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是我的牧者,
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
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祂使我的靈魂甦醒,
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
也不怕遭害;
因為你與我同在:
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
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着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第二十三篇)
阿門。
—- 亞伯拉罕離開本地、本族、父家的時候,他與侄兒羅得一同離開。當他們走到一個地方叫做伯特利和艾中間的時候,由於他們兩家帶着很多牲畜而去,牛群、羊群,當地供應這些牲畜動物的飼料、水草並不夠。亞伯拉罕用神賜給他的寬大的胸懷讓羅得先選擇他所需要的地方。羅得因為平原和城邑所吸引,一點也不顧念與亞伯拉罕的骨肉之情,要了約但河全地平原。可是這眼前的富裕後來變成了罪惡之源。
亞伯蘭住在迦南地,羅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漸漸挪移帳棚, (移向繁華,罪惡,遠離神的旨意) 直到所多瑪。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 (創世記第十三章十二至十三節)
羅得從一個簡樸的畜牧者變成了進入繁華世界的享受者。羅得住進這個充滿罪惡的大城中,融入當中的生活。他在惡人當中已久,耳濡目染,道德敗壞,只顧奢華,為滿足私慾,罪惡日増。他為了二位訪客,竟然不惜犧牲女兒去滿足人慾;他在家庭和兒女中做了一個非常壞的榜樣。他亦日趨孤立,陷在異族的仇視中。
又把亞伯蘭的侄兒羅得和羅得的財物擄掠去了。當時羅得正住在所多瑪。 (創世記第十四章十二節)
當耶和華 神看見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惡甚重,於是派了兩個天使要去毀滅所多瑪和蛾摩拉兩個大城。
二人對羅得說:"你這裏還有什麼人嗎?無論是女婿,是兒女和這城中一切屬你的人,你都要將他們從這地方帶出去。我們要毀滅這地方,因為城內罪惡的聲音,在耶和華面前甚大,耶和華差我們來,要毀滅這地方。"羅得就出去,告訴娶了她女兒的女婿們說:"你們起來離開這地方,因為耶和華要毀滅這城。"他女婿們却以為他說的是戲言。 (這固然反映羅得在親人中的信用,無尊無卑,嬉笑怒駡,朋友一樣) 天明了,天使催逼羅得說:"起來!帶着你的妻子和你在這裏的兩個女兒出去,免得你因這城裏的罪惡同被剿滅。"但羅得遲延不走。二人因為耶和華憐恤羅得,就拉着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並她兩個女兒的手,把他們領出來,安置在城外。 (創世記第十九章十二至十六節)
羅德對於毀滅在前,心裏面還掛念他在這個大城的產業,捨不得離開。但耶和華 神憐憫保護祂的孩子,祂的兩個使者天使就拉着羅得跟她太太以及兩個女兒的手,將他們拉出了這個將要毀滅的大城。我們從這裏可以看見神多麼眷顧他的兒女。 但羅得一向在這個罪惡大城的行為,品格也不能祝福他的家人。他的太太在逃走中,跟羅得一樣捨不得離開這個繁華的城市 ;回頭一望,變成了一根鹽柱,兩個女兒更加與這個父親做了亂倫的關係。
亞伯拉罕與羅得對比鮮明。
二人出自同一家庭,處於同一環境,而且都是"義人"(創世記第十五章六節— 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 彼得後書第二章七節— 只搭救了那常為惡人淫行憂傷的義人羅得 )但際遇卻明顯不同。這不同源自當日的一個抉擇;羅得貪圖屬世的好處,選擇了約但河的平原;亞伯拉罕却不為眼前所囿,"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而"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裏居住"。羅得選擇住在熱鬧城市,而後結果逃進山洞。亞伯拉罕以住帳棚為滿足,卻得到了天上的家。
他們却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 神被稱為他們的 神,並不以為恥;因為祂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 (希伯來書第十一章十六節)
這兩個人代表着屬世(界)與屬靈的兩種信徒。亞伯拉罕遠見,看到永恆,所以不眷戀世界;羅得短見,只看到眼前肉體、物質的需要,而付出了沈重、永遠不能挽回的代價。我們現今的基督徒是不是同樣都有這兩種信徒。而亞伯拉罕與羅得就是我們的借鏡。 像先祖亞當與夏娃的自由選擇及至亞伯拉罕與羅得的自由抉擇,一念之差結局黑白分明。
義者亞伯拉罕後裔眾多,直到他的孫子約瑟;他們移居埃及地,受到埃及人無比尊敬的希伯來民族,四百多年中雖然子孫繁衍,人口眾多,但自從族長約瑟死後,逐漸變成新的埃及王朝統治下受苦的奴隸。耶和華 神並沒有忘記祂所應許祝福的子民。祂呼叫當時是埃及王子的摩西,原是希伯來人的後裔。
有一個利未家的人娶了一個利未女子為妻。那女人懷孕,生了一個兒子,見他俊美就藏了他三個月。後來不能再藏,就取了一個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將孩子放在裏頭,把箱子擱在河邊的蘆荻中。孩子的姐姐遠遠站着,要知道他究竟怎麼樣。法老的女兒來到河邊洗澡,她的使女們在河邊行走。她看見箱子在蘆荻中,就打發一個婢女拿來。她打開箱子,看見那孩子。孩子哭了,她就可憐他,說:"這是希伯來人的一個孩子。"孩子的姐姐對法老的女兒說:"我去在希伯來婦人中叫一個奶媽來,為你奶這孩子,可以不可以?"法老的女兒說:"可以。"童女就去叫了孩子的母親來。法老的女兒對她說:"你把這孩子抱去,為我奶他,我必給你工價。"婦人就抱了這孩子去奶他。孩子漸長,婦人把他帶到法老的女兒那裏,就作了他的兒子。她給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說:"因我把他從水裏拉出來。" (出埃及記第二章第一節至第十節)
耶和華 神預先預備摩西來實行他拯救以色列人驚天動地的任務。而 神預示給亞伯拉罕,亦應允祂會救贖。
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確知道:你的後裔必寄居別人的地,又服事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們四百年。並且他們所要服事的那國,我要懲罰,後來他們必帶着許多財物,從那裏出來。 (創世記第十五章十三至十四節)
全能大能的 神。祂掌握一切,宇宙、時空。祂的全知全能、祂對人類的應允;因祂是 神,祂一定能成就。亞伯拉罕得福,福及至遠遠流長後裔;此無他,他信 神的應允,他得着。—後續
Leave a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