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圣经学习小组

Montreal Bible Study Group

Month: February 2014 (page 4 of 5)

死在曠野的以色列人

主啊,大而可畏的 神,向愛主、守主誡命的守約施慈愛。我們犯罪作孽,行惡叛逆,偏離你的誡命典章。…… 我們的 神啊!現在求你垂聽僕人的祈禱懇求,為自己使臉光照你荒涼的聖所。我的 神阿,求你側耳而聽,睜眼而看,眷顧我們荒涼之地和稱為你名下的城。我們在你面前懇求,原不是因自己的義,乃是因你的大憐憫。求主垂聽,求主赦免,求主應允而行,為你自己不要遲延。我的 神啊,因這城和這民都是稱為你名下的。 (但以理書第九章第四第五節及第十七至十九節)

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祈求,阿們。

自以色列民離開埃及奴役之地以後,行在曠野中,一路走,一路埋怨,對於信靠耶和華神都是反反覆覆,跌跌碰碰。他們埋怨很多,特別為了肚腹的需要,常常提出許多要求,因為他們不相信帶領他們離開痛苦奴役的 神可以為他們妥善安排。雖則每時每刻都活在聖蹟中,但他們眼睛瞎了,耳朵蓋上了,口倒是開了,常常說出不感恩的、干犯 神的話,甚至是褻瀆 神的話語。他們埋怨神所賜的食物,把 神賜的嗎哪褻瀆地稱為"淡薄",即是"不屑"、"討厭"之意思。

民數記第二十一章第四節:他們從何珥山起行,往紅海那條路走,要繞過以東地。百姓因這路難行,心中甚是煩躁,就怨讟 神和摩西說:"你們為什麼把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死在曠野呢?這裏沒有糧,沒有水,我們的心厭惡這淡薄的食物。"

多麼的恐怖啊!

以色列民出埃及以後,埋怨之外,甚至常常說 神帶領他們出埃及是要他們死在曠野,簡直是對這位帶領他們離開埃及地,及與他們先祖亞伯拉罕立約的全能的 神簡直是全無信心。盡管他們反反復復,但我們的父 神是一位仁慈憐悲的 神,從來都是信守祂的諾言。雖然以色列民一次一次的反叛,但一次一次因為摩西或亞倫的祈求,祂都是繼續帶領他們向應允地迦南而去。但以色列民族一路都是犯罪,一直到差不多進入迦南地前最後的一站。

民數記第二十五章第一至五節:以色列人住在什亭,百姓與摩押女子行起淫亂。因為這女子叫百姓來,一同給他們的 神獻祭,百姓就喫他們的祭物,跪拜他們的神。以色列人與巴力毘珥(他們的偶像神)連合,耶和華的怒氣就向以色列人發作。耶和華吩咐摩西說:"將百姓中所有的族長,在我面前對着日頭懸掛,使我向以色列人所發的怒氣,可以消了。"於是摩西吩咐以色列的審判官說:"凡屬你們的人,有與巴力毘珥連合的,你們各人要把他們殺了。"

與以色列百姓行淫的不止一個女子,而是許多。迦南人的迷信,盛行以女子賣淫獻神為祭。以色列人常受不住引誘而拜巴力。 神的刑罰,必須付出贖罪的代價;神吩咐把全體族長處死。全民犯罪,首領未能及時制止,應付代贖之責。懸屍示眾,可儆全民。耶和華 神忌邪,把犯罪的人處決,表達了 神對罪惡的怒氣。以色列民屢屢犯罪,不停出言干犯 神。他們常常說 耶和華 神帶領他們到曠野,要他們死在曠野。他們說得一點都沒有錯,但並不是耶和華 神要他們死在曠野,而是他們的不知足,不滿足,不感恩,他們都最終真的食其自己所言,二十歳以上的,全數死在曠野。

民數記第二十六章六十三至六十五節:這些就是被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所數的;他們在摩押平原與耶利哥相對的約但河邊,數點以色列人。但被數的人中,沒有一個是摩西和祭司亞倫從前在西乃的曠野所數的以色列人,因為耶和華論到他們說:"他們必要死在曠野。"所以除了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以外,連一個人沒有存留。

我們應認真思想一下,今天我們認為自己是基督徒;但是不是跟以色列民在出埃及的時候一樣呢。每天的生活當中,縱然口裏面不多埋怨,但心底裏面都是埋怨;我們是不是覺得認識這位全能的 神,好像以色列人認識耶和華 神一樣,看不見他們的 神蹟,聽不明 神的話語。我們的信心一天一天失去,只差最後一站,就可進入應允地。而就在這最後一站,他們、我們,因為不信的心,都可能全數死在曠野中!

但耶和華 神是恩典豐足的,祂吩咐摩西勸告以色列民緊守誡命:

申命記第二十九章第一至六節:這是耶和華在摩押地吩咐摩西與以色列人立約的話,是在他和他們於何烈山所立的約之外。摩西召了以色列眾人來,對他們說:"耶和華在埃及地,在你們眼前向法老和他眾臣僕,並他全地所行的一切事,你們都看見了;就是你親眼看見的大試驗和神蹟,並那些大奇事。但耶和華到今日沒有使你們心能明白,眼能看見,耳能聽見。我領你們在曠野四十年,你們身上的衣服並沒有穿破,腳上的鞋子也沒有穿壞。你們沒有喫餅,也沒有喝清酒濃酒,這要使你們知道耶和華是你們的 神。

這一段是摩西忠告以色列人不要心裏頑梗不化不聽 神的話。新約聖經裏面,保羅也曾引此經文來說明 神並不棄絶人:

羅馬書第十一章第七至八節:這是怎麼樣呢?以色列人所求的,他們沒有得着;惟有蒙揀選的人得着了,其餘的就成了頑梗不化的;如經上所記: 神給他們昏暗的心,眼睛不能看見,耳朵不能聽見,直到今日。"

耶和華 神當日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是要全民得到他的救恩,得到他對奴隸的釋放。但以色列人當日所求的,就是在 神面前得稱義,但大部分的人都不能得到這福氣。但人不能自義,只有接受主耶穌基督的生命才能稱義。因為他們失缺的信心,埋怨的口,不感恩的心,他們的心靈頑梗不化。

在曠野的時代是如此,今天亦復如此。

—-待續

當信靠主,求主在祂的冊上保留我的名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祂使我的靈魂甦醒,
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二十三篇)

阿門。

耶和華 神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去到曠野, 神計劃祂這班子民可以到達 神所應允的流奶與蜜之目的地迦南,在途中, 神要他們在什麼供應都沒有的曠野中,學習單純仰望 神的照顧,而不去懼怕眼前的環境,不倚靠自己的能力去想辦法。但以色列人在路途中對 神的信心出出入入,反反覆覆;很多的時候他們都會埋怨,要這個要那個。

摩西作為以色列人的領袖,在以色列民犯罪的時候,很多時候都為他們求 神,從而得到 神的寬恕。 神是寛恕仁慈的(現在求主大顯能力,照你所說過的話語說:"耶和華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赦免罪孽和過犯,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求你照你的大慈愛,赦免這百姓的罪孽,好像你從埃及到如今,常赦免他們一樣。 民數記第十四章第十七至十九節中記載的摩西求告耶和華 神赦免以色列民犯罪的禱告),以色列人雖因摩西的代求得到了 神的寛恕,答應繼續領他們去迦南,但犯罪的後果所引致的苦痛則長留。

人可以因悔罪改過得免永刑,但是今生的苦痛不一定可以全除。摩西的一生可作殷鑒。在出埃及記第三十二章摩西為了以色列民鑄造、敬拜金牛犢的罪求耶和華 神饒恕:

出埃及記第三十二章第三十到三十五節:到了第二天,摩西對百姓說:"你們犯了大罪,我如今要上耶和華那裏去,或者可以為你們贖罪。"摩西回到耶和華那裏說:"唉!這百姓犯了大罪,為自己作了金像。倘或你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你從你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耶和華對摩西說:"誰得罪我,我就從我的冊上塗抹誰的名。現在你去領這百姓,往我所告訴你的地方去,我的使者必在你前面引路;只是到我追討的日子,我必追討他們的罪。"耶和華殺百姓的緣故,是因他們同亞倫作了牛犢。

摩西求 神在冊子上抹去他的名字,表示願意从身代贖百姓的罪(喻示了主耶穌基督到來以己身救贖罪人), 神聽了他的代求,暫不追討以民的罪。祭物或者摩西都不能夠贖這種大罪,人犯罪需自己承擔。只有主耶穌基督的救贖,犧牲在十字架上作了人類的贖罪祭,才一次性救贖全人類脫離必死的罪。也只有耶穌基督作為代罪羔羊的救贖才有此功效。

作為 神的子民的以色列人,屢屢犯罪,因不信而遠遠離開 神的話語,迦南美地本已在望,因為不信,功虧一簣。一條只須走十一天的路程居然足足走了三十八年(申命記第一章第二節:從何烈山[西乃山]經過西珥山,到加低斯巴尼亞,[迦南地南疆入口]有十一天的路程)。這一段只須短短十一天的路程,以色列人因為不信 神有力量領他們進迦南,居然走了三十八年 ;等到不感恩老是發怨言的那一代,二十歲以上的人都死了,以色列民才最後得以進入迦南應允地。

以色列民因為不信,浪費了多少的時間;正如我們今天的基督徒。

我們多少時候會說 神的恩典,我的罪要認、要交、要悔改,但是不能一天就完成,要有時間啊,於是等啊、等。我們有多少個三十八年呢,像以色列民在曠野中沒有信心的漫長等待,到最後老死在曠野,未能進入 神所應允的迦南美地(對基督徒來說是得著主耶穌基督的生命,人類不能憑著自己的力量擁有的平安、喜樂、永恆生命的盼望)。

現在,只要我們肯在主耶穌基督面前承認我們的無能,承認我們不能靠自己的力量去遵守 神所頒佈的律法,讓主耶穌基督來到我們的生命裏面,接受祂的救恩,讓祂成為我們遵守 神的律法的執行者。這樣,我們就不需要再一天一天、一月一月、一年一年的等待; 不需要像以前以色列民一樣等啊等啊等到骨頭枯乾,在曠野死亡。

民數記第二十章第一至十二節:正月間,以色列全會眾到了尋的曠野,就住在加低斯。米利暗死在那裏,就葬在那裏。會眾沒有水喝,就聚集攻擊摩西、亞倫。百姓向摩西爭鬧說:"我們的弟兄曾死在耶和華面前,我們恨不得與他們同死。你們為何把耶和華的會眾領到這曠野,使我們和牲畜都死在這裏呢?你們為何逼着我們出埃及領我們到這壞地方呢 ?這地方不好撒種,也沒有無花果樹、葡萄樹、石榴樹,又沒有水喝。(這是以色列民新的一代,跟上代一樣,不感恩,老是埋怨)"摩西亞倫離開會眾到會幕門口,俯伏在地;耶和華的榮光向他們顯現。耶和華䁱諭摩西說:"你拿着杖去,和你的哥哥亞倫招聚會眾在他們眼前吩咐磐石發出水來,水就從磐石流出給會眾和他們的牲畜喝。"於是摩西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從耶和華面前取杖去。摩西、亞倫就招聚會眾到磐石前。摩西說:"你們這些背叛的人聽我說:我為你們使水從這磐石中流出來麼?"摩西舉手,用杖撃打磐石兩下,就有許多水流出來,會眾和他們的牲畜都喝了。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因為你們不信我,不在以色列人眼前尊我為聖,所以你們必不得領這會眾進我所賜給他們的地去。"

耶和華 神之所以責備摩西,是因為 神命令他拿了杖去招聚會眾,然後握杖在手,用口吩咐磐石流出水,可是摩西不信真能憑一句話便能叫出水來,所以他用杖撃打磐石二下(信心再次下沈,打一下都不夠,要打兩下,信心的墮落,不信的大罪),水雖流出,却違背了神的命令(二十四節)。

摩西在盛怒之下連擊兩下磐石,沒有在百姓面前表現出對 神應有的尊敬。磐石是 神的象徵(哥林多前書第十章第四至六節: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着他們的靈磐石;磐石就是基督。但他們中間,多半是神不喜歡的人;所以在曠野倒斃。這些事都是我們的鑑戒,叫我們不要貪戀惡事,像他們那樣貪戀的)。百姓聚合在磐石前,有若集合在會幕或者約櫃前,摩西擊石構成一種對 神的瀆犯,就是以人意去違反 神旨。

而摩西作為以色列人的領袖,在此歷史時刻,不能持守所信到底,殊堪嗟嘆。神的子民在聖潔的天父面前,不能容許絲毫不信,益獲明證。

—–待續

馬太福音第五章第十七至十九節(續玖)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
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二十三篇)

阿門。

耶和華 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後,他們一路向前走,三個月後走到西奈留在那地。在此期間耶和華 神向他們顯現,頒布約法和十誡;同時期以色列人也在這裏製作金牛犢。神曉喻以色列民與他們立約,神對摩西說:

"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摩西去召了民間的長老來,將耶和華所吩咐他的話,都在他們面前陳明。百姓都同聲回答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摩西就將百姓的話回覆耶和華(出埃及記第十九章五至八節)。

神和以色列人所立的約稱為"摩西之約"或"西奈之約",為六百年前耶和華 神與亞伯拉罕及其後裔立約的延續。以色列人在西奈山下與 神立約,正式成為一個屬神的"祭司的國度",百姓要像祭司一樣完全奉獻事奉神。這個約可視為 神治政體國家的憲法大綱。以色列人信仰的大特色是這信仰建立在 神與人所立的約上, 神成為他們的 神,他們成為 神的子民,敬拜祂,遵守祂的命令。頒約的是耶和華 神,受約的是以色列全民。這也表明頒約者的高超與仁慈,和受約者的義務與權利。遵守條約可得的福氣,違背條約須受的刑罰。

神和以色列人立的約具有如下的特色:

1,祂要百姓知道他們一直是祂施恩的對象。
2,祂頒的律法不是人賴以得救的方法,只是叫已蒙救贖的以色列,因順服 神旨,可成為一個屬 神的民族和聖潔的國民。
3,律法要在人願意主動接受後才頒布。

百姓當時答應遵守立約的條款;但後來的歷史表明,以色列人並不認識自己靈性和道德性上的軟弱,也不認識 神神聖律法的主旨和原則。

耶和華 神也在這時候頒"十誡"給他們;"十誡"也是我們在基督信仰中倫理道德的基本原則,具有永恆存在的價值。普遍適用於全人類;因此也叫做"倫理十誡"。希伯來人稱"十誡"為十句話,是耶和華神在這裏首次吩咐以色列人的"這一切的話"(出埃及記第二十章第一節)。"十誡"是 神頒授律法的基石,但不是法典。"十誡"所着重的事是總括的原則,而非法律的細則;只暗示若犯誡命的人會受責罰,但沒有將法律定出處罰的世目。"十戒"因此是以色列人與 神立約需接受的道德責任和義務。"十誡"的宣佈出於耶和華 神的恩典,以色列人感謝 神拯救其民族脫離奴役的大能作為,心甘情願接受這"十句話"(出埃及記第十九章章第八節)。

耶和華 神與百姓立約,建立更親密的關係。祂要求人敬畏祂,不至走上犯罪背叛忤逆之途。這種敬畏的基礎是信靠,是人對祂話語的信心,對祂愛的領會。而同時期以色列人答應耶和華神遵守他的法度與誡命;當摩西上了西奈山遲延不下山,就大家聚集到亞倫那裏。

百姓見摩西遲延不下山,就大家聚集到亞倫那裏,對他說:"起來為我們作神像,可以在我們前面引路,因為領我們出埃及地的那個摩西,我們不知道他遭了什麼事。"亞倫對他們說:"你們去摘下你們妻子兒女耳上的金環,拿來給我。"百姓就都摘下他們耳上的金環,拿來給亞倫。亞倫從他們手裏接過來,鑄了一隻牛犢,用雕刻的器具作成。他們就說:"以色列啊,這是領你出埃及地的神。"(出埃及記第三十二章第一至第四節)

人的軟弱在於此,他們剛剛才看見耶和華 神用大能大為的能力帶他們離開埃及,在曠野裏面一路支持牧養他們;但人的心很快就忘記了主的救恩。

他們鑄造金牛來敬拜代替 真 神,做好之後百姓縱情吃喝,且涉及淫穢。 神禁止百姓雕刻任何代表 神形象之物,以色列民明知故犯,因此後來受到嚴厲的懲罰。

耶和華 神頒佈"十誡"的同時與以色列民立約。耶和華 神恨惡罪惡,因祂純全無疵。祂不只要求人內心聖潔,也要求人表裏配合,內外如一。人若要與 神和好,必須先把罪除去。祂喜悅憂傷痛悔的心,(對罪惡,特別是我自己的)只要肯真誠認罪,必可得到赦免。

神帶領祂的子民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到曠野中,以色列人心靈和身體受到的對付和體驗,當中有歡樂的時光,也有如死的昏暗,但一直有慈愛的天父的引導和充足的供應與看顧。無論以色列民如何悖逆背叛,天父始終信守祂的諾言,以色列民在曠野人丁旺盛如塵沙難數,逐漸成為一大民族。以色列人新的一代已在風沙中成長,身體心靈飽經鍛鍊,粗獷樂觀,信心如山,成為敵人眼中能"如牛餂盡田間草"的無法抗拒的一群。

在曠野四十年生活中成長的新一代,在體格與精神上應該都和為奴的上一代不同。這一群飽歷艱辛,也天天經歷 神蹟,在風沙中被鍛鍊成熟的粗獷善戰之民向 神發願:只要 神將迦南人交付他們,就能把所有的城邑盡行毀滅;和三十八年前聽到探子的報告號咷大哭的上一代,顯然已經脫胎換骨。

民數記第十三章三十二、三十三節:探子中有人論到所窺探之地,向以色列人報惡信說:"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吞噬居民之地,我們在那裏所看見的人民,都身量高大。我們在那裏看見亞納族人,就是偉人,他們是偉人的後裔。據我們看自己如蚱蜢一樣,據他們看我們也是如此。"

民數記第十四章第一至三節:"當下全會眾大聲喧嚷,那夜百姓都哭號。以色列眾人向摩西、亞倫發怨言,全會眾對他們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這曠野。耶和華為什麼把我們領到那地,使我們倒在刀下呢?我們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擄掠,我們回埃及去豈不好麼?"

以色列民在曠野每天都經歷耶和華 神大能聖蹟的祝福、保守、看顧,他們每天都是活在 神恩典的手裏面;但當他們發覺眼前環境對他們有損害的時候,他們立刻忘記了 神的大能全能,而用自己的思維,嘗試去逃開面前惡劣的環境。他們為他們的妻子和孩子擔憂,但是他們忘記了他們有一個天上的父 神、能力大到人不可思想的,可以保守祂自己的孩子以色列民。以色列人甚至乎想回到以前埃及為奴的地方去。他們的信心受到極大的考驗。

他們怕人,並不敬畏 神。所以他們心靈裏面失卻了平安與喜樂。他們老是進進出出,看見 神施行恩惠的時候就感恩,一旦遇到難纏的問題立刻就反悔,反反覆覆。他們甚至乎埋怨 神,跟先祖亞當夏娃沒有兩樣;都是將責任推給 神。但是耶和華 神,人類唯一的真神,要以恩惠慈愛對待祂所有的孩子,只要以色列民回頭呼叫祂的名字,在任何情況之下,在人所不能的,在 神無所不能,祂都有能力完成對人的應允。

我們現今自稱為基督徒,是不是跟以前的以色列人一模一樣呢?每天都是活在驚惶恐懼當中,因為我們都沒有真正仰望主耶穌基督的大能。若是這樣,我們的信是無奈的,以色列民給我們很大的一個榜樣。當他們反反覆覆的時候, 神的恩典並沒有離開他們。 神等待他們回頭呼叫, 神大能的恩手就在當中給他們安排處理。

—-待續

馬太福音第五章第十七至十九節(續捌)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
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第二十三篇。

阿門。

耶和華 神顧念祂對於亞伯拉罕的應允,要祝福他的後裔以色列的子民。 耶和華 神看見了祂的子民在埃及受奴役之苦況, 神差使摩西帶領這一班受苦難、被奴役的以色列人離開埃及,走向祂應允流奶與蜜的豐足之地。

當時離開埃及地的以色列人單是男丁便有六十萬。若連婦人和孩子計算在內,人數可達二至三百萬。

出埃及記第十二章三十七至三十八節:以色列人從蘭塞起行,往疎割去,除了婦人孩子,步行的男人約有六十萬。又有許多閒雜人,並有羊群牛群和他們一同上去

當其時,作為帶領以色列民離開埃及的摩西,他究竟憑什麼能力可以帶領這一班二、三百萬的子民?從埃及離開去到曠野當中,他究竟有沒有想過怎樣解決他們生活上面的需要?若然他看著現實狀況,他一定非常擔憂,但他靠相信 神的話話的信心,仰望耶和華 神的話語,帶領以色列人一無掛慮的走向前路。

今天 神賜給我們的,夫婦加上孩子,一家總算都不會有二、三十人吧。相信我們今天的負擔、憂慮遠遠多過摩西吧!

耶和華 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去到曠野, 神計劃賜嗎哪給以色列人為食物,但百姓要求有肉吃。

出埃及記第十六章第二節至八節:以色列全會眾在曠野向摩西、亞倫發怨言,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喫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阿!"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分,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守我的法度。到第六天,他們要把所收進來的預備好了,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 。(第七天是 神顧念人一個星期六天工作的疲倦而命定的安息日,要祂的子民不用作工、休息。老少都需要,這個同樣適用於今天全人類,但多少基督徒會靠信心遵守!)"摩西亞倫對以色列眾人說:"到了晚上,你們要知道是耶和華將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早晨,你們要看見耶和華的榮耀,因為耶和華聽見你們向祂所發的怨言了。我們算什麼,你們向我們發怨言呢?"摩西又說:"耶和華晚上必給你們肉喫,早晨必給你們食物得飽;因為你們向耶和華發的怨言,祂都聽見了。我們算什麼,你們的怨言不是向我們發的,乃是向耶和華發的。"

耶和華 神帶領祂的子民以色列人出埃及奴隸之地, 神賜給他們食物,從天上降下嗎哪。 神規定每日可收取的數量,要試驗以色列人是不是遵守他的法度。他們沒有經得住這一考驗。

出埃及記第十六章第十九至二十節:摩西對他們說:"所收的,不許什麼人留到早晨。"然而他們不聽摩西的話,內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蟲變臭了;摩西便向他們發怒。

當 神賜給以色列人嗎哪及鵪鶉後,他們又埋怨說沒有水喝。

所以與摩西爭鬧,說:"給我們水喝吧!"摩西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與我爭鬧?為什麼試探耶和華呢?"百姓在那裏甚渴,要喝水,就向摩西發怨言,說:"你為什麼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和我們的兒女並牲畜都渴死呢?"(出埃及記第十七章二至三節)

以色列人經歷 神多麼大的救贖恩典,從奴役當中把他們帶出來,一路上照顧他們過日子,食物供應充足,日間雲柱,夜間火柱,但他們不停的埋怨。他們對神的信心,感恩的心一路一路開始枯乾。這個像不像我們今天去教會的基督徒們,我們多少時候都是埋怨埋怨又埋怨!口稱主耶穌基督為主,但要祂聽命於我們。那些屬世、屬肉體的需要,要祂滿足我們。

敢問大家一句,誰是主?我們就是當時的以色列人一樣!

當我們眼目看重肉體、物質的需要的時候,屬靈的需要就一天一天的乾枯。主耶穌基督在約翰福音第六章四十七節至五十一節,對當時的猶太人,和對今日的我們每一個說: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我就是生命的糧。你們的祖宗在曠野喫過嗎哪,還是死了。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叫人喫了就不死。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喫這糧,就永遠活着。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的生命所賜的。"

"肉"指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作我們生命的糧。人的肉體要吃、要飲來維持生命,我們的靈性也要領受基督的身體(擁有祂的生命,祂自己),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永生)。只有屬靈的人才能參透屬靈的事。肉體是人屬世的部份,人要認識屬天、屬靈的事,必須打開心竅接受 神的話語的光照。耶和華 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創世記第二章七節)。靈給人生命;單有肉體活着,也是徒然。屬肉體而不屬靈的人,沒有真生命,所以看不見真理。這種不信的人在耶穌基督的時代已經有了。加略人猶大就是顯例,耶穌從傳道開始便知道他;因耶穌知道所有人的心思意念。

從亞伯拉罕與羅得、出埃及的以色列民到出賣主的猶大,誰人是我們的比照?

後續……

馬太福音第五章第十七至十九節(續柒)

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
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第二十三篇)

阿門。

—耶和華 神命定摩西作為救贖以色列民出埃及的領導者。摩西進埃及王宮時也許只有兩三歲,由法老的女兒領養為子。他在宮中長大,成為皇室中人,學了埃及人一切的知識學問。他聰敏過人,常常難倒老師。摩西的性情與品格:一,他有勇氣承認自己是希伯來人;二,他有正義感;三,他容易動怒,有時不免失之輕率。

摩西年青時,見一個埃及人打希伯來人的一個弟兄;他左右觀看,見沒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裏。過後法老得知,要殺他;摩西為了這事就逃避往米甸地居住。(出埃及記第二章十一至十五節)從這我們看見摩西的正義感。他本來是法老身邊的王子,也將會成為法老的繼承人,但他甘願放棄眼前的榮華富貴,拯救自己的同族人。

他離開埃及的時候,大約四十歲。他在曠野牧羊,結婚生子。摩西年約八十歲時,耶和華 神向他顯現。

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火焰中向摩西顯現。摩西觀看,不料,荊棘被火燒着,卻沒有燒毀。摩西說:"我要過去看這大異象,這荊棘為何沒有燒毀呢?"耶和華 神見他過去要看,就從荊棘裏呼叫說:"摩西!摩西!"祂説:"我在這裏。" (出埃及記第三章二至四節)

耶和華 神掌管一切,就算荊棘被火燒着,却沒有燒毀。耶和華 神向摩西顯現他是全能大能的 神,火與荊棘都在祂的掌握中;他亦第一次向人類宣示祂是誰。 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 (出埃及記第三章十四節)。

神賜予摩西信心去見法老,要法老釋放所有作奴隸的以色列民離開埃及。

當時的埃及全地繁華興旺,拜偶像之風甚盛,大小神像遍地,甚至牛、羊、蛇與青蛙都在被敬拜之列。單一不敬拜創造天地萬物的真神。像不像我們今天所在的世界:到處繁盛,遍地偶像:金、銀、銅、鉄、木頭、缸瓦、塑膠所做;各式各樣都有。人又喜愛拜虛榮、物質、名譽、地位、金錢、情慾,各有各忙,消耗大量時間、精神去追求屬世屬罪惡的私慾的滿足。

古時的埃及就是今天的世界。

但當耶和華 神將祂的子民帶離埃及時, 神亦要埃及人賠償當時奴役以色列人的工價(出埃及記第十二章三十五至三十六節—- 以色列人照着摩西的話行,向埃及人要金器銀器和衣裳。耶和華叫百姓在埃及人眼前蒙恩,以致埃及人給他們所要的,他們就把埃及人的財物奪去了 )。埃及從那時的繁華興旺國度,一下子就變成了貧困的地方,直至今天。

法老心裏剛硬不願意讓以色列人離開埃及。 神賜予摩西權能,使用手中牧人的杖降下災難,讓法老及埃及全地看見,耶和華 神,獨一大自然至高無上的掌管者,人世間萬事都在全能的 神的掌握中。

神降下十災。十災可分為四類:

一,令人嫌惡不適的:變水為血(第一災)、蛙災(第二災)、虱災(第三災)。

二,令人痛苦的:蠅災(第四災)、畜疫(第五災)、瘡災(第六災)。

三,令人懼怕的:雹災(第七災)、蝗災(第八災)、黑暗(第九災)。

四,最可怕的災害:殺長子之災(第十災)。

前九災都屬自然界在 神所定的時間,按照他的吩咐而行,劇烈發生,變化之大遠遠超乎人之想像。(出埃及記第七章至十二章)。法老心裏剛硬,冥頑不靈,一味拒絕神的命令, 神任憑法老用自己的權力來抗拒,亦藉此不斷彰顯祂的全能。

耶和華 神從創世開始,就賜給每一個人自由選擇抉擇的權利;到今天祂都並未拿開這個權利。 神降災中的前九災不是連續發生的,其間歷時幾達一年。這些災難都是 神命令自然界與生物界的景象加劇變化,神要法老和埃及全民知道,祂才是唯一的真 神,創造自然與萬物的主宰。亦是 神施恩典在當中,在災難過程中給予機會,讓埃及人可以從無知、幼稚、拜偶像、罪惡之中回轉過來,順服敬拜唯一的真 神,從而得到救贖。

我們願意跟從法老的選擇,任憑己心一路剛硬下去直到不能回轉嗎?法老直至十災降下都不回轉,心硬如鋼,喪失了理智,及後更動員全軍去追趕以色列人。 神懲罰他的目中無真 神,而令他的軍隊全軍覆沒,一個也沒剩下。法老的剛硬禍害了多少埃及人的家庭、令多少婦女變成寡婦、多少孩童失去父親、多少父母失去兒子?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向海伸杖,叫水合在埃及人并他們的車輛、馬兵身上。"摩西就向海伸杖,到了天一亮,海水仍舊復原,埃及人避水逃跑的時候,耶和華把他們推翻在海中。水就回流,淹沒了車輛和馬兵。那些跟着以色列人下海法老的全軍連一個也沒剩下。以色列人卻在海中走乾地,水在他們的左右作了牆垣。當日,耶和華這樣的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埃及人的手,以色列人看見埃及人的死屍都在海邊了。以色列人看見耶和華向埃及人所行的大事,就敬畏耶和華,又順服祂和祂的僕人摩西。 (出埃及記第十四章二十六至三十一節)。

神施恩拯救祂應允的子民, 神的諾言永遠不會落空,但祂亦懲罰心中無 神、偏行邪惡、不思悔改、自高自大、與 神為敵的人。 神愛世人,祂願人人得救,但抉擇要不要接受救贖的是我們自己。

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主耶穌基督) 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主耶穌基督) ,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因為神差祂的兒子降世(主耶穌基督) ,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祂(主耶穌基督) 得救。信祂(主耶穌基督) 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法老) ,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 神獨生子的名 (主耶穌基督)。(約翰福音第三章十六至十八節)

我們今天是活在主耶穌基督義的恩典應允裏,還是活在法老罪的懲罰中?

待續—-

Older posts Newe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