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
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二十三篇)
阿門。
耶和華 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後,他們一路向前走,三個月後走到西奈留在那地。在此期間耶和華 神向他們顯現,頒布約法和十誡;同時期以色列人也在這裏製作金牛犢。神曉喻以色列民與他們立約,神對摩西說:
"如今你們若實在聽從我的話,遵守我的約,就要在萬民中作屬我的子民,因為全地都是我的。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摩西去召了民間的長老來,將耶和華所吩咐他的話,都在他們面前陳明。百姓都同聲回答說:"凡耶和華所說的我們都要遵行。"摩西就將百姓的話回覆耶和華(出埃及記第十九章五至八節)。
神和以色列人所立的約稱為"摩西之約"或"西奈之約",為六百年前耶和華 神與亞伯拉罕及其後裔立約的延續。以色列人在西奈山下與 神立約,正式成為一個屬神的"祭司的國度",百姓要像祭司一樣完全奉獻事奉神。這個約可視為 神治政體國家的憲法大綱。以色列人信仰的大特色是這信仰建立在 神與人所立的約上, 神成為他們的 神,他們成為 神的子民,敬拜祂,遵守祂的命令。頒約的是耶和華 神,受約的是以色列全民。這也表明頒約者的高超與仁慈,和受約者的義務與權利。遵守條約可得的福氣,違背條約須受的刑罰。
神和以色列人立的約具有如下的特色:
1,祂要百姓知道他們一直是祂施恩的對象。
2,祂頒的律法不是人賴以得救的方法,只是叫已蒙救贖的以色列,因順服 神旨,可成為一個屬 神的民族和聖潔的國民。
3,律法要在人願意主動接受後才頒布。
百姓當時答應遵守立約的條款;但後來的歷史表明,以色列人並不認識自己靈性和道德性上的軟弱,也不認識 神神聖律法的主旨和原則。
耶和華 神也在這時候頒"十誡"給他們;"十誡"也是我們在基督信仰中倫理道德的基本原則,具有永恆存在的價值。普遍適用於全人類;因此也叫做"倫理十誡"。希伯來人稱"十誡"為十句話,是耶和華神在這裏首次吩咐以色列人的"這一切的話"(出埃及記第二十章第一節)。"十誡"是 神頒授律法的基石,但不是法典。"十誡"所着重的事是總括的原則,而非法律的細則;只暗示若犯誡命的人會受責罰,但沒有將法律定出處罰的世目。"十戒"因此是以色列人與 神立約需接受的道德責任和義務。"十誡"的宣佈出於耶和華 神的恩典,以色列人感謝 神拯救其民族脫離奴役的大能作為,心甘情願接受這"十句話"(出埃及記第十九章章第八節)。
耶和華 神與百姓立約,建立更親密的關係。祂要求人敬畏祂,不至走上犯罪背叛忤逆之途。這種敬畏的基礎是信靠,是人對祂話語的信心,對祂愛的領會。而同時期以色列人答應耶和華神遵守他的法度與誡命;當摩西上了西奈山遲延不下山,就大家聚集到亞倫那裏。
百姓見摩西遲延不下山,就大家聚集到亞倫那裏,對他說:"起來為我們作神像,可以在我們前面引路,因為領我們出埃及地的那個摩西,我們不知道他遭了什麼事。"亞倫對他們說:"你們去摘下你們妻子兒女耳上的金環,拿來給我。"百姓就都摘下他們耳上的金環,拿來給亞倫。亞倫從他們手裏接過來,鑄了一隻牛犢,用雕刻的器具作成。他們就說:"以色列啊,這是領你出埃及地的神。"(出埃及記第三十二章第一至第四節)
人的軟弱在於此,他們剛剛才看見耶和華 神用大能大為的能力帶他們離開埃及,在曠野裏面一路支持牧養他們;但人的心很快就忘記了主的救恩。
他們鑄造金牛來敬拜代替 真 神,做好之後百姓縱情吃喝,且涉及淫穢。 神禁止百姓雕刻任何代表 神形象之物,以色列民明知故犯,因此後來受到嚴厲的懲罰。
耶和華 神頒佈"十誡"的同時與以色列民立約。耶和華 神恨惡罪惡,因祂純全無疵。祂不只要求人內心聖潔,也要求人表裏配合,內外如一。人若要與 神和好,必須先把罪除去。祂喜悅憂傷痛悔的心,(對罪惡,特別是我自己的)只要肯真誠認罪,必可得到赦免。
神帶領祂的子民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到曠野中,以色列人心靈和身體受到的對付和體驗,當中有歡樂的時光,也有如死的昏暗,但一直有慈愛的天父的引導和充足的供應與看顧。無論以色列民如何悖逆背叛,天父始終信守祂的諾言,以色列民在曠野人丁旺盛如塵沙難數,逐漸成為一大民族。以色列人新的一代已在風沙中成長,身體心靈飽經鍛鍊,粗獷樂觀,信心如山,成為敵人眼中能"如牛餂盡田間草"的無法抗拒的一群。
在曠野四十年生活中成長的新一代,在體格與精神上應該都和為奴的上一代不同。這一群飽歷艱辛,也天天經歷 神蹟,在風沙中被鍛鍊成熟的粗獷善戰之民向 神發願:只要 神將迦南人交付他們,就能把所有的城邑盡行毀滅;和三十八年前聽到探子的報告號咷大哭的上一代,顯然已經脫胎換骨。
民數記第十三章三十二、三十三節:探子中有人論到所窺探之地,向以色列人報惡信說:"我們所窺探經過之地,是吞噬居民之地,我們在那裏所看見的人民,都身量高大。我們在那裏看見亞納族人,就是偉人,他們是偉人的後裔。據我們看自己如蚱蜢一樣,據他們看我們也是如此。"
民數記第十四章第一至三節:"當下全會眾大聲喧嚷,那夜百姓都哭號。以色列眾人向摩西、亞倫發怨言,全會眾對他們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或是死在這曠野。耶和華為什麼把我們領到那地,使我們倒在刀下呢?我們的妻子和孩子,必被擄掠,我們回埃及去豈不好麼?"
以色列民在曠野每天都經歷耶和華 神大能聖蹟的祝福、保守、看顧,他們每天都是活在 神恩典的手裏面;但當他們發覺眼前環境對他們有損害的時候,他們立刻忘記了 神的大能全能,而用自己的思維,嘗試去逃開面前惡劣的環境。他們為他們的妻子和孩子擔憂,但是他們忘記了他們有一個天上的父 神、能力大到人不可思想的,可以保守祂自己的孩子以色列民。以色列人甚至乎想回到以前埃及為奴的地方去。他們的信心受到極大的考驗。
他們怕人,並不敬畏 神。所以他們心靈裏面失卻了平安與喜樂。他們老是進進出出,看見 神施行恩惠的時候就感恩,一旦遇到難纏的問題立刻就反悔,反反覆覆。他們甚至乎埋怨 神,跟先祖亞當夏娃沒有兩樣;都是將責任推給 神。但是耶和華 神,人類唯一的真神,要以恩惠慈愛對待祂所有的孩子,只要以色列民回頭呼叫祂的名字,在任何情況之下,在人所不能的,在 神無所不能,祂都有能力完成對人的應允。
我們現今自稱為基督徒,是不是跟以前的以色列人一模一樣呢?每天都是活在驚惶恐懼當中,因為我們都沒有真正仰望主耶穌基督的大能。若是這樣,我們的信是無奈的,以色列民給我們很大的一個榜樣。當他們反反覆覆的時候, 神的恩典並沒有離開他們。 神等待他們回頭呼叫, 神大能的恩手就在當中給他們安排處理。
—-待續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