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啊,我從深處向你求告。
主阿,求你聽我的聲音,
願你側耳聽我懇求的聲音。
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
誰能站得住呢?
但在你有赦免之恩,
要叫人敬畏你。
我等候耶和華,我的心等候;
我也仰望祂的話。
我的心等候主,
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
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
以色列啊,當仰望耶和華,
因祂有慈愛,有豐盛的救恩。
祂必救贖以色列脫離一切的罪孽。
(詩篇第一百三十篇)
路得去到當地一個大財主波阿斯的田裏,跟隨收割的人拾取地裏剩下的麥穗。她從早晨一路拾取,很少停下來休息。波阿斯當時正從伯利恆來,看見路得,他問監管收割的僕人,從而得知一切。
波阿斯就對路得說:"女兒啊,聽我說:不要往別人田裏拾取麥穗,也不要離開這裏,要常與我使女們在一處。我的僕人在那塊田收割,你就跟着他們去。我已經吩咐僕人不可欺負你;你若渴了,就可以到器皿那裏喝僕人打來的水。(路得記第二章第八至九節)
到了喫飯的時候,波阿斯對路得說:"你到這裏來喫餅,將餅蘸在醋裏。"路得就在收割的人旁邊坐下,他們把烘了的穗子遞給她,她吃飽了,還有剩餘的。她起來又拾取麥穗,波阿斯吩咐僕人說:"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麥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並要從捆裏抽出來,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嚇她。"(路得記第二章第十四至十六節)
波阿斯,一個有着主耶穌基督的愛的人;他對路得的寬待已超出了律法給予拾穗者享受的範圍。所以,因波阿斯的憐恤,路得工作所得足夠供應她與婆婆拿俄米二人吃飽而有餘。這裏看到父 神對祂子民豐足有餘的供應。從曠野的嗎哪、鵪鶉、清水到路得,再到五餅二魚,不單只喫得飽飽的,還有剩餘的。我們能不相信主耶穌基督的細膩關懷與照顧嗎!
只有信靠祂(不是我自己)才可得福。
得 神恩典的人,不單止不看重自己的利益;反而顧念他人的需要,處處恩待別人。發自內裏基督的愛。
馬可福音第十二章第二十九至三十四節: 有一個文士來,聽見他們辯論,曉得耶穌回答的好,就問他說:"誡命中哪是第一要緊的呢?"耶穌回答說:"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阿!你要聽;主我們的 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 神。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那文士對耶穌說:"夫子說, 神是一位,實在不錯;除了祂以外,再沒有別的 神; 並且盡心、盡智、盡力愛他,又愛人如己,就比一切燔祭和各樣祭祀好的多。耶穌見他回答的有智慧,就對他說:"你離 神的國不遠了。"從此以後,沒有人敢再問他什麼。
主耶穌基督的教訓是從父 神而來的教導;我們做得到嗎?波阿斯做得到,但是他不是靠自己而做;他靠得着主耶穌基督的生命、祂的愛而行出來。路得亦是一個很感恩的人。
路得就俯伏在地叩拜,對他說:"我既是外邦人,怎麼蒙你的恩,這樣顧恤我呢?"波阿斯回答說:"自從你丈夫死後,凡你向婆婆所行的,並你離開父母和本地,到素不認識的民中,這些事人都全告訴我了。願耶和華照你所行的賞賜你。你來投靠耶和華以色列 神的翅膀下,願你滿得他的賞賜。"(路得記第二章第十至十二節 )
一個多謙卑神的僕人,並不自傲,並不以自己做的算是自己得到榮耀;將所有榮耀都歸給我們的父 神。他知道他的能力,他所有的資財,都是 神恩賜的,更要顧念貧苦需要的。拿俄米得知波阿斯對兒婦路得的恩待。
拿俄米對兒婦路得說:"女兒阿,你跟着他的使女出去,不叫人遇見你在別人田間,這才為好。"(第二章第二十二節)。
拿俄米教導路得當得到 神恩的時候要感恩,不要三心兩意,而再去外面東找西找的,最終甚麽可能都沒有!
我們今天作基督徒的,說自己認識主耶穌基督,知道祂的的話語,但從祂裏面我們覺得得不着滿足,得不着幫助。我們還在這個世界上尋求世界的方式去處理我們的問題。這個三心兩意總有一天會讓我們什麼恩典都失落,因為我們心理面沒有真正敬拜、信服這位全能的 神。我們還是在這個世界上找尋滿足我自己私慾需要的方式。
拿俄米在全能恩惠的 神裏面希望重燃,她為路得的將來作安排。她教路得向波阿斯表示願意和他結婚,希望他負起至近親屬的責任。從拿俄米的勸導和波阿斯對路得的讚許,可以見到二人的結合有 神的美意在內。路得聽從婆婆的教導,對波阿斯表示希望他能與她結合。波阿斯在祝福中讚許路得,因她求婚非憑個人意願("少年人無論貧富,你都沒有跟從"),而是按規矩行事。她的婚姻觀念是對一個家庭從一而終(路得記第三章第九節)。神對人的"恩"不受環境影響,始終如一。
路得回到婆婆那裏,婆婆說:"女兒啊,怎麼樣了?"路得就將那人向她所行的述說了一遍, 又說:"那人給了我六簸箕大麥,對我說:'你不可空手回去見你的婆婆。'" 婆婆說:"女兒啊,你只管安坐等候,看這事怎樣成就,因為那人今日不辦成這事必不休息。" (路得記第三章第十六至十八節)
這裏教導我們作基督徒的,我們禱告以後,要靜心等待。若是 神所喜悅的,祂一定完成祂的旨意。
波阿斯是一個守規矩的人,他按照當時以色列人的律法去處理這一段婚姻。
路得記第四章第一到十三節: 波阿斯到了城門,坐在那裏,恰巧波阿斯所說的那至近的親屬經過。波阿斯說:"某人哪,你來坐在這裏。"他就來坐下。 波阿斯又從本城的長老中揀選了十人,對他們說:"請你們坐在這裏。"他們就都坐下。 波阿斯對那至近的親屬說:"從摩押地回來的拿俄米,現在要賣我們族兄以利米勒的那塊地; 我想當贖那塊地的是你,其次是我,以外再沒有別人了。你可以在這裏的人面前和我本國的長老面前說明,你若肯贖就贖,若不肯贖就告訴我。"那人回答說:"我肯贖。" 波阿斯說:"你從拿俄米手中買這地的時候,也當娶死人的妻摩押女子路得,使死人在產業上存留他的名。" 那人說:"這樣我就不能贖了,恐怕於我的產業有礙。你可以贖我所當贖的,我不能贖了。" 從前,在以色列中要定奪甚麼事,或贖回,或交易,這人就脫鞋給那人。以色列人都以此為證據。 那人對波阿斯說:"你自己買吧!"於是將鞋脫下來了。 波阿斯對長老和眾民說:"你們今日作見證,凡屬以利米勒和基連、瑪倫的,我都從拿俄米手中置買了; 又娶了瑪倫的妻摩押女子路得為妻,好在死人的產業上存留他的名,免得他的名在本族本鄉滅沒。你們今日可以作見證。"在城門坐著的眾民和長老都說:"我們作見證。願耶和華使進你家的這女子,像建立以色列家的拉結、利亞二人一樣。又願你在以法他得亨通,在伯利恆得名聲。 願耶和華從這少年女子賜你後裔,使你的家像她瑪從猶大所生法勒斯的家一般。"於是,波阿斯娶了路得為妻,與她同房。耶和華使她懷孕生了一個兒子。
神的恩手永遠看顧屬於祂的子民,拿俄米本已空無所有、無依無靠,但 神沒有放棄她。不單止照顧她,亦照顧這個對祂有信心的兒媳婦路得。
我們知道,世人的救贖主耶穌基督也是從波阿斯與路得而出。在這個猶大族的家譜中,有三位母親都是有信心的外邦女子:法勒斯的母親他瑪是迦南女子;波阿斯的母親喇合是迦南人;俄備得的母親路得是摩押人。這個家譜也見於歷代志上第二章第十至十二節和馬太福音第一章第三至五節。
至高 神在動亂的世代中仍然看顧敬畏 神的人,這個家庭後來成為基督家譜之本(馬太福音第一章第五至十七節) 。神能使用世上各種情況,包括饑荒、死亡、孤苦,來完成祂至高的旨意。基督徒從路得的故事應得到安慰與鼓勵。應該知曉、相信,永恆不變至高者 神的愛不會離棄我們,隨時隨刻照顧幫助我們,阿們。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