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啊,求你使我們向你回轉,
我們便得回轉;
求你復新我們的日子,像古時一樣。
(耶利米哀歌第五章第二十一節)

先知耶利米在耶利米哀歌最後一節裏面,帶着沉重、悲愴、淒清、哀傷地呼叫 神:"你竟全然棄絕我們,向我們大發烈怒!"以此作為哀叫的結尾。耶利米在深切哀痛中,並未感到絕望。他憑着信心呼求,相信那掌管永恆王權的 神一定會再次看顧受苦的百姓,復興以色列民,"像古時一樣",像 神對待肯認罪悔悟的歷代以色列人一樣,因祂的怒氣不過是一轉眼之間,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

詩篇第三十篇第五節:
因為,祂的怒氣不過是轉眼之間;
祂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
一宿雖然有哭泣,
早晨便必歡呼 。

這是大衞所作的感恩詩。大衞當時病重,獲 神拯救得痊癒,發出感謝之聲。大衞倚靠國家的軍隊(高傲、靠自我的才能)而不信賴 神,以至犯罪。 神施以瘟疫的懲罰,但 神後來憐憫他,止住瘟疫。大衛作這詩,抒發他對父 神的無限感謝。

在舊約中有很多篇都以沉重口吻作結。

以賽亞書第六十六章第二十四節:
他們必出去觀看那些違背我人的屍首;
因為他們的蟲是不死的;
他們的火是不滅的;
凡有血氣的都必憎惡他們。

這是耶和華 神對不信者永遠的刑罰;在 神面前敬拜蒙福的人,可以見到那些違背 神命、不接受主耶穌基督救贖的人的命運-雖然死了,仍需承受 神對罪永遠的刑罰。

瑪拉基書第四章第六節: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咒詛遍地。

全公義、全聖潔、全恩典、全知全能的神,在舊約給以色列人的忠告、警誡,勸勉以民要離罪悔改,心志更新,回到 神恩。若然不是,必如以東人一樣,完全滅亡。

舊約以"咒詛"作結束,新約以"恩惠"作結束,兩者形成非常強烈的對比。先知所預告的主耶穌基督的降生,改變了人類的歷史,引領世界進入有公義的日頭照耀的、恩典救贖的新時代。

啟示錄第二十二章二十一節:願主耶穌的恩惠常與眾聖徒同在!阿們。

這是在聖經中,世人的救贖主,唯一的救贖主,唯一能拯救世人的名,主耶穌基督給世人的最後一個應許:"我必快來!"作為今天基督的聖徒的回應,應該是:"阿們。主耶穌基督!我們都願你快來,快來啊!"

從耶利米哀歌中,我們今天的基督徒可以提取的靈訓:

受苦的意義
耶利米在國家遭難、內心苦痛中,回顧歷史往事,以色列民一錯再錯、自以為是、自高自大、自言自語、自我為中、自討苦吃、自取其辱、自找滅絕。以色列民早有耶和華立的聖約,若遵循的,則得福不斷;不遵守的,則必遭災禍。由此可見,苦難是為了懲罰罪惡,使民族降卑後再得復興的恩惠。苦難能使人降卑,從而尋求神的救恩。苦難能使民族潔淨,個人也因此蒙潔淨、得拯救。

公義的原則
以色列民雖是耶和華的子民,但是他們犯罪,同樣必須受 神對罪的刑罰,因為 神是聖潔公義的,是罰惡賞善的。舊約先知(今天教會的領袖)有責任指責人民的罪,傳揚 神的公義,所以先知們被稱為以色列的"良心"。 神甚至使用外邦作為懲罰以色列民的工具;審判刑罰必須從 神的家作起首,但最後審判仍將臨到外邦人;尤其因為外邦人往往過分欺壓 神的子民, 神必定為子民們伸冤。

罪惡的因素
以色列最大的罪,就是偏離耶和華,去隨從別神(拜偶像-甚至金牛犢)。他們敗亡的原因正在於此,以後的危險、苦難、災禍,仍是這樣。

盼望的根據
我們不致消滅,
是出於耶和華諸般的慈愛;
是因祂的憐憫不致斷絕。
(耶利米哀歌第三章第二十二節)

耶利米在極度的憂傷苦惱中想起這些,心中就有無盡的盼望。在災難中,他們有陷在無望無依中自暴自棄的危險,或者自以為義,認為 神不公平。這些態度都不正常也不健全。他們應該謙卑認罪,憑信心仰望 神,無盡限的盼望就借以產生了。盼望來自堅定的信心,相信 神的信實,永恆不變,始終不渝。

詩篇第三十六篇第五節:
耶和華啊,你的慈愛上及諸天;
你的信實達到穹蒼。

耶利米哀歌第三章第二十三節:
每早晨,這都是新的;
你的誠實,極其廣大。

在幾首哀歌中,耶利米不僅消極地描述民族敗亡的傷痛以及災難毀滅的慘況,也以信心為中的觀點,存積極的盼望,深知耶和華必再施行恩惠,使以色列人得以復興。本書的信息有公義的審判,也包含救贖的恩典,可說是失敗與希望、刑罰與救恩並重。這代表着復活的盼望。

在復活的前夕,在墳墓的幽暗中,夜正深沉,但黎明必定會到來。後世的人可從主耶穌基督的受苦難、死亡、復活中看到舊約中 神的心意。

全然憐憫的 神使用先知耶利米闡明苦難的涵義。他所指的雖是民族,也絕對可以應用在個人身上。

苦難之後必有復興的恩典。

先知耶利米憎恨耶路撒冷人所犯的罪:他們選擇信賴君王,不信任耶和華他們的 神;他們倚靠外邦,不信先知預言的耶城的毀滅。他帶着哀慟勸勉他們悔改回轉,但他們始終不願回轉,最終遭逢大災難。

大衛、所羅門時代所建立的光榮與強盛已然一去不復還,但耶和華父 神所應許的那永遠的榮耀必賜給一切受患難但靠所賜信心至死忠心的人。主耶穌基督對父 神旨意全然遵循與順服,這個生命已賜予我們,有信心要接受的已得着了。

啟示錄第二章第十節: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裏,叫你門被試煉,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

但以理書第十二章第三節:智慧人必發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歸義的,必發光如星,直到永永遠遠。

阿們!

"智慧人",是靠着主耶穌基督所賜的恩典,認罪悔改、接受主耶穌基督復活的生命、得以重生的人。他們才可持守正道,才可作敬虔的人,才能致力把真道(主耶穌基督的話語)教導他人,才能如光照耀,才能見證真神,才能使多人歸義。

馬太福音第五章第十三至第十六節: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信徒們應該作"鹽"作"光",從行為上活出主耶穌基督的生命。鹽有潔淨消毒的力量,又能增添食物的滋味,若失去味道,便變成廢物,理當被丟棄。信徒應該身體力行,行出主耶穌基督的教訓,服務人群,從自家到羣體才不致變成無用,被人踐踏。城造在山上,既穩固亦易為人遠遠見到。信徒有主耶穌基督的真道(基督的生命)作堅固基礎,能勇敢為主作見證,像光照耀;讓世人注意到我們的好榜樣,榮耀全歸於父 神和主耶穌基督,直到永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