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
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第二十三篇。
阿門。
耶和華 神顧念祂對於亞伯拉罕的應允,要祝福他的後裔以色列的子民。 耶和華 神看見了祂的子民在埃及受奴役之苦況, 神差使摩西帶領這一班受苦難、被奴役的以色列人離開埃及,走向祂應允流奶與蜜的豐足之地。
當時離開埃及地的以色列人單是男丁便有六十萬。若連婦人和孩子計算在內,人數可達二至三百萬。
出埃及記第十二章三十七至三十八節:以色列人從蘭塞起行,往疎割去,除了婦人孩子,步行的男人約有六十萬。又有許多閒雜人,並有羊群牛群和他們一同上去。
當其時,作為帶領以色列民離開埃及的摩西,他究竟憑什麼能力可以帶領這一班二、三百萬的子民?從埃及離開去到曠野當中,他究竟有沒有想過怎樣解決他們生活上面的需要?若然他看著現實狀況,他一定非常擔憂,但他靠相信 神的話話的信心,仰望耶和華 神的話語,帶領以色列人一無掛慮的走向前路。
今天 神賜給我們的,夫婦加上孩子,一家總算都不會有二、三十人吧。相信我們今天的負擔、憂慮遠遠多過摩西吧!
耶和華 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去到曠野, 神計劃賜嗎哪給以色列人為食物,但百姓要求有肉吃。
出埃及記第十六章第二節至八節:以色列全會眾在曠野向摩西、亞倫發怨言,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喫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阿!"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分,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守我的法度。到第六天,他們要把所收進來的預備好了,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 。(第七天是 神顧念人一個星期六天工作的疲倦而命定的安息日,要祂的子民不用作工、休息。老少都需要,這個同樣適用於今天全人類,但多少基督徒會靠信心遵守!)"摩西亞倫對以色列眾人說:"到了晚上,你們要知道是耶和華將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的。早晨,你們要看見耶和華的榮耀,因為耶和華聽見你們向祂所發的怨言了。我們算什麼,你們向我們發怨言呢?"摩西又說:"耶和華晚上必給你們肉喫,早晨必給你們食物得飽;因為你們向耶和華發的怨言,祂都聽見了。我們算什麼,你們的怨言不是向我們發的,乃是向耶和華發的。"
耶和華 神帶領祂的子民以色列人出埃及奴隸之地, 神賜給他們食物,從天上降下嗎哪。 神規定每日可收取的數量,要試驗以色列人是不是遵守他的法度。他們沒有經得住這一考驗。
出埃及記第十六章第十九至二十節:摩西對他們說:"所收的,不許什麼人留到早晨。"然而他們不聽摩西的話,內中有留到早晨的,就生蟲變臭了;摩西便向他們發怒。
當 神賜給以色列人嗎哪及鵪鶉後,他們又埋怨說沒有水喝。
所以與摩西爭鬧,說:"給我們水喝吧!"摩西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與我爭鬧?為什麼試探耶和華呢?"百姓在那裏甚渴,要喝水,就向摩西發怨言,說:"你為什麼將我們從埃及領出來,使我們和我們的兒女並牲畜都渴死呢?"(出埃及記第十七章二至三節)
以色列人經歷 神多麼大的救贖恩典,從奴役當中把他們帶出來,一路上照顧他們過日子,食物供應充足,日間雲柱,夜間火柱,但他們不停的埋怨。他們對神的信心,感恩的心一路一路開始枯乾。這個像不像我們今天去教會的基督徒們,我們多少時候都是埋怨埋怨又埋怨!口稱主耶穌基督為主,但要祂聽命於我們。那些屬世、屬肉體的需要,要祂滿足我們。
敢問大家一句,誰是主?我們就是當時的以色列人一樣!
當我們眼目看重肉體、物質的需要的時候,屬靈的需要就一天一天的乾枯。主耶穌基督在約翰福音第六章四十七節至五十一節,對當時的猶太人,和對今日的我們每一個說: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我就是生命的糧。你們的祖宗在曠野喫過嗎哪,還是死了。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糧,叫人喫了就不死。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喫這糧,就永遠活着。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的生命所賜的。"
"肉"指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作我們生命的糧。人的肉體要吃、要飲來維持生命,我們的靈性也要領受基督的身體(擁有祂的生命,祂自己),才能得到永遠的生命(永生)。只有屬靈的人才能參透屬靈的事。肉體是人屬世的部份,人要認識屬天、屬靈的事,必須打開心竅接受 神的話語的光照。耶和華 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創世記第二章七節)。靈給人生命;單有肉體活着,也是徒然。屬肉體而不屬靈的人,沒有真生命,所以看不見真理。這種不信的人在耶穌基督的時代已經有了。加略人猶大就是顯例,耶穌從傳道開始便知道他;因耶穌知道所有人的心思意念。
從亞伯拉罕與羅得、出埃及的以色列民到出賣主的猶大,誰人是我們的比照?
後續……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