏離耶和華,去隨從別神(拜偶像-甚至金牛犢)。他們敗亡的原因正在於此,以後的危險、苦難、災禍,仍是這樣。

盼望的根據
我們不致消滅,
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
是因祂的憐憫不致斷絕。
(耶利米哀歌第三章第二十二節)

耶利米在極度的憂傷苦惱中想起這些,心中就有無盡的盼望。在災難中,他們有陷在無望無依中自暴自棄的危險,或者自以為義,認為 神不公平。這些態度都不正常也不健全。他們應該謙卑認罪,憑信心仰望 神,無盡限的盼望就借以產生了。盼望來自堅定的信心,相信 神的信實,永恆不變,始終不渝。

詩篇第三十六篇第五節:
耶和華啊,你的慈愛上及諸天;
你的信實達到穹蒼。

耶利米哀歌第三章第二十三節:
每早晨,這都是新的;
你的誠實,極其廣大。

在幾首哀歌中,耶利米不僅消極地描述民族敗亡的傷痛以及災難毀滅的慘況,也以信心為中的觀點,存積極的盼望,深知耶和華必再施行恩惠,使以色列人得以復興。本書的信息有公義的審判,也包含救贖的恩典,可說是失敗與希望、刑罰與救恩並重。這代表着復活的盼望。

在復活的前夕,在墳墓的幽暗中,夜正深沉,但黎明必定會到來。後世的人可從主耶穌基督的受苦難、死亡、復活中看到舊約中 神的心意。

全然憐憫的 神使用先知耶利米闡明苦難的涵義。他所指的雖是民族,也絕對可以應用在個人身上。

苦難之後必有復興的恩典。

先知耶利米憎恨耶路撒冷人所犯的罪:他們選擇信賴君王,不信任耶和華他們的 神;他們倚靠外邦,不信先知預言的耶城的毀滅。他帶着哀慟勸勉他們悔改回轉,但他們始終不願回轉,最終遭逢大災難。

大衛、所羅門時代所建立的光榮與強盛已然一去不復還,但耶和華父 神所應許的那永遠的榮耀必賜給一切受患難但靠所賜信心至死忠心的人。主耶穌基督對父 神旨意全然遵循與順服,這個生命已賜予我們,有信心要接受的已得着了。

啟示錄第二章第十節: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裏,叫你門被試煉,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

但以理書第十二章第三節:智慧人必發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歸義的,必發光如星,直到永永遠遠。

阿們!

"智慧人",是靠着主耶穌基督所賜的恩典,認罪悔改、接受主耶穌基督復活的生命、得以重生的人。他們才可持守正道,才可作敬虔的人,才能致力把真道(主耶穌基督的話語)教導他人,才能如光照耀,才能見證真神,才能使多人歸義。

馬太福音第五章第十三至第十六節: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信徒們應該作"鹽"作"光",從行為上活出主耶穌基督的生命。鹽有潔淨消毒的力量,又能增添食物的滋味,若失去味道,便變成廢物,理當被丟棄。信徒應該身體力行,行出主耶穌基督的教訓,服務人群,從自家到羣體才不致變成無用,被人踐踏。城造在山上,既穩固亦易為人遠遠見到。信徒有主耶穌基督的真道(基督的生命)作堅固基礎,能勇敢為主作見證,像光照耀;讓世人注意到我們的好榜樣,榮耀全歸於父 神和主耶穌基督,直到永遠。阿們!

人在幼年負軛, 這原是好的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
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第23篇)

猶大人因為不倚靠耶和 華神,也不聽從 神所差遣來的先知對他們的預言以及警告,最終導致耶路撒冷徹底被毀。猶大人因為心高氣傲,沒有真正相信、倚靠耶和華 神。 神對他們的先祖亞伯拉罕所立的約以及祝福,只要他們靠信心聽從耶和華 神的話,不單是他們得到祝福,連後裔也能得到 神恩。但他們寧願選擇一再心裏剛硬,對 神的話語違反。最終得到悲慘的結局,全城徹底被毀;猶大人更被擄巴比倫去作奴隸。

耶利米書第五十二章: 西底家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一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他母親名叫哈慕她,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兒。西底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是照約雅敬一切所行的。因此耶和華的怒氣在耶路撒冷和猶大發作,以致將人民從自己的面前趕出。

西底家背叛巴比倫王。

他作王第九年十月初十日,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率領全軍來攻擊耶路撒冷,對城安營,四圍築壘攻城。於是城被圍困直到西底家王十一年。

四月初九日,城裏有大饑荒,甚至百姓都沒有糧食。城被攻破,一切兵丁就在夜間從靠近王園兩城中間的門,出城逃跑;迦勒底人正在四圍攻城。他們就往亞拉巴逃去。迦勒底的軍隊追趕西底家王,在耶利哥的平原追上他。他的全軍都離開他四散了。

迦勒底人就拿住王,帶他到在哈馬地利比拉的巴比倫王那裏;巴比倫王便審判他。巴比倫王在西底家眼前殺了他的眾子,又在利比拉殺了猶大的一切首領, 並且剜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銅鍊鎖著他,帶到巴比倫去,將他囚在監裏,直到他死的日子。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十九年五月初十日,在巴比倫王面前侍立的護衛長尼布撒拉旦進入耶路撒冷, 用火焚燒耶和華的殿和王宮,又焚燒耶路撒冷的房屋,就是各大戶家的房屋。跟從護衛長迦勒底的全軍就拆毀耶路撒冷四圍的城牆。 那時護衛長尼布撒拉旦將民中最窮的和城裏所剩下的百姓,並已經投降巴比倫王的人,以及大眾所剩下的人,都擄去了。但護衛長尼布撒拉旦留下些民中最窮的,使他們修理葡萄園,耕種田地。

耶和華殿的銅柱並殿內的盆座和銅海,迦勒底人都打碎了,將那銅運到巴比倫去了, 又帶去鍋、鏟子、蠟剪、盤子、調羹,並所用的一切銅器、 杯、火鼎、碗、盆、燈臺、調羹、爵,無論金的銀的,護衛長也都帶去了。

所羅門為耶和華殿所造的兩根銅柱、一個銅海,並座下的十二隻銅牛,這一切的銅多得無法可稱。 這一根柱子高十八肘,厚四指,是空的,圍十二肘。 柱上有銅頂,高五肘;銅頂的周圍有網子和石榴,都是銅的。那一根柱子照此一樣,也有石榴。柱子四面有九十六個石榴,在網子周圍,共有一百石榴。

護衛長拿住大祭司西萊雅、副祭司西番亞,和三個把門的, 又從城中拿住一個管理兵丁的官,並在城裏所遇常見王面的七個人和檢點國民軍長的書記,以及城裏所遇見的國民六十個人。護衛長尼布撒拉旦將這些人帶到利比拉的巴比倫王那裏。巴比倫王就把他們擊殺在哈馬地的利比拉。

這樣,猶大人被擄去離開本地。

尼布甲尼撒所擄的民數記在下面:在他第七年擄去猶大人三千零二十三名; 尼布甲尼撒十八年從耶路撒冷擄去八百三十二人; 尼布甲尼撒二十三年,護衛長尼布撒拉旦擄去猶大人七百四十五名;共有四千六百人。

猶大王約雅斤被擄後三十七年,巴比倫王以未‧米羅達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使猶大王約雅斤抬頭,提他出監, 又對他說恩言,使他的位高過與他一同在巴比倫眾王的位, 給他脫了囚服。他終身在巴比倫王面前吃飯。巴比倫王賜他所需用的食物,日日賜他一分,終身是這樣,直到他死的日子。

耶路撒冷城建在高山之上,本來易守難攻,絕非普通城池可比,但如 神所差來的先知的預言,被敵人夷為平地。大衛、所羅門時代所建立的輝煌一朝被毀,也許一去永不復返。以色列人所歌唱的錫安的榮美,現在倒成了老年人的嘆息和少女的羞恥,人們只聽到訕笑與侮辱、無奈與苦難,沒有一絲安慰!

先知耶利米和同胞深深感受到了國破家亡的痛苦;一個曾經傲視近東的民族, 敗在崇尚暴力的迦勒底人手下,淪落成了被擄為奴之人。面對人煙已渺、全然被毀的古城,耶利米用淚水、悲哀寫下了五首挽歌,即耶利米哀歌。他把希伯來語二十二個字母依次嵌在每一節或每三節的字頭(Qinah Metre 3+2,3+3,2+2,第五首例外 ),讓子子孫孫從小誦讀,提醒他們不可忘記悖逆 神所能招來的重大禍患。

耶利米哀歌3第二十二至第二十七節:
我們不致消滅,
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
是因他的憐憫不致斷絕。
每早晨,這都是新的;
你的誠實極其廣大!
我心裏說:耶和華是我的分,
因此,我要仰望他。

凡等候耶和華,心裏尋求他的,
耶和華必施恩給他。
人仰望耶和華,
靜默等候他的救恩,
這原是好的。
人在幼年負軛,
這原是好的。

先知耶利米在苦楚和幽暗的環繞中,並沒有因此而啍唉埋怨。他始終記著,耶和華也是慈愛憐憫的 神,在黑夜之後,祂賜人早晨,並用這去安慰他的同胞,明白人在年輕時受管教,若能及時回轉,反而是蒙福的道路。他勸勉大家靜默等候 神的救恩。–續

到了結局你們怎樣行呢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至缺乏。
祂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祂使我的靈魂甦醒,
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第23篇)

先知耶利米是在猶大國歷史上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宗教復興時期蒙召作先知。可惜以前諸王犯罪太深,這次復興未能扭轉國運。

列王紀下第二十三章二十六至二十七節:然而,耶和華向猶大所發猛烈的怒氣仍不止息,是因瑪拿西諸事惹動他。
耶和華說:"我必將猶大人從我面前趕出,如同趕出以色列人一般;我必棄掉我從前所選擇的這城-耶路撒冷和我所說立我名的殿。"

新興起的巴比倫帝國㓕了當時稱霸文明世界的亞述帝國,當時猶大國面對國際新形勢,舉棋不定,朝中大臣分為兩派:一派主張親近埃及,相信埃及將會成為世界第一大強國,聯合埃及可以阻遏巴比倫的擴張;一派力主親近巴比倫,向巴比倫稱臣立貢,以求苟且暫安。此時,猶大國中諸先知無不力斥兩派之非,言明親埃親巴都非良策,惟獨應該依靠全能大能的耶和華 神 。猶大國不聽先知警告之言,放棄仰靠耶和華 神而傾向埃及,埃及王立約雅敬為猶大王。當時巴比倫的軍隊在迦基米施 平原上與埃及軍隊大戰,埃及大軍在巴比倫將軍尼布甲尼撒所率勁旅前棄甲曳兵而逃。巴比倫征服埃及,尼布甲尼撒凱旋返國,繼其前王尼布波拉統治全帝國。之後,巴比倫開始侵奪巴勒斯坦土地,有一部份猶大國中人(包括但以理)被擄往巴比倫。未幾,猶大王約雅敬反叛,猶大災難相繼。侷處巴勒斯坦一隅的猶大,所剩一抹餘暉也在歷史上消失。先知耶利米受命於國人被擄之前,事奉繼續至被擄之時,身處于國家危急存亡之秋,雖生性膽怯且懦弱,也禁不住奮不顧身為民族命運吶喊,呼喚迷失的人悔改。

耶利米書第四章第十九至二十節:
我的肺腑啊,我的肺腑啊,我心疼痛!
我心在我裏面煩躁不安。
我不能靜默不言,
因為我已經聽見角聲和打仗的喊聲。
毀壞的信息連絡不絕,
因為全地荒廢。
我的帳棚忽然毀壞;
我的幔子頃刻破裂。

耶利米書第五章第一節:
你們當在耶路撒冷的街上跑來跑去,
在寬闊處尋找,
看看有一人行公義求誠實沒有?
若有,我就赦免這城。

可是沒有誰聽從先知從 神得來的誠實勸告的語言,大禍臨頭,依舊心硬,為罪孽、愛世界、享私慾、喜行惡、棄恩慈,忘恩負義。

耶利米書第四章第二十二節: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愚頑,不認識我;
他們是愚昧無知的兒女,
有智慧行惡,沒有知識行善。

耶利米書第五章第二節:
其中的人雖然指着永生的耶和華起誓,
所起的誓實在是假的。

縱然耶利米為猶大民族擔憂,誠懇相勸,希望他們能夠回到耶和華的 神恩之下。但他們不但不聽他的勸告, 反而不斷迫害他。他所遭遇的正是主耶穌基督所哀痛的先知的命運。

馬太福音第二十三章第三十四節: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並文士到你們這裏來,有的你們要殺害,要釘十字架;有的你們要在會堂裏鞭打,從這城追逼到那城。

也是這種悲哀痛苦使耶利米得了"哀哭的先知"稱號。他悲哀悽愴的聲音裏有充滿對罪惡的無限憤慨,也有對貧乏與疾苦的人無限的同情。他的愛國情懷和從屬天而來的品格,已成為所有作為 神所呼召的工人的楷模和歴代信徒的榜樣。

耶利米書裏也描述了猶大國百姓的罪惡。罪惡之大有若當年的所多瑪、俄摩拉,全耶路撒冷找不到一個義人。百姓的罪包括:作假誓、行姦淫、事奉外邦神、欺壓貧苦、先知說假話、祭司弄權,因此 神要定他們的罪,施刑罰。

耶利米書第五章第二十九至三十節:
耶和華說:我豈不因這些事討罪呢?
豈不報復這樣的國民呢?
國中有可驚駭、可憎惡的事:
就是先知說假預言,
祭司藉他們把持權柄,
我的百姓也喜愛這些事。
到了結局你們怎樣行呢?

先知理應說真話,這些先知卻假借 神的名說謊。百姓本屬神,應該憎厭他們才對,但他們反而不喜歡 神所喜歡的誠實與公義,愛聽假話。"結局"說是審判來臨之時,會怎麼樣?

這亦是不是今天基督教會的徵像呢?教會的領袖像耶利米年代的先知一樣借用主耶穌基督的名字說謊話嗎?今天的信徒們亦是不是跟那個年代的猶大人一樣喜歡聽他們的謊話,反而不喜歡主耶穌基督賜給我們的 神所喜歡的誠實與公義嗎?若然是,我們應從牧者到信徒都要確確實實認罪懺悔;若然不是,只有等待 神審判來臨之時。

——續

不可給魔鬼留地步

神啊,求你按你的慈愛憐恤我!
按你豐盛的慈悲塗抹我的過犯!
求你將我的罪孽洗除淨盡,
並潔除我的罪!

因為,我知道我的過犯;
我的罪常在我面前。
我向你犯罪,惟獨得罪了你;
在你眼前行了這惡,
以致你責備我的時候顯為公義,
判斷我的時候顯為清正。
我是在罪孽裏生的,
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

你所喜愛的是內裏誠實;
你在我隱密處,必使我得智慧。
求你用牛膝草潔淨我,我就乾淨;
求你洗滌我,我就比雪更白。
求你使我得聽歡喜快樂的聲音,
使你所壓傷的骨頭可以踴躍。
求你掩面不看我的罪,
塗抹我一切的罪孽。

神啊,求你為我造清潔的心,
使我裏面重新有正直的靈。
不要丟棄我,使我離開你的面;
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
求你使我仍得救恩之樂,
賜我樂意的靈扶持我,

我就把你的道指教有過犯的人,
罪人必歸順你。
神啊,你是拯救我的 神;
求你救我脫離流人血的罪!
我的舌頭就高聲歌唱你的公義。

主啊,求你使我嘴脣張開,
我的口便傳揚讚美你的話!
你本不喜愛祭物,若喜愛,我就獻上;
燔祭,你也不喜悅。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
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求你隨你的美意善待錫安,
建造耶路撒冷的城牆。
那時,你必喜愛公義的祭
和燔祭並全牲的燔祭;
那時,人必將公牛獻在你壇上。
(詩篇第五十一篇)

這是大衞王犯了與拔示巴的姦淫罪和殺害烏利亞的罪以後, 神差遣先知拿單見他,述說 神要對他的饒恕以及對罪懲罰。大衞因而作這詩向 神求憐憫與饒恕,並認罪懺悔。他知道人裏頭的罪只有 神能洗淨,而且洗得比雪更白,好像從來都沒有存在過一樣。 神也可令他成為新造的人。他也祈求得到一個全新的清潔的心,一個正直的靈。他哀求 神不要拋棄他不管、不理,求 神不要收回賜給了他的聖靈。

聖靈是與 神同在:
1,藉著祂,天地被創造;

創世期第一章第二至三節: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 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2,降福給祂的子民;
以賽亞書第四十四章第三節:
因為我要將水澆灌口渴的人,
將河澆灌乾旱之地。
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的後裔,
將我的福澆灌你的子孫。

3,幫助祂所揀選的人作工;
出埃及記第三十一章第三節:
我也以我的靈充滿了他,使他有智慧,有聰明,有知識,能作各樣的工。

4,感動先知(代表祂的僕人)說預言;
撒母耳記下第二十三章第二節:
耶和華的靈藉着我說:
他的話在我口中。

5,指示人們事奉的方向;
列王紀上第十八章第十二節:
恐怕我一離開你,耶和華的靈就提你到我所不知道的地方去。這樣,我去告訴亞哈,他若找不着你,就必殺我;僕人却是自幼敬畏耶和華的。

列王紀下第二章第十六節:
對他說:"僕人們這裏有五十個壯士,求你容他們去尋找你師傅,或者耶和華的靈將他提起來,投在某山某谷。"以利沙說:"你們不必打發人去。"

6,給人新心和新靈,使人可以生活在 神的旨意中;
以西結書第三十六章第二十六至二十七節:
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裏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裏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

在主耶穌基督的新約時代,基督已應許屬祂的人,賜予聖靈永遠與他們同在。

約翰福音第十四章第十六至十七節: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他,也不認識他。你們卻認識他,因他常與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裏面。

以弗所書第四章第三十節:不要叫 神的聖靈擔憂;你們原是受了他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

以弗所書第一章第十四節:這聖靈,是我們的基業的憑據,直等到 神之民被贖,使他榮耀得著稱讚。

第七節: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豐盛的恩典。

基督徒在世的身體是聖靈的居所;信徒應該珍惜自己的身體,因為聖靈住在其中。信徒如選擇靠着住在裏頭的聖靈的力量,就可以戰勝邪惡,抗拒色慾的引誘。我們的身體不但是聖靈的居所,也屬於 神,是 神用祂獨生兒子主耶穌基督的血重價買贖回來的,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榮耀 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

以弗所書第四章第十七至二十七節:所以我說,且在主裏確實地說,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他們心地昏昧,與 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裏剛硬;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你們學了基督,却不是這樣;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就要脫去妳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着 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生氣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

基督徒和外邦人(不信主的人),二者在生命上有本質的差別:信徒的生命連於主耶穌基督,本質聖潔;不信主的人"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本質污穢。外邦人的心虛妄,是因為他們的生活中沒有了 神,人生虛空而無意義。我們"學了基督",聖潔和污穢的兩種生活對於我們則界限黑白分明。我們明白基督徒怎樣在聖潔生活上顯明 神的旨意;若然我們心意不潔,就會連生活也都污穢了。

聖靈的工作可以叫人徹底改變。就像人換了新衣服一樣,來過新生活;基督徒的德性生活,應回復當初 神造人的樣子。現今在教會裏面的基督徒,從傳道人到一般信徒,我們都是活在俗世的標準裏面,我們要真切求主寬恕並鑑察我們的心思意念,讓我們實實在在可以在祂裏面得着重生,獲得一個新的生命,讓聖靈帶領我們建設一個真真正正可以榮神益人的教會,而不是一個在俗世裏隨波逐流、不能使人得著祝福反而令人跌倒的教會。

願在教會作牧者、作領袖們的都要警醒!

馬太福音第七章第二十一至二十三節: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

僅憑傳道、趕鬼、行異能並不能證明這樣行的人就是真正的門徒。到了審判的日子,假先知、假牧師、假長老、假執事們雖呼求主,得到的只是斥責。是否遵行天父旨意並行出真道,是否心、口與行為合一,才是判斷真偽教徒的標準。

在馬太福音第七章第十五至二十節,耶穌基督警告教會的信徒們說:你們要防備假先知。他們到你們這裏來,外面披着羊皮,裏面卻是殘暴的狼。憑着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裏豈能摘無花果呢?這樣,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好樹不能結壞果子,壞樹不能結好果子。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裏。所以,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

信徒們不應在教會裏面拜人,或拜某某有名的傳道人的名氣。我們應聽從 神的話語,較對他們的言語、行為是不是與 神的旨意一致。受 神恩膏的僕人只會遵循、傳揚、教導 神的話語。 神的僕人若然違背 神的旨意、刪改 神的話語,他們通通都是披着羊皮進入教會要吞噬人的狼。

信徒們!我們要求父 神賜予我們明亮的眼睛與分辨真偽的靈去看清楚,不要讓盲了眼的假先知帶領。

Older posts Newe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